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是由什麼組成的?它的性質又是什麼?

2020-12-05 不擾則得之於理

宇宙真正的本質是什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提出很多猜想來描述這個世界。我們檢驗我們的猜想並學會什麼要保留,什麼要丟棄。但是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猜想就變得越複雜和怪異,其中一些猜想過於古怪,以至於很難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就像弦理論,一個著名的,有爭議的並且經常不被理解的,有關世界萬物本質的猜想,我們為什麼會想到它?它是對的嗎?

或者它只是一個我們應該丟棄的想法,為了理解現實的本質,我們近距離地觀測事物,並感到驚嘆。不論是塵埃中的美妙風景,充滿稀奇古怪生物的動物園,還是複雜的蛋白質組合,它們都是由分子組成的結構。甚至由數不盡的更小的東西——原子組成的。我們曾以為它們是現實世界的最基本物質,直到我們用力地將它們一起撞碎,發現了不能再被分解的東西。

但是現在,我們有一個問題,它們太小以至於我們不再能觀察到它們。思考一下:什麼是「看見」? 為了能看見東西,我們需要光——一種電磁波。這束光波撞擊到物體表面,然後反射到你的眼睛裡。它會攜帶一些物體的信息,便於大腦去創造這個物體的圖像。因此,如果不與物體相互作用,你就無法看到東西。「觀察」是一個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接觸過程。對於大部分物體而言,這不算什麼問題,但粒子實在是太微小了,小到那些我們用來「觀察」的電磁波都顯得太過巨大而無法觸碰粒子。可見光也僅僅是掠過它們,我們可以試著通過製造更多波長更短的電磁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我們看到粒子時,它就會被改變。所以我們無法對基本粒子進行精確測量,這個重要的事實被命名為: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它是所有量子物理學說的基礎,那麼粒子看起來到底是什麼樣呢?它的性質又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如果努力地觀察,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模糊的球狀物,但這仍然不是粒子本身,我們只知道它們真實存在。既然如此,該如何對它們進行科學研究呢?

