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探討,特斯拉將如何實現軟體收費?

2020-12-05 市商網

最近有關美國當地FSD beta版本的測試視頻在網絡上大量傳播,相信看過視頻朋友都會大呼一聲「特斯拉牛X」、「自動駕駛真的要來了」!

對比其他車企,特斯拉自動駕駛究竟強在哪?未來又將如何實現軟體收費?今天借著FSD beta測試細節,電動星球想跟大家一起聊聊。

一、FSD beta + Dojo,完全自動駕駛觸手可及?

首先,完全自動駕駛FSD Beta版本是特斯拉今年對原FSD基礎架構的重寫,包括整個代碼庫、標籤軟體,尤其在引入時間變量後完成視覺圖像處理4D建模,實現了對雷射雷達工作原理的模擬(形成測距能力)。相比之前版本,FSD beta已發生顛覆性改變。

這次FSD beta重點釋放「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功能,基於該功能,7月22日馬斯克曾表示「我對年底推出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充滿信心」。

FSD beta模擬雷射雷達工作原理,生成周圍環境點雲圖像

FSD beta現在僅小範圍推送給美國特斯拉車主,國內粉絲暫時不能體驗。這裡引用一位華人博主Vincent拍攝的6部講解視頻:

1)居民區自動駕駛前往購物中心;

2)居民區自動駕駛前往海邊餐廳;

3)測試單行道、偵測盲點、擁擠路況;

4)自動駕駛上下高速;

5)夜晚FSD轉換NoA;

6)停車場環境啟動自動駕駛。

整個系列測試觀看下來,我們想到了幾個形容詞「零幹預」、「絲滑」和「老司機的味道」,特斯拉FSD beta的行駛邏輯簡直流暢得就像有人在駕駛。

FSD beta的改進無疑是一個巨大飛躍,功能完善度、智能程度均得到大幅提升(比如路口轉向、匯流時機選擇、禮讓路口行人等)。這套系統甚至不依靠高精地圖和雷射雷達,就能將道路上全部元素通過視覺識別出來,實現馬斯克拒絕使用雷射雷達的狂傲。目前蔚來NOP、小鵬NGP都要依賴高精地圖進行路徑規劃,且不支持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或許不遠將來,特斯拉FSD beta秉持的視覺識別路線將適用全球各個國家地區路況,新勢力卻要受制於有限高精地圖覆蓋範圍。

另外伴隨FSD beta推送,特斯拉這次還啟用了超級計算機「Dojo」(算力1 Exaflop,即每秒百億億次)

「Dojo」是日語,指練習武術的道場。目前特斯拉車主志願者在FSD beta測試過程中可將出錯的行車場景上傳至Dojo,Dojo通過神經網絡算法對問題進行優化,並將優化方案OTA回傳給所有車主,避免下次出現類似錯誤。最近特斯拉正在加速迭代、優化FSD beta,爭取兩周後大規模推送給車主。

藉助FSD beta + Dojo組合,許多投資者十分看好特斯拉在2020年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同時打通車端、雲端訓練數據閉環。

二、特斯拉將如何實現軟體收費?

見證了巨大技術進步,相信多數人會再次強化預期——如果真有企業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那一定是馬斯克的特斯拉

今年特斯拉、蔚來股價不斷飆升,理由是大家看好電動車企業未來從銷售汽車傳統硬體,轉向自動駕駛等軟體收費(類比蘋果)。

整個市場都在說特斯拉將通過軟體賺錢,怎麼賺錢呢?

首先,特斯拉業務布局和蘋果越來越相似:

1)OTA升級收費服務對標蘋果APP store(OTA選裝類似收費軟體或功能);

2)充電服務對標Apple TV+等(月付費享受車輛/手機高級服務);

3)保修服務對標Applecare(為車輛/手機提供保修服務獲得收入)。

其次,財務數據能否支撐特斯拉軟體賺錢的邏輯?

完全自動駕駛FSD是特斯拉軟體服務核心,可在購買或交付後選配,售價10000美元起。根據官方口徑,2019年特斯拉新車銷售中FSD購買比例約20%(主要美國用戶)。

截止2020Q3,特斯拉因出售FSD確認遞延收入達到24.9億美元,相對Q3營收87.7億算是很高比例。遞延收入會隨FSD細項功能推送再分步計入營收,所以預計在今年底FSD beta大規模推送後,2020Q4會確認較大部分,從而顯著提升盈利。

2020年,蘋果營收中硬體收入佔比約80%,貢獻6成毛利,軟體收入佔比約20%,卻貢獻4成毛利。而長期看,隨著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化、存量用戶擴大,FSD購買率也將不斷提高。

許多投資者會質疑Model 3完全是依靠降價刺激銷量,卻可能忽視其目的——不斷降低硬體購買成本,轉而儘可能培養用戶使用自動駕駛功能,從而最終做大、做強軟體業務

我們大膽猜測,完全自動駕駛FSD beta優化版本如果在年底大規模推送,特斯拉或在明年取消一次性購買方式,轉為訂閱策略,比如定價100美金/月?

