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家——太陽系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

我們活在銀河系裡的一個寧靜的角落,我們的家是太陽系。一個四十五億年的構造, 繞著銀河系中心。以二十萬公裡/時公轉,每2.5億年公轉銀河系一周。我們的恆星是太陽, 位於太陽系中心。

有八個行星, 上萬億個小行星, 彗星和矮行星在繞著它公轉。這八個行星, 其中分類四個類似地球的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和4個氣態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水星是所有行星裡質量最輕及最小的。水星的一年短過它的一天,造成它整體溫度上有著巨大的波動,

水星不具大氣層和天然衛星。

金星是太陽系裡最明亮的物體其中的一個,也是所有行星裡最熱的。它的大氣壓強是地球上的九十二倍,失控的效應造成它的溫度重未低於437°C,金星不具天然衛星。

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唯一擁有適當的溫度以支持大量的液態水的行星。此外, 它也是我們所知唯一有生命的地方,地球有一個天然衛星。

火星是太陽系裡第二小的行星,因此只能有著一層很薄的大氣層。它的奧林帕斯山, 太陽系裡最高的山峰,高度是珠穆朗瑪峰的三倍,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

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它主要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也是我們所知有著最強大的風暴的地方,它最強大的風暴, 大紅班, 比地球大三倍,木星有六十七個天然衛星。

土星是第二大也是密度最小的行星,如果你有個足夠大的浴缸,。土星將會在浴缸裡浮著,土星已知有著廣大及可見的星環系統,它有六十二個天然衛星。

天王星是第三大也是最冷的行星之一,它是最小的氣態行星。天王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自轉軸,和另外七個行星比起來的傾斜的,它有二十七個天然衛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後一個行星並與天王星相似,它離太陽很遠, 使海王星上一年是地球的一百六十四年。在海王星上我們測得有史以來最高的風速,也就是稍微低於兩千一百公裡/時,它有十四個天然衛星。

如果我們比較行星的大小,它們之間的差別將變得更清晰。木星是所有行星裡最大及最重的

另一方面水星和木星的一個天然衛星, 木衛三比起來還小。木星之大使它本身擁有所有行星70%的質量,它也對周圍的物體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對地球的一大保護, 因為它的引力吸走了許多體型大且會消滅掉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小行星。

不過和太陽比起來木星也只不過是個小矮人,形容木星很大對太陽很不公平。它構成太陽系99.86%的質量,它大多是由氫和氦組成。只有少於2%是較重的元素, 如氧和鐵。在核心裡, 太陽每秒核聚變消耗6.2億噸的氫。

所產生的能源足夠人類多年需求,繞著太陽公轉的不止八大行星。有上萬億個小行星和彗星也在繞太陽公轉,它們大多集中在兩個帶子: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和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

這些帶子是無數個物體的家, 有些只有塵埃那麼大,有些像矮行星那麼大。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最知名的物體是穀神星,柯伊伯帶裡最知名的是冥王星, 鳥神星及妊神星。我們通常把小行星帶形容成一個經常碰撞又密集的物體組合。但實際上, 小行星是分布在一個極其廣大的空間,而且是很難在同一時間看到兩個小行星的。

儘管他們之間有著數十萬個物體,但小行星帶其實是個相當空曠的地方。儘管如此, 還是有小行星反覆的碰撞。兩個小行星帶的質量也是不起眼的,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質量只是月亮的4%。

柯伊伯帶的質量是地球的二十五之一至十分之一。有一天, 太陽系將會不復存在。太陽將會死去, 水星, 金星和地球或許會因此被毀滅。在五億年裡, 太陽將變得越來越熱直到在某個時候。地球的地殼將會熔掉,太陽將會變得越來越大, 吞噬地球。或最多只是把地球變成一個遍布巖漿的海洋,當它用盡燃料, 喪失了它大多數的質量時,它將縮成一個白矮星並燃燒數十億年,才會完全熄滅。

