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增長,村衛生室卻在消失?

2020-12-05 騰訊網

根據基層醫師公社、new healthcare整理

正文共:2617 字 6 圖

預計閱讀時間:7 分鐘

最新數據,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已突破100萬,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1萬,較去年同期增加7545個。村衛生室數量卻是在減少,且減少幅度較大,較去年同期減少11417個。

圖源:圖蟲創意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破百萬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0.5萬個。與2018年6月底比較,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7344個,其中:醫院增加158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754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減少1864個。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共有醫院3.3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1萬個。與2018年6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180個,民營醫院增加1760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1萬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鄉鎮衛生院3.6萬個,村衛生室62.2萬個,診所(醫務室)23.5萬個。與2018年6月底比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增加,鄉鎮衛生院減少,診所增加,村衛生室減少。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3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27個。與2018年6月底比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減少1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減少23個。

村衛生室數量銳減

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統計結果,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1萬,較去年同期增加7545個。在這其中,村衛生室數量卻是在減少,且減少幅度較大,較去年同期減少11417個。

5年23439個村衛生室消失

回顧5年內全國村衛生室數量,呈逐年遞減趨勢,目前已有23439個村衛生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各地區醫療機構數據

2019年6月底各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數

村衛生室消失的背後,是不是意味著村醫這個職業也將消失?不少村醫更加擔憂他們未來的出路在哪?

筆者認為,村醫在基層醫療中擔任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村醫這個角色也將會長期存在。

筆者就近期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和態度做了一下梳理,不難看出,國家是希望農村醫療以及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越來越好的。

5月5日,中國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意見》,提出要推動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向鄉村醫生傾斜。

5月28日,國家衛健委發文《關於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探索實施鄉村醫生「縣招、鄉管、村用」,進一步保障其收入。

5月29日,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在甘肅召開鄉村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會,表示完善村醫養老保障政策、著力保障村醫收入待遇,加大村醫培訓力度。

7月9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工作方案》以及有關地方健康扶貧典型經驗。會上就「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表示,有信心解決村醫待遇。

7月22日-23日,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赴天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調研座談。馬曉偉明確指出,尤其要保障村醫的待遇和合理收入。

9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在廣東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廣東省基層醫療改革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包括以提升鄉醫待遇為重點,推動鄉村醫生入編、建立鄉村醫生養老退出機制。

不做被時代所拋棄的人,

村醫有這5個出路

雖然國家希望更多的村醫留下,織牢基層醫療網底,但是「風捲殘雲,『剩』者為王 」。央視曾報導,到2020年一些村醫「無證」村醫將被淘汰,力爭所有鄉村醫生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執業醫師資格。因此,不做被時代所拋棄的人,村醫有這5個出路可選。

1. 輸液之路越走越窄,中醫適宜技術將大熱

輸液事故一直是基層的一個熱點話題,村衛生室因輸液違規、輸液致死事件不佔少數。為此,村衛生室輸液加了很多條框,如必須有執業醫師或執業藥師、要審批備案後方可輸液等。想靠「輸液」獲利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有一條獲利的可行之路就是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有的省份已經明確將其作為村醫收入來源之一,甚至將鼓勵開展變為必須開展。像針灸、拔罐、推拿、膏方都是不錯的選擇。

圖源:圖蟲創意

2. 村醫轉崗為全科醫生,可迎來高薪時代

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是近年醫改的重要任務。不難發現,各地關於全科醫生的激勵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國家要求到2030年每萬人有5名全科醫生 ,就目前情況來看全科醫生的缺口還是很大的。如果能抓住轉崗的機會,村醫在收入這塊可以說將迎來高薪時代。

村醫轉全科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轉崗成為全科醫生

考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註冊全科

參加西醫學中醫培訓

3. 限制大開放,村醫可開診所

隨著政策帶來的診所紅利,不少人紛紛瞄準這塊市場。那麼村醫能不能開診所呢?村醫是可以開診所的,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難度較大。

因為在今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指導意見》中透露了一個消息:今後開診所醫師必須具備中級以上職稱!這也意味著村醫要考取執業醫師證書並評上中級職稱。

