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桃樹病蟲害防治(全)》 《看根識病!終於解釋清楚了》

2021-01-08 騰訊網

桃是我國的主要水果之一,具有含糖量高,營養價值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但是病蟲害防治不得當,會造成品質下降,所以病蟲害防治必須做到及時發現,徹底治癒。

病害

1、桃細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國各地桃產區,排水不良的果園或多雨年份危害較重。該病由細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新梢。葉片初發病時為水漬狀病斑。桃樹開花前後,病菌從病組織中溢出,借風雨或昆蟲傳播。葉片一般於5月發病,高溫多溼有利於病菌侵染,病勢加重。樹勢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園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園;少施氮肥,防止徒長。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時適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燒毀。冬季認真做好清園工作。

(2)藥劑防治:發芽前噴4~5度石硫合劑,或花後噴一次20%葉枯唑800倍液。5~8月份噴農用鏈黴素。

2、桃瘡痂病。又叫桃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實,也侵害新梢和葉片。果實多在果肩處發病。果實上的病斑初為綠色水漬狀,擴大後變為黑綠色,近圓形。果實成熟時,病斑變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於果皮,不深入果肉,後期病斑木栓化,並龜裂。病菌侵入果實的時間是落花後6周,枝梢受害後,病斑呈長圓形淺褐色,以後變為灰褐色至褐色,周圍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發生流膠。

防治方法:

(1)冬剪徹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園,減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防止樹冠交接,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果園溼度。

(2)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落花後至7月份,約每隔15天,噴25%嘧菌酯1500倍或者80%絡合態代森錳鋅600倍,或者發病初期用37%苯醚甲環唑水分散顆粒6000倍。

3、桃炭疽病。落花後染病,果面上發生褐綠色水漬狀病斑,以後病斑擴大凹陷,並產生粉紅色粘質的孢子團,幼果上的病斑順果面增大並達到果梗,其後深入果枝及果面,出現褐色病斑,逐漸變黑,形成黑疔,嚴重影響果實品質。

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用40%苯醚甲環唑4000倍加45%咪鮮胺2000倍。

4、桃流膠病。是枝幹重要病害,造成樹體衰弱,減產或死樹,有非侵染性和真菌侵染性兩種。春夏季在當年新梢上以皮孔為中心,流出無色半透明的軟樹膠;也會流出半透明的樹膠,以後樹膠變成茶褐色的結晶體。

防治方法:

治療。樹體上的流膠部位,先行刮除,塗抹1.8%辛菌安醋酸鹽50倍。

5、根癌病。瘤發生於桃的根、根頸和莖上,受害部分先形成灰白色的瘤狀物,質嫩,瘤不斷長大,變成褐色,木質化,質地乾枯堅硬,表面不規則,粗糙有裂紋。

防治方法:

(1)栽種桃樹或育苗忌重茬。(2)一旦發現感染根癌病,刨出主幹附近根系,用生石灰進行殺菌。

6、銹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實,受害葉片後面聚生或者散生著不規則的黃色孢子堆,夏孢子堆產生於葉片表皮下,成熟後,表皮破裂,即夏孢子。

防治方法:

用1:2.5:200波爾多液,或者25%嘧菌酯1500倍或者80%代森錳鋅進行防治。也可以在發病初期用80%戊唑醇4000倍進行除治。

蟲害

1、桃蚜。俗稱「膩蟲」也是病毒病的傳播媒體,桃蚜生活周期短,繁殖量大,除了刺吸植物體內的汁液,還可以分泌蜜露,引起煤汙病,一般一年發生20多代,以卵在桃樹上越冬,翌年早春桃芽萌發至開花期,卵開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

防治方法:落花後及時噴70%吡蟲啉水分散顆粒3000倍(全年防治重點)。或者在成蟲孵化盛期用40%啶蟲咪6000倍加5%功夫菊酯2000倍。

2、紅蜘蛛。一年發生4-6代,以雌成蟲在樹粗皮縫隙和樹幹附近的土內、枯葉、雜草中越冬。4月上旬桃花盛開末期出蟄,危害新生的幼嫩組織。紅蜘蛛出蟄和第一代發生比較整齊(第一代孵化盛期為5月25號後)

