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強國一直領先?看中國天眼如何實現反領先20年

2020-10-31 兵器觀察局

早在建國初期我們的科研技術發展一直處於落後的狀態,不過隨著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科研事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例如袁隆平,屠呦呦,華羅庚,鄧稼先,鍾南山等傑出的代表人物,這些老一輩的先驅者都曾為我國的科研事業付出重大貢獻。同樣我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遠遠落後西方先進國家,究竟是什麼讓原本落後世界20年瞬間實現了領先世界20年的壯舉?

在中國的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這裡建立著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這也被外界稱為「中國天眼」。作為外界矚目的大國神器,它最遠能夠探測到137億光年,它的靈敏度比美國高出三倍,比德國更是高出10倍之多。同時這也是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用盡一生的心血將其鑄成。作為我國最傑出的科研人員,他當之無愧!


由於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望遠鏡還一直處在極為落後的狀態。在當時中國最為先進的望遠鏡才僅有25米的口徑,而美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擁有35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了。事實就是這麼殘酷,正是因為望遠鏡的制約我國太空領域難以得到發展。這也催生了年輕時期的南仁東想要搞望遠鏡的念頭,他生前是這樣講述的「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就這樣南仁東帶領著他的團隊一步步地開始了漫長的建造工程。在外界看來一項絕對不可能完成實現的目標,卻在南仁東一步步地打造之下建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射電望遠鏡。

事實上,在正式投入使用不久之後,中國天眼迎來的第一次挑戰就是新冠疫情這個大挑戰。為了保住這項偉大的工程,20多名科研人員一直在一線不停地進行觀測,克服了種種疫情帶來的困難,硬是完成了觀測1000小時和眾多觀測任務。不僅如此,它每天能夠保證20個小時的觀測時長,要知道觀測時長是射電望遠鏡最為重要的參數,因為只有具有長時間的觀測時長才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太空的變化。現如今,通過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經多達224顆,要知道這一數據已經領先世界一流水平。不僅如此,中國天眼更是啟動了脈衝星測時陣列,漂移掃描等多項最為先進的科研項目。相信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中國天眼將具有對低頻引力波,快速射電暴,星際分子等最為前沿的方向有所突破!

中國的科研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付出,正是因為有像南仁東這樣敢於付出,敢於作為,敢於拼命的科學家才成就了我國科研領域領先世界!

