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稻田中常見的董雞,現在卻見不到了,這是為什麼?

2021-01-09 美食星推薦

曾經在稻田中常見的董雞,現在卻見不到了,這是為什麼?

說到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都會在自己家裡散養幾隻雞,沒事下下蛋,有了什麼特殊的日子也可來殺來食用,養起來也很方便。不過今天要說的這種雞,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但其實以前它在稻田中是比較常見的,那就是董雞。一種通體烏黑,身手矯健的涉禽。

董雞這種雞非常奇特,因為它有著普通的雞沒有的特點,第一個是它會遊泳。而且它還可以潛水,擅於在淺水叢或沼澤地裡奔跑。還有就是它是一種會飛的雞,當然高度不會很高,更像是一種滑翔。最有趣的是普通的雞一般都比較喜歡在陽光下待著,但是董雞卻是一種不喜歡陽光的禽類,一般有陽光的時候,董雞很少出來活動。

以前在農村的稻田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董雞在其中駐足休息,有時候貪玩的孩子還試圖去捕捉它們,但是董雞身手矯健,關鍵是還會飛,被抓到的概率非常低,但是追逐董雞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不過現在再經過農村的稻田,卻很難再發現這種特殊的野雞,董雞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偷獵行為的影響

董雞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但其實它是一種受保護的鳥類,食用野生的董雞在我國是屬於違法行為。然而偷獵者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知道這些董雞有利可圖,便想盡辦法進行偷獵活動,這也就導致的董雞的數量越來越少,想看到也就越來越難了。

第二個原因是農村的開發

以前農村地區開發程度比較低,對於董雞來說它們可以有大片的棲息地。但隨著這些年城鎮化的推進,很多農村的環境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而董雞是一種對於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的物種,環境的改變必然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存,數量不斷減少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個原因是遷徙途中的各種意外。

董雞還有一個跟其他普通的雞最大的不同在於它還是一種夏候鳥,也就是需要遷徙。根據氣溫與季節的變化,具有跨境性遷徙的習性。對於這樣的物種,每一個所經之處的環境變化都會對其生存造成很大影響,雖然我們國家是對這種動物實施保護的,但因為董雞並不只是在我國境內進行遷徙活動,所以只要飛出境外,我們是無法進行保護的。

