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實現加速超電流,開啟禁光發射,獲得了量子世界的獨特性質

2020-08-11 博科園

科學家利用光波實現加速超電流,並獲得量子世界的獨特性質,包括有朝一日可能應用於高速量子計算機、通信和其他技術的禁光發射。艾奧瓦州立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該項目負責人、美國能源部艾姆斯實驗室資深科學家王繼剛(音譯)表示:科學家們在超電流中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超電流是在超低溫下沒有阻力地穿過材料的電流,打破了對稱性,經典物理定律所禁止的。

艾姆斯實驗室率先使用太赫茲頻率的光脈衝(每秒數萬億個脈衝)在超電流中加速電子對,即所謂的庫珀對。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跟蹤了加速電子對發出的光。發現是「二次諧波光發射」,也就是用來加速電子入射光頻率的兩倍,這類似於顏色從紅色光譜轉移到深藍色。這些二次諧波太赫茲輻射在超導體中被禁止,這違背了傳統觀點。

研究的合作者包括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物理學教授兼主席伊利亞斯·佩拉基斯(Ilias Perakis)、雷蒙德·R·霍爾頓工程學教授雷蒙德·R·霍爾頓(Raymond R.Holton)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西奧多·H·格巴勒(Theodore H.Geballe)教授,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佩拉基斯表示:禁光發射讓我們能夠接觸到一類奇異的量子現象(也就是原子小尺度上的能量和粒子)稱為被禁止的安德森偽自旋進動。

這些現象是以已故的菲利普·W·安德森(Philip W.Anderson)的名字命名,安德森是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共同獲得者之一,他對玻璃等缺乏規則結構無序材料中的電子運動進行了理論研究。新研究是通過一種名為量子太赫茲光譜學的工具來實現,這種工具可以可視化並引導電子。使用太赫茲雷射閃光作為控制旋鈕來加速超電流,並獲得新的和潛在有用的物質量子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該儀器的開發,以及目前對禁光發射的研究。

科學家們說,對這一現象和其他量子現象的了解有助於推動重大創新。就像今天的千兆赫電晶體和5G無線路由器在半個多世紀前取代了兆赫真空管或熱離子閥一樣,科學家們正在尋找設計原則和新穎設備的飛躍,以實現量子計算和通信能力。想方設法控制、獲取和操縱量子世界的特殊特徵,並將它們與現實世界的問題聯繫起來,這是如今一項重大的科學努力。國家科學基金會已將量子研究納入其對國家至關重要未來研發的『十大想法』中。

超導態對稱性破缺的測定和理解,是基礎量子物質發現和實用量子信息科學的新前沿。二次諧波產生是一個基本的對稱探針,這將有助於發展未來的量子計算策略和高速度、低能耗的電子產品。然而,在能夠到達那裡之前,研究人員需要對量子世界進行更多的探索。超導體中這種被禁止的二次諧波光發射,代表了「量子物質的一個基本發現」。

