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Model Y和Roadster:來啊
在一線和二線豪華品牌中,大部分已經布局了純電動車型,哪怕是以油電混動為重點的雷克薩斯,也在近期布局了UX300e。
但作為二線豪華品牌老大的凱迪拉克卻似乎慢了半拍,至今不僅未發布任何一款純電動車型,甚至在整個新能源領域也沒有什麼建樹。
此前僅有的一款插電混動車型CT6 PLUG-IN已經停產,這也使得凱迪拉克成為了所有一、二線豪華品牌中,唯一一個在售車型都是純燃油車型的品牌。
不過,未發布並不代表著凱迪拉克沒有,而且,凱迪拉克似乎在憋一個大招。
一、Lyriq——顏值在線續航644km?
凱迪拉克曾宣布首款純電動車型Lyriq將於4月2日正式亮相,但或許由於疫情的影響,Lyriq的亮相將延期,具體發布時間尚未公布。
但根據已經見過實車的外媒表述,新車與凱迪拉克此前發布的一款未命名的純電動概念車極為接近,而據凱迪拉克所述,Lyriq概念車與量產車只有5%的差距,因此可以作為參考。
看得出來,新車似乎有幾分CT4、CT5的「神韻」,包括橫置的前大燈,以及分體的「淚眼」日間行車燈。
不過Lyriq的設計更加激進,前大燈更加狹長,「進氣格柵」則採用了類似「X」型設計,尺寸更大且進行了燻黑處理,不過考慮到純電動車的定位,「進氣格柵」大概率是封閉的。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新車的Logo是可以發光的,夜間應該會相當拉風。
另外根據外媒的描述和凱迪拉克此前發布的預告圖,Lyriq或將定位中型轎跑SUV,尺寸與在售的XT5相近,可以推測其長度在4.8m+,軸距在2.8m+,據稱車內空間將會很寬敞。
尾部則比較神秘了,外媒稱其採用了環繞狀尾燈,類似於路虎攬勝星脈。
至於「內在美」,據稱其將會延續換代凱雷德的一體式OLED曲面屏,屏幕尺寸為34英寸,而後排中央也會有一塊觸控螢幕,主要提供後排娛樂功能。
雖然無法獲知Lyriq的整體顏值,但看得出凱迪拉克在Lyriq的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整體比較偏向未來感。
不過眼尖的朋友或許會發現,Lyriq和長安UNI-T有些撞臉,只是考慮到二者發布的時間應該較為接近,似乎倒沒有誰抄襲誰的嫌疑。
言歸正傳,說到豪華品牌純電動車的設計層面,其實前不久發布的寶馬i4也呈現了不少的未來感,但實際上卻是基於4系平臺的「油改電」產品,考慮到Lyriq此前也沒有太多信息透露,難道說也是「油改電」?
非也。
據了解,Lyriq基於通用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打造,並應用了由LG化學研發的Ultium電池,其採用了鎳含量更高的NCMA化學技術。
據稱該電池的規格在50-200kWh之間,並將支持350kW快充。
根據傳言,Lyriq的續航裡程將達644km,已經能夠進入純電動車第一梯隊。
不過參考國產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應用75kWh的電池,便可達到668km的工信部續航裡程。
倘若Lyriq的電池包能夠做到200kWh,最長續航裡程似乎應該突破至四位數才對,因此續航裡程究竟能達到多少還有待正式發布時確認。
另外在充電速度方面,特斯拉似乎也可以作為參考,其第三代超充速率為250kW。
而除了續航和充電速率之外,Lyriq的性能也不可小視。
據稱其將會搭載前後雙電機(應該是高配版本),額定功率分別為180kW和250kW,並可在3s內完成0-96km/h加速,加速實力或將接近於2.9s破百的特斯拉Model X高性能版。
因此綜合來看,Lyriq不僅設計出色,實力也相當強悍,畢竟目前大多數傳統豪華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在性能和續航上落後於特斯拉,但Lyriq似乎能與特斯拉平起平坐,甚至可能更勝一籌。
然而,Lyriq並不是獨自戰鬥,他還有另外一名更強勢的隊友——Celestiq。
二、Celestiq--手工打造 衝擊超豪?
