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航空基地成功獲批成為省級綠色園區!

2020-08-22 西安生態環境

天氣向好,空氣清新

漫步航空城

萬物盛極,遍地染綠

恬靜生活裡好消息也如約而至~


近日

在陝西省公布的第一批綠色製造名單裡

航空基地成功獲批成為省級綠色園區!

彰顯出生態環境建設的顯著成效


那麼

什麼是綠色產業園區呢?

和航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綠色產業園區


是指企業綠色製造、園區智慧管理、環境宜業宜居的產業集聚區,綜合反映能效提升、汙染減排、循環利用、產業鏈耦合等綠色管理要求,是綠色發展理念在產業領域的直接展現。


擁抱暢意綠色生活

打造綠色產業園區

航空基地環環緊抓、步步緊跟


作為我國首個航空高技術產業園區,航空基地始終肩負著航空產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歷史使命,力求站位高遠,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經過十餘年的奮鬥,航空基地構築了以飛機設計、高端裝備製造、試飛鑑定、教育培訓、旅遊體驗、交流會展等為一體的綠色航空產業集群,形成了綠色產業鮮明、內容豐富、配套完善、功能互補、多園區聯動的新型航空產業帶。


在不斷完善產業環境的同時

航空基地不斷增強城市環境支撐功能

專注市容環境和產業建設共同發展


那麼

在全力營造「近者樂、遠者來」

宜居宜業的航空新城上

航空基地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航空基地以市委十項重點工作——「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工作要求為綱領,以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重點,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環境質量提升。


空氣品質不斷改善


今年1-7月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20,同比改善17.46%,優良天數143天,較去年同期(104天)增加39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8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5.1%,細顆粒物(PM2.5)5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0.7%。

開展空氣品質分析研判,堅持「專班值守+網格聯動」運行模式,同時綜合運用雷射雷達掃描監測系統、涉氣企業配電監控系統等科技手段,以「人為管控+科技追溯」實現多重管理,精準管控。


水環境質量逐漸向好


大力開展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實施清河綜合治理,清河航空基地1.85試驗段水質不斷改善。2010年以來陸續完成汙水廠中水回用工程、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二期擴建(達到5萬噸/日)工程,目前準四類提標改造工程即將竣工投運,汙水廠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土壤環境安全平穩


加強固廢、危廢管控,不斷鞏固「清廢」成果,轄區無疑似汙染地塊。


同時,按照低碳經濟理念

航空基地大力推廣「城市單元」的概念

充分體現「功能混合、搭配合理、縮短出行、生活便利」的城市特點,園區主幹道路四通八達,「細而密」的疏導型交通路網體系初步形成;以道路綠化、亮化為網絡,以小區、庭院綠化為依託,以公園、花壇綠地為點綴,以形象雕塑小品為亮點,構建了全新的城市綠化新格局,航空新城的面貌日新月異。

一路走來,航空基地的向上之路

不斷取得佳績

激勵著每一位航空人奮進前行


航空基地「全產業鏈」構建發展模式得到國家部委的肯定和支持,先後被相關部委認定為「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航空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通用航空產業試點園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基地」等。

