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埃隆馬斯克的火星飛船實驗計劃,又一次在飛船的墜毀中失敗了,不過沒關係,對於馬斯克來說,製造能夠飛往火星的飛船實驗失敗是正常的事情,那麼馬斯克為何執著上火星?這其實就和賈躍亭執著於造車是一個道理,一切都是為了吸引投資的需要。
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希望構建一個美好的願景去吸引人們對他進行投資,如果不搞一個十分遠大且獨一無二的經營計劃,怎麼可能會吸引到資本大鱷們的青睞,所以馬斯克要麼就不搞,要麼就要搞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投資計劃,這個計劃不僅要大,而且還要具有極高的可行性,那麼在航空航天領域,除了登陸月球以外,就只剩下登陸火星了。
那麼在登陸月球和登陸火星這兩個項目相比,誰更具有吸引力呢?當然是登陸火星,因為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已經宣布人類登月成功,如果馬斯克繼續選擇登陸月球,那就等於是在重複美國國家航天局的工作,那麼對資本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儘管有很多選項,但是馬斯克能選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選擇登陸火星計劃,一是這個計劃足夠大,時間足夠長,這樣馬斯克拿到的資金就可以使用更長的時間;二是目前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做登陸火星的計劃,只有馬斯克在做,如果有人想要投資就只能投資他,這就是投資領域對項目的「唯一性」的追求。
其實當人們開始投資馬斯克的火星項目時,不管這個項目最終會不會取得成功,他本人實際上就已成功了,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巨大的名氣和轟動效應;二是獲得海量的資金支持,可以讓他從容地展開與登陸火星相關的項目,比如研發更新更好的運載火箭等等。
這樣,馬斯克就可以利用研發的火箭技術,去做發射衛星的業務,雖然這種事情各國都在做,但是一家正在搞火星登陸項目的公司,很顯然要比一家只懂得發射衛星的公司更高大上一些,而這種感覺上的認知,就是馬斯克真正想要的東西。
從馬斯克宣布做登陸火星項目的結果來看,他的這個做法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銷思路,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成功,時至今日,馬斯克的火星計劃倒是還沒有看見什麼響動,不過發射衛星的業務倒是做得風生水起,賺的也是盤滿缽滿,至於登陸火星計劃,那當然是作為最高行動綱領,被馬斯克供在自己公司的祭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