於是, 太陽系裡將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了。銀河系甚至不會注意到它,只不過是它其中一臂的一小部分暗了一點而已。所有人類將不復存在,或離開太陽系尋找一個新的家。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 Ama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在宇宙中的地位(組圖)
    太陽系(solar 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  太陽系是由太陽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圍繞它運轉的天體構成的天體系統。它包括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員。
  • 銀河系或者太陽系在宇宙中是怎樣運行?
    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要認為整個銀河系或者太陽系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運動?這麼做有什麼意義沒有?或者說這麼處理是否有助於我們對於宇宙中天體運動的描述?似乎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我們這麼認為銀河系或者太陽系在宇宙中的運動速度並沒有實際意義。由於速度是一種相對概念,為了方便描述物體的運動規律,我們總會以某個參照系作為靜止參照系,這樣很容易知道物體的運動方式。雖然地球正在自轉和公轉,但我們認為地球是靜止的。
  • 宇宙星系及太陽系的起源與探索
    宇宙大爆炸理論能否合理說服大眾呢?宇宙的空間是不是無限大呢?當初宇宙大爆炸的極點是如何存在這樣的空間裡的?這個極點有多麼的大呢?怎麼會有這麼多不同元素的物質呢?這些問題的實質還無法合理解釋而讓人信服。    我小時候看到表叔家有本天文方面的書,看了感到很是好奇,對太陽系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無法理解,為什麼行星會圍繞著恆星太陽公轉呢!
  • 美國航海家1號正在接近太陽系的邊緣
    太陽風頂層曾被認為是處在太陽系區域和星際宇宙之間一層電磁波動極其強烈的區域。然而如今航海家一號卻出乎意料的處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空間區域中。無論哪種方式,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航海家1號已經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由智慧生物創造的離開太陽系進入系外空間的地球物體
  • 太陽系會不會是宇宙中某個龐然大物的一個「原子」?
    這個世界很奇妙,宇宙是一個無限廣闊的客觀存在,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來說,宇宙是無空無盡那麼大;宇宙是由無數的星系和星雲組成的。用現代科技探測的結果再加上理論推理,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很微小的星系,銀河系裡面有無數個太陽系。
  • 論證宇宙中滿是生命,而人類或永遠受限於太陽系內
    茫茫宇宙,人類是否孤獨?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我們又是否能夠見面?人類難道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體嗎?其實我認為人類或許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地球一直在運動,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系中各大星球,同樣一直在運動。而太陽系卻又圍繞著銀河系運動。銀河系同樣在圍繞著更大的星系團旋轉。那就可以斷定宇宙本身也是一個生命體,它一直在膨脹外,同樣也一直在運動。既然它們都是活的,那就意味著它們都具有生命。只是生命的形式不一樣,長短不一樣而已。在我看來,宇宙中滿是生命,一草一木,乃至一個星球一顆隕石。
  •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 銀河系又處於宇宙中的什麼位置?
    引言:太陽系是人類生存的一個星系,太陽系中有8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些都是在太陽系裡面的行星,而且在太陽系中除了這些行星之外
  • 認識宇宙:在8大行星中驚嘆太陽系之美
    不同角度的木星南極宇宙的美,總是令人驚嘆。欣賞歸欣賞,我們是否真的認識木星的美?認識太陽系的8大行星?👇觀看視頻👇宇宙未知變常識關於太陽系About Solar System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傳最快的行星。它有4顆衛星。木星自傳周期為9小時55分。
  •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郊區」,那銀河系在宇宙中又處於什麼位置?
    在幾百年前,人類還自信滿滿地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日月星辰全部都是圍繞著地球運轉,然而現在的我們早已經明白,人類當初的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與整個可觀測宇宙相比,太陽都只能算是一粒塵埃,而比太陽小100多萬倍的地球更是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內眾多恆星系中普通的一員,而宇宙又是由難以計數的各種星系所組成。
  • 宇宙中很多恆星都在星雲內,太陽系也是,但卻行進在另一團星雲中
    文/隨風飄散宇宙中很多恆星都在星雲內,太陽系也是,但卻行進在另一團星雲中隨著人類的發展,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對宇宙展開了無限的好奇心,他們想要知道宇宙是什麼樣的,想要知道宇宙中有沒有其他外星生命,想要知道黑洞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等等,不過在觀察宇宙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人類掌握了哪些證據?