防治方法:5月底用20%三唑錫懸浮劑2000倍,或者25%阿維螺蟎酯2000倍。或者在紅蜘蛛發生期用5%阿維菌素4000倍噴霧。

3、桃潛葉蛾。在管理粗放的果園,已危害成災,造成早落葉,影響樹勢和產量。一年發生7代,以蛹在被害葉片上結白色絲繭越冬,翌年4月羽化為成蟲,多在葉背產卵。5~9月是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清除果園落葉雜草。蛹期和成蟲羽化期是藥防關鍵期,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1500倍,或者25%甲維毒死蜱1200倍。

4、桃球堅蚧殼蟲。是桃普遍發生的一種害蟲。雌蟲介殼中球形,紅褐色或黑褐色。在枝條上吸取寄主汁液。密度大時,可見枝條上介殼累累。使樹體衰弱,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每年發生一代。

防治方法:發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者在孵化初期用48%毒死蜱1500倍或者40%殺撲磷1000倍噴霧。

5、紅頸天牛。該蟲2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樹幹蛀道越冬,翌年3~4月間恢復活動,在皮層下和木質部鑽不規則隧道,並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紅褐色糞便碎屑用分泌物。

防治方法:用磷化鋁或者48%毒死蜱灌入洞中,堵死,進行燻蒸。

6、桃蛀螟。在全國各地每年發生代數不一,北方2~3代,。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樹幹被害幹、僵果內、樹枝叉、裂縫、樹洞、朽木、翹皮下以及筐縫、雜物、亂石縫隙、越冬。

防治方法:用25%甲維鹽毒死蜱1500倍或者3.2%甲維鹽氯氰菊酯1000倍進行防治。

《看根識病!終於解釋清楚了》(植保知識)

作物白根有勁、黃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

一、白根有勁

白根一般都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部分,這些根泌氧能力強,能使周圍的土壤呈氧化狀態,形成一個氧化圈,將其周圍的可溶性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沉澱,使其不聚積在根的表面,保持了根的白色。白根有很強的生理功能,生命力和吸收能力都很強,所以說白根有勁。

二、黃根保命

黃根一般出現在老根和根的基部表面。這些根因為老化,外皮層細胞壁增厚,三價鐵沉積在根上,成為黃褐色鐵膜。這層鐵膜有保護作用,可防止有毒物質浸入根的內部,但這種根系吸收能力大大減弱,所以說黃根保命。

三、黑根生病

長期淹水以後,由於土壤內氧氣不足,二價鐵較多,同時,有機質進行嫌氣分解,產生硫化氫等一系列有毒物質。當硫化氫和二價鐵相結合時,便生成硫化亞鐵(黑色)沉澱在根表,使根變成黑色。這種根生理機能進一步衰退,所以說黑根生病。

四、灰根要命

若土壤缺少鐵元素,硫化氫得不到消除,能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根中毒死亡。硫化氫中毒症狀是,拔起根系觀察根系呈灰色水漬狀,有臭雞蛋氣味,所以說灰根要命。

任何作物都是由根生而生,由根亡而亡,健壯發達的根系是作物生長和高產的基礎。在土壤問題頻出的當今,只有做好作物的養根護根壯根工作,才能取得高產高效。總結起來有六大舉措可保證作物「根深葉茂、健壯高產」。

1、調節耕層土壤PH值

長年的不合理施肥,導致的耕層這PH值變化,是當今土壤問題發生的根源。建議的做法是,實驗室測耕層PH值後,根據實情,選用專門的土壤調理劑

2、增施有機質

有機質是沃土上選,作用是鬆土,透氣,形成團粒結構,保水,保肥,提高微生物活性,促根系發育。

3、增施生物菌肥

活化土壤解決土壤板結問題,為作物提供全價養分,並能防治根部病害,防病,以菌抑菌,可減少土壤中有害菌或有害生物,減少病蟲害,增產效果顯著!

