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雲貴等地鋁土礦等資源儲量概況

2021-01-10 中國鋁業網

鋁道網】雲南、貴州、重慶三地目前共有31家建陶企業,52條生產線建成投產,瓷磚單日生產量54.4萬平米(不含西瓦)。其中外牆磚生產線17條,日產量17.5萬平米;內牆磚生產線16條,日產量14.8萬平米;水晶磚生產線2條,日產量2.5萬平米;牆地磚生產線4條,日產量6萬平米;仿古磚生產線1條,日產量1.5萬平米;拋光磚生產線4條,日產量6萬平米;地磚生產線4條,日產量4.1萬平米;瓷片生產線1條,日產量2萬平米;西瓦生產線3條,日產量5.5萬片。

重慶市市場巨大但缺乏本地支撐品牌

重慶市,簡稱'渝',地處我國地處西南,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和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譽為東方'芝加哥',2011年國務院批覆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把重慶定位為國際大都市。重慶市地處中國西南地區,是一個組團式城市,因多山多霧素有山城、霧都的別稱,因夏季天氣炎熱,而有火爐的稱號。

重慶作為內陸地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個城市之一,無論從工業、農業、高新技術行業在國經濟中都佔據重要的位置。地處西南腹地的重慶現如今正處在高度發展建設時期,諸多國內的知名陶瓷企業皆爭相佔領重慶市場,紛紛在重慶發展經銷商、在主要的建材市場建立形象專賣店。截止目前,重慶八益建材市場、國窖建材市場、巴山建材市場、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大型的建材市場都充斥著全國大大小小的陶瓷品牌,足以說明這個商家必爭的巴國之都的重要性。儘管如此,但重慶本土的陶瓷品牌卻始終沒有發展起來,這和當地的陶瓷資源、政府政策、陶瓷文化都有著密切的關聯。當前,重慶建陶方面發展較好的當數佛山新美陶瓷重慶集團有限公司,在衛浴方面有全國知名企業重慶四維衛浴集團有限公司。

就資源方面而言,重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全國大中城市中礦產資源富集的地區之一。已發現礦產75種,初步探明的礦產40多種,探明礦藏產地353處,儲量礦產潛在價值3882億元。優勢礦產有煤、天然氣、錳、汞、鋁、鍶等。

煤探明儲量33億噸,是我國南方煤炭生產的重要基地。天然氣探明儲量3200億立方米,其中墊江臥龍河氣田開採量居全國第 一。鍶礦是重慶具有特色的優勢礦種,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錳礦探明儲量3700萬噸,居全國第二。釩、鉬、鋇儲量居全國第三。分布在秀山、酉陽的汞礦是全國罕見的特大型礦床,已探明儲量1.9萬噸。此外還有巖鹽、重晶石、瑩石、石灰石、矽等非金屬礦產。

另外,重慶境內江河縱橫,水網密布,水能蘊藏量巨大,極具開發潛力。以600餘公裡長江幹流為線,匯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立方米左右,每平方公裡水面積全國第 一,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438.28萬千瓦,可開發量750萬千瓦,全市每平方公裡擁有可開發水電總裝機容量是全國平均數的3倍,水能資源開發量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藉助長江、嘉陵江的強大水路運輸系統,陶瓷產品可運往全國各地。

造成重慶當前本土陶瓷品牌無法快速成長起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重慶地貌複雜,主要還是以山地為主,陶瓷原料不易開採。陶瓷磚生產的主要生產原料--長石、高嶺土等在當地的儲量並不突出,且存在普遍質量不高的問題,無法生產高質量的陶瓷磚產品。燒成的陶瓷磚無法和廣東、福建的產品相比,甚至也不能和山東、江西、山東的磚比較;其次,重慶一直都是重工業相對發達的城市,特別是軍工企業、汽車製造業,另外近年來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陶瓷行業作為傳統的高汙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業在重慶一直缺乏發展壯大的土壤;再者,當地政府沒有明顯的傾斜政策扶持重慶本土的陶瓷企業發展,這也是導致當地企業無法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重慶主城只有巴南區的李家沱還有一家生產內牆磚的金聯陶瓷有限公司和一家生產日用陶瓷的廠家。這兩家企業亦存在無法滿荷生產的情況。其他區縣也有不少不同規模生產琉璃瓦廠家,目前,重慶其他區縣也存在不同規模製造琉璃瓦的制陶廠家,相對集中在位於重慶東北部的開縣。

