曾經在稻田中常見的董雞,現在卻見不到了,這是為什麼?
說到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都會在自己家裡散養幾隻雞,沒事下下蛋,有了什麼特殊的日子也可來殺來食用,養起來也很方便。不過今天要說的這種雞,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但其實以前它在稻田中是比較常見的,那就是董雞。一種通體烏黑,身手矯健的涉禽。
董雞這種雞非常奇特,因為它有著普通的雞沒有的特點,第一個是它會遊泳。而且它還可以潛水,擅於在淺水叢或沼澤地裡奔跑。還有就是它是一種會飛的雞,當然高度不會很高,更像是一種滑翔。最有趣的是普通的雞一般都比較喜歡在陽光下待著,但是董雞卻是一種不喜歡陽光的禽類,一般有陽光的時候,董雞很少出來活動。
以前在農村的稻田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董雞在其中駐足休息,有時候貪玩的孩子還試圖去捕捉它們,但是董雞身手矯健,關鍵是還會飛,被抓到的概率非常低,但是追逐董雞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不過現在再經過農村的稻田,卻很難再發現這種特殊的野雞,董雞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偷獵行為的影響
董雞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但其實它是一種受保護的鳥類,食用野生的董雞在我國是屬於違法行為。然而偷獵者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知道這些董雞有利可圖,便想盡辦法進行偷獵活動,這也就導致的董雞的數量越來越少,想看到也就越來越難了。
第二個原因是農村的開發
以前農村地區開發程度比較低,對於董雞來說它們可以有大片的棲息地。但隨著這些年城鎮化的推進,很多農村的環境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而董雞是一種對於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的物種,環境的改變必然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存,數量不斷減少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個原因是遷徙途中的各種意外。
董雞還有一個跟其他普通的雞最大的不同在於它還是一種夏候鳥,也就是需要遷徙。根據氣溫與季節的變化,具有跨境性遷徙的習性。對於這樣的物種,每一個所經之處的環境變化都會對其生存造成很大影響,雖然我們國家是對這種動物實施保護的,但因為董雞並不只是在我國境內進行遷徙活動,所以只要飛出境外,我們是無法進行保護的。
因此,種種原因造成董雞在今天數量越來越少,在農村也很難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