博科園|研究/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實現加速超電流、開啟禁光發射,獲得量子世界的獨特性質!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科學家利用光波實現加速超電流,並獲得量子世界的獨特性質,包括有朝一日可能應用於高速量子計算機、通信和其他技術的禁光發射。艾奧瓦州立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該項目負責人、美國能源部艾姆斯實驗室資深科學家王繼剛(音譯)表示:科學家們在超電流中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超電流是在超低溫下沒有阻力地穿過材料的電流,打破了對稱性,經典物理定律所禁止的。
  • 用光波加速超流,進入量子世界
    出處:王繼剛/愛荷華州立大學科學家們正在利用光波來加速超電流,並獲得量子世界的獨特性質,包括有朝一日可能應用於高速量子計算機、通信和其他技術的禁光發射。他們發現的是「二次諧波光發射」,也就是用來加速電子的入射光頻率的兩倍。王繼剛正在使用太赫茲雷射閃光作為控制旋鈕,以加速超電流。
  • 物理學家新成果,用光波加速超導電流,或將實現超快量子計算!
    量子控制方面的最新發現,將可能會實現基於量子力學的超快量子計算:光誘導無能隙超導,超導電流的量子節拍。太赫茲和納米尺度的物質和能量的量子世界(每秒幾萬億次周期和十億分之一米),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一個謎。
  • 光波加速超電流使超快量子計算成為可能
    光誘導超電流加速可使量子力學的應用更具可行性。據eurekalert.org網站7月1日報導,在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的支持下,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Jigang Wang介紹了他在量子控制方面的新發現。
  • 美國大學教授利用太赫茲波超導電流完成超快量子計算
    太赫茲的獨特性能給通信(寬帶通信)、雷達、電子對抗、電磁武器、天文學、醫學成像(無標記的基因檢查、細胞水平的成像)、無損檢測、安全檢查(生化物的檢查)等領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由於太赫茲的頻率很高,所以其空間解析度也很高;又由於它的脈衝很短(皮秒量級)所以具有很高的時間解析度。太赫茲成像技術和太赫茲波譜技術由此構成了太赫茲應用的兩個主要關鍵技術。
  • "墨子號"成功發射 上海開啟量子科學研究"小宇宙"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6日報導:今天,備受矚目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墨子號」衛星系統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研製,是我國發射的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後,它將在全球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
  • 揭露量子發射缺陷細節中的魔鬼
    圖片來源:Trong Toan Tran可以發射單光子流的系統(稱為量子光源)是新興技術(如量子計算,量子網際網路和量子通信)的關鍵硬體組件。在許多情況下,按需生成量子光的能力需要對單個原子或分子進行操縱和控制,從而突破了現代製造技術的局限,並使這些系統的開發成為跨學科的挑戰。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開啟量子通信新時代 新華網 2016年08月17日 10:46隨著我國 發射的世界上 首顆量子科學實驗 衛星「墨子號」的順利升空, 中國將成為 全球第一個實現 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我國將實現「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
  • 科學家研究發現 太赫茲光波可用於控制量子
    近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太赫茲光可以用來控制加速超電流,這將有助於在原子和亞原子尺度上打開物質和能量的量子世界,以實現超快計算等實際應用。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王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在《自然光子學》發表論文指出:「超導性是電流在某些材料中無電阻的運動,通常需要在零下240℃的溫度下進行。而太赫茲光波是具有每秒幾萬億次頻率周期的光波,它本質上是非常強大的微波爆發,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射。」
  • 「量子」的世界總有一些很獨特的性質,實在是難以讓人理解
    「量子」的世界總有一些很獨特的性質,實在是難以讓人理解,比如「光」怎麼可能既是一種波又是一種粒子呢!比如一個物體怎麼可能同時處於兩個不同的位置呢!比如「測不準原理」是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速度以及位置的!再比如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兩個相距遙遠的物體竟然瞬間就能夠互相影響。「量子」的世界似乎總是如此不可理喻,其中最有名的就要當屬——「擼小貓的思想實驗」。
  • 碳量子點的合成、性質及應用
    由於傳統的半導體量子點和有機染料在生產的過程中使用重金屬,因此具有較高毒性,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與傳統半導體量子點相比,碳量子點不僅具有類似於傳統量子點的發光性能與納米尺寸特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化學惰性、易功能化、高耐光漂白、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此在不同研究領域獲得了廣泛關注,同時也代表發光納米粒子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最新量子實驗打破光速!
    比如,現實世界裡以低於光速運動會看見時間向前流逝(時間流向未來),但若以超光速運動則會看見時間向後倒流(時間流向過去,以超光速運動就是穿梭歷史看見過去的景象)。 事實證明,超光速會造成時空逆轉(時間與空間逆向運動),導致因果互換(空間移位)、時間倒流。
  • 聲子與人造原子耦合,打開進入量子世界的新大門
    原子和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已經在量子光學領域獲得了廣泛的研究,但若想用聲子取代光子與原子進行互動,則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任務。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在最新研究中,成功地讓聲子與一個人造原子耦合,首次證明利用聲音也可與人造原子進行溝通,由此演示了用聲子取代光子的量子物理學現象。這項成果將刊登在《Science》雜誌上。
  • 英媒稱中國量子衛星是神來之筆:開啟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在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  開啟量子太空競賽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個名為「墨子」的衛星去年8月從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發射,是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   報導稱,這是建設新型網際網路努力的一部分,這種新網際網路將來比現在的網際網路更加安全。
  • 量子衛星是什麼資料圖片介紹 中國將於本月發射世界首顆
    軍報記者酒泉8月14日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了解到,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系統總師朱振才表示,衛星各項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工作狀態正常,產品狀態非常好。
  • 我國實現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通信應用再獲突破
    中國科技大學官方微博透露,近日,潘建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
  • 打破晶片壟斷的希望:量子科技碾壓傳統超算,未來15年世界領先
    以至於大多數科學家都無法接受其中很多的設定,比如量子是世界的三大基本原則:1、疊加態原理,在量子世界當中,疊加態才是物質最普通不過的本質。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非黑即白」的物體性質,在量子系列當中是根本不存在。大家都知道雙縫實驗,薛丁格的貓,這些都是說明疊加態原理。2、測不準原理。
  • 《量子特攻》感恩節活動開啟開啟 登錄即可獲得限定外觀怎麼樣
    導 讀 又到一年感恩節,《量子特攻》為回報漫遊者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熱愛,特別開啟感恩節系列活動。
  • 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
    (原標題: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 雖然量子糾纏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但我們卻無法利用它來實現星際超光速通信。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