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對中國航天滿懷驕傲和期待,因為那年應該是目前中國航天最輝煌的一年了:載人飛船「神舟11號」發射成功,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7號」首飛成功,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成功,年底收官之戰「長徵5號」首飛成功等等。
不止是我,國人的自信力也爆棚了。大力吹棒中國航天,這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吹過頭了,甚者已經成了編了。
我至今記得那時候有不少朋友問我:「中國航天是不是世界第一呀?」「中國航天是不是比美國還厲害呀?」等等問題。第一次聽的時候我有些蒙了,當時就愣住了。後來我尋問才得知,他們是看了一些文章才有這種想法的。後來我也看了這些文章,實在是令人噴飯!文章沒有一點乾貨,只有騙編。舉個例子,也就是在這一年新華社發布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寫了2024年中國空間站或成唯一。
這個標題和文章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自媒體斷章取義:2024年中國空間站將成唯一。更可笑的是他們自己還自導自演,什麼美國跪求加入,西方國家跪求加入被攔住。
事實是,2018年NASA正式宣布,國際空間站服役時間加長到2028年,之後再決定去留。其實國際空間站最初的退役時間是2014年,一推再推,就推到了2024年,現在又是2028年,誰敢說之後不會再推?今年俄羅斯將又發射新艙段對接國際空間站。
我看過非常多這類的文章,總結就是:沒有一點乾貨,降低人智商,甚至有點對中國航天產生了厭惡。
2017年4月份「天舟一號」發射成功,成功實現了太空加油技術。自媒體又忍不住了,又開始大吹特吹。沒錯,身邊又有人問我類似問題:「我們是不是唯一有太空加油技術的國家?」我只能是苦笑。
沒記錯的話,這一年中國航天有兩次失敗了。一次是沒有把衛星送上預定軌道,因為火箭故障。剛看到這條新聞時我想不敢相信,因為我關注中國航天這麼久確實是沒有失敗。還有一次是「長徵5號」,這是最致命的影響。諸多任務被迫推遲,「長徵5號」更是被歸零了。
最近的兩次失敗是,長徵7號甲型運載火箭首飛失敗,長徵3號乙發射國外衛星失敗。近幾年的失敗可以趕上近十幾年的次數了。
當然,原因不可能是自媒體幹的,也不是在怪他們。因為我們近些年的發射次數逐漸增加,2018年更是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之後也是第一。航天本來就是高風險的領域,因此我們任務多了,失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失敗才是不正常,因為這說明我們技術高得變態。
我反感的是,自媒體為了瀏覽量,為了利益,大肆歪曲事實,編寫不實文章,誤導了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