4、合理排灌

建議採取小水勤澆或微灌或滴灌方式,同時保護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利於根系生長。同時,露地作物在雨季排水系統同灌水系統一樣重要,防澇災,防死根。

5、衝施肥優先選擇對土壤環境友好的功能性產品

功能性水溶肥,含腐植酸或胺基酸,對於補充有機質、提高地溫,提高土壤透氣性,提高肥料利用率,養根護根壯根,都有積極的意義。

6、中耕鬆土

農諺雲「鋤頭下有水有火」,意思是說,鋤地(中耕鬆土)提高作物耐旱性(有水),同時有效提高地溫(有火)。特別是作物幼苗期,根系發育尚未完全,中耕鬆土是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育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相關焦點

  •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取得成效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取得成效 來源: 市市政和園林局 發布時間:2020-12-01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28日,南通市園林綠化管理處邀請了市市政和園林局、市財政局及市植保專家對11月底合同到期的2020年度「
  • 園林植保信息-9月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和養護管理-九月份山東園林...
    園林植保信息-- 9月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和養護管理 9月份天氣情況 本月有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天氣漸轉涼,氣溫在30°
  • 中藥材植保萬裡行(三):湖北恩施黃連及大黃病蟲害情況調研
    在這種背景下,由中藥材生產基地共建共享聯盟、聯盟植保委員會、華中農業大學、中藥材天地網等單位共同發起的「2017年中藥材植保萬裡行」活動,於2017年7月6日正式啟動出徵。  本次活動,得到了國內數十家植保企業、上百位科技專家支持,將主要以6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為中心輻射周邊:吉林白山人參基地、英山茯苓基地、溫縣四大懷藥基地、岷縣當歸基地、寧夏中寧枸杞基地,以及恩施玄參基地等。綠色中藥材生產,中藥材植保委員會在行動;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校專家在行動;新生代植保青年人在行動;中藥材天地網在行動!
  • 桃樹黃葉病不一定是缺素,做好以下工作,防治事半功倍
    桃樹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黃葉的症狀,引起桃樹黃葉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缺素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也可能是病蟲害導致的黃葉現象,因此我們在面對桃樹黃葉病怎麼治的問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出現黃葉的原因,然後再根據病因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自今年春季農業生產開展以來,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力,高位推進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央氣象臺加強會商及時啟動赤黴病防治服務,安徽、河南等小麥主產區氣象部門先後進入特別工作狀態,加強精細化監測預報,增強農業病蟲害防控的預見性和精準度。
  • 臺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進展
    防治爆發性的病蟲災害,除了施用速效性農藥進行抑制外,別無其它急救辦法。最早用於病蟲害防治的藥劑為無機和植物性農藥二種,無機農藥有砒劑、銅劑、石灰硫磺、黃磷等,植物性農藥有魚藤精、除蟲菊和尼古丁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式合成農藥突飛猛進,為尋求有效的防治藥劑,臺灣大量引進島外的新農藥。首先應用的有機殺蟲劑是DDT,但由於當時價格太高,主要用於家庭害蟲防治。
  •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難點和思路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大量的外物引入,很多病蟲害和微生物也隨之遷移入侵,使得本土植物日益減少,生態狀況進一步惡化。在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7月注意防治桃紅頸天牛,了解發生4原因防治4措施,保證桃樹生長
    最近,有果農跟我們反映,自家的桃樹上出現了紅頸天牛。雖然已經清楚,這個時期就是桃紅頸天牛成蟲出現危害時期,但是到了這位果農的園子,還是被嚇了一跳,不少樹幹以及地面上有著大量的紅褐色糞渣,受害情況不容小覷。
  • 桃樹幼果腐爛變壞怎麼回事?桃果褐腐病如何防治?一看就明白!
    桃樹在我國的種植非常廣泛,南北方都有種植。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桃樹病、蟲害發生嚴重,尤其是桃褐腐病的發生,嚴重降低了果實的產量和質量。然而因為有些桃農朋友管理跟不上,不少地方重栽輕管,病蟲害防治技術落後,抓不住關鍵時期,盲目的增加用藥次數和濃度,但對褐腐病的防治並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
