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北京市舉行的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上,觀山湖區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近年來,觀山湖區堅持逐綠前行,將生態文章越做越大。該區以「生態驅動」為首要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過程,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改革,讓綠色成為觀山湖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回眸來路,觀山湖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銖積寸累。「十三五」期間,全區森林總面積達21.18萬畝,新增城市綠地84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26%,自然資本總值從684億上升到了880億。2019年,全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6%,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7億元,經濟總量首次躋身全省各區(市、縣)前五……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一體推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促共贏。
生態環境「高顏值」 居民充滿「獲得感」家住南明區花果園的代櫻是位攝影愛好者,平時喜歡到觀山湖公園取景。「這兒可謂是一步一景、鳥語花香,無論是湖水、花草等各類景觀,或是市民們逛園時快樂的動態,都能成為我拍攝的好素材,美不勝收。」她說。
正處於觀山湖區城市核心的觀山湖公園,是該區「兩山」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觀山湖公園佔地5500餘畝,緊鄰貴陽市行政中心,是人口聚集度高、商業價值大的重要地塊。這樣一塊「寶地」用來建成溼地公園,彰顯了該區落實「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要求、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先行區的決心和力度。
「十三五」期間,觀山湖區通過大力開展公園綠地建設,目前共建成觀山湖、閱山湖、喀斯特等各類公園184個,公園綠地面積增至751.76公頃,成為市民遊客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實際上,這只是觀山湖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的冰山一角。
工作人員在閱山湖清理湖面 張婷 攝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摸得著、聞得到、看得到」的環境問題,觀山湖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全力推進「控違、治水、護林、淨氣、保土、強管」六大執法戰役:投資約13.8億元完成小灣河觀山湖區段環境綜合整治;全省首家實施地下排汙管網全覆蓋監測;以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建築工地生產區域開展無人機巡航;建立大氣質量數據變化24小時實時監控機制,加大大氣汙染行為懲處力度……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觀山湖區空氣品質和水環境質量持續變好,森林覆蓋率穩步提高,綠水青山保護成效明顯。
良好的宜居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服務機構、商場落地開花,從2002年170萬平方米的住宅樓盤——碧海花園起,恆大、中鐵、萬達、華潤、萬科、美的等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紛紛湧入觀山湖區,配套的商場、學校數量快速增加……這背後不僅是「綠水青山」的價值體現,更是市民群眾對觀山湖區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認可。
「雙綠並重」添動能 「產城融合」後勁足「建設生態文明,不僅要種好一棵樹、護好一條河,更需要在厚植綠色家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走好綠色新城規劃與綠色產業選擇『雙綠並重』的新路子,打造出『宜居宜業宜遊』的『西南綠都』。」觀山湖區生態環境分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自建區伊始,觀山湖區始終按照都市功能定位,會展金融、商貿物流、總部經濟等產業迅速發展。五年來,第一產業特色鮮明,第二產業形成基礎,第三產業初見規模,三次產業結構由1.9:36.6:61.5調整為2.1:35.4:62.5。
圍繞綠色產業高標準定位,觀山湖區探索了不少工業發達地區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經驗。
立足發展中高端製造業的實際,觀山湖區堅持集約高效原則建立各類產業園區。2013年,全力打造了「現代製造產業園」和「高新技術信息產業園」。2015年,貴陽吉利整車產業化項目落地,以吉利汽車為龍頭,觀山湖區通過引進配套企業,培育上下遊汽車產業鏈,一個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現代汽車產業循環發展體系正在形成。
不斷發展建設中的觀山湖區
同時,觀山湖區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抓手,相繼建成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貴陽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示範基地、觀山湖區電商發展中心等創新平臺,協辦了5次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完成大數據基礎研究模型4個,孵化大數據企業35家,引進大數據行業領先企業92家,開工建設呼叫坐席36600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80億元。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觀山湖區不斷完善產業體系。2015年,位於觀山湖區的貴陽國際金融中心正式更名為貴州金融城,現代服務業走出新路子,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6年,全國首家大數據金融交易所、眾籌金融交易所掛牌運營,同時引進各類金融機構近200家,金融業增加值累計突破35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觀山湖區GDP從107億元躍升至607億元;2017年至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1657元躍升至3775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5730元躍升至18851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的「三生融合」發展畫卷,正在觀山湖區徐徐展開。
農旅融合產業旺 「美麗資源」變身「美麗經濟」碧水環繞、青山相伴。山水簇擁的觀山湖區百花湖鎮三屯村,如今成為觀山湖區遠近聞名的「旅遊村」。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興起,讓這個曾經落後的村莊變了模樣,村民換了生計。
「過去靠打漁為生,生活很不穩定。後來,政府倡導優化生態環境,我們就轉變思想,經營起了農家樂。」村裡經營農家樂的村民張春貴說,越來越多的村民經營起民宿、農家樂等新業態,「大家都找到了奔小康的新『密碼』。」
俯瞰三屯村 周怡 攝
目前,三屯村建有5棟民宿,25戶農家樂,4條遊船,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三屯村的發展,是觀山湖區通過農旅深度融合,讓「美麗資源」變身「美麗經濟」,高質量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的縮影。
近年來,觀山湖區圍繞貴陽市民珍貴的「三口水缸」之一——百花湖,於2016年完成環百花湖沿湖村寨23個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在全面推進「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作中,開展以「三清一改兩拆三化」為主要實施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有序推進農房風貌整治、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道路暢通等重點任務,打造富美鄉村示範村4個。至2017年4月底,完成了百花湖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養雞場取締工作。
山青了,水美了。觀山湖區充分發揮城鄉結合優勢,大力發展都市精緻休閒農業,促進農村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在觀山湖區百花湖鎮雲歸村,打造了「四季有花、有吃有玩」林業生態綜合體,同時加強園區步道、公廁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用繽紛花海來吸引人氣、商氣、財氣。
朱昌鎮依託百花湖生態資源優勢將位於該鎮高寨村的「柏春神鵲」白茶打造成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品牌。2012年中國農業部將「神鵲茶場」列入標準茶園創建點;2015年神鵲白茶落戶北京、上海;2017年神鵲白茶入駐重慶、西安。
金華鎮翁井村在發展草莓公社品牌的基礎上,創新打造了自助生態農場的方式,將農場租給城市居民,打造集生態與休閒農業為一體的新型田園綜合體……一個個巧做綠色發展文章的鄉村,把觀山湖區「兩山」建設落到實處,碩果纍纍。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兩山」建設的道路上,觀山湖區仍在持之以恆地探尋著、堅持著、創新著。
來源: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 蔡婕
編輯:楊彥盈 王雪純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