經過六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的成功舉辦,西安市獲國務院批准成為該項盛會的永久會址,通航產業發展的「西安模式」逐漸被業界認可,對於全國通航產業發展的示範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下一步,航空基地將積極制定提升改造工作方案,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生態環境容量,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以打贏三大保衛戰為目標,立足實際,不斷改善轄區居民群眾生活環境,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西安航空基地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2020年1-9月,西安航空基地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均同比大幅改善,優良天數較去年同期增加45天。此外,基地還成功獲批成為陝西省第一批綠色園區,彰顯出生態航空城建設的顯著成效,努力打造綠色工業園區建設的「航空樣板」。
  • 江門高新區 綠色光源基地核心園區
    記者昨日從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作為廣東(江門)綠色(半導體)光源產業基地核心園區,今年上半年,高新區已籤約LED項目4個,投資金額32.3億元;意向LED項目3個,投資金額129億元;在談LED項目32個,投資金額119.215億元,已引進MOCVD(LED外延晶片核心設備)80臺。高新區正全力打造「中國光谷」。
  • 2020年中國綠色產業園發展現狀分析 「六大產業」+「31個示範基地...
    北極星大氣網訊:綠色產業園是綠色產業的一個聚集群落,其主導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六大產業。根據上海市出臺了《綠色產業園區評價導則》,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綠色運營」指標是綠色產業園的主要特徵。
  • 產業結構優化 綠色製造體系完備南京溧水開發區奮力爭創國家級經濟...
    ,南京溧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溧水開發區」)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臨空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機場大通關基地、空港會展小鎮、航空物流園「三大平臺」為支撐,航空機電設備、航空新材料、無人機製造為中心,保稅物流、智慧供應鏈為保障的產業體系,年產值達200億元以上。先後獲得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2019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江蘇省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及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等20多項國家級、省級以上稱號。
  • 【案例】以嶺藥業:多環節打造綠色發展循環經濟鏈
    「打造綠色原生態中藥原材料種養殖基地、打造國際標準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打造高效節能的能源循環利用體系、打造工業旅遊和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國家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坐落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空港經濟區內,是由工信部批准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航天產業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天津與深圳、內蒙古、海南一起被確立為21世紀中國航天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天津同時還是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
  • 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遭受多重挑戰,科技創新已成為經貿摩擦中受封鎖打壓的主要「承壓區」,在此情境下發揮生態環保這一人類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的作用,打破利益藩籬,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將成為中國加強科技交流創新和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格局的重要窗口和現實路徑。
  •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入選全國「綠色化工園區名錄」
    原標題: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入選全國「綠色化工園區名錄(2020年版)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5日訊 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了全國「綠色化工園區名錄(2020年版)」名單,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作為2020年省內唯一一家入選的化工園區位列其中。
  • 定西市安定區創建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見聞
    高標準謀劃 全產業發展——安定區創建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見聞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侯小寶四月,在溫暖舒適的安定,一顆顆種薯剛剛栽下,它們將歷經近五個月的生長,最終成為高品質的馬鈴薯。從過去填飽肚子的「救命薯」,到現在帶動產業發展的「致富薯」,安定區通過種植地塊集中連片、配套設施完善、高產穩產、全程機械化的實踐,為創建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臨洮縣2020年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
    臨洮縣2020年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和馬鈴薯高標準示範區建設項目成效顯著 2020-09-23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綠色環保示範電廠
    浙能台州第二發電廠董事長、黨委書記周慎學說:「我們將銳意進取,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環保示範電廠,為打造清潔能源示範省貢獻力量。」  砸下14億元實現「超低排放」  火電廠,在人們印象中就是黑乎乎的廠區、冒著黑煙的煙囪,而在三面環山、被蒼翠蔥蘢環抱的浙能台州第二發電廠,這裡的廠區道路纖塵不染,綠色植被錯落有致,廠區建築規劃有序,讓人耳目一新。
  • 甘肅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召開
    全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召開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莊俊康)4月29日,全省馬鈴薯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現場會在安定區召開,會議學習借鑑安定抓種薯、建基地、做實合作社近年來,安定區突出「統一脫毒種薯供應、統一地膜覆蓋、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機收機耕、統一病蟲害防控」五個統一,推進標準化種植技術,馬鈴薯產業形成了全鏈條升級、全環節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80萬畝左右,其中標準化種植基地50萬畝,形成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區域協調的發展格局。
  •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 繪就綠色發展畫卷——江門成功創建國家森林...
    從求職、工作到定居,綠色生態帶來的高品質生活環境是他選擇江門的重要原因。作為珠三角城市群中腹地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江門有接近一半的土地被綠色覆蓋,這是僑鄉重要的城市競爭力之一。3年前的今天,我市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觀山湖區「十三五」期間推進...
    11月30日,在北京市舉行的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上,觀山湖區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近年來,觀山湖區堅持逐綠前行,將生態文章越做越大。
  • 威寧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勞作忙
    連日來,走進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雪山村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遠遠望去,連片的馬鈴薯枝繁葉茂,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據了解,"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組織實施,針對我國馬鈴薯全產業鏈綠色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共性技術問題,通過整合院內外優勢資源,通過大聯合、大協作,建立研究、示範、推廣上中下遊緊密銜接的協同攻關平臺,以"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為核心,從優良品種、土壤肥料、水肥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全程機械化和產後加工等方面開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江蘇篇 ⑦)丨 南通長江生態修復成果:生產岸線退...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強典型宣傳,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近期,我們推出「綠色發展示範案例(江蘇篇)」系列文章,展示江蘇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生動實踐。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各地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廣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綠色蔬菜產業的成色和質量不斷提高。認定首批54家省級蔬菜種苗中心,全省規模工廠化育苗基地數量超過100個,年育苗量約15.4億株。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獲評「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綠色發展 再添殊榮
    浙江在線杭州11月30日訊 (記者 鄭亞麗 通訊員 晏利揚 朱智翔)浙江綠色發展再獲殊榮。11月30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在「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中,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榜上有名。該獎項設立於2005年,是我國首個由政府頒發的環保人物大獎。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個獲獎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浙江已經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步入生態文明建設的快車道。」
  • 「航空科學城」展翼待飛 西安航空基地(藍田)航空產業園建設提質增效
    近期,陝西航空發展大會在西安召開。會議提出,要搞好全省機場規劃建設,構建以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支線為支撐、通用機場為補充的機場格局。這次會議為陝西航空大發展、好發展、快發展吹響了衝鋒號、發出了動員令,也為剛剛獲批的西安航空基地(藍田)通用機場項目加速建設注入新動能。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兩化融合」綜合發展指數位列全市第一,連續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等榮譽。目前全區擁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7個,東北大學、瀋陽建築大學、瀋陽理工大學、魯迅美術學院等各類高校及職業技術院校10餘所,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及重點工程實驗室66個,集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約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