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宇宙的神秘之網顯露真容,它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

2020-12-05 天文在線

在宇宙較為顯眼的地方——星系、星系團和星系際介質中,所有正常發光物質數據都已被計算,但是仍有大約一半的數據處於缺失狀態。在宇宙中,有85%的物質是由一種未知的,看不見的「暗物質」構成,所以我們很難在裡面發現正常的物質。這就是所謂的「重子缺失」問題。

重子是跟質子、中子或電子一樣發射或吸收光的粒子。它們構成了我們周圍能看到的物質。那些「下落不明」的重子被認為隱藏在瀰漫整個宇宙的絲狀結構中,這種絲狀結構被稱為「宇宙網」。

這種結構令人難以捉摸。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看到了它的一小部分。一份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視角,幫助我們了解他到底長什麼樣。

根據「標準宇宙模型」的預測,「宇宙網」為宇宙中的大規模結構提供了支架。宇宙學家們認為,在宇宙中有兩種「宇宙網」,一種是由「暗物質」組成的黑暗「宇宙網」,另一種是主要由氫氣組成的發光「宇宙網」。

事實上,人們認為在大爆炸時所產生的氫,有60%存在於這些「宇宙網」中。

這種絲狀氣體痕跡網也被稱為「星系際溫熱介質」(WHIM),因為它熱得幾乎跟太陽的內部一樣。星系很可能形成於兩個或者多個這樣的絲狀物的交點。那裡的物質密度最大,絲狀物連接著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團。

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不能發現「暗物質」。因為它不發射和吸收光,所以,普通的望遠鏡不能觀察到它。同理,「宇宙網」的纖維很難被發現,也是因為它們非常分散,並且沒有發射足夠的光以便於人們的觀察。

自最初的預測以來,人們就開始想方設法地搜索有關於「宇宙網」的信息。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依賴於背景中與絲狀氣體痕跡在同一視線上的明亮物體。在纖維上的氫原子可以通過紫外線輻射裡的特殊波長吸收光線,因此,當它被波長分解成光譜時,人們可以通過背景中光的吸收線來檢測到它。

這種方法已經應用於類星體(一種非常明亮的大質量天體,空間很大,裡面甚至有背景星系)。

星系點亮了「宇宙網」

該項研究以一種全新的方法檢測到了這種氣體,這種方法允許對「宇宙網」進行二維成像,而不是僅僅依賴於通過吸收研究中得來的躲在氣體雲後的光源的隨意定位。

他們所研究的對象名字很吸引人,叫SSA22,這是一個原星系團(即處於嬰兒期的星系團)。它比之前測量到的「宇宙網」要遠得多,距地球大概120億年。這意味著我們要追溯到宇宙的早期階段,讓科學家們去探索這些纖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幾年前,在這個原星系團的中心附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明亮的產星星系,這些星系被稱為「亞毫米星系」。這項研究發現了16個這樣的星系和8個強大的X射線源,在早期,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密度超高的天體。

這些星係為纖維上的所有氫氣提供了大量的電離輻射,使氫氣發射出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光。這是一種比觀察吸收的光更有希望的技術。

這項研究也有助於解決另一個謎,即「亞毫米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最廣為人們所接受的解釋就是,他們的形成是因為兩個正常星系的合併。因此,他們是具有兩倍光量的巨大星系。

此外,這項研究還證實了一個假設——計算機模擬顯示,這些星系可以在鄰近「宇宙網」湧入的冷氣體中成長。

圖解:有纖維的大質量星系團模擬圖(約書亞·博羅/C-EAGLE)

詳細的地圖

這項研究的出現為更系統、二維的絲狀氣體痕跡映射鋪平了道路,我們可以從這種映射中得知絲狀氣體痕跡在太空中的運動。

未來的研究會幫助我們進一步繪製出隱藏的「宇宙網」。除了觀察充滿明亮物體的星系團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無線電或X射線波長追蹤「宇宙網」的發射。可是,X射線追蹤的氣體比星系際溫熱介質要熱得多。

