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展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2020-10-13 助我飛

在航空的發展史上,有許多我們津津樂道的巨大進步與不朽篇章,但也有一些我們未曾聽聞過的「第一次」,有時看來是微小的一步,卻也是航空上的一大步。

  • 世界上第一架以常規乾電池為動力的載人飛機

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

從1900年至1902年期間,他們除了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之外,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

「飛行者」1號飛機的翼展為13.2米,裝有一臺70千克重、功率為8.8千瓦的四缸發動機。1906年他們的飛機在美國獲得專利發明權;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現在陳列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 第一個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的人


1909年7月25日,法國飛行員布萊裡奧成為第一個飛越英吉利海峽的人。這次飛行從加萊附近起飛,降落在多佛堡,歷時43分鐘。這樣,他贏得了《每日郵報》提供的1000英鎊獎金。布萊裡奧駕駛的單翼飛機帶有1個雙翼螺旋槳,由3臺汽缸的引擎作動力。這次成功飛行是布萊裡飛行事業的一個頂峰。布萊裡奧被吸收為法國勳級會榮譽軍團的成員。

  • 世界上第一條定期航班

1914年1月1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坦帕與聖彼得斯堡之間開闢了世界上第一條定期航班,用的是「貝諾伊斯特」水上飛機。這架飛機只能載兩個人,速度僅為112公裡/小時,航線全程長20英裡,單程票價5美元。但這條航線只維持了3個月,總共運送了1204名乘客。

  • 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戰鬥機

1915年,在俘虜法國王牌飛行員加羅斯後不久,德國福克公司的三位工程師研製出一種先進的「射擊同步協調器。」福克公司設計的M5K飛機上首次裝設了射擊同步協調器,將飛機重新命名為福克E1。從實戰意義上講,福克E1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戰鬥機。福克E1戰鬥機的最大速度為130千米/小時,升限3000米。

1915年7月1日,德國飛行員溫特根斯駕駛福克E1擊落一架法國的莫拉納戰鬥機。接著,著名飛行員奧斯瓦爾德·伯爾克、馬克斯·伊梅爾曼、馬克斯·米爾希等先後駕駛福克E1戰鬥機在空戰中取得了勝利。這種新型戰鬥機以及主動進行空戰戰術的出現,使德國很快取得了在戰爭中的空中優勢。1915年秋,福克公司推出了新型福克E3戰鬥機。該機投入使用後,很快給英法飛機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 世界上第一位空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用航空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此時,飛機上沒有專職的服務人員,但隨著客機載客量的增加,旅客逐漸對機上服務提出了要求。

當時,美國年輕的女護士艾倫·丘奇走進波音航空運輸公司的辦公室求職。負責人辛森先生認為,如果把護士服務項目帶到飛機上,對於照顧乘客的身體健康和穩定乘客的情緒很有好處。於是,他決定僱用艾倫·丘奇小姐,這樣她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空中小姐。1930年5月15日,艾倫·丘奇首次在客機上為旅客服務,航線是舊金山-懷俄明州。

  • 世界上第一架試飛成功的噴氣式飛機

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惠特爾和德國人歐海因各自在同一時期完成了噴氣發動機的發明,1936年4月15日,歐海因與亨克爾飛機公司籤訂了研製噴氣發動機的合同。用於試飛的配套飛機於1937年底開始研製,1939年春製造完工,定名為He-178。

1939年8月27日,由德國著名試飛員瓦西茨駕駛,亨克爾He-178進行了首次飛行,成為世界上第一架試飛成功的噴氣式飛機。這是一架單翼飛機,採用硬殼式鋁機身,長7.48米,高2.1米,翼展7.2米,機翼面積9.1平方米,空重156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950公斤,乘員一人,飛行範圍200公裡,巡航速度580公裡/小時,最高時速700公裡/小時。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布只限於服務飛行愛好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源 | 網絡