據了解,Celestiq將會與Lyriq同時發布,並將在密西根州工廠進行手工打造,定位大型轎車,同樣基於BEV3架構打造,尺寸接近保時捷Panamera。
外媒此前也已見過實車,並繪製了效果圖。
能夠看出Celestiq採用了與Lyriq相近的設計思路,相比市面上的大型轎車,其特殊之處在於C柱較為寬大,另外尾部的燈帶延伸至了側面,整體氣勢很足。
相對而言,Celestiq內飾的信息倒是更多,其採用了同樣的一體式曲面屏設計,後排的空間也極為寬敞,或將相比現有的轎車旗艦CT6進一步提升。
另外在Celestiq前排座椅的後方也融入了液晶屏,後排中央扶手前方加入了一塊觸控屏,但考慮到其概念車的定位,未來或許不會出現在量產版本中,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Celestiq的內飾將會很豪華、很科技。
根據凱迪拉克總裁史蒂夫·卡萊爾透露,Celestiq未來的售價將會達到6位數(美元),而且第一位不是「1」,這也就意味著Celestiq起售價至少是20萬美元起(合人民幣141萬元左右)。
因此可以推測,Celestiq真正的定位應是超豪華轎車,未來或許會與將來可能出現的邁巴赫、賓利飛馳純電動版競爭。
三、Lyriq和Celestiq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在此前《雷克薩斯10月銷量反超凱迪拉克,「一線豪華第四」誰最有戲?|聚論》一文中,車聚君曾因凱迪拉克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較為緩慢,認為其在未來的競爭中或將處於一定的劣勢地位。
但眼下來看凱迪拉克並非布局緩慢,而是默不作聲,一發布可能就是個大招。
然而,Lyriq和Celestiq的意義不僅局限於此。
考慮到凱迪拉克目前在燃油車領域大多以錯位競爭賺取優勢,未來電動化逐漸普及之後,憑藉續航和性能上的優勢,凱迪拉克或將會與一線豪華品牌純電動車型平起平坐,並加速在未來躋身一線豪華的進程。
另外一點意義則是國內上汽通用在雙積分政策面前的局勢改善,根據2018年的第一次雙積分摸底,上汽通用旗下五個品牌中,有四家位列倒數10位,新能源缺口高達20萬分,倘若買分,將至少投入3億元,而如果不買分,將會面臨新車型無法申報上市的局面。
因此一款實力強悍且能走量的純電動車型,自然會成為上汽通用緩解在雙積分政策面前壓力的重要手段。
根據傳言稱,Lyriq將在明年率先登陸中國市場,可以推測Lyriq大概率會國產,且售價或許會較為親民。
而在未來,BEV3平臺將會打造出別克、雪佛蘭的純電動車型,並衍生出皮卡和性能車等多種車型,作為先發者的Lyriq,也會為後來者樹立起較為高端的定位。
至於Celestiq,考慮到其均為手工打造,產量應該不會很大,更多的意義應該是提升品牌定位。
畢竟凱迪拉克近些年逐漸成為了性價比的代名詞,如今也需要一款高端車型重塑豪華品牌的定位,而Celestiq恰巧擁有這樣的實力。
車聚小結
近些年,凱迪拉克逐漸在國內鞏固了豪華品牌銷量第4位的排名,但在燃油車領域,凱迪拉克似乎始終處於劣勢,錯位競爭的策略應該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純電動,眼下來看卻有機會成為凱迪拉克實現彎道超車並衝擊一線的領域,只希望Lyriq和Celestiq的量產能儘可能早些,畢竟大多數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已經上市,而純電動車型的續航和性能也在不斷提升。
倘若上市過晚,凱迪拉克在續航和性能上的優勢或許會被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