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騰格里沙漠汙染已累計清挖汙染物12.9萬噸袋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在北京公開回應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汙染事件時表示,截至11月25日,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汙染現場已累計清挖汙染物12.9萬噸袋,11個汙染地塊已初步清理完畢,完成了總清挖量的93.2%。

此前有媒體報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騰格里沙漠邊緣再現大面積汙染物。生態環境部11月9日派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督促地方政府做好調查處置工作。11月13日,生態環境部宣布對寧夏中衛市環境汙染問題公開掛牌督辦。

生態環境部稱,初步核查,汙染物是1998年至2004年期間,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傾倒的造紙黑液。現場已發現12萬平方米(180畝)區域範圍內分布有14處點狀、塊狀汙染地塊。

劉友賓表示,目前已確定了地下水監測調查方案,正在建設地下水監測井,開展取樣監測分析。為儘快消除環境安全隱患,生態環境部已責成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督促中衛市人民政府,繼續儘快組織對現場汙染物進行清理,加快汙染物屬性鑑定,制定汙染物處置措施、土壤風險管控和修復措施。同時,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及時公開有關情況,依法依規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開展騰格里沙漠及周邊地區環境汙染問題大排查,堅決依法打擊環境汙染違法行為,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完)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回應騰格里沙漠汙染情況:現場已累計清挖汙染物12.9萬噸袋
    近日,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汙染事件廣受關注,對於最新調查結果,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11月13日,生態環境部已對中衛市環境汙染問題公開掛牌督辦。  【同期】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  截至11月25日18時,現場累計已清挖汙染物129264噸袋,14個汙染地塊中已有11個初步清理完畢,完成總清挖量的93.2%。
  • 騰格里沙漠汙染舉報者被刑拘 環保志願者懷疑與新舉報有關
    封面新聞記者刁明康 謝凱騰格里沙漠汙染舉報者李根山被抓了,涉嫌的罪名是「尋釁滋事、敲詐勒索和搶劫」。與他一同被抓的,還有一位名為張保其和一位名為牛海波的人。此事在網上引起轟動,去年他因舉報原美利紙業在騰格里沙漠排汙一事走紅,該事件涉及的9名企業責任人和2名監管部門責任人被追究責任。李根山被抓,環保志願者懷疑與其常年「同破壞生態者」作對及最近舉報當地的風電項目未批先建有關。
  • 既有沙漠和溼地,還有度假島,中國第四大沙漠寧夏騰格里沙漠
    沙漠、溼地,這兩種景觀合而為一會是什麼景象?騰格里就是既有沙漠,又有溼地的一片美麗的地方,合稱騰格里沙漠溼地旅遊區,還有一座島叫金沙島。騰格里沙漠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被譽為寧夏沙漠「美女」中的「三姑娘」,是除了沙坡頭和沙湖之外的寧夏第三大沙漠旅遊景區。
  • 寧夏雄偉的賀蘭山,廣袤的騰格里沙漠,古老的絲綢之路……
    寧夏,在其不大的版圖上,有著多樣的地貌:山脈、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河谷一應俱全。誘人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遺蹟、濃鬱的塞上風情及獨特的穆斯林民俗使寧夏成為中國最富魅力的地方之一。連綿起伏的賀蘭山、馳名中外的沙坡頭,還有被稱為生態旅遊「黃金寶地」的沙湖等,一起構成了寧夏豐富的自然景觀。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今年要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全面實施「大氣十條」,去年是第一年,今年是第二年,我們要真抓實幹,提高治汙水平,大幅減少汙染物排放量。要科學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讓「大氣十條」這個好的路線圖在各地落實為一個好的施工圖。要加大信息公開。讓所有的汙染源排放暴露在陽光下,要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汙染排放監督者,動員全社會力量一起來形成共治霧霾的局面。
  • 鏡頭下記錄的景象很壯觀,浩瀚無邊的騰格里沙漠美景,震撼人心
    中國第4大沙漠。位於阿拉善地區東南部,介於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面積約4.27萬平方公裡。行政區劃主要屬阿拉善左旗, 西部和東南邊緣分別屬於甘肅民勤、武威和寧夏的中衛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嶺和南部的騰格里兩部分,習慣統稱騰格里沙漠。
  • 中國八大沙漠排行榜,塔克拉瑪幹沙漠排名第二,騰格里排名第四哦
    沙漠公園 水利風景區 ) 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西部騰格里沙漠的東南緣,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的中國第二大沙漠,同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積有大約4.88萬平方公裡,海拔300~600米,水源較多。
  • 走銀川——「沙坡頭」與「騰格里沙漠」
    包蘭鐵路有31公裡經過騰格里沙漠的東南邊緣,就是現在的沙坡頭一帶,為解決流沙不掩埋鐵路,使用稻草在流沙中埋成一米見方的網狀方格,使其連成片。鐵路沿線200-300米的範圍內經過治理,原來的流動沙丘被固定,保障了鐵路運輸安全。這種使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流沙固定住,可以說在當時治沙史上開創了世界先例,也是一項偉大的奇蹟。
  • 蘭大科考勇士昨凱旋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
