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口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偵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我們【科技特訓營】每周四有一場線上直播。深入分析科技產業前沿趨勢,幫企業家提升科技素養,幫企業提升科技競爭力。
1月7號周四晚八點,我給同學們帶來了2021年的第一次直播課:《大企業分析——特斯拉》。今天分享直播課裡的第三部分:特斯拉未來還有哪些想像空間?
丨特斯拉的量產能力
2004年,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A輪融資中領投了650萬美元,成為了特斯拉最大股東和董事長,隨後在2006年提出了特斯拉發展的「三步走」戰略:
第一,打造一臺昂貴、高端的跑車,也就是Roadster;
第二,用賣Roadster掙到的錢,打造一臺更便宜、銷量中等的車型,也就是Model S和Model X;
第三,用掙到的錢,打造一臺更經濟性的暢銷車型。也就是我們現在最流行的Model 3。
特斯拉從高端小眾的電動跑車Roadster開始,堅持三步走戰略,逐步向下打開市場空間。第一款Roadster只是給特斯拉帶來了知名度,並沒有帶來太高的經濟效益。
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Model S,定位中大型全尺寸轎車,是特斯拉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型,一經推出便大受好評。Model S曾榮獲著名汽車雜誌《Motor Trend》 「2013年度車型」、時代雜誌「2012年25項最佳發明之一」、美國權威消費者測評《Consumer Reports》「2017年度10款車主最滿意車型之首」 等榮譽。
2015年,特斯拉繼續推出了Model X,也就是搭載了很炫酷的「鷹翼門」的豪華SUV。相比Model S,Model X在性能上沒有太多創新,兩者的用戶定位與價格也十分接近。
汽車行業的規律是,汽車價格每下降5000美元,潛在買家數量便會翻倍。對於特斯拉而言,價格低廉的Model 3能否實現量產,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決定了特斯拉的生死成敗。2018年,在上海超級工廠的助力下,特斯拉成功實現量產,我也是在2018年底開始堅持我的判斷至今:
特斯拉贏定了,傳統車企已經失去機會。至今沒有任何一家車企具有特斯拉的電動車量產能力。
2020年,即使在疫情衝擊下,特斯拉仍然賣了49.55萬輛車,基本完成50萬輛的目標。而我判斷,今年也就是2021年,特斯拉很有可能實現100萬輛以上的全球銷量。
我做出這個判斷的部分依據是,科技量產的規律是,從0做到50萬很難,但是50萬臺做到100萬就容易很多。涉及到汽車量產的技術解釋我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你記得這個規律就好。
今年這50萬輛車裡,其中大部分是Model 3貢獻的,Model Y貢獻了約9萬輛。Model Y是一款運動型多用途汽車,也就是SUV。SUV的市場空間巨大:2020年SUV全球市場空間有3000萬輛 ,預計2027年能夠達到5300萬輛。
目前,Model Y產能正在加速:加州工廠、德州工廠都在布局Model Y產線,德國柏林工廠將在今年第一季度開始生產Model Y;上海二期Model Y的產能規劃會大於Model 3,預測2021年上海將生產Model Y超20萬輛,我認為Model Y 2021年全球銷量將達到40萬輛以上,甚至更多。
馬斯克聲稱:未來Model Y的銷量會超過Model 3、Model S和Model X的總和。據國外網站分析,去年年底10輛特斯拉銷售的轎車裡有7輛Model Y,看來Model Y會是未來兩年特斯拉的主力車型,很有可能在全球市場成為爆款。
丨特斯拉的下一個市場
在Model Y之後,特斯拉還有市場空間嗎?我就來大膽預測一下,特斯拉的下一個市場大概率是廉價版的全尺寸轎車。全尺寸轎車就是Full Size Sedan,特斯拉車型的代表就是Model S。
全尺寸轎車暢銷車型的代表,就是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2019年在美國銷量分別是30多萬和20多萬輛。我自己的親身體會,一般的普通家庭,相比緊湊的Model 3,更傾向於購買全尺寸轎車或者SUV,這類車型的空間更大,乘坐體驗更舒適。
價格親民的全尺寸轎車一般在四到六萬美金左右。而今天特斯拉的Model S實在是太貴了,一輛至少在10萬美金以上。特斯拉肯定不會放過巨大的全尺寸轎車市場,所以未來不斷降價,推出廉價的Model S我認為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個巨大的市場,是特斯拉Cybertruck車型為代表的皮卡市場。目前全球皮卡市場600萬輛,其中美國市場佔50%。去年Cybertruck發布後的7天內預訂量超過25萬輛,目前訂單超過60萬輛,等到Cybertruck實現量產,很有可能成為皮卡爆款。
我認為這才是特斯拉戰略的全貌,從做高端開始,一口吃掉低端市場,然後回頭一塊一塊地消化掉利潤最大的中端市場。未來十年實現產銷2000萬輛的小目標我認為是很有可能實現的。不過我今天介紹的只是特斯拉在未來車型上的布局,如果特斯拉只賣車,那它永遠只是一家車企,而特斯拉未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遠遠不只是靠賣車。特斯拉真正的大招,也不是靠推出新車型來促進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