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蛟龍。鯤鵬。玉兔,鵲橋,嫦娥,都是我們日常生活耳熟能詳的常語。北鬥七星,蛟龍入海,鯤鵬展翅,玉兔升空,鵲橋相會,每一個成語都承載這一份傳說中動人的故事。,中國人骨子裡對於世間的探索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大自然的真實表達。
國之大器。北鬥,蛟龍。鯤鵬。玉兔,鵲橋,嫦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中華民族的偉大不是隨意而成的,祖國的成就是幾千來各個民族與今日「中國夢」的結晶,探索是人類從好奇到實踐,正是這些「大器」詩意形容比喻表達了我國科學家的富有情懷和勇氣的底氣。從建國初期的一清二白受到帝國主義的封禁,到如今的國泰民安,人民富強,甚至上能飛天攬月,下能入海蛟龍的發展,值得我們每一位國人感到驕傲。
正是這些國之大器的名字,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帶到了天外,帶到了深海,讓古代神話不再是傳說,讓山海經不在是只限於樹紙。古時候的那些美好的名字,是古人對於美好世間的嚮往。
「嫦娥」取自中國古代傳說嫦娥奔月,表達了中國人「奔月」的決心。
「 天問」取自屈原長詩《天問》,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探索真理徵途漫漫。
「鵲橋」取自七夕牛郎織女的愛情股數,承載了喜鵲搭橋,寓意地月相連,美好而浪漫
「玉兔」取自中國古代傳說中住在月亮上的神獸,玉兔形象善良,純潔,承載著探月任務,而又回歸於月球。
「北鬥」取自北鬥七星,《史記·天宮書》記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凌志四方」,承載著中國人對於天星對我們方位的指引。
國之大器,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我國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才能凝練出這樣詩意的大國重器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