    往小了說,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而往大了說,太陽系則是我們的故鄉,如果再將目光放遠,我們甚至可以說宇宙就是我們的家。的確,正是因為有了宇宙,才能夠出現太陽系,而有了太陽系才能夠為人類以及所有的地球生命營造出一個宜居的環境。那麼這個承載了一切的宇宙是怎麼誕生的?
  • 宇宙中除了銀河系和太陽系就沒有別的星系了嗎?
    事實上,宇宙中的星系多到數不清,你仰起頭隨便觀測一個星星,就有可能包含1到多個星系。宇宙中具體有多少星系,我們簡單看一下。宇宙有多大?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據普朗克衛星最新的探測結果,宇宙大尺度上是平坦(在千分之六的精度上),並且還是無限大的。可想而知,宇宙中的星係數量將是多麼龐大。可觀測宇宙因為光是有速度上限的,人類目前能探測到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只有465光年,而可觀測宇宙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個大塊頭在太陽系可沒少幹壞事,不過它後來金盆洗手改做好事了,被當成太陽系活雷鋒的典型,最近還二十幾年前還大大的出過一次風頭!所以木星功勞可不小,它為地球躺了不少槍,簡直就是太陽系裡的活雷鋒!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可能有多大準確的說即使沒有證據我們也能計算出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因為行星的質量是有上限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有兩個原因,但造成的因素只有一個:引力!
  • 美國「航海家1號」可能已接近太陽系邊緣
    據英國媒體9月5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航海家1號」宇宙飛船,在今年早期的太空航行中遇到一股加強的宇宙射線,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關注,認為飛船可能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緣。 「航海家1號」自1977年發射飛行至今已距離太陽110億英裡,今年以來宇宙射線的測量值波動起伏,表明飛船接近了太陽系邊緣,但尚未飛離至外太空。
  • 宇宙中有多少個太陽系?人類的技術沒法估量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銀河系第三旋臂——獵戶旋臂上。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雖然它只是一顆中小型的恆星,但它的質量已經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5%。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顆恆星,宇宙中大約有多達10兆這樣的星系—這是他們基於對部分天空的監測以及外推法的運用得出的結論。這意味著有一萬億顆恆星存在。其中7.6%是像太陽那樣的G類恆星。銀河系裡的叫太陽的天體只有一個,它是最靠近地球的恆星,它不斷給地球提供光和熱。
  • NASA宇宙特展來了:30分鐘「遨遊」太陽系,現場感受空間站
    走進這裡仿佛置身於太空宇宙之間,300億公裡太陽系如在眼前,震撼場景引起現場觀眾連連驚嘆。影院環形裝置26架超高清投影,實景無間斷變換著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各大行星飛行器和探測器所拍攝的宇宙實景圖像,模擬一次從地球穿越太陽系的星際旅程,觀眾在宇宙飛船和探測器的帶領下,從地球開始探訪太陽系中行星,在全動態、全浸沒式的裸眼觀看體驗中,30分鐘「遨遊」300億公裡的太陽系奇觀。
  • 在太陽死亡後,太陽系能否倖存?人類到時候是否得去宇宙中流浪?
    在不久的未來,地球就會變得像金星一樣,人類或將被困在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大氣中,我們現在還難以想像人類到時候將何去何從。也就是說,在太陽死亡後,太陽系能否倖存?人類到時候是否得去宇宙中流浪?然後,這種情況還會變得更糟糕。在氫聚變的最後階段,我們的太陽將不斷膨脹,變得扭曲和膨脹——而且變成紅色。
  • 地球的外面是太陽系,太陽系的外面是銀河系,宇宙的外面是什麼?
    (地球在太陽系內的位置(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一片虛無中飄著一個大氣球,我們的宇宙就是這個氣球的表面,而氣球的內部和外部都不屬於我們這個宇宙138億年前,大爆炸發生,宇宙從中誕生「上帝」從「無」中誕生呢?
  • 宇宙中處處充滿危險,但唯獨太陽系安全,科學家找到幕後功臣
    為什麼太陽系這麼安全?廣袤的宇宙中充滿未知和神秘,科學家預測大約有成千上萬億個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甚至更多。要說完全安全的地方幾乎不存在,只能說太陽系比其它恆星系相對安定。在理科生熟知的科幻小說《三體》第二部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就講述了普通文明不得不接受的一個事實:若大的宇宙就像一個幽深的暗黑叢林,其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神秘莫測的文明,一旦某個文明不慎將其暴露出來,就會無例外地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雖然小說的描寫不能全信,然而科學家們探測到我們的太陽系和銀河系確實隱藏得更好!
  •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被發現,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系會怎樣?
    引言:眾所周知,太陽只是浩瀚銀河系中普通的一顆恆星,雖然和太陽系中其他星球比起來它十分巨大,而且散發出十分耀眼的光芒,但是在這顆星球面前太陽的體積和亮度要遜色很多,它就是盾牌座UY。在尚未關注太陽系外的星球之前,很多人認為懸掛在高空中的烈日就是天上最明亮最大的天體,然而當人類目光開始在太陽系之外進行搜尋的時候,發現原來比太陽大的星球還有很多。那麼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星球是哪一顆呢?它就是盾牌座UY。根據探測數據顯示,這顆恆星的直徑不僅僅比太陽系半徑大1700倍,甚至達到了12億公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