因此,種種原因造成董雞在今天數量越來越少,在農村也很難見到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感覺如今鄉下稻田裡的董雞越來越少了?
    董雞也叫秧雞,是我們小時候在湖泊和稻田裡常見的一種動物,經常棲息於蘆葦沼澤,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邊草叢和多水草的溝渠也常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秧鳥怕曬,多在清晨和黃昏出來活動,特別喜歡陰天,這時候它們就可以整天活動了。
  • 那年,遇見董雞
    居家賞鳥,雲觀鳥中搜尋曾經的記憶,也其樂無窮。
  • 董雞知識免費科普,看一看你了解多少?
    董雞,學名為Gallicrex cinerea,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鶴形目、秧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Watercock,命名人為Gmelin,命名時間是1789年。董雞是中型涉禽。成年鳥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換羽,此時在草叢中隱蔽,雄鳥冬羽與雌鳥相似。
  • 農村以前常見的植物蒼耳,蒺藜草等,為什麼現在幾乎見不到了?
    農村常見的植物有很多,比如人們很討厭的雜草蒼耳、蒺藜草,它們或粘人衣服或紮腳丫子;還有大家很喜歡的植物谷荻、龍葵等,農村孩子喜歡吃它們的嫩芽或是野果。但是,為什麼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少了呢?苣蕒菜和蒲公英可以採摘嫩葉吃,蒼耳、蒺藜還有鬼針草見了一定要躲開……只是隨著除草劑的廣泛應用,農民省了一項重要的農活「鋤草」,農田裡的雜草也就都很少了,除草劑都給打幹淨了,哪裡還見得到這些草呢。再者通往農田的路也硬化了,路邊還做了綠化,雜草出現的機率就自然更少了呀。
  • 曾經稻田裡的一大禍害,如今賣到50元一斤,還難買不到
    小時候家裡面種水稻,每到夏季的時候水稻長得非常的好,但是在稻田裡面往往會長出很多雜草,而在這其中有一種雜草可以說令父母非常的頭痛,它就是眼子菜,記得那個時候,每到夏季雨水越是多的時候,老爸老媽幾乎每天都要去稻田裡面拔這種雜草。
  • 水生昆蟲「霸王」曾經是稻田的害蟲
    相信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們不會對稻田感到陌生,秋天的金燦燦米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未成熟的春天時期,插秧是最困難的時期,當水稻長出濃綠的谷穗時,防蟲害已成為最重要年的工作之一。稻田害蟲種類繁多,一種生活在稻田裡的昆蟲是農民最討厭的,被這種水生昆蟲叮咬會非常痛苦,這種昆蟲還會捕食比自己大的魚,並摧毀農民在稻田裡飼養的魚苗,由於其兇猛,他也被稱為「霸主」水生昆蟲。
  • 罕見董雞飛進董先生家 號稱鳥中「隱士」(圖)
    飼養員稱不知小鳥的種類,將其在百鳥園中放飛。    隨後,記者把照片傳給煙臺野生動物保護站鳥類專家於培湖。    於培湖說,這是一隻雌性成年董雞。董雞和燕子一樣,每年到了五六月份,從遙遠的南方飛來,在煙臺生兒育女。不過在市區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見到這種鳥了。
  • 農村稻田一種蟲子,農民見了不怪反喜,現在一斤要賣150元
    #三農#種植過水稻的農民朋友都應該知道,經常會遇到禾蟲這種蟲子,在以前農民朋友們只能是煩惱,不過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這種禾蟲的身價大漲,有些賣出了150元一斤的高價,這比水稻本身的價格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 水稻比玉米價格高三四倍,農民為什麼把稻田改種玉米
    我老家那裡地處華北地區,多年以來,我們這裡就有「大米之鄉」和「水果之鄉」的美稱,從這兩個稱呼,就知道我們那裡最盛產什麼了吧?種水稻的辛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育稻苗費工種過水稻的人都知道,水稻要提前育苗,也就是把稻子灑在一個苗床上,過一個多月以後,稻苗長到有四五釐米高的時候,才可以移栽到稻田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栽稻子。
  • 農村稻田裡面的這幾種野味,你都吃過哪些?
    以前在農村裡面,每到夏季的時候,大家就會在稻田裡面去找一些比較好吃的野味。不用多久就能夠找到好多,但是現在不同了,在稻田裡面很少再能找到這些野味了。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以前稻田裡的這幾種野味,不知道你都吃過哪些呢?第一種,泥鰍。
  • 曾經的愛琴海海市蜃樓事件,地球上找不到原型,這是為什麼?
    曾經的愛琴海海市蜃樓事件,地球上找不到原型,這是為什麼?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這些現象很難用科學解釋清楚,就比如我們在空中看到的彩虹,看到之後會有一種好奇心,剛開始人類都以為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直到幾百年後,人類才漸漸發現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通過光的折射導致的。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很多自然現象,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 老農俗稱它為「王八蓋子」在稻田中寄存,三億年前就有,如今稀缺
    接下來禾木解說要為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農俗稱它為「王八蓋子」在稻田中寄存,三億年前就有,如今稀缺。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物產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特別是在農村就有著數不盡的植物和昆蟲,就拿吃的來說,比如淡水蝦、小螃蟹、小龍蝦、泥鰍等等,這些可是餐桌上的美食,這些物品不但滿足了美食者的腸胃,也帶動了農村的一方經濟,可以用兩全其美來形容。
  • 十月是大多數蛇類冬眠的季節,稻田見到形似油菜花的蛇,是什麼蛇有...
    現在已經進入10月份中旬,我國大多數蛇類也都要進入冬眠時間了,像我們漢中這邊,上個月還能在稻田山上見到覓食的蛇類,這個月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而草叢中像油菜花一樣的蛇,十有八九是菜花蛇,這個季節還能在菜地草叢見到菜花蛇的地方,多半是華南等比較溫暖的南方地區了。
  • 不如到這片稻田探秘「百富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0日18時35分訊(記者 李天春 袁舒含 張馨月)「麥田怪圈」就像UFO一樣神秘,卻不可親見。這個難題有解了,忠縣有一片神奇的七彩稻田,能夠滿足於你對田間「拼圖」藝術的所有想像。深夏初秋時節,一幅約300畝的巨型「水彩畫作」以驚豔的姿態出現在了重慶忠縣新立鎮的土地上。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沒錯,食蚊魚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肚魚」,也被稱為「柳條魚」,我們經常可以在水坑、水窪、溝渠、小溪、稻田、魚塘裡看到它們的身影。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
  • 農村稻田裡的雜草,卻是小麥的祖先,曾有一段讓人憤怒的故事!
    老曹旁邊的這些雜草,在農村稻田裡十分常見,這是一種叫稗子的野草。它曾是小麥的祖先,經過人類不斷的雜交進化後,變成了如今人人皆知的小麥。農民朋友對稗子這種雜草可謂是深惡痛絕,因為它生在在稻子的間隙中,很難將它拔除。
  • 那些曾經在鄉村常見的鳥兒,你的家鄉現在還有嗎?
    鄙人從小在鄉間長大,對於農村的各種常見的鳥兒算是比較熟悉的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那些鳥兒,不知道你們的家鄉現在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麻雀,這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鳥兒,不分南北,不分城鄉,可以說基本上是人人都見過、人人都認識的鳥兒。
  • 京西王佐春耕忙:時隔40餘年 佃起村將恢復60畝稻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耕,曾經作為古代「御米」產區的佃起村,時隔40餘年,重新恢復了60畝水稻種植,並計劃同時養殖稻田魚蟹,這一方小小天地或將能成為距離市區最近的「魚米之鄉」。大型機械已經就位。豐臺區王佐鎮供圖在京西南王佐鎮的佃起中心村,本是由佃起村、南崗窪村和水牛坊村三個自然村組成,聽這些村莊的名字便可得知,佃起村與「水」有緣,而農業方面佃起村確實也曾擁有水稻種植傳統。
  • 植保《稻田、麥田、玉米田、果園常見雜草防除簡析》
    以下簡要介紹稻田、麥田、玉米田、果園雜草以及防治方法。 稻 田 綠色防除:是指採取各種農業生態措施來控制雜草的發生,化感作用控制雜草是綠色防控領域的重要內容,秸稈覆蓋也可顯著抑制雜草的發生,也有成功的實例用稻田養魚、養鴨來控制雜草。 化學防除:是稻田雜草防治的主要方式。
  • 小型鳥類的壽命並不是很高,為什麼幾乎見不到老死的鳥?
    小型鳥類的壽命並不是很高,為什麼幾乎見不到老死的鳥?雖然在城市中已經很少能見到鳥類了,但是鳥的數量是很多的,在一些建築少或者是綠化多的地區,經常能見到小鳥在空中飛翔。但即使鳥類有如此龐大的數量,卻很少有人能見到自然死亡的鳥類,就連它們的屍體都很少見到,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