    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 蘭大科考勇士昨凱旋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 (記者 武永明)結束為期7天的沙漠徒步之旅後,8月27日凌晨2時,以蘭州大學師生為主要成員的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隊一行45人平安返回蘭州,成功實現了由北向南穿越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的壯舉。
  • 寧夏首條沙漠高速公路打造「綠色生態廊道」
    新華社銀川7月15日電(記者許晉豫、馮開華)7月中旬,正午的騰格里沙漠中驕陽似火,熾熱的細沙很是燙手。烏瑪高速(內蒙古烏海市至青海省瑪沁縣)青銅峽至中衛段位於騰格里沙漠腹地的築路工地上,壓路機、攤鋪機等工程機械上的紅旗迎風飄揚,築路工人在高溫下加緊作業。
  • 甘肅一支科考隊將進入騰格里沙漠探秘
    新華網蘭州8月15日電(記者黃文新)一支由科研人員為主,聯同媒體共同參與的科考隊15日從蘭州出發,將探尋騰格里沙漠的未知秘密。  這支科考隊的主要成員為蘭州大學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以及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科研人員,加之隨隊的媒體和保障人員共計45人。
  • 滇池汙染底泥疏挖二期工程清除總氮1萬多噸
    這是滇池汙染底泥疏挖及處置二期工程現場,目前主體工程比既定工期提前了兩個月完工,共疏挖了340萬立方米底泥,清除滇池內1.1萬噸總氮,4700噸總磷等汙染物,大大減輕了滇池汙染負荷。滇池汙染底泥疏挖及處置二期工程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之一「生態清淤工程」的重要工程內容。工程於去年5月開工。
  • 寧夏已經下雪了,冬天的沙漠會是什麼樣子?
    沙漠,一個浪漫又讓人覺得有些緊張的地方,它不像大海一樣包容一切,也不想高山威嚴孤傲,沙漠就像一條沒有歸途的漫漫長路,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沙漠之行,也許你去不了埃及的撒哈拉沙漠,也還來不及感受阿拉伯沙漠的孤獨。不過在我國的西北有一個地方,叫做寧夏。這裡有著巍峨的山嶺、有大氣蓬勃的建築,還有最重要的可以讓你體驗孤寂無邊的沙漠之行。
  • 蘭州大學科考隊赴騰格里沙漠綜合考察多種地理景觀
    中廣網蘭州8月16日消息(記者焦健)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一支由科研人員為主,聯同媒體共同參與的科考隊日前從蘭州出發,將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對多種地理景觀綜合考察研究。科考隊員分為地貌學、水文學、古氣候學、考古學等6個專題小組,將從甘肅省民勤縣出發,跨越甘肅、內蒙古和寧夏三省區。考察組採用輕裝徒步和乘車兩種方式。其中,徒步組按每天行程4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沙漠挺進,由北向南穿越騰格里沙漠,預計實際徒步距離290公裡。考察組成員表示,「去實地考察,不光是豐富你自己書本上學不到的那些知識,在野外碰到一些困難大家一起解決,對我們心理素質也是很好的訓練。」
  • 蘭州大學科考隊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圖)
    核心提示:  一望無際的騰格里沙漠,沙源究竟在哪裡?  這片人跡罕至的沙海中,還有哪些未知的秘密?  大自然的神奇,始終激發著人類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面積達3.67萬平方千米的騰格里沙漠,是我國第四大沙漠。它就像一堵流動的屏障,橫亙在內蒙古與甘肅之間。
  • 蘭大科考隊19日將赴騰格里沙漠進行科學考察
    蘭大科考隊將赴騰格里沙漠科考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蘭州8月15日訊(記者李欣瑤)記者從蘭州大學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校科考隊一行45人將於8月19日從蘭州出發,赴騰格里沙漠進行綜合科學考察
  • 2014阿拉善英雄會在騰格里沙漠落幕
    原標題:2014阿拉善英雄會在騰格里沙漠落幕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6日體育專電(記者邵琨 吳俊寬)為期6天的越野e族2014阿拉善英雄會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境內的騰格里沙漠落幕。   本屆英雄會成功進行了第九屆T3沙漠挑戰賽、汽車攀巖賽、沙漠汽車競速賽等系列賽事,以及沙漠發展論壇、沙漠集體婚禮、超級改裝秀、夢想車展、越野e族公益基金義賣、房車露營大會、沙漠秘境穿越等活動。據當地政府介紹,共有來自全國各地5萬餘臺車,8萬餘人參與了這次活動。   中國汽聯副主席陳學眾說,英雄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賽車運動的發展。
  • 蘭州大學將組織考察隊赴騰格里沙漠 下周出徵
    赴騰格里沙漠科考隊下周出徵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 昨日,記者從蘭州大學了解到,為了揭開騰格里沙漠的真實面紗,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在2009年從北向南成功穿越世界上沙丘最高大的巴丹吉林沙漠的基礎上
  •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開展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開展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    據介紹,騰格里沙漠為我國第四大沙漠為了揭開騰格里沙漠的真實面紗,我校資源環境學院在2009年首次從北向南成功穿越世界上沙丘最高大的巴丹吉林沙漠的基礎上,聯合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力量,將組織科學考察隊於8月中旬赴騰格里沙漠進行綜合考察。
  • 寧夏人的驕傲!中國沙漠矽谷、雲計算第一城竟是中衛
    緊鄰騰格里沙漠,地處黃河中上遊的寧夏中衛,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過去,人們提起中衛,首先想起的是黃河與沙共舞的自然奇觀、旅遊勝地沙坡頭、名甲天下的枸杞與石頭縫裡長出的硒砂瓜……如今,中衛已乘雲直上,借著"大雲西移"的東風,又多了一張嶄新的名片——沙漠矽谷,中國雲計算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