但裡面又提到「中醫診所除外」,也就是說,村醫可考取中醫確有專長證書,申請中醫備案制診所。

另外,在今年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旦正草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就村醫問題提出:因地制宜,批准老村醫可以自己開診所。相信未來國家對村醫開診所的資質會有鬆動。

4. 村醫轉為鄉鎮衛生院職工

隨著鄉村一體化的逐步推廣,有的地方政策提出,村醫可與鄉鎮衛生院籤訂聘用勞動合同,身份由個體轉變為鄉鎮衛生院臨聘職工。

如果村醫取得了執業(助理)及以上醫師資格,在鄉鎮衛生院招考正式在編工作人員時給予適當加分,優先錄用。

當村醫獲得醫師身份後,編制、保險等保障才有希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醫生和無醫師資格證書的差別是巨大的。

5. 考取健康管理師、保健管理師等證

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的展開,健康管理和養生保健在行業內的地位只會升不會降。近期,不少考試平臺都在發布消息稱,取得健康管理師證書就能去當地人社局領取國家發放的2000元技能補貼。

圖源:圖蟲創意

同時值得提及的是,在2017年末人社部發布了新版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很多保健類的醫師資格都被取消了,而保健調理師仍然被保留,所以保健調理師含金量是相對高些的。對於村醫來說,多拿一個證書就是多一份保障和收入來源。

綜上所述,未來村醫要做的不是「等、要、靠」,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診療能力和公衛服務上,畢竟這是一個憑實力說話的時代。

來源:

基層醫師公社 劉小琳《23439個村衛生室消失 村醫真的要被淘汰?》

new healthcare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破百萬,這類機構卻在減少!》