假設特斯拉未來佔據全球新能源車市場20%份額,則預計2021-2025年將分別銷售80萬輛、130萬輛、200萬輛、280萬輛、350萬輛新車(對應45%年均複合增速)。

然後按照2025年新車銷售車主30%訂閱率+歷史存量用戶10%訂閱率,就是高達182萬個FSD訂閱,一下子就佔到當年新車銷量50%。

從變現路徑上看,特斯拉其實很像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前期持續擴產能、降價刺激銷量,不斷獲取流量入口,之後配套完善軟體服務獲取收入。自動駕駛算法需要大量數據進行訓練、優化,越多人用,就越好用,越好用,就越多人用,這個網際網路黃金法則,在自動駕駛上一樣適用。

所以總體上,特斯拉軟體業務體量的提升邏輯會和蘋果十分類似,未來3-5年依靠存量用戶快速增長,屆時實現與蘋果類似生意模式、盈利能力將是水到渠成(軟體服務貢獻4成毛利,複製科技企業40%毛利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特斯拉業務架構、商業模式與估值深度研究報告
    此外,後續內置的功能型軟體的激活、娛樂導向的應用型軟體變現、 中長期訂閱服務或將成為新增長點。我們對特斯拉商業模式的探討,基於硬體、軟體、服務業務三大方面。1)硬體方面體現於整車銷量,對三電及晶片垂直一體化的研發模式、國產化推進採購 環節重新定價,將引導售價清晰的下探路徑,輻射更大銷量市場。
  • 智慧社區的盈利模式有哪幾種?
    ,還需要軟體平臺的支持,另外還需要跟各類政務和其他平臺的數據服務對接,需要跟政府部門合作建設的整體工程,所以,智慧社區的盈利模式重點也是在其整個生態體系上的來實現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智慧社區盈利模式目前分為幾個方向:   周邊電商生態系統收費盈利   智慧社區盈利模式之一就是建立社區周邊的電商系統,社區三公裡生活圈覆蓋,讓社區購物實現本地化
  • 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盈利模式有什麼區別?分別是什麼?
    專家教授、諮詢顧問、諮詢軟體供應商等。 有了上面的業務運轉,那麼就要看我能獲取哪些主要收入?一個是諮詢服務費,另一個是課酬;那麼成本構成是什麼呢?工資、房租以及勞動閒置成本。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搞清楚了,商業模式包含了9大板塊,合稱為商業模式畫布(見下圖)。
  • 網際網路六大盈利模式全解析(附案列)
    1999年,騰訊一周年的時候,因為沒有盈利模式,帳面上的錢燒完後,差點60萬被賣掉,而如今,小馬哥已經成為坐擁千億的中國首富。中國20年網際網路發展史盈利模式分為自發的盈利模式和自覺的盈利模式兩種,早期的中國網際網路並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摸索嘗試,很多靠賣廣告勉強維持生計。
  • 虛擬實境盈利模式都有哪些_線下體驗館商業模式分析
    因為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被視為平臺級的轉換,所有的公司看到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時期的盈利,都不想錯過虛擬實境的熱潮。那麼,這些公司有選擇如何盈利的商業模式嗎? 目前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對於建立在眾多虛擬實境產品平臺上的模式完全說清還很不精確,不過已經投身虛擬實境市場的公司不可能不考慮未來營收的問題,向何種方向投入研發經費以及如何設計產品都是和未來的商業模式息息相關的。 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市場可能存在的商業模式有:硬體售賣收入、廣告收入、遊戲內部商品購買收入、視頻內容售賣收入、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收入。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傳統汽車如何突圍?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則改變了這一現象,當消費者拿到車時,新的盈利空間才剛剛開始。比如特斯拉訂閱模式的自動駕駛選裝包、OTA升級選裝包、高級車聯網服務。2019年,特斯拉軟體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為3%,國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到2025年,該比例將提升至14%。
  • 【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2020年汽車軟體行業研究報告
    供應模式上,預計 Tier1 與整車廠之間將採取兩種合作方式,其一,整車廠主導軟體,Tier1 負責硬體生產;其二,整車廠定義軟 件框架規範標準,Tier1 供應符合標準的相關軟體。盈利模式上,偏向製造業邏 輯的大部分汽車硬體由於堆橋數量將受到限制,終將會進入產業穩態階段,往 接口及功能上的標準化發展,維持較穩定的利潤率水平;軟體由於迭代周期快 且行業特性帶來的標準化程度低,賦予汽車新盈利模式。
  • 網際網路賺錢模式一:廣告盈利模式中的CPM、CPC、CPA的定義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其盈利模式也基本成熟。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是遊戲、廣告、電商。作為網際網路企業想要盈利,先了解下主要的盈利來源。按CPM計費模式的廣告,只看展現量,按展現量收費,不管點擊、下載、註冊什麼的。一般情況下,網絡廣告中,視頻貼片、門戶banner等非常優質的廣告位通常採用CPM收費模式,百度網盟就是CPM收費方式,淘寶中的鑽展是以banner為主的CPM收費方式,微信朋友圈裡的第5條廣告投放同樣也是CPM收費方式。
  • 特斯拉深度研究:如何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
    特斯拉通過重構汽車 EEA,將控 制算法集成到三個模塊 ECU,實現了汽車電子軟硬體的解耦,為 OTA 提供無限可 能。 軟體層面:軟硬體解耦,為 OTA 提供無限可能,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通信層面:域控制器採用高速乙太網替代 CAN 總線,提供高實時、高帶寬的數 據傳輸功能,為自動駕駛系統海量傳感器數據傳輸提供可靠保障。