開縣重慶陶瓷發展理想基地

開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地處大巴山南麓,長江三峽水庫小江支流回水末端。東與巫溪縣,雲陽縣接壤,西接開江縣、宣漢縣,南與萬州市毗鄰,北與城口縣相連。縣境東西較大距離50公裡,南北較大距離120公裡。總面積3959平方公裡。耕地面積74713公頃。全縣轄27個鄉,28個鎮。開縣還是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劉伯承的故鄉。

開縣是三峽庫區的較大淹沒縣。92年國家調查登記將淹沒陸地面積45.17平方公裡,涉及12個鄉鎮,淹沒土地5.11萬畝,淹沒搬遷總人口12萬人,淹沒各類房屋545萬多平方米,淹沒工礦企業139家,居三峽庫區22個淹沒縣(市)之首。經過多年發展,開縣工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建材、輕化工、食品、絲綢等行業為主、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生產體系。擁有膠合板、竹碎空心門板、彩釉瓷質牆地磚等企業。

開縣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24種,開發利用14種。煤藏量1.2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l100億立方米,屬國家大氣田之一,已開採利用15口高產氣井;石英礦、石膏、石灰石品位高儲量大,還有較豐富的硫鐵礦、綠豆巖以及一定數量的礦資源。水能資源較豐富,可利用發電約9萬千瓦,已開發水電3.1萬千瓦。

開縣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縣,近年來,在政府有關單位大力支持下,開縣的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早在2008年,開縣政府就提出了打造東部產業轉移承接基地的發展目標。重點打造以陶瓷、門業為主的建材基地,以天然氣、煤電為主的能源基地,以肉食品、糧油為主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以服裝、棉紡為主的輕紡服裝基地的目標正順利推進。白鶴電力、星星套裝門、寧宇門業、百盛玻璃鋼、長龍集團、民華塑料、新美陶瓷等11家企業已在工業園區A區入駐建設和投產。白鶴工業園區內已經有兩家在當地來說較大規模的陶瓷企業,它們分別是佛山新美陶瓷重慶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市歐華陶瓷有限責任有限公司。其中,當屬佛山新美陶瓷重慶集團有限公司實力較強。

貴州省東部陶瓷產業轉移的候選地

貴州是國內自然資源豐富的省區之一,有著極為突出的資源優勢,尤以能源、礦產、生物、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具有特色。貴州能源資源富集。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水能與煤炭優勢並存,水火互濟。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門類齊全,儲量豐富,且成礦地質條件好,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 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巖、冶金用砂巖、飾面用輝綠巖、磚瓦用砂巖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也具有一定優勢,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質佳量大,保有儲量為4.24億噸。

儘管如此,但貴州給人直觀的印象是國酒--茅臺,貴州陶瓷行業的發展和重慶地區並沒有多大地區別。同樣地,貴州當地的建陶業發展並沒有取得當地酒業發展的高度,當地鮮有強有力的陶瓷企業支撐。但和重慶不同的是,貴州省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相對廉價的土地價格吸引了多家來自浙江和福建的陶瓷企業前來投資辦廠。目前,貴州省的陶瓷企業主要集中清鎮市和遵義市兩個地方。