擬議中的雅典娜X射線天文臺將提供一張圖像,這張圖像完整地展示了在附近宇宙中的星系團周圍的熱纖維。

還有另一項計劃中的任務是,在2050年後,利用宇宙微波背景(即大爆炸後留下的光)作為「背景光」來尋找「宇宙網」留下的細微痕跡。

所有的這些方式都將會揭示整個「宇宙網」的結構,並且為我們提供存在於宇宙中的物質的最終普查。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重子存在於宇宙的暗物質細絲中,並形成它們自己的細絲,就像存在于波浪上的泡沫。這意味著詳細的絲狀氣體痕跡圖可以幫助我們追蹤更多隱藏的暗物質結構,最終幫助我們了解其神秘的本質。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ANDREEA FONT, THE CONVERSATION- ChenHju:Tong- sciencealer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未知的部分統稱暗物質
    宇宙中剩下的部分是由其他「東西」構成的,今天科學家們還沒有搞清楚這種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名字,物理學們於是就將這種神秘物質稱作「暗物質」(dark matter)。如果沒有這種神秘物質的存在,宇宙中的星系將分崩離析。儘管沒人知道暗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但物理學家們正在對其加緊研究。
  •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
    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一些無法由更小的物質構成的基本粒子。你知道這些基本粒子都有哪些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但原子核並不是,它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還沒有結束,質子和中子實際上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組成的。
  • 宇宙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是由什麼組成的?它的性質又是什麼?
    宇宙真正的本質是什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提出很多猜想來描述這個世界。我們檢驗我們的猜想並學會什麼要保留,什麼要丟棄。但是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猜想就變得越複雜和怪異,其中一些猜想過於古怪,以至於很難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
  • 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麼?
    本團隊力圖用自然科學,解釋宇宙的一切現象,絕不摻雜半點迷信。宇宙中的神秘力量是什麼?我們用大一統理論,解釋了宇宙的本體論,宇宙的物質世界究竟是誰創造的,解釋了中國易經五行相生相剋的科學原理,解釋了人神相通的科學原理,解釋了人體特異功能及超自然現象的科學原理。
  • 物質起源之旅—宇宙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
    究竟是什麼構成了宇宙?科學告訴我們,構建我們世界的一些最小的構件是原子。原子由電子層和核組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更深入,你會發現質子和中子是由誇張的極小微粒組成的。自從德謨克利特提出在兩千年前存在「異常」或「不可分割的粒子」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宇宙的基本構建塊。在上個世紀,不僅發現了原子的內部結構,而且已經實現了它對更基本粒子的劃分。但正如質子,中子和電子曾被認為是宇宙的最終粒子一樣,許多較小粒子的發現使這一旅程繼續向下。
  • 科學家發現黑洞的神秘能量場,或可以連接平行宇宙
    【每日科技網】  科學家發現,黑洞除了吞噬之外很可能還有其他作用,那就是連接平行宇宙的通道。科學家曾猜測黑洞的另一端是白洞,而連接二者的或許就是蟲洞,是通往平行世界的通道,這一點獲得大多數人認可。近日,科學家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發現了類似黑洞的神秘能量場,或可以連接平行宇宙。
  • 宇宙中最神秘的東西是什麼?
    然而,最神秘的是 "這一切都去哪兒了?" 我們不知道。這可能是他們最神秘的地方......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圖解:北京時間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據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65億倍。
  •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只是我們,相信包括已故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很多其他科學家都對個問題存在疑惑。當然,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事實上,我們的銀河星系及目前可觀測到的其它星系,都正朝著宇宙的邊緣飛逝。近幾年科學們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它被某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所吸引。
  •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為你提供世界未解之謎、奇聞異事、世界奇蹟、世界之最、世界十大、科學探索等信息。下面,小編整理了&34;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1.我們能看到宇宙僅僅是真實宇宙的5%。
  • 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世間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雖然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窺探到的宇宙中非常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神秘變幻莫測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暗物質只通過引力與其他物質發生作用,它佔據著宇宙中百分之二十二的質量,而對於它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耐,卻無人知曉。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神秘宇宙的網狀結構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計算、觀察表明,宇宙中的物質組成了一張網,宇宙網的絲狀物將眾多星系和星雲串聯起來,在空曠的宇宙中擴展。這種絲狀物由正常物質和暗物質構成,暗物質是人的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2011年10月,澳大利亞史蒂芬·凱勒(StephanKeller)博士發現巨大的宇宙細絲可將整個宇宙連接起來。環繞銀河系周圍的球狀星團和較小星系的宇宙細絲就像嬰兒臍帶一樣,為早期銀河系提供營養。凱勒博士的研究進一步加強了宇宙結構是由較長的星系細絲和跨越數百萬光年的廣闊空洞構成的觀點。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以什麼形式存在的?[圖]
    南海網9月5日消息: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一個脫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組成的。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科學家越來越發現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天文學家認為,組成恆星、行星、星系——當然還有我們——的物質,或者叫普通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不到5%。他們估計,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發現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
  •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首先,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組成的,這裡的「物質」並不僅僅代表我們平時看到的東西,是一種「客觀存在性」,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那麼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神秘的宇宙網究竟是什麼?它到底有多黑?科學難以解釋
    簡介:有一個理論認為,宇宙是被一張黑暗的網編織在一起的,而由於其中作用的物質是暗物質,我們很難看見宇宙網的真實面目。不過在今年,一組天文學家在繪製宇宙網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將結果發布到了arXiv資料庫中。
  • 能量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中轉變成質量的?
    能量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中轉變成質量的?普遍的假設是:大爆炸之前宇宙空「無」一物。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所以問題升級為:「無」是如何轉化成「有」的,如物質或能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開始的假設必定是錯誤的。物理學家往往忽視的是意識。意識可以模擬虛無,比如睡眠,也可以模擬大爆炸,比如佛教徒從虛空中覺醒。
  • 暗物質由什麼組成?它們分布在哪裡?
    暗物質在宇宙中的質量佔比大概是25%,而我們熟悉的普通物質只有5%左右,剩下的70%是充斥在宇宙間的暗能量,它引起的排斥力加速著整個宇宙的膨脹。至於暗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物理學家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暗物質並不是由普通物質中最常見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跟宇宙大爆炸有關。
  • 神秘的宇宙當中究竟有些什麼?有多大
    那麼,人們不禁又要問:有沒有可能在宇宙中有這樣一些天體,它們的表面脫離速度能超過每秒30萬千米,比光速還要大?由於它自己的引力如此之大,以至於連它所發射的光都跑不出來?1798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從牛頓力學出發,預言了宇宙中可能存在引力如此之大的大天體。他認為「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很可能我們根本就看不到它」。
  • 雖然人對宇宙的認識知之甚少,但人們認為宇宙是由這3部分組成的
    宇宙的主要對象直到20世紀中葉,人們普遍認為,太空主要是由真空組成的。然而,到了70年代,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並非空無一物,整個宇宙中都存在著具有電磁輻射的小粒子。宇宙的部分清單:1)暗能量;2)暗物質;3)普通物質暗能量暗能量是一種很神秘的物質。據信,它佔整個空間的比例約為73%。
  • 宇宙間的神秘力量:直覺
    ,槍擊甘迺迪的兇手由倉庫內的狙擊點逃入戲院; 兩名兇手都在審判前遇害; 林肯和甘迺迪都為推進公民權作出了貢獻; 兩位總統的姓氏均由7個字母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