相關焦點

  • 每村只能有一個村衛生室,醫生不能再開辦,想再執業該怎麼辦?
    按照村衛生室的相關規定,絕大部分地區每個村只能有一個衛生室,醫生是不能再申請開辦的,那麼想要在基層執業,該怎麼辦?畢竟雖然說一個村只能有一個衛生室,但一個衛生室卻是可以允許多個醫師執業的,而且多個醫師共同工作,也會有效分擔繁重的基層衛生工作,比如家庭籤約、填表統計等等,這樣也有更多的時間服務群眾患者,也有精力來學習提升技能水平。
  • 河北:建成國醫堂1760個,94%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
    &nbsp&nbsp&nbsp&nbsp持續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3個專科被評為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4家中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庫,57個專科建成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在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院全面推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293家醫院成為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 國家衛健委:提高村衛生室和診所疫情...
    針對嚴峻的防疫形勢,多地嚴格管控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的接診。當下這種特殊的時候,不嚴格遵守防疫規定,那就面臨著處罰。1 月 10 日,義烏衛生監督所接到投訴舉報:市中心醫院接診了一名 15 個月大的發熱患者張某,患者家屬自述曾在稠江街道某私人診所就診。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街鎮為單位設置,按照服務人口、服務半徑等因素設置分中心、服務站與村衛生室。探索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全科診所(含中醫,下同)、康復和護理醫療機構等社會資源合作,構建便捷可及、安全高效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成為提供居民「家門口」健康服務的重要載體。
  • 衛生部就發布的2009年衛生統計公報數據進行解讀
    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說明我國醫改提出的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提高衛生服務能力的抓手有力、成效明顯。    二是醫療服務利用增加,「有病不醫」狀況正在改善。2009年,全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為54.8億人次,入院人數為13250萬人,比上年分別增長了12.0%和15.4%。醫療服務利用的增加表明前些年社會反響比較強烈的「有病不醫」狀況正在改善。
  • 衛生計生委 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財政部
    > 為加強村衛生室管理,明確村衛生室功能定位和服務範圍,保障農村居民獲得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中醫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 首批中醫特色村衛生室「出爐」
        半島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 江翡翡) 經過一年的「考驗」,本市正式選出了青島市首批中醫特色村衛生室(名單詳見半島網http://www.bandao.cn)。12月8日 ,市衛生局公布了「上榜名單」,記者了解到,首批110家中醫特色村衛生室,至少要有1名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從事中醫工作 5年以上,對兩種以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有較深的中醫臨床領悟,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另外,中醫特色村衛生室要能開展包括養生保健指導在內的中醫科普知識宣傳,保證醫療安全,具備中西醫結合急診急救的基本能力;配備中藥飲片300種以上,中成藥60種以上。
  • 某某衛生室使用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具處方
    首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證明該衛生室的主要負責人為嚴某;其次,通過對嚴某及程某的調查,2人均供述程某為該衛生室聘用的醫生。故本案的違法主體即為該衛生室(主要負責人為嚴某)。  2、違法事實的認定。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 到2020年山東省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同時,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執業類(助理)醫師達到4.1萬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執業類(助理)醫師數達到0.4人,中醫類醫院總診療人次達到山東省醫院總診療人次的18.08%,中醫類醫院出院人數達到山東省醫院出院總人數的16%,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中醫藥健康服務快速發展,不斷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 2018年全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大數據統計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據悉,2018年衛生健康工作取得五大成效,主要有深化醫改方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構建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障措施「四重保障線」,實施健康扶貧。
  • 海南省衛健委主任韓英偉:創新衛生領域社會治理模式,提高社會治理...
    面對基層尤其是農村醫療衛生存在的問題,我省主要從「補網底」入手,分步驟恢復與提高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的改造和建設,逐漸將基本建設的重點擴展到縣級醫院。經過幾年大刀闊斧的基本建設和硬體建設,我省基層三級醫療服務架構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 閔行區衛健委赴吳涇社區開展機構調研工作
    據閔行區報導,5月15日,區衛健委王晶副主任等一行三人組成的調研組赴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調研工作。吳涇鎮相關負責人及中心黨政班子成員參與此項工作。  調研會上,中心主任朱建萍匯報了近期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居民健康檔案清理工作進度和存在困難與建議。
  • 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徵求關於衛生機構分類與代碼的意見
    為何編制《衛生機構(組織)分類與代碼(徵求意見稿)》,據《衛生機構(組織)分類與代碼》修訂說明介紹,近年來,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使得衛生機構名稱和歸類發生變化,特別是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 2017 年頒布實施《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及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後,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衛生健康行業統計管理,提高衛生健康統計工作質量,亟需對舊的衛生機構分類加以修訂和完善
  • 平壩:脫貧攻堅在路上 醫療扶貧暖人心
    、醫療保障能力穩步提高、群眾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衛生健康事業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伴隨著現代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矯健步履,平壩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設備配置水平不斷提檔升級,醫療水平不斷提高,讓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
  • 全國8437個醫療衛生機構可開展核酸檢測
    截至目前,全國8437個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相當於2020年3月底2081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核酸檢測的4倍;單管檢測能力達到每天1255萬人份,相當於2020年3月底126萬人份的10倍。郭燕紅介紹,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對於降低感染率、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全國首個地級市,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
    (新浪網)甘肅省237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11月3日消息,按照《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印發的通知》要求,經省臨檢中心和省疾控中心組織專家現場驗收,定西市中醫院、蘭州市安寧區萬裡醫院、皋蘭縣疾控中心、瓜州縣疾控中心、肅北縣疾控中心、卓尼縣疾控中心等
  •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
    全國共組織動員了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工作人員近400萬人,登記了2.3億農戶、60萬個村級單位、4萬個鄉級單位、200多萬個農業經營單位;組織5萬多名工作人員對糧食、棉花等大宗農作物播種面積進行衛星遙感測量,完成了10多萬景衛星遙感數據處理,實地調查了11萬個樣方和2萬多個抽中普查區,實施了2700多架次整村無人機飛行測量,掌握了全國主要農作物種植空間分布,取得了全國各省(區、市)及種植大縣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數據
  • 官方明確:所有村衛生室必須100%達到這一標準!
    剛剛,據湖州日報報導,湖州市出臺《加強基層中醫藥工作規劃(2020-2023年)》,力爭通過三年建設,全市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規範設置中醫館,100%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東軟醫療承辦的「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於2016年6月25日在瀋陽召開。原衛計委規劃財務司司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趙自林,國家衛計委醫藥醫政管理司司長張宗久,原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原天壇醫院院長、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理事長戴建平,瀋陽市衛計委藥械處處長於偉華等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縣、市衛生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