清鎮市亟需大型落戶帶動產業發展

清鎮市地處黔中腹地,系貴州省中部重要的工業基地、能源基地、交通樞紐、旅遊風景區和貴陽市重要的衛星城市。清鎮現已經擁有6家陶瓷企業落戶於此,主要集中在清鎮市中八工業園區,也就是屬於當地開發的工業西區範圍之內。工業西區處於'黔中產業帶'重要經濟地段,有較好的地理區位條件,是貴州省重要的產業集聚地,貴陽市循環經濟生態工業試點基地。目前,清鎮市陶瓷企業生產外牆磚和地板磚為主,存在資源利用率低,對礦產資源的開發主要限於礦產開採及初加工為主,產值低,附加值不高等現實情況。

清鎮市在原料方面較大的優勢是鋁礬土礦石資源非常豐富。清鎮鋁土礦現已探明為3.6億噸,遠景儲量在5億噸以上,居全省第 一,佔全省總儲量的70%以上,佔全國總儲量的10%以上。清鎮鋁土礦的保有資源儲量2.29億噸,為全省總量的61%。清鎮耐火粘土資源同樣蘊藏量豐富,

耐火粘土礦是鋁土礦的共生礦產,耐火粘土多為鋁土礦的頂底板圍巖,或為達不到鋁土礦工業品位的巖體。截止2002年底,探明的耐火粘土礦產地5個,其中長衝河、白浪壩、紅花寨、楊家莊礦區為中型,燕壠礦區為小型礦床規模,清鎮市耐火粘土資源保有儲量2563萬噸;高嶺土資源保有儲量1543萬噸;砂巖已探明869萬噸儲量;值得一提的是清鎮的煤碳資源已探明資源煤保有儲量16億噸,總儲量可達41億噸以上。

經過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清鎮市境內目前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煤化工產品、鐵合金、磨料磨具、水泥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貴州省位居前列。陶瓷等工業出現產業集中現象,已形成較好的產業基礎。此外,貴州大學開設有陶瓷相關的無機材料工程、材料學等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可為陶瓷行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和技術支撐。

記者在清鎮調查採訪中看到,就目前而言,清鎮的陶瓷企業仍處在一個剛起步的階段,這幾家陶瓷廠都存在規模不大、產品單一,資源利用率不高等現象。企業沒有整齊規範的生產管理制度,也沒有恢弘大氣的陶瓷展廳,甚至沒有正規的辦公區域,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家庭似的作坊企業。對此,記者採訪了當地某家企業的負責人,對此,該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目前的這種狀況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清鎮的陶瓷企業今年以來受到原材料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原本存在瓷土質量偏低、缺乏產業工人等問題更加凸顯,發展起來更步履維艱。如今,在清鎮投資陶瓷企業的主要利好因素就是當地的土地價格還算廉價。清鎮陶瓷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亟需出現大型陶瓷落戶,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遵義市引領貴州陶瓷產業發展之地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的北部,是中國西部的重鎮之一,屬於國家規劃的長江中上遊綜合開發和黔中產業帶建設的主要區域。市域東西綿延247.5公裡,南北相距232.5公裡。東面與銅仁地區和黔東南自治州相鄰,東南面與黔南自治州相鄰,南面與省會貴陽市接壤,西南面和畢節地區相鄰,西面與四川省交界,北面與重慶直轄市接壤。

在地形地貌方面,遵義市處於雲貴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在雲貴高原的東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類型複雜。根據成因,可分成三大類:溶蝕地貌區、溶蝕構造地貌區和侵蝕地貌區。其中以溶蝕和溶蝕構造地貌(巖溶地貌)分布較廣,約佔全市土地面積的75%。這導致礦產資源的分布多而廣的特點,給陶瓷原材料的開採帶來一定的難度。

另外,交通區位作為影響陶瓷行業的發展的關鍵因素。遵義市所處河流屬長江流域,以大婁山山脈為分水嶺,把全市河流分為烏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全市有水流的河長共9148.5公裡,河網密度0.3公裡/平方公裡,河長大於10公裡或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裡的河流有416條。其中幹流2條(烏江、赤水河),均有航行之利,內河航程441公裡,直通長江。強大的水運能力為陶瓷行業在貴州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先天條件。