  • 桃樹秋施基肥很關鍵,注意五個要點!
    據試驗,桃樹基肥秋施,在同樣的土壤和水、以及病蟲害防治管理的條件下,施入同種同量的肥料,桃樹基肥秋施比春施可提高坐果率10%以上。同時,桃樹果實勻稱,著色鮮豔,品質提高,產量增加。因此,桃樹秋施基肥很重要,是確保桃樹樹體健壯、豐產、穩產的關鍵。
  • 植保《葉菜常見病蟲害高清圖譜,青菜、油麥菜、生菜、白菜》 《10...
    3、儘量掙取在發病的早期立即全田噴藥,並把葉面和葉背都全面噴霧。所以除草、施肥、樹體整理、防病治蟲等仍是這一時期桃樹管理的重點工作。,桃樹應在進入休眠期前施好基肥。 四、病蟲害防治 1、細菌性穿孔病:秋後適宜的溫度條件也較適宜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若遇降雨天氣也要格外關注此病害。發生較重的桃園可通過噴施1:1:200的硫酸鋅石灰液來加以防治(噴用時不能與其他殺蟲、殺菌劑混用)。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今年以來,江蘇省當地農作物深受病蟲害的侵擾,為農業生產造成大量損失。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楊榮明站長回顧了今年江蘇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概況,並且分析了2018年我省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防治策略。
  • 如何確定桃樹桑白蚧防治的最佳時間?用物候現象預測法效果佳
    作者簡介:段喜涵,禮泉縣植保植檢站高級農藝師,工作37年來一直在一線從事病蟲害預測預報,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把果樹物候期與病蟲害防治緊密結合,利用物候預測病蟲防治時間,防治方法科學、靈活、實用性強。桃樹桑白蚧又可以已被稱為桑盾蚧、桃介殼蟲,在各地桃園都有發生,嚴重時造成樹勢衰弱,枝梢枯死,嚴重的整株死亡。
  • 經典10大農藥方案,能防治多種病蟲害!
    農業生產最怕的就是遇見病蟲害,最可恨的是病蟲害類型繁多,有時遇到了卻不能「對症下藥」,最終影響農作物生長及其產量。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10種農藥用途,看明白後,大部分病蟲害都能防治了。
  • 桃樹潛葉蛾的發生以及防治
    桃樹潛葉蛾在我國各個桃樹生產區都有分布,它除了危害桃樹以外,還危害李、杏、櫻桃、蘋果、梨、山楂等。近年來,桃樹潛葉蛾在桃樹上的危害逐年加重,致使葉面布滿蟲道,影響光合作用,嚴重的造成早期落葉。
  • 了解桃樹的生長發育周期,更好地對桃樹進行管理
    新悄在一年中多次生長,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樹甚至可長4次枝,乾性弱,中心主幹在白然生長的情況下,2年後自行消失:層性不明顯,樹冠較低,分枝級數多,葉面積大,進入結果期早,5-15年為結果盛期,15年後開始衰退,桃樹壽命的長短,與選用的砧木類別、環境條件和裁培管理水平有較密切的關係。桃樹的生育期包括生命周期和年生長周期兩部分。
  • 病蟲害防治很重要!果樹冬季病蟲害防治淺析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蘋果樹進入到越冬休眠狀態,我們可以趁這個時候對果園進行徹底整治,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這樣就能有效的降低來年的果樹病蟲害基數,也能確保果樹第二年的生長結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淺析一下蘋果樹越冬之前應該怎樣做才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綠色防控及安全用藥技術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但在蔬菜生產中,由於各類化學農藥的普遍使用,病蟲害抗性日趨嚴重,同時對人民身體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那麼,在設施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上如何才能做到準確科學有效呢?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則至關重要。
  • 生物防治病蟲害的尖兵
    「天人生態」研發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讓產品做到無公害、無殘留、無抗性,提高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資源效益,為保障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白僵菌系列產品運用領域非常廣泛,可用於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高效環保安全,可大大減少化學農藥帶來的面源汙染。但傳統的白僵菌產品生產質量低、產量少,主要原因就在於這種活體微生物製劑在加工過程中的活性保留技術不成熟。
  • 病蟲害科普丨稻鐵甲蟲的危害與防治
    三、防治技術稻鐵甲蟲的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實現對該蟲的有效控制。1. 農業防治最大限度地壓低越冬蟲口,減少蟲源。可採用以下措施:剷除越冬寄主,減少越冬蟲源。春季耕翻土壤,剷除田邊、溝邊雜草,及時引水灌田,破壞越冬場所,減少越冬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