  • 投行Loop Ventures:用軟體定義汽車,特斯拉(TSLA.US)未來三年有望...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Loop Ventures的執行合伙人Gene Munster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相比,特斯拉(TSLA.US)擁有明顯的優勢和盈利能力。而在本月早些時候,這位分析師曾表示,特斯拉的股價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漲至2500美元。
  • 音樂軟體是如何收費的?網友抱怨:再不改收費規則,歌都聽不起了
    近年來,音樂版權也接連"爭吵",人們對音樂平臺收費並不感到意外。關於網上音樂收費的討論不只有過一次,可是,在過去的相當長時間,似乎都只是說說而已,萬萬沒想到,網上音樂全面收費時代來得這麼快,幾乎一夜之間,國內主流音樂軟體,比如酷狗音樂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等等都開始收費,就好像他們已經事先討論過一樣。
  •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將開始收費:從北京開到上海需要400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上午消息,過去幾年,特斯拉車主都可以免費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去給車輛充電。而從1月15日開始,新購買特斯拉汽車的用戶每年將可以免費充電行駛1000英裡(約合1609公裡),隨後再使用超級充電站將需要付費。那麼,使用超級充電站的具體價格是多少?根據全球各地監管規則的不同,這一價格也將不同。特斯拉本周在博客中對此進行了詳細解釋: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特斯拉車主將按照每千瓦時來付費,這意味著用戶充多少電就需要付多少錢。
  • 移動應用經濟的數學模型:盈利模式矩陣
    盈利模式探討:沒有模式 只有摸索James在回答一位創業者提問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很贊同,他說:我希望你做這一個東西,提出這一個東西是改變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是解決現在有的問題。
  • 傳統媒體盈利模式的「七種武器」,如何見血封喉?
    2020年9月,中辦國辦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圍繞主業、緊貼市場、關注民生,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增強自我造血機能。為傳統主流媒體盈利模式創新指明了方向。
  • 名字裡去掉「汽車」,特斯拉未來將變成一家能源公司
    隨後,特斯拉宣布旗下的超級充電站開始收費,每年可在超級充電站免費充電400千瓦時(約行駛1600公裡),這個額度甚至不夠來回一次京滬線。而超出免費額度部分的收費標準大約是充電1小時,收費15元——從上海到北京大約需要400元充電費。2015年,特斯拉曾大肆宣傳其在華進行的「公益行動」。
  • 微信公眾帳號可以有這些盈利模式-虎嗅網
    那這些微信帳號,究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盈利呢?你想賺錢,那就得有人或企業向你付費,這裡就涉及到前向收費和後向收費。前向就是向用戶收費,後向也就是向廣告主收費,那麼我們就從這兩個大方向進行展開:前向收費1、電商,我們曾把最原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方式搬到網際網路上,在微信上依然適用。比如之前炒的很火的美膚匯,就在微信上售賣自己的產品。
  • 特斯拉突然放大招,中國車企要哭了!
    特斯拉的財報中透露了「相比於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有機構估計,到2020年年底,上海特斯拉工廠零件本土化率會達到60%,生產成本將下降20%~28%。
  • 市值5000多億美元,超全球五大車企之和,特斯拉憑什麼
    現在,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高達5000多億美元,而世界五大車企的市值之和才4000多億美元。以2020年11月25日股價計算,豐田汽車約1975億美元,通用汽車約650億美元,福特汽車約375億美元,大眾集團約984億美元,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約316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超過了它們之和。特斯拉憑什麼?
  • 春雨醫生背後:移動醫療盈利模式難尋
    資本大佬背後站臺  對於春雨醫生而言,如何面對後張銳時代,將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苦尋盈利模式  對移動醫療整個行業來說,張銳的逝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折射出整個行業艱辛的發展歷程。  從市場層面看,移動醫療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據艾媒諮詢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4.2億元,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高達184.3億。
  •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達1.39億美元 連續第二個季度盈利
    【TechWeb】1月31日消息,特斯拉今日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歸屬於特斯拉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達1.39億美元,這也是特斯拉首次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