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離上市又近了一步。5月17日,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瑞幸咖啡IPO發行價定在17美元/股,並將其IPO規模增至3300萬股。在此前公開的招股文件上,這家公司再次強調了「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巨大」,自己顛覆性的新零售模式將進一步帶動國內的咖啡消費。
不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中國咖啡市場數據發現,想在短時間內讓大量中國消費者養成購買咖啡的習慣,仍是一個不簡單的任務。至少從過去一年的數據來看,主張大量開店和低價售賣的瑞幸咖啡暫時還沒能起到有效的刺激效果。
瑞幸咖啡的市場佔比,追不上門店的擴張
營業伊始,瑞幸咖啡就一直保持著高速擴張的勢頭。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這家咖啡在全國擁有2370家門店,是中國大陸門店佔比第二高的咖啡店
,只比星巴克低了3.7%。不過今年開始,開店的速度有所放緩,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只新增了297家門店。
低價是瑞幸咖啡的另一殺手鐧。比起其它專業咖啡店,瑞幸咖啡的定價本身就偏低,此外還有一系列的優惠補貼活動。據北京日報報導,當瑞幸咖啡被爆出2018年前9個月累計虧損8.57億元時,官方曾回復稱:「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我們的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
目前看來,瑞幸咖啡的「迅速佔領市場」目標還沒達成。歐睿國際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的市場佔比僅有2.1%,是中國大陸市場排名第五的咖啡店,比近期被爆出大量關店的連咖啡還要落後一名。
瑞幸咖啡的支持者並不為此擔心。曾參投兩次的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在接受《財富》採訪時表示,他希望瑞幸咖啡可以投入更多的錢,開更多的店,然後從星巴克的手中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
六年來,我國年人均咖啡消費一直只有5杯
雖然沒能像預想的一樣迅速攻下中國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正是一個非常有利於瑞幸咖啡發展的時期。
近些年,以星巴克為首的專業咖啡茶飲店人氣上漲,而以上島咖啡為首的咖啡西餐廳正遇冷。無論是門店數量、交易次數還是市場價值,前者都佔據著優勢地位。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人對咖啡飲品的認可和重視程度的提升。
不過,就在專業咖啡店銷量激增的這六年間,我國每年的咖啡費銷量依舊是人均5杯上下。和其它東亞國家地區相比,
這個數字不僅墊底,而且差距甚遠,漲勢也不明顯。
2012年,中國大陸的人均咖啡消費量增長率曾一度達到8.7%,但2018年卻只有2.5%的漲幅。和中國大陸一樣咖啡消費量偏低的中國臺灣,增長率卻一直保持在4%以上。
雖說現狀不佳,但很多業界人士堅信中國咖啡市場的未來增長空間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指出,不僅星巴克等品牌連鎖咖啡廳正在迅速擴張,% Arabica等海外精品咖啡「網紅」也在帶動咖啡的發展。另外,全家湃客等便利店咖啡也在崛起。
「喝咖啡作為一種西式的生活方式對中國人有著吸引力」,這篇分析報告寫道。
「北上廣的消費人群已經逐漸崛起,有望將這種消費習慣向二三線城市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