相關焦點

  • 印度人疑惑:中國這項技術領先西方20年,為何突然對外開放?
    中國這些年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就,其中有很多與西方國家相比還處於領先地地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中國在科技領域起步是比較晚的,我們不僅能夠快速追上別人的腳步,甚至還能夠做到後來居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印度人疑惑:中國這項技術領先西方20年,為何突然對全世界開放?
    中國這些年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就,其中有很多與西方國家相比還處於領先的地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中國在科技領域起步是比較晚的,我們不僅能夠快速追上別人的腳步,甚至還能夠做到後來居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他是中國天眼之父,拒絕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卻讓中國領先了20年
    中國的科技騰飛,離不開這些大國工匠在國家背後的多年付出,而現在,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也是因為他們在背後的製造的大國利器在支撐著。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對於這位中國天眼之父,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南仁東畢生專注於天文領域,當時拒絕了外國300倍的工資,毅然回國發展天文學,後來在「FAST」項目中拼搏了半生。
  • 中國天眼: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十三五」成就巡禮本報記者 何星輝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沒有退路的南仁東,把心思全放在了中國天眼的建設現場,他親力親為,耗盡心血。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建成。南仁東用自己人生中的22年,鑄就了一個大國重器。2017年9月15日,他卻永遠閉上了雙眼。真是「古有十年磨一劍,今有廿載鑄天眼」。224顆脈衝星和5000個工作機時進入調試期後,中國天眼表現令人驚豔。
  • 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最遠能探測137億光年之外,靈敏度比德國高10倍,比美國高3倍,甚至「你在月球上打電話,這裡能聽得清清楚楚」。
  • 功勳巨匠回國造天眼,西方300倍薪酬留不住,讓中國領跑20年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無論是科技水平、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後於西方國家。但那個時期的中國,也湧現出了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風雲人物,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中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就在諸多領域趕超西方國家。
  • 22年他經歷什麼?天眼投產後,中國射電天文技術領先世界20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大國重器投入使用後,讓中國地射電天文領域領先20年,他在22年裡經歷了什麼?」、盾構機、高鐵以及天宮空間站等等,隨著祖國的強大,似乎這些大國重器我們講都講不完了,而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天眼」了,一個人耗費了22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個世界壯舉,也直接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了至少20年的時間,而他就是「天眼」之父「南仁東」。
  • 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 科技日報記者 何星輝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沒有退路的南仁東,把心思全放在了中國天眼的建設現場,他親力親為,耗盡心血。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建成。南仁東用自己人生中的22年,鑄就了一個大國重器。2017年9月15日,他卻永遠閉上了雙眼。真是「古有十年磨一劍,今有廿載鑄天眼」。
  • 俄羅斯人:中國這項技術已領先於西方幾十年,為何卻公諸於世了?
    而這,不僅僅是體現在了經濟以及製造業等工業方面,更是體現在了科技以及軍事領域,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將科技發展作為強國強軍的第一要素,從我們自主研發原子彈,核彈,到如今的航天技術,以及東風系列飛彈,無一不體現了中國的偉大。
  • 科技前沿|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領先世界20年?
    是什麼,讓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從遠遠落後到領先世界20年?是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一個妥妥的大國重器。最終,中國天眼開了「眼」,他卻永遠閉上了眼。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是在調試期間,還是正式投入運行,中國天眼的表現沒有讓人失望。而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接力呵護中國天眼,讓其表現越來越亮眼。一個人和他的22年「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南仁東說這話的時候是1993年。
  • 美國人:中國這項技術僅發展了22年,如今卻已經領先我們20年
    不用多說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一直都能感受到國家的快速發展,在外人看來可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但是身在其中的我們,直觀感受就是中國發展起來了,發展了雖說不過數十載,但是很多科研成果其實已經超過了科技大國美國,曾經就有美國人表示:中國這項技術僅發展了22年,如今卻已經領先了我們20年。
  • 中國古代文明是不是一直都領先於世界?
    雖說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怎麼說呢,如果要說中國古代文明一直領先於世界,這個說法其實是很片面的。無論是開始時間上,還是到了人類史後期,中國古代文明都有落後於世界的時候,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綜合來說,中國古代文明還是相對很有優越性的。
  • 一代功勳巨匠回國,西方300倍薪酬留不住,讓中國領跑20年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無論是科技水平、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後於西方國家。但那個時期的中國,也湧現出了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風雲人物,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中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就在諸多領域趕超西方國家。
  • 中國這項技術領先世界20年,有望發現地外文明?
    直到今天,西方很多國家的人民對我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一百年前,認為我們落後,認為我們沒有實力,只能被欺負,然而從老美的種種表現來看,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們慌了,害怕我們的崛起,害怕我們變得強大,所以為了保持西方國家一貫的國際地位,都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
  •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評價「中國是一個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在過去20年獲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蓬勃發展,這離不開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 文卡強調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多極的世界,科學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蓬勃發展, 尤其是中國。文卡表示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全球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爆發式增長。他認為這是中國政府持續投資基礎科學的結果。
  • 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向天眼之父致敬!
    眾所周知,今天的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都是因為背後有那些大國利器在支撐著。
  • 二十二年:美國「天眼」墜落,中國天眼獨存,從落後到領先的逆襲
    射電望遠鏡素有"天眼"的美譽。而在世界上,也只有兩座被廣為認可的"眼睛",分別是美國第一天眼和中國第一天眼,它們一度被譽為地球的「雙眼」。一座位於美國,叫阿雷西勃望遠鏡。一座位於中國,FAST望遠鏡。前者建造於上世紀50年代,後者完成於2016年9月。值得一提的是,後者的性能是前者的十倍。它是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教授就帶領自己的團隊歷經二十二年,完成科技攻關,不僅實現了技術的逆襲與趕超,還將美國的射電望遠鏡遠遠甩在身後。
  • 中國天眼之父有多強?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
    眾所周知,今天的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都是因為背後有那些大國利器在支撐著。然而,這些大國利器的背後,卻是一代代的大國工匠在背後默默付出著。就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時候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可能至今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像這樣默默在為中國的大國利器付出的人有很多,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中國天眼之父,就果斷拒絕了外國人的300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300倍高薪,用20年讓中國趕超西方
    「中國天眼」,簡稱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而中國天眼之父,中華民族的脊梁——南仁東,他嘔心瀝血為祖國奉獻22年,他將一生都給了祖國。為了祖國的建設,放棄了300倍高薪,用二十年時間使中國趕超西方國家,然而,死後卻無人問津,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評價「中國是一個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圖丨WLF獨家視頻連線文卡因為疫情的原因,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而中國的科技發展在過去20年獲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蓬勃發展,這離不開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文卡強調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多極的世界,科學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蓬勃發展, 尤其是中國。文卡表示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全球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爆發式增長。他認為這是中國政府持續投資基礎科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