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每年300餘對父母選擇儲存臍帶血 儲存20年費用近兩萬元

2020-11-25 巴中在線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等80多種疾病。因此,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但是面對近兩萬元的儲存費用,臍帶血存還是不存成為很多準父母頭疼的問題。

  臍帶血儲存20年需花費近兩萬元

  四川臍帶血庫駐巴中的諮詢師李彩琴介紹到,辦理臍帶血儲存首年需要繳納檢測處理費以及相關的運輸費用,大概7000餘元,而後的每一年需要繳納600元保管費。按道理來說,臍帶血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低溫罐中是可以終身保存的,但由於幹細胞的活性會慢慢降低,一般市民選擇的儲存年份為20年。

  由於儲存臍帶血對技術上有很嚴格的要求,全國目前僅有7個臍帶血庫,四川省的臍帶血庫位於成都市。巴中市從2010年開始採集臍帶血,目前具有採集臍帶血資格的機構也只有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以及巴州區婦幼保健院。據了解,巴中市平均每年有三百多對父母選擇為孩子儲存臍帶血。

  要不要儲存?市民有點糾結

  懷孕已經六個月的市民熊女士告訴記者,她最近從朋友那裡聽說存臍帶血這件事情,孩子以後生病會用得著,所以還是準備去存臍帶血,但是諮詢了一下,儲存20年的費用大概在兩萬元左右,心裡又有點猶豫了。

  「兩萬元對我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但是考慮了一段時間,覺得孩子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咬咬牙花下這筆錢,就當為孩子的健康買份保險,自己也安心一些。」熊女士說。

  市民楊女士則告訴記者,她不僅儲存了臍帶血還儲存了臍帶,「醫生告訴我臍帶幹細胞可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兩樣都儲存了,大概花了三萬多元,雖然很心疼,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值得的。」