在水能資源方面,全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25.06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606.82萬千瓦,已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143.66萬千瓦。全市每平方公裡水能儲藏量達103千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9%。在烏江幹流的遵義段,建成的烏江渡電站和正在建設的構皮灘電站,水電裝機容量425萬千瓦(其中烏江渡電站125萬千瓦,構皮灘電站300萬千瓦);全市正在形成大中小為一體的水電群,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桐梓河以及湘江、綦江水系,都在進行中小水電開發。陶瓷生產所需的電力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遵義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資源。市內已探明的礦產有60多種。煤、鋁土礦、鈦、錳、鎂、鉬、鋇、燒鹼等在國內省內佔有重要地位,已形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鈦、錳、燒鹼、高性能鋼絲繩等原材料生產基地。其中煤炭資源總儲存量在全省僅次於六盤水市和畢節地區。全市在1500米深度以上的煤炭資源總儲存量在260億噸以上,已探明儲量50.4億噸。煤炭作為陶瓷生產企業較重要的原料之一,擁有'西南煤海'之稱的貴州成為眾多陶企投資的優質候選地之一。

目前,遵義市境內已經有5家陶瓷企業,其中匯川區2家,綏陽1家,遵義縣1家,鴨溪鎮在建的1家,其中,遵義縣的行遠陶瓷是目前貴州境內規模較大的陶瓷企業,擁有2條牆地磚線,1條外牆磚線,日產量達到5.3萬平米。雖然這樣的日產量無法企及廣東或者福建的一些大企業。但相對當地的其他陶企,行遠陶瓷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公司制度、企業文化都比較成熟。

但是,遵義的陶瓷企業甚至貴州的陶瓷企業都受困於原材料價格高漲和開採難等的問題。據記者在當地進行產能調查時發現,當地陶瓷企業的原料來源主要是當地的'雞窩礦'具有小而散的特點,且質量不夠穩定,無法生產高檔的產品,這樣就形成了陶瓷企業的產品以當地為中心,銷售半徑多在周邊的300公裡之內消化的局面,這樣的現實情況成為貴州陶瓷行業做大做強的瓶頸。其次,貴州雖有'西南煤海:之稱,但當地的煤炭資源為了保證西電東輸等大型項目的正常運轉,陶企使用的煤炭價格總是居高不下,這樣的局面讓當地的陶企苦不堪言。很多企業都轉而選擇山西、山西等地的煤炭。

雲南省陶瓷產業尚未形成規模

雲南,即'彩雲之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東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連四川省,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同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連位於遼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東南亞半島,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區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複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另外,雲南省與鄰國的邊界線總長為4060公裡,亦是連接東南亞各國重要的陸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條,15個民族與境外相同民族在國境線兩側居住。與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國相距不遠。陶瓷產品可以通過雲南出口到相鄰的各國。

雲南省除去擁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稱號外,還有'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全國162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全國前列。

雲南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由於地形緣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立方千米,三倍於黃河。

雲南之所以被稱之為'有色金屬王國',是因為此地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種有鋅、石墨、錫、鎘、銦、鉈和青石棉。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黑色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特種非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富礦優質礦儲量所佔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儘管擁有豐富的原料資源,但陶瓷產業在雲南一直都不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持的行業,據云南省陶瓷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雲南市場廣闊,當地資源同樣豐富,但云南省陶瓷行業的發展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發展的步伐也是相當緩慢,可以用停滯不前來形容。這跟當地政府的政策、工作重心都有關係。目前,整個雲南建陶產業集中的易門縣,現如今已經達到10陶瓷企業,主要是福建的企業家進行投資。另外,雲南目前規模較大的陶瓷企業當屬安寧市的合盛陶瓷。

易門縣打造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

易門縣地處滇中西部,玉溪市西北,東與安寧市、晉寧縣相接,南連峨山,西和雙柏隔綠汁江相望,北部與祿豐、安寧兩縣市接壤。易門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白鈣、磁土、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金屬非金屬。鐵礦儲量2400多萬噸,大小礦點10餘個,瓷土儲量100萬噸以上。

