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馬斯克Starship飛船原型完成150米懸停測試
圖片來源:NASA
北京時間 5 日 8 時,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發射場,馬斯克 Starship 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達到 150 米的懸停測試。這也是迄今為止,這一系列原型機第一次成功完成飛行測試。在點火後,飛船原型 SN5 上升到預定的 150 米高度,在保持高度的情況下,橫向移動到旁邊的降落區後緩慢降落,最終平穩著陸,整個過程約為一分鐘。此前,SN4也曾嘗試過150米飛行測試,不過於點火時發生爆炸。SN3由於貯箱壓力不足,導致火箭結構坍塌。
·神經科學·
狗和人具有相似的語言處理系統
狗能夠對人的指令和語調作出相應的反應,但之前科學家並不了解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在一項發表於《科學報告》的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測試了實驗犬聽到用誇獎和中性語調說出的一些誇獎性單詞(如聰明、做得好等)以及一些中性詞(這樣、如果等)時的大腦反應。研究顯示,狗具有和人相似的分級處理語言的能力:首先在低級層面(皮質下區域)處理語調,其次在更高級層面(皮質區域)理解詞語的意思,也就是用皮質下區域檢測情緒信息,皮質區域處理學習信息,這種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方式和人處理語言信息時類似。
·光學·
利用單光子信息重建3D場景的相機
圖片來源:TURPIN ET AL., OPTICA 2020
最近,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利用一臺「時間相機」直接重建了一段時間內的3D動態景象。這臺相機實際上由一臺光速單光子檢測器和重建系統組成:前者能夠在精確度達1/4納秒的條件下,記錄一段時間內光子的數量;而後者通過機器學習程序(神經網絡)來讓計算機分析光源反射的入射和輸出信息。只要給予算法足夠的檢測器信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時間相機」就能將背景中的動態影像重建出來,比如展示實驗室研究人員做出的行為。但目前,其只能在能提供特定光源信息的場景中使用。相關研究發表在《光學》上。
·天文學·
富含磷元素的恆星
圖片來源:GABRIEL PREZ DAZ, SMM (IAC)
據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科學家利用斯隆數字巡天資料庫中的紅外H波段光譜,對恆星的元素豐度進行了分析,篩選出了一批富含磷的恆星,這是首次發現這一種類的新恆星。除了磷以外,它們還富含鎂、矽、氧、鋁,鈰等較重的元素。現有的恆星演化理論還無法解釋這些元素的形成模式。磷是生命起源的必需元素(DNA或者RNA都需要磷元素),對這批恆星的研究將有助於理解太陽系中天體,包括我們地球上的磷的起源。
·太空技術·
太空垃圾雷射測距時間顯著延長
太空垃圾雷射測距可以用來跟蹤太空垃圾、防止發生碰撞。但此前,這種技術只能在暮色時分的幾小時內開展。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太空垃圾雷射測距現在已能在白晝進行,其使用時長極大增長,可以依季節從每天6小時增加至22小時。研究人員將一架望遠鏡、探測器和濾光片相結合,提高了物體相對白晝天空的對比度。他們還開發出實時目標探測軟體,可以計算出目標預測偏差,並糾正不準確的預測。演示實驗表明,這一方法能在白晝對太空垃圾雷射測距,還能增加所有衛星雷射測距站的潛在觀測時長。這項研究有助於提高地球軌道上衛星和太空站的操作安全性。
·醫學·
通過血液檢測新生兒腦損傷
嬰兒出生時缺氧可能導致腦損傷,但目前還難以檢測出腦損傷新生兒。在一項發表於《科學報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一項初步研究中採集了45名嬰兒出生6小時內的血液樣本,並進行18個月的跟蹤研究並確定出現神經障礙的嬰兒。之後他們測序和分析了這些嬰兒血液中的基因變化,結果發現,與正常組相比,神經障礙組嬰兒在855個基因上存在表達差異,其中兩個基因最為顯著。這意味著可以通過驗血檢測特定突變基因判斷新生兒是否腦損傷。
·材料科學·
可有效防冰的蛾眼納米材料
圖片來源:Nguyen Ba Duc
在惡劣環境下冰的積聚會對飛機和船舶等造成嚴重的破壞。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改善功能性表面的防冰性能。在一項最新發表於AIP Advances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模仿蛾眼,設計了一款具有防冰性能、覆蓋石蠟塗層的特殊納米結構。他們從冰的黏附強度、冷凍時間以及受雨水影響的耐久性等方面,評估這種材料的防冰性能。研究發現,這種具有石蠟塗層的納米結構的防冰性能顯著改善。此外,它還具有石蠟的疏水性和隔熱性,以及蛾眼的高透光性和抗反射性。該材料將不僅能應用於車輛船舶等運輸行業,同樣也適用於眼鏡等光學方面的應用。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8月5日6時30分左右,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8664377,累計死亡病例702553例。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於8月3日表示,世衛組織將組建包括中國專家在內的國際專家組,共同尋找新冠病毒的動物源頭。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應該對新冠病毒進行更廣泛的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以充分理解病例之間的聯繫。
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第二批國家集採中選藥品等有望納入2020年醫保目錄擬新增藥品範圍。
8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崔燕表示,從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階段性分析來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現為單一源頭來源:通過對前期病例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為多個檢測樣本序列相同,表明此次疫情為同一傳染源暴露所致。
8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上海2例,北京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22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4例(境外輸入10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6例(境外輸入8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72例(境外輸入1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