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截圖:
原文:
《人民的名義》播出已過大半,眼瞅著就朝大結局奔了,裡面的主要人物的命運,就算沒看過劇透的觀眾也大多能猜個七七八八。《人民的名義》人物眾多,但遺憾的是,基本沒有跳出「臉譜化」的俗套,例如侯亮平和祁同偉,這對漢東大學的師兄弟就是善與惡的代表,正反兩派涇渭分明,好的百般好,壞的萬般壞。
一個優秀的作家在給作品中的人物起名字的時候,絕不會敷衍了事,特別是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作家往往會慎之又慎,《人民的名義》的作者周梅森也不例外,他在給人物賦予名字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賦予了人物性格和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一個高明的名字能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普通的名字卻可能讓人過目即忘,所以,取名的藝術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人們在給子女取名字的時候,總會表現出對某些字眼的偏愛,也總會故意避開某些字眼,否則也不會有「人從宋後無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的說法了。
那麼,《人民的名義》中的主角們,他們的名字,又被作家周梅森賦予了怎樣的含義呢?
六大正派
【壹】
陳巖石
巖石者,國之重臣也!語出《詩·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陳巖石作為漢東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因為不受時任省委書記的趙立春待見,所以,直到退休,也依然是正廳,連個副部級都沒能混上。但是,仕途的不如意並沒有讓陳巖石心灰意冷,相反,他直到退休了依然在為老百姓辦實事,甚至被群眾戲稱為「第二檢察院」,陳巖石的存在,就像漢東省黑暗的政治生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不僅照亮群眾前行的路,還溫暖了群眾日益冰冷的心。
借用《人民的名義》中的臺詞,現在官員給老百姓的感覺就是「無官不貪」,但是,為何民眾依然會擁護共產黨、熱愛共產黨?在我看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還有很多陳巖石這樣的共產黨員存在。他們就是真正共產黨員的一面鏡子、一個標杆、一個旗幟,他們就是封妖的符咒,鎮山的巖石!
【貳】
沙瑞金
瑞金,共和國的搖籃、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中央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的出發地……瑞金,是中國共產黨的根,關乎著黨和國家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繼續前進,劇中的沙瑞金展示了一個「古典」的共產黨人形象:清廉、正直、熱血、激情、為國、為民……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應該有的品質,沙瑞金身上都有,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不應該有的毛病,沙瑞金身上也一概沒有。
沙瑞金不會變,共產黨人的初心也不會變!
【叄】
侯亮平
亮平者,亮劍平叛也!
在趙立春的經營下,漢東省的政治生態已經惡劣到了極點,上對中央陽奉陰違,下對百姓欺瞞打壓,甚至連反貪局長都能在光天化日下被「緊急處理」了,可見,侯亮平到漢東省的使命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抓幾個貪官,而是要通過手中的「尚方寶劍」去「平叛」。
漢東省妖孽橫生,需要一個大鬧天宮的「孫猴子」去打開局面。沙瑞金「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指示讓侯亮平真正放開手腳,不管有背景的妖怪,還是沒背景的妖怪,一律放倒。
【肆】
李達康
達康者,達成小康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李達康這種一心一意撲在GDP上的官員,雖然他有缺點,傲慢、冷漠、一言堂,但是,他對群眾是真誠的,他對經濟是認真的,他對事業是忠誠的。李達康想幹事,能幹事,為了幹成事甚至有點「不擇手段」。他愛惜羽毛,對朋友、對家人、對下屬幾近苛刻,他不與妖邪為伍,也與君子保持距離,他就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人無完人,只要李達康能真的帶著老百姓奔向小康,他的那些小毛病又算得了什麼呢?
【伍】
趙東來
東來者:紫氣東來,祥瑞之兆也!
趙東來既是沙瑞金安排在漢東省的「臥底」,也是漢東省反腐打黑的一個「吉祥物」:沒有趙東來的配合,侯亮平在漢東省的反腐局面就不會迅速打開,甚至可能要把命丟在漢東;沒有趙東來的專業,山水集團的會計失蹤一案就不會那麼快突破,侯亮平的偵破方向很可能陷入死局;沒有趙東來的支持,李達康在京州的處境將更加困難……
趙瑞龍收買了京州光明區分局局長程度為自己賣命,卻無法收買趙東來,這就是趙東來的人格!《人民的名義》剛播出的時候,有人曾質疑該劇有抹黑警察的嫌疑,但是看到這樣正直、智慧、剛正不阿的公安局長,誰還會認為《人民的名義》在抹黑警察呢?
【陸】
季昌明
昌:美言也;明:明察也!
作為漢東省檢察院的檢察長,上,要與主管領導高育良保持距離,下,要與副檢察長肖鋼玉劃清界限,季昌明的騰挪空間非常之小,但他始終能夠洞悉形勢的走向,該清醒的時堅決清醒,該糊塗時難得糊塗。例如,該阻攔陳海抓捕丁易珍時堅決阻攔,該默認侯亮平抓捕歐陽菁時裝傻充愣,對形勢的判斷,他永遠都是對的!