易門瓷土資源豐富,已探明可供開採的儲量達1300萬噸以上,瓷土資源保有量位居全省第 一。易門陶瓷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多年前當地政府就制定了'重農、強工、活商、興教、富民'的'10字發展思路',從2003年開始,亞歐、飛奧美、國星、寶萊四家來自福建、浙江等省的建築陶瓷企業相繼進入易門以來,易門陶瓷產業歷經8年的不斷升級換代,'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的面貌已經基本成型,如今在易門的大椿工業園內已有數十家陶瓷生產企業落戶於此,道路兩旁冒著滾滾濃煙的煙囪也預示這個農業縣逐漸向工業縣的轉變。目前,作為雲南省陶瓷產業較集中的地方,受當地資源所限,當地企業生產的產品多是內牆磚和牆地磚,仿古磚幾乎沒有。易門建陶產業雖經多年發展,但相關配套設施並不完善,當地的企業並不能快速得發展,進而也暴露了各種問題。

記者在當地走訪時了解到,易門陶企主要存在一下幾個問題:一是企業規模小、產業及產品結構不夠合理。易門的企業多是福建等地企業看準雲南中低端市場而來這裡建分廠,所以生產規模普遍較小;由於產業結構不合理,勞動生產率偏低;二是企業科技和管理能力相對落後。由於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緊缺、人才短缺,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和提高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弱,影響了企業新產品的研發;三是部分企業設備落後、產品質量較差;四是企業的品牌意識薄弱。部分企業不重視培育品牌,缺乏品牌策劃和包裝,普遍存在檔次低、知名度低的問題,在市場上缺乏優勢,很難與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相抗衡。五是企業融資困難。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工業發展的投入中,主要依靠民間資本的投入,存在著信貸困難和擔保難落實的問題。由於易門縣陶瓷企業大多處於原始積累階段,融資方式單一,產品升級、技術改造、擴建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流動資金和固定投資款不足已成為企業發展的較大障礙。

記者在隨後採訪雲南省陶瓷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鴻時表示,若要把易門陶瓷品牌做大做強,需依託當地豐富的瓷土資源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檔產品,增加中檔產品,壓縮低檔產品,鼓勵扶持開發衛生陶瓷產品、陶瓷工藝品,通過種種舉措提升產業競爭力,進一步鞏固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和雲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作者:匿名14451次瀏覽