相關焦點

  • 航空發展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在航空的發展史上,有許多我們津津樂道的巨大進步與不朽篇章,但也有一些我們未曾聽聞過的「第一次」,有時看來是微小的一步,卻也是航空上的一大步。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現在陳列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 中國電影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中國電影史上的無數個第一次將由此譜寫。第一次電影放映:、1896年(清光緒22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戲。以中國為題材的第一部紀錄片:1896年美國繆託斯柯甫公司拍攝的《李鴻章在格倫特墓前》。第一位放映電影的中國人是林祝三。第一個電影放映場:北京西單的「文明茶園」掛牌為「北京電影」。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航空基地成功獲批成為省級綠色園區!
    ​擁抱暢意綠色生活打造綠色產業園區航空基地環環緊抓、步步緊跟​ 作為我國首個航空高技術產業園區,航空基地始終肩負著航空產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歷史使命,力求站位高遠,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在不斷完善產業環境的同時航空基地不斷增強城市環境支撐功能專注市容環境和產業建設共同發展那麼在全力營造「近者樂、遠者來」宜居宜業的航空新城上航空基地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 今天,圍觀龍江航空拍賣
    今天,圍觀龍江航空拍賣! 今天! 2020年9月29日10時開始! 龍江航空98%的股權將在京東拍賣網進行司法拍賣! 馬上上演中國民航史上首家航司拍賣會! 大家一起圍觀。,其中:哈爾濱亞翔航空持有61%股權、哈爾濱湘玉金持37%。
  • 盤點|速度與悲情:人類航空史上的國際關係事件
    人類百年航空史有文字記載的「飛天夢想」起源於中國,14世紀末,明朝的萬戶是一個有夢的實驗者,他想做一個「鳥」人,背著火箭做動力,「御風而行」,摔死了。萬戶之死,對科技發展史有影響,沒有在國際關係史上留下痕跡。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至今100多年了。發展迅速的航空工業,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標誌。
  • 我國不鏽鋼發展史上的幾個Top1
    我國不鏽鋼產業自興起——發展——成熟到如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程了,今天,中興溢德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我國不鏽鋼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幾個「第一次」。 第一爐不鏽鋼 第一爐不鏽鋼在太鋼誕生 。在國家的支持下,太鋼電爐車間於1952年開始投產,著手試煉不鏽鋼;同年9月份,太鋼採用氧化法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鏽鋼(牌號2Cr13)。
  • 怎麼每一季的新番都會被吹成「史上最強」番劇?
    ​​題圖 /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開播前夕,通過網絡對即將到來的眾多新番動畫進行一番吹捧,似乎已經成為了不少二次元愛好者的固定慶祝儀式。
  • 第一次,中國小學生要給世界大科學家頒獎​
    第一次,中國小學生要給世界大科學家頒獎​ 2020-12-2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央電視臺建臺60年 歷數那些難忘的「第一次」
    今年,中央電視臺迎來了甲子之年,讓我們重溫中國電視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回顧中央電視臺那些令人難忘的「第一次」。  第一天節目播出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第一天節目試驗播出。
  • 第一次坐春秋航空的注意事項?別急答案都在這裡
    記得2018年曾看過一篇報導,說我國還有高達8億人從來沒有坐過飛機,那時還在感嘆未來市場還有許多發展空間。如今平均每天有上百萬人坐飛機來往各個城市,這說明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人開始渴望坐飛機,所以在網上不難看到像「第一次坐飛機流程是什麼?」「選擇低成本航空需要注意什麼?」等問題。
  • 航空史上最蹊蹺的異常事故,太陽神航空522號「幽靈航班」
    太陽神號航空522號航班到底遭遇了什麼情況,導致如此惡劣的墜機事故呢?522號航班的飛行員是漢斯莫頓,59歲,累計16900飛行小時經驗,他也是太陽神航空為了應對繁忙的航運任務而聘用的德籍飛行員。副駕駛是來自賽普勒斯的卡拉藍思博,51歲,擁有7549小時飛行經驗。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一個被丟棄太空311天,一個被燒成灰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首次登陸太空,自此之後,標誌著人類成功的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徵程。不過,在上個世紀,各國的航天業發展有限,也僅僅只有蘇聯和美國能在太空航空領域分一杯羹。別看如今美國航天科技領先全世界各國。然而在上個世紀卻一直被蘇聯壓在身後,無論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是將人類首次送上外太空。美國總是追隨著蘇聯的腳步,這讓美國完全不能接受。
  • 從航空發動機看航空動力的當下發展熱點及發展歷程
    內燃機的發展開闢了航空動力的「活塞時代」。在上世紀中葉,噴氣式發動機出現,它利用燃料燃燒氣體排出過程中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作功,並成為現代航空器的主流動力裝置。、產品和專業這三個要素相結合,去勾勒航空動力的發展簡史。
  • 航空科普研學第11期,快圓孩子一個航空夢吧
    講述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航空故事,傳遞昂揚向上的航空文化力量。將9月21日設立為「中國航空日」,既尊重歷史,又啟迪後世,充分考慮了工業、經濟、文化等因素。 活動流程讓孩子們對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等有一個完整的、宏觀的認知。
  • 從高溫合金到單晶合金+複合冷卻,看航空發動機葉片發展之路
    所以,在高性能航空發動機不斷追尋大推力、高推重比的情況下,提升渦前輪溫度自然成為了航空發動機大力發展的方向,而渦輪前溫度的提升是要以高溫下渦輪葉片材料性能(持久強度、蠕變強度、韌性、抗熱疲勞等)的提升為基礎的。
  • 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三大突破震撼物理世界
    那些年,你可能「錯過了大雨、錯過了愛情」,卻錯不過科技進步帶來的時代變革、錯不過自己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再過十幾天,人類就要走進2020年代。回望過去10年,國際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對物理世界、生物奧秘、宇宙空間等各領域認識空前深入。
  • 921我為中國航空代言,共慶中國航空工業事業,一起做這件事…
    1909年9月21日,「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製造的飛機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也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111年來,無數人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並見證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
  • 在夾縫中發展的中國航空工業
    馮如也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從1909年-1945年,在這36年的時間裡,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非常緩慢,今天我們回顧一下中國航空工業在這36年裡的發展情況。從飛機的首次試飛成功,到中國人自行設計且完成飛行,這五位航空先驅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貢獻。飛機製造出來之後,就需要培養飛行員,以便能夠駕駛飛機,也需要培養修理飛機設備人員,以便飛機出現故障時及時修理。
  • 96120亮相2020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
    2020年9月18日至20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辦。96120亮相2020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青島市急救中心主任、半島航空醫療救援聯盟主席盛學岐發表《青島市航空醫療救援現狀和發展》主題演講,詳解航空醫療救護服務非急救轉運平臺布局的青島模式! ​​​
  • 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在戰爭中大放異彩,對現代航空的深遠影響
    2.航拍照片隨著戰壕系統的發展和複雜程度的提高,飛行員越來越難以準確記錄地面上發生的情況。不久之後,一些英國觀察員認為,用他們的相機拍攝敵方戰線會更容易、更準確。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各國的空中觀察家抓住了,並加以模仿。於是在1915年年初,正式的航空攝影被引入。最早的照片是用手拍的,但使用附在飛機上的照相機,空中偵察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