  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儲存費用太高,而且用到的機率很小,認為沒有儲存的必要。

相關焦點

  • 寶寶臍帶血儲存的11個問答
    No.2:Q:採集臍帶血,是否需要給接生醫院和醫生額外的費用?  A:醫生只是協助產婦在分娩時採集臍帶血,臍帶血的保存和醫院、醫生都不發生任何關係,不需要付給接生醫院和醫師額外的費用。  No.3:Q:保存臍帶血時,孕婦和寶寶必須符合什麼特殊條件?
  • 打高爾夫的農民之幹細胞儲存費用高低
    細胞儲存是一種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幹細胞儲存屬於細胞儲存的一類,幹細胞儲存主要包括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儲存,胎盤幹細胞儲存,牙髓幹細胞儲存,脂肪幹細胞儲存等。很多人理解幹細胞儲存完全屬於高端貴族人群才能消費起的選擇,這裡重點和大家討論一下幹細胞儲存費用一說。一般幹細胞儲存的周期為20年,總體費用在30000元左右,換算為每年的費用在1500元左右。當下中國人們的消費水平,一年1500元,我猜大部分的人們是可以承受的。難點在於付款是否為一次性付清,或者採用何種分期付款的方式。
  • 到底要不要儲存臍帶血?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有不少人認為,臍帶血對於胎兒來說非常珍貴,是自帶的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是寶寶的救命稻草。臍帶血可以成功治癒大量遺傳病,血液病以及兒腫瘤疾病,比如白血病。所以有些家長選擇將孩子的臍帶血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臍帶血真的有那麼大的作用嗎?
  • 什麼是臍帶血?儲存臍帶血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臍帶血臍帶血是指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這些血液通常是廢棄不用的。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多種疾病。儲存臍帶血有什麼意義1.儲存臍帶血的機會一生只有一次:臍帶血只能在新生兒出生後的短短幾分鐘內採集,是寶寶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 專家:胎盤幹細胞即使可儲存也無處可用
    通訊員 張基隆 記者 賀豔 事件回顧 儲存的胎盤幹細胞用不上,夫婦倆告了儲存公司 台州老李夫婦年過半百。2012年,剛大學畢業的兒子被查出腎炎,後來發展成了尿毒症。 救子心切的老李夫婦聽說人體胎盤幹細胞可能對尿毒症有效,於是不顧50歲高齡懷孕生下了一個女兒,同時和寧波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籤訂了協議,並且支付了一次性幹細胞製備費1.6萬元以及第一年的保管費1600元。該公司為老李夫婦的女兒提供胎盤幹細胞儲存等服務,服務期限22年。 但是在隨後的一年內,老李夫婦多次向公司索要胎盤幹細胞,對方一直以種種理由拒絕。
  • 南方日報:選擇幹細胞儲存須謹慎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發現,一項名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儲存」的業務也火了起來。這項儲存業務在一些醫院內開展多時,付費2萬元左右即可儲存20年,大有與臍帶血儲存一爭高下之勢。不過,記者調查後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目前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市民儲存之後,或面臨「能存不能用」的尷尬。而一些企業推廣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業務時宣稱可以製備「抗衰老」細胞讓市民自行找醫生注射,被專家連稱「太可怕了」。
  • 臍帶血保存費用 臍帶血的作用有哪些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那臍帶血有哪些作用呢?很多媽媽都在糾結要不要替孩子保存臍帶血,那臍帶血有必要保存嗎?那臍帶血的保存費用又有多少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深圳近20萬人儲存幹細胞和免疫細胞 費用從2萬到20萬不等
    記者昨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深圳有近20萬人在華大基因、北科生物等生物科技企業儲存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究竟是哪些人群在儲存細胞?怎樣儲存細胞?細胞儲存有何用?費用高不高?記者進行了採訪。「存細胞」有何用?主要是年齡增長,免疫細胞繁殖能力弱化,如果提前10年~20年儲存健康有活力的免疫細胞,挽救生命就多一次機會,且有效率會大大提高。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細胞治療技術有諸多優勢,但要將其轉化成有效醫療手段,離不開「細胞庫製備中心」支持,這也是為何會流行存細胞。
  • 儲存臍帶血不是不靠譜 而是一份保障
    現如今,很多人都知道自存新生兒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就如同保存了"生命的種子",但卻依然有人以"自存臍帶血自救無案例"為由認為自存臍帶血沒有用。那麼,自存的臍帶血真的沒有一例使用的案例嗎?這樣說,想必臍帶血拯救過的那些生命是不同意的。
  • 臍帶血定存20年需花近2萬 業內人員對存儲意義存爭議
    截止到目前,部分地方已經建立了人體細胞保存庫,臍帶血可以「定存」20年,保存的費用大約是在2萬元左右。儘管臍帶血的醫學價值已經被認可,但是儲存和移植臍帶血的有效性卻存在著爭議。有人說,儲存臍帶血是為寶寶買一份生命的保險,也有人說臍帶血利用率太低,沒什麼意義。那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究竟是生命的種子,還是誇大其詞的宣傳?  臍帶血究竟值不值得儲存?
  • 保存臍帶血22年1.9萬元
    臍帶血的特殊價值在於它含有造血幹細胞,能夠用於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可以治療淋巴瘤、白血病等70多種疾病。  在濱湖醫院地下2層的幹細胞庫裡,300多份幹細胞沉睡在-196℃的溫度中,等待著甦醒的那一天。  什麼是臍帶血?
  • 回眸:中國臍帶血存儲20年
    歷經20年的發展,我國臍帶血庫行業累計自體儲存臍帶血近90萬份,接受公民捐贈臍血近10萬份,提供給臨床應用的臍帶血幹細胞已超過4000份,很好地完成了國家設置臍帶血庫的規劃及目標,為下一步國家規範幹細胞臨床應用提供了可靠的臍血儲備。
  • 臍帶血存儲爭議:存還是不存
    政策開閘、市場需求萌發讓處於幹細胞治療上遊的研發儲存行業處在風口浪尖。二胎時代的到來,讓準父母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考量。在這一熱潮中,一項新興業務被激活,釋放出巨大的潛力——臍帶血存儲。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
  • 臍帶血儲存著人體早期「生命密碼」它有留存價值嗎?
    臍帶血都有哪些作用,有留存價值嗎據了解,臍帶血是胎兒分娩並斷臍後,從臍靜脈採集獲得的血液,含有造血幹細胞,可運用於血液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在其它疾病領域,臍帶血也在不斷擴大應用。「臍帶血作為人體早期的細胞成分,儲存著人體早期的『生命密碼』和『遺傳信息』」。
  • 微觀點忽悠父母給孩子存臍帶血,真的可治白血病?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白血病的自然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四,每年新增約4-5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2萬多名是兒童,而且以2-7歲的兒童居多。為了給孩子的健康上「保險」,不少家長選擇為新生兒保存臍帶血,以備後患。
  • 大寶得神經母細胞瘤,沒存臍帶血,父母生二胎存臍帶血救子
    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源源,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今年源源已經12歲了,每年帶她去醫院複查,醫生一直說很健康,和正常小孩沒有任何區別。
  •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存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給他存上臍帶血  母愛隨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而被徹底「激活」,當孩子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們就要擔當起保駕護航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多深?
  • 漢中男子花19800元為兒子儲存幹細胞 卻因業務員失誤而失效
    」項目,費用是19800元。「我是3月31日籤的他們公司的生物資源儲存協議書,他們有優惠活動,原價23880元,優惠下來是19800元,籤協議當天支付了9800元,今年4月5日兒子在漢中出生,當天下午就支付了剩餘的10000元。」晏先生說,「陝西九州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業務員段先生說幹細胞採集後,會儲存好以最快速度送往西安進行檢測製備。」
  • 全國臍帶血正規儲存機構只有7家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用臍帶血代替骨髓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理論,該理論於1988年在法國獲得成功實踐,一位8歲的範可尼貧血患兒接受了世界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後被治癒。  在我國,根據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2017年2月14日頒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下簡稱「規範」),我國認可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包括血緣和非血緣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臍帶血。這三大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
  • 探訪「生命銀行」:儲存人體細胞以備不時之需
    圖為:儲存人體細胞的液氮罐,罐內溫度為零下196℃  一名新媽媽最近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生了孩子,在雙方父母的強烈要求下,花了15800元儲存了寶寶的臍帶血,以給孩子備份生命。楊豔說,造血幹細胞主要來源於臍帶血,生女兒時她沒有儲存。去年10月,她又懷孕了,為免將來女兒淋巴癌再次復發,又擔心小寶寶可能患淋巴癌或白血病,遂決定儲存寶寶的臍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