相關焦點

  • 全球鋁土礦資源分布格局及開採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鋁行業對進口鋁土礦的依存度達60%,資源供應能力面臨較大壓力,因此,研究全球鋁資源分布、勘探、開採現狀,對於我國發展鋁資源產業、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以及保障國家戰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A 全球鋁土礦資源概況  自然界中含鋁礦物和巖石種類豐富,然而截至目前,唯一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的原料只有鋁土礦。
  • 「一帶一路」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
    一、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一)銅「一帶一路」查明銅礦儲量1.3億噸,約佔世界銅礦儲量的18%,主要分布於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蒙古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以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銅礦資源較為豐富。二、主要成礦區帶劃分及成礦特徵「一帶一路」橫跨環太平洋、特提斯-喜馬拉雅、勞亞三大成礦域和烏拉爾-蒙古、西伯利亞、印度、阿拉伯、歐洲、塔裡木-中朝等成礦區,複雜的成礦條件和良好的成礦背景,使得該區域礦產資源富集,如印度和俄羅斯是鑽石重要的產區,烏茲別克斯坦被稱為「黃金之國」,南亞地區鐵、鈦、鉛、銅等資源豐富,東南亞地區錫、鎳、鋁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 中國鋁土礦資源概況 特點及分布
    我國鋁土礦的數量和質量都不及上述國家,如以我國A+B+C級儲量(工業儲量)和這些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遠在它們之後。    我國鋁土礦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華北地臺、揚子地臺、華南褶皺系及東南沿海四個成礦區都具有較好的鋁土礦成礦條件,尤以晉中-晉北、豫西-晉南、黔北-黔中三個成礦帶成礦條件較好,資源遠景也大;桂西-滇東及川南-黔北等成礦帶也有一定的遠景。
  • 甘肅石英巖礦資源分布概況及典型礦床
    甘肅省石英巖礦的分布較為分散,品位較穩定,資源儲量較大。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內共發現和評價石英巖礦產地18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處,礦點6處。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4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41億噸。
  • 一文了解我國白雲石資源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
    我國白雲石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幾乎各省都有分布;儲量豐富,目前已探明可開採白雲石礦資源儲量超過200億t,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寧夏、吉林、河南、遼寧、內蒙等地。    其中:山西冶鎂白雲巖(鎂礦)保有資源儲量8.45億t,冶金用白雲巖為17.24億t,居全國第一位;河北冶金用白雲巖保有資源儲量達到12.64億t,冀東地區具有高純度、易燒結的白雲石礦石,可用於製備耐火材料用的優質白雲石砂。
  • 儲量少、品位差、需求高:鋁土礦質量哪家強?國內國外賺錢忙
    近日,喜訊傳來,河南登封發現大型鋁土礦,初步估算鋁土礦資源量4700萬噸,該礦體埋藏較淺、品位較富、高鋁矽比且低硫,礦體開發條件較好。伴著喜訊,今天《礦業匯》帶大家了解一下全球鋁土礦的供應格局和國內外鋁土礦特點。
  • 資源儲量14.6億噸,安徽銅陵發現一處大型建築石料用石英正長巖礦
    今年上半年我國大宗產品進口需求呈增長態勢伴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較快恢復,今年上半年我國大宗產品進口需求呈增長態勢,煤炭、原油、天然氣、銅礦砂等進口量分別增長12.7%、9.9%、3.3%、3%。同時,上半年我國工業出口也實現增長,出口降幅不斷收窄,二季度實現了增長,而一季度為下降10.3%。河南首次以市場配置出讓鋁土礦取得圓滿成功河南首次開創了以市場競爭方式配置礦產資源的先河,取消了氧化鋁企業鋁土礦資源配置的區域限制政策,打破了原來以協議方式出讓礦業權的瓶頸。
  • ...梁山礦業有限公司興隆鎮積穀壩村螢石礦資源儲量價值評估諮詢報告
    評估對象:酉陽縣圓梁山礦業有限公司興隆鎮積穀壩村螢石礦擬申請礦區範圍內的螢石礦資源儲量。 評估目的:酉陽縣圓梁山礦業有限公司興隆鎮積穀壩村螢石礦擬擴大礦區範圍,增劃螢石礦資源儲量,需了解「興隆鎮積穀壩村螢石礦擬申請礦區範圍內的螢石礦資源儲量」價值。
  • 一文了解國內外凹凸棒石資源概況
    工業意義的凹凸棒石礦床主要分布於中國、美國、西班牙、法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其中凹凸棒石在中國的儲量佔60%。    1、國外凹凸棒石資源概況  國外凹凸棒石黏土探明儲量約為4000多萬t,凹凸棒石礦床主要形成於整個白堊紀和第三紀。
  • 一文了解國內外凹凸棒石資源概況
