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最近這幾年在中國的發展非常好,雖然現在銷量和知名度還沒法和德系三強抗衡,但是基本上也已經做到二線豪華品牌老大的位置,鑽石切割加上超強動力,成為凱迪拉克品牌的一大亮點。但是現在也有不少車主反應,凱迪拉克的車外觀看上去威武霸氣,車身長度遠超同級別競品車型,但實際內部空間卻都非常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跟美國的汽車歷史有關,這種造車理念是美國的一種特色。我們可以看一下年代比較久的美國老爺車,造型都是前面和後面很長,中間乘坐的位置比較小。大發動機艙以及大後備箱已經成為美系車的特色,現在的美系新車造型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多少還有點這種基因在裡面。
我們可以看一下凱迪拉克的旗艦轎車CT6,車身長度堪比德系的行政級轎車,車長超過了5米2,軸距達到了3米1,但實際內部空間和寶馬5系差不多,雖然也很大,但這空間表現實在對不起他的超長軸距和超長車身。但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款車的後備箱非常大,放一套高爾夫球桿完全沒有問題。所以說現在的美系車依然有當年老爺車的基因,發動機艙和後備箱比較大,內部乘坐空間不是他的優勢。
其次美系轎車大部分都是後驅的,同樣的軸距,後驅車的空間是沒法和前驅車相比的,凱迪拉克CT4定義為一款中型轎車,實際車身長度接近4米8,軸距2775毫米,理論上空間應該至少和別克君威差不多,但實際空間表現卻非常差,甚至還不如很多緊湊級別轎車,這主要是因為後驅平臺侵佔了太多的內部空間。現在已經停產了的豐田銳志就是後驅車,車身尺寸以及軸距和凱美瑞差不多,但就是因為後驅平臺,所以空間表現就比凱美瑞小。
最後一個原因,美系車內部空間本身就不怎麼注重優化。其實一個國家的造車理念跟這個國家的國情有著很大的關係。日本資源匱乏,但是人口密度很大,無論什麼東西都非常注重節約。日本的車普遍外觀很小巧,但是內部空間利用率很高。日本的廁所也是,不到兩平米的空間,所有的功能都給配全,把空間發揮到了極致。但美國不一樣,這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房子幾乎隨便造,車輛隨便停。美國人就喜歡寬大的皮卡,內飾也喜歡裝飾的雍容華貴。
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式沙發,美式沙發普遍個頭比較笨重,佔的空間面積比較大。而我們家庭現在經常用的L型拐角沙發就是日本人設計的,不佔地方還能多坐人。所以說國家的文化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汽車,美國人造汽車就不太在乎空間利用率,不會想方設法的偷空間。座椅做得很厚。中控儀表臺也比較遠離發動機,所以整體內部空間就偏小了。
以上內容就是小馬的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各位網友在下方評論區點讚留言討論。說說你認為凱迪拉克的車為何外觀看上去很大,裡面的空間卻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