我們遵循前人的足跡,發明了一個全新的理論,一個有關數學的奇幻故事: 質點的假設,科學家認為一個粒子是空間中的一個點,任何電子都是一個擁有一定電荷量和質量的點。它們之間沒有任何區別,這樣一來,物理學家就能夠定義它們,並計算出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就是量子場論。它解決了很多問題,所有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都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並且它很好地對很多事情作出預言。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重力。在量子力學中,所有物理基本作用力都是由某些粒子攜帶的。但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與宇宙中的其他力不同,如果宇宙是一幕戲劇,粒子就是其中的演員,而重力就是舞臺。簡而言之,重力是關於幾何學的理論,是關於時空自身距離的,需要絕對精確描述的幾何學。但是由於在量子世界裡,我們無法精確地測量物體,所以有關重力的學說無法在量子物理中實現。直至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現實的真正本質為何。但我們會不斷提出新理論去探索,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真的會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以什麼形式存在的?[圖]
    南海網9月5日消息: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一個脫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組成的。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科學家越來越發現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天文學家認為,組成恆星、行星、星系——當然還有我們——的物質,或者叫普通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不到5%。他們估計,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發現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
  •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
    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一些無法由更小的物質構成的基本粒子。你知道這些基本粒子都有哪些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但原子核並不是,它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還沒有結束,質子和中子實際上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組成的。
  • 弦理論解釋—什麼是現實的真正本質?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們想了各種模型來描述這個世界。我們測試這些模型,並知道了哪些應該保存下來,哪些該捨棄。但當我們了解到更多,模型就變得更加奇怪且複雜,有些甚至困難到,相當難以精確地說明它,就像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被誤解的理論。
  •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首先,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組成的,這裡的「物質」並不僅僅代表我們平時看到的東西,是一種「客觀存在性」,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那麼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未知的部分統稱暗物質
    宇宙中剩下的部分是由其他「東西」構成的,今天科學家們還沒有搞清楚這種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名字,物理學們於是就將這種神秘物質稱作「暗物質」(dark matter)。如果沒有這種神秘物質的存在,宇宙中的星系將分崩離析。儘管沒人知道暗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但物理學家們正在對其加緊研究。
  •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弦理論簡說
    宇宙的真正本質是什麼?為回答這一問題,人類提出了各種描述世界的理論,我們檢驗這些理論並且得知哪些可以保留哪些應該拋棄,不過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理論就變得更加奇怪和複雜,以至於很難理解它們講的是什麼,比如弦理論,一項著名的頗受爭議的並且常常讓人誤解的關於萬物本質的理論,我們為何提出它?它是正確的嗎?或者,它應該被屏棄?
  • 宇宙是什麼組成的?
    宇宙是物質的,宇宙間到處充滿運動著的各種形態的物質。我們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的一個大行星。太陽一共有九個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除了大行星以外,還有三十二個衛星(包括月亮),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等。這些天體組成了我們的太陽系,它們都是離我們地球較近的,是人們了解得較多的天體。
  •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弦理論簡說
    宇宙的真正本質是什麼?為回答這一問題,人類提出了各種描述世界的理論,我們檢驗這些理論並且得知哪些可以保留哪些應該拋棄,不過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理論就變得更加奇怪和複雜,以至於很難理解它們講的是什麼,比如弦理論,一項著名的頗受爭議的並且常常讓人誤解的關於萬物本質的理論,我們為何提出它?它是正確的嗎?或者,它應該被屏棄?
  • 空間的性質~時間是什麼~慣性本質
    跟著我的思想,來飛越百億年的光陰去感受它了解它的性質。這個空間沒有溫度,是絕對零度的,它不吸收能量,沒有光,沒有任何可觀測物質,它有韌性可以彎曲,它沒有時間,在它裡面有質量的物體不可以超光速,它有記憶,它本身也是種物質。這些性質我是通過抽離的方法,把我們周圍已知的東西抽出來得到的。
  • 宇宙到底由什麼構成
    宇宙最核心秘密是:宇宙是由空間和物體組成,其餘統統不存在,其餘都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在空間中運動和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我們所說的物質世界中的物質,就是由空間和物體組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脫離了我們觀察者,物體和空間仍然存在,空間和物體是客觀存在的,與我們觀察者有、無是沒有關係的。而除了物體和空間,別的東西都是我們觀察者描述出來,如果沒有我們觀察者,很顯然是不存在的。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是能量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當然更沒有物質了。那有什麼呢?只有一個點。這個點多大呢?這個點其實根本就沒有體積,因為當時還沒有三維空間。那用什麼代替這個點的存在呢?答案是能量。
  • 暗物質由什麼組成?它們分布在哪裡?
    暗物質在宇宙中的質量佔比大概是25%,而我們熟悉的普通物質只有5%左右,剩下的70%是充斥在宇宙間的暗能量,它引起的排斥力加速著整個宇宙的膨脹。至於暗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物理學家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暗物質並不是由普通物質中最常見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跟宇宙大爆炸有關。
  •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有重元素有中微子有氣體,但暗能量佔大部分
    宇宙是一個巨大而神秘的地方。當問起宇宙是由什麼組成時,天文學家能夠準確地指出,它包含了無數個星系,而每個星系又包括了數百萬甚至是數萬億顆恆星,在這些恆星中,其周圍又有眾多行星,當然宇宙還包括氣體和塵埃雲。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
    宇宙充滿了數千億個星系和數萬億顆恆星,以及幾乎無數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塵埃和氣體雲–它們在廣闊的空間旋轉。但是如果我們放大,這些天體的構成要素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氫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其次是氦。它們共同構成了幾乎所有普通物質。但這僅佔宇宙的一小部分-約5%。其餘所有都是由看不見的東西組成的,只能被間接檢測到。
  • 銀河系由什麼組成?
    ,這是一個夜間可見的星雲集合,因為它由許多恆星組成,沒有強大的太空望遠鏡的幫助就無法區分。1610年,伽利略說,從地球上看到的光帶實際上是由單個恆星組成的,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之後,人們普遍認為它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固定物。然而,在20世紀20年代之後,人們發現銀河系只是我們宇宙中存在的幾個星系中的一個。 據估計,該星系的直徑在150,000至200,000光年之間。 據估計,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中心約26,490光年的半徑範圍內。
  • 「你」究竟是什麼?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的肉體是由數萬億個細胞組成的,至少是銀河中存在的星星的十倍。一顆細胞是一個活物,就像是一個由五萬種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機器,它沒有自我意識,思想,目的,僅僅存在而已。但是它依然算是一個個體,你的細胞會結合成巨大的結構以便完成像準備食物,聚合資源,運送物資,檢測體內環境等等工作。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是這麼說的!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是這麼說的!麻省理工學院宇宙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認為宇宙是一個數學結構。紐約州布魯克林 -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用數學來描述宇宙的物理特性。但是,如果宇宙本身就是數學呢?這就是宇宙學家Max Tegmark所相信的。在泰格馬克看來,宇宙中的一切- 包括人類 - 都是數學結構的一部分。他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具有電荷和自旋等特性,但這些特性純屬數學特性。空間本身具有尺寸等屬性,但最終仍然是數學結構。
  • 連接宇宙的神秘之網顯露真容,它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
    在宇宙較為顯眼的地方——星系、星系團和星系際介質中,所有正常發光物質數據都已被計算,但是仍有大約一半的數據處於缺失狀態。在宇宙中,有85%的物質是由一種未知的,看不見的「暗物質」構成,所以我們很難在裡面發現正常的物質。這就是所謂的「重子缺失」問題。重子是跟質子、中子或電子一樣發射或吸收光的粒子。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證明的最小基本單位是夸克,包括中子和質子在內的所有重子都是由夸克組成的。
  • 人是由什麼構成的?
    人是複雜的構成,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有一些沒有半點好處的元素,比如鎘,我們擁有它不是因為身體渴望它,但鎘也要與我們共存,佔到體重的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