    工業意義的凹凸棒石礦床主要分布於中國、美國、西班牙、法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其中凹凸棒石在中國的儲量佔60%。1、國外凹凸棒石資源概況國外凹凸棒石黏土探明儲量約為4000多萬t,凹凸棒石礦床主要形成於整個白堊紀和第三紀。
  • 《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19年全國新增煤炭探明可採儲量...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查投資821.29億元,增長29%;非油氣地質勘查投資172.11億元,下降0.9%。全國新發現礦產地79處,其中大中型55處。截至2019年底,天然氣、錳、鋁土等34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增長。
  • 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對砂石礦等老闆有啥好處?
    具有特提斯一喜馬拉雅成礦域和環太平洋成礦域的雙重成礦特徵。由於地質構造複雜、巖漿活動強烈,東協地區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是當今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資源寶庫之一。其優勢礦產為銅、鉛鋅、金、鐵、錫、鉻、鎳、鋁土礦及鉀鹽等,其中銅、鉻、鎳、鋁土礦和鉀鹽等礦產資源為我國緊缺資源,與我國有較強的互補性,因此受到我國礦業界和地質學界的廣泛關注。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2020年11月15日,我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協十國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被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RCEP協議國家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歷年向我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
  • 中國釩礦資源的區域分布與石煤中釩的提取工藝
    一、我國釩礦資源及其區域分布(一)我國釩礦資源的儲量及其區域分布根據礦產儲量統計表,截至2006年底,我國有18個省和自治區有釩礦資源,產地123處,保有資源儲量約3 400萬t(以V2O5計,下同),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約3 600萬t。
  • 貴州資源概況
    貴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稱,煤炭資源儲量達527.98億噸,居全國第五位。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為發展火電,實施 「西電東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煤化工、實施「煤變油」工程提供了資源條件。礦產資源:貴州至今已發現礦種(含亞礦種)125種,發現礦床、礦點3000餘處。
  • 贛州發現江西最大螢石礦,儲量超500萬噸
    該項目查明螢石礦資源儲量超500萬噸,刷新了省內同類礦床規模,成為江西省第一大螢石礦床。螢石礦(圖片來自網絡)記者了解到,礦區詳查工作起於2016年6月,至2017年底結束。同時,在礦區範圍內還查明與螢石礦共伴生的地熱水資源,水質類型為重碳酸—硫酸鈉鈣型低礦化鹼性淡水,屬氟矽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水溫達56℃。
  • 我國與國外銅礦資源分析
    一、世界銅礦資源概況世界的銅資源豐富,計有陸地資源量16億噸,深海結核含銅有7億噸,總資源量為23億噸,其中儲量基礎5.9億噸,儲量3.1億噸,參見表1。表1  世界銅儲量和儲量基礎在已探明的銅礦產地中有大型礦產地41處,保有儲量3623.01萬噸,佔總保有儲量58.0%,中型礦產地110處,保有儲量為1762.46萬噸,佔總保有儲量28.05,小型礦產地762處,保有儲量877.02萬噸,佔總保有儲量的14.0%,我國大型礦產地保有儲量偏少,中小型礦產地保有儲量偏多,不利於規模化開發利用。
  • 《中國礦業》礦業綜述 | 我國鈮礦資源供需形勢分析
    一、鈮資源概況  1.1全球鈮礦儲量及分布  根據USGS數據,全球鈮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總儲量超過430萬t,主要分布在巴西、加拿大、剛果(金)和中國(表2)。其中,鈮氧化物型鈮礦(Nb2O5)在內蒙古查明資源儲量382萬t,主要集中在白雲鄂博大型鐵、稀土、鈮綜合多金屬共生礦床中,佔全國同類型礦總資源儲量的71.27%;湖北資源儲量93.17萬t,佔全國的17.36%。鈮鉭礦(Nb+Ta)2O5主要分布於江蘇,查明資源儲量3.84萬t,佔全國同類型礦總資源儲量的81.52%。
  • 我國數億噸低品位鋁土礦將高效利用
    成都綜合所所長劉亞川十分興奮地說,「我國鋁土礦的平均品位(鋁矽比)在4~5左右,如果這一成果得以推廣應用,將使我國數億噸低品位鋁土礦徹底『翻身』。」「雞肋」遍地「食無味」我國鋁土礦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資料,截至2008年底,全國查明鋁土礦產地425處,保有資源儲量為32.23億噸,分布於20個省(區),主要集中地為:山西9.95億噸(基礎儲量1.15億噸)、廣西5.10億噸(基礎儲量1.35億噸)、貴州5.10億噸(基礎儲量2.05億噸)和河南6.96億噸(基礎儲量2.03億噸),這4省區合計查明鋁土礦資源儲量27.11億噸(基礎儲量6.58億噸),約佔全國查明鋁土礦資源儲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