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白清源
來源 | 首席財經智庫(ID:caijing-top)
1
特斯拉元旦送大禮
又雙叒叕!
2021年第一天,特斯拉就點燃了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的狼煙!
特斯拉Model Y最高狂降16.51萬元!
據特斯拉中國官網消息,特斯拉Model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此前為48.8萬元人民幣,下調14.81萬元。
特斯拉ModelY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人民幣,此前為53.5萬元人民幣,下跌16.51萬元。
史無前例降價,引發搶購潮,
到底是多大的訂單量?
一度讓特斯拉中國官網癱瘓。
以致特斯拉官方不得不發微博「炫耀」:
特斯拉Model Y定位中型純電動SUV,
高性能版100公裡加速僅需3.7秒,續航裡程可達480公裡。
在新能源汽車產品普遍不賺錢的市場行情下,
特斯拉擁無異於「怪獸」一樣的存在。
2
特斯拉降價背後
特斯拉頻繁降低售價,這似乎成為了一個常態。
特斯拉Model S在3個月就兩次降價,
2020年內累計降價超過10萬元,
以致有車主調侃說,開著特斯拉Model 3去買了一把韭菜。
特斯拉的價格,為什麼會如此一降再降?
1、有了上海超級工廠,特斯拉產能迅速擴大。
我們知道,特斯拉在上海建了超級工廠。
為此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籤了對賭協議:
上海超級工廠從2023年年底起,每年須納稅22.3億元,如果不能達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相應土地。同時,特斯拉還必須在未來5年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
在中國建廠,會給特斯拉帶來更完整,更便宜的產業鏈支持。
特斯拉的財報中透露了「相比於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
有機構估計,到2020年年底,上海特斯拉工廠零件本土化率會達到60%,生產成本將下降20%~28%。
一方面供應鏈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為保住工廠,特斯拉需要年銷50萬臺左右,
按目前的產品定價,每個月才一萬多的銷量,
所以特斯拉要提高銷量,必然要走低價策略。
2、降維打擊,搶佔市場。
特斯拉Model Y,三十多萬的售價,對標傳統燃油汽車BBA(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的中級豪華SUV,在科技感,體驗感和駕駛感上更具競爭力。
其作為純電動車,沒有消費稅,相比溢價更少。
另外,對比國內高端純電SUV銷量領先的是蔚來ES6,兩者在續航接近的同時,蔚來ES6價格高於Model Y約10萬元。
Model Y價格拉到30萬這個檔上,其降維打擊是非常可怕的。
在國內市場電動SUV競爭激烈程度提升的前提下,特斯拉國產Model Y提供了一個電動SUV價格錨點。
所有電動SUV品牌將不得不在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錨點基礎上展開關於產品力和性價比的更為激烈的競爭。
「20萬元以上的自主品牌電動車會被特斯拉打壓到20萬元以內。」在一個公開場合,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如是說。
3、特斯拉要打造電動汽車領域的」豐田「
馬斯克曾多次公開表示,Model Y將成為特斯拉需求最高的產品。
2020年3月,美產Model Y提前在北美等市場交付,截至2020年11月,全球累計銷量達到63775輛。
中國產Model Y不僅要用來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也會跟上Model 3的腳步,一樣出口海外市場。
特斯拉最開始,從高端產品切入市場,打造價格極高的特斯拉敞篷跑車,未來科技感爆棚,構建起特斯拉的品牌優勢。
品牌建立後,特斯拉的目標,不是一直走高端路線,而是要讓電動汽車開入千家萬戶。
馬斯克走了一條曲線。
要讓特斯拉進入千家萬戶,它的價格就不能貴,
在特斯拉徹底國產化生產後,說不定就會推出低端相對廉價的車型,
試想,當一輛15萬元的特斯拉放在你面前,你還會一笑而過嗎?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滲透率不到6%,行業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市場空間巨大。
特斯拉在推動供應鏈更加成熟的基礎上,不斷降價,將促進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進而加速推動新能源產業變革。
這樣,我們就能夠想見特斯拉變成真正的「街車」。
4,軟體!軟體!軟體!
「特斯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智能汽車。」
這句評價極高的話是國內新勢力造車的代表人李想說的。
特斯拉基於軟體+硬體,可以實現汽車的持續升級和常用常新。
真正把汽車從「功能機」升級為「智能機」。
特斯拉就是汽車界的蘋果!
自動駕駛Autopilot FSD是特斯拉最核心的應用軟體。
2020年7月1號,其價格已經上漲至8000美元/套(國內64000元/套)。
賣車只是開始,軟體服務收費才是其未來最核心的商業模式。
馬斯克正在積極推動FSD從一次性前裝收費的模式轉變成訂閱服務持續收費的模式。
根據科技媒體electrek報導,特斯拉有望在年底前推出FSD訂閱服務,價格約為每月100美元。
一旦完成軟體訂閱服務的商業模式轉換,每輛激活FSD的銷售車輛都有望為特斯拉貢獻持續可觀的現金流。
3
留給中國車企的時間不多了
特斯拉這頭狼,已經兵臨城下!
留給中國車企的時間不多了。
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建立,已經表明國家已經下定決心,要用開放競爭,來倒逼中國汽車業的發展。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我國對汽車行業的保護夠多了吧?
比如同樣一款寶馬車,在國外的售價比國內低很多。
我國幾十年來對進口汽車收重稅,就是想著要保護本土企業,可現在一眼望去,馬路上基本是合資,進口車。
反而是高度開放的家電業,比如海爾,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問鼎全球。
更不用說手機領域的華為,小米,一加了。
畢竟,母雞翅膀再怎麼呵護,是絕不會養育出雄鷹。
要讓本國企業強大起來,就必須讓他們在國際競爭中,去真刀真槍地幹,去實實在在地經風歷雨。
我們可以把特斯拉當成是Big Iphone!
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來臨。
從產業保護,到開放特斯拉入華,國家的意圖非常清晰:利用特斯拉,再造當年蘋果產業鏈的輝煌。
新能源汽車的三核心是電池、電機、電控。
中國需要把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三電技術牢牢掌握在中資企業手裡,給予親兒子們足夠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絕不可再走燃油汽車「技術換市場」市場交出去了,技術換不回來的老路。
補貼給了,政策給了,人才有了,又把全球成績第一的學霸(特斯拉)引進來當你的同桌,如果本土企業再實現不了趕超,那將會是我們大國的遺憾。
這是一個創新創造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讓自己永遠奔跑、永遠創新,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想不被吃掉,就一定要讓自己更加強大。
大浪淘沙,只有適應時代變化的才能勇立於潮頭!
我們希望中國的新能源企業能臥薪嘗膽,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