季昌明作為漢東省政法系統高官,在堅持原則,不拉幫結派的前提下,能夠超越陳巖石當上副部級的檢察院院長,與他靈活的處事方式有關。這就是季昌明昌(美言)的本領發揮了作用,在大部分時間裡,季昌明都是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現的,誰都不得罪,也誰都不敢得罪,但,關鍵時候,例如為了保護侯亮平的時候,他絕不手軟,更不嘴軟,甚至不惜抬出漢東省省委和最高檢來怒懟高育良。
季昌明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在複雜形勢下的鬥爭智慧,既打擊了敵人,也保護了自己,既有策略的靈活性,也有原則的堅定性,這是他遠勝侯亮平的地方!
六大反派
【壹】
高育良
育良:培養良知也!
高育良作為漢東省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他為人圓滑,富有政治智慧,但唯獨缺了良知,成了金錢、美色的奴隸。
高育良隱藏得很深,玩弄法律、政治的水平也爐火純青。但是,最終,高育良還是暴露了,暴露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在原則上一次又一次的讓步,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祁同偉,他不惜坑害自己的另一個學生侯亮平,而且,是以「法律的名義」。
高育良式的官員在今天官場上絕不是一個兩個,啥也不缺,獨缺良知,對於這樣的官員,政績再突出、成績再顯著,也是組織上的殘次品,是應該像孫連成那樣被「召回」的。
【貳】
祁同偉
同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與誰同偉?
如果說高育良是「偽君子」,最大的特點是「偽」的話,那麼祁同偉則是「惡小人」,最大的特點是「惡」。如果說孫連成是「殘次品」的話,祁同偉則是「危險品」。
當初,為了權位和「前途」,祁同偉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拋棄了自己深愛的女人陳陽;在得到權位後,為了追求「愛情」,他又拋棄自己的結髮妻子梁璐,和高小琴亂搞男女關係;為了面子,他濫用職權違規安排親戚朋友進入公安機關;為了位子,他蓄謀殺害兩任反貪局局長;為了票子,他甘願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據說有人「同情」祁同偉,對此,我表示完全不能理解!祁同偉這樣的人,最好的歸宿就是地獄。
【叄】
趙瑞龍
趙立春&趙瑞龍 「趙家」者:趙老太爺?
之所以將趙立春和趙瑞龍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姓「趙」(這不廢話嗎?),「趙家」最早出現在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中,當阿Q唯唯諾諾的表示自己可能姓趙的時候,趙老太爺一巴掌抽得阿Q差點找不著北,趙老太爺氣不打一處來,惡狠狠對阿Q說:「你也配姓趙?」。
趙立春和趙瑞龍父子在漢東省仗著手中的權勢作惡多年,大搞權錢交易,以「人民的名義」改革,以「改革」的名義中飽私囊,這不就是活脫脫的當代版「趙老太爺」?但是,在社會主義新中國,豈能有「趙老太爺」的立足之地?所以,「趙家」的覆滅只是遲早的事!
弱弱的問一句,如果沒有趙立春,趙瑞龍會落得被判死刑的下場嗎?趙立春對趙瑞龍的放縱到底是愛他,還是害他?
【肆】
蔡成功
成功者,失敗之母?
沒有人能永遠成功,哪怕他叫蔡成功也不能!
蔡成功可謂近幾十年來奸商的一個縮影,唯利是圖,無情無義,時刻遊走在法律邊緣,甚至以身試法,雖然可能發一時之大財,但卻難逃牢獄之災。
如果說趙氏父子刻畫的是「權」的黑暗的話,蔡成功刻畫的則是「錢」的骯髒,當權和錢「金風玉露一相逢」的時候,很多人也因此走向了萬劫不復。趙立春、高育良、祁同偉、陳清泉、歐陽菁、劉建新……當然也包括蔡成功,無一例外!
【伍】
肖鋼玉
剛玉:以剛充玉,假貨也!
肖鋼玉在《人民的名義》中出場較晚,戲份較少,但他卻是一個「資深」的腐敗分子,這點從祁同偉對高小琴說「我們對肖鋼玉的長期投資終於得到回報」中就可以看出來。
既然是「假貨」,那麼首先就要有「真」的一面,這樣才能魚目混珠,以此充好,以假亂真,肖鋼玉「真」的一面就是總是表現的大義凜然,總喜歡將「法律」擺在嘴邊,但「假貨」終究是當不得真的,假貨偽裝的再好,終究還是假貨,最終還是難逃被淘汰、清除的命運。
【陸】
劉新建
清泉者,實濁流也!新建者,實……?
劉新建是漢東省省委原書記趙立春的第四任秘書,與趙立春的第三任秘書李達康不同的是,劉新建以「報恩」的名義和「趙家」形成了事實上的人身依附關係。
劉新建很有「生意頭腦」,他利用國有資產放貸,利息則落入個人口袋,成為國企老總利用國有資產發個人邪財的一個代表,電視劇中的劉新建最終身陷囹圄,現實中的劉新建們呢?此外,劉新建還很講「哥們義氣」,但共產黨組織不是梁山上的忠義堂,作為國有企業漢東油氣集團的老總,劉新建沒有完成讓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責任,也沒有兌現為民謀利的承諾,心甘情願的充當「趙家」的錢袋子,最終鋃鐺入獄,所有的權勢、金錢隨風而去……
誠然,這樣的解讀未免有牽強附會之感,畢竟,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人民的名義》作為近些年難得一見能引發全民關注和熱議的電視劇,相信圍繞《人民的名義》的話題並不會隨著電視劇的終結而終結。
原文連結:http://weibo.com/2711480971/EFQTkug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