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說參禪是為了入地獄,眾人迷惑不解,真相讓眾居士汗顏

2020-12-04 青衫文齋

禪師說參禪是為了入地獄,眾人迷惑不解,真相讓眾居士汗顏 | 文 青衫文齋

看話頭,是一種禪修方法,是禪師們參禪、接引的常用手段,通過看話頭的方式,來實現明心見性,得到大徹大悟的結果。星雲大師講禪時曾說道,禪宗總是鼓勵初習參禪的學僧要提起話頭,進行種種的參、問。

例如:「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便是禪宗最常見的話頭。從字面上看,答案應該是指禪宗始祖達摩自西天來到中土的目的,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類似「庭前柏子樹」一類無意義語句,這樣才能說明禪宗傳法不需要立文字,也不需要各種繁複艱難的修持,只要自己截斷常識頓悟就好了。

因此,禪師們總愛以話頭的形式,來觸發參禪者的靈性,使愚迷者覺悟。

趙州禪師,六祖慧能後的第四代傳人,他對參禪者的接引手法往往最初讓人迷惑不解,最終卻能達到使其猛然開悟的目的。這位性喜山水的禪師,曾行腳四方,遊遍名山大川。一天,他發願前往五臺山清涼寺禮拜大智文殊,據說大智文殊經常再次顯現化身,有時在雲中還出現金毛獅子狀的祥瑞,佛法感應甚多。

有一位少小成名的禪師,知道趙州禪師有意朝禮五臺山,便仗著自己文採不凡,給趙州禪師寫了一首詩,打算諷刺他參禪著相了,四句詩偈是:

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

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

所謂「正眼」,是指佛家專用名詞,代表已經「悟道」的人,有著不同於凡夫的「肉眼」。

趙州禪師完全明白詩偈中的譏諷之意,但並沒有指責對方的心,只是反問了一句:什麼是正眼?

那個禪僧答不上來了,汗顏而退。

其實,做詩偈的禪僧已先著相,只要心中產生了「青山」、「道場」、「金毛」和「正眼」的觀念,自己便先著了「相」。所以,當趙州禪師反問時,這位自作聰明的禪師立即就傻了眼。趙州禪師當時就明白了這位禪師局限於自身知見,一首詩偈不外乎就是玩弄文字遊戲罷了,自己並沒開悟。趙州禪師的一句反問,勢如破竹,以雷霆萬鈞之勢,撞醒了對方,也顯示出趙州禪師不凡的禪修功底。

趙州禪師心懷慈悲,無論何時都希望世人得到開解。有一次,他正在禪房打坐,見幾位居士來到寺院觀景,一路胡言亂語,態度傲慢,對見到的僧人並不禮敬,甚至譏笑佛像。其中一人甚至走到趙州禪師身旁,輕慢地問:禪師,你終日參禪打坐,明悟世間一切真相,福慧雙修,只是不知百年之後,你會到哪裡去呢?

居士的意思是,佛說凡夫不參禪禮佛,不能解脫生死,你們這些所謂「大徹大悟」的禪師,難道死後就一定能解脫去極樂之地?

趙州禪師不假思索地答道:入地獄去。

居士一聽,大為驚訝,迷惑不解地問:禪師,是因為你的修持不精,還是你的德行有虧,百年之後你才會入地獄呢?

面對這群迷惑不解的居士,趙州禪師毫不猶豫直指真相:倘若我不入地獄去拯救你們,你們都得不到超生的。

眾居士立即明白了趙州禪師的話頭,個個汗顏,口中告罪,禮拜禪師後,恭恭敬敬地退出寺院。

趙州禪師說自己參禪是為了入地獄,這與經世濟民的精神是一致的。有大修行、大願力的禪師,都發願入地獄。同是一樣的入地獄,凡夫去了,只不過是受罪業,而覺悟者去了,卻是去度生,這就是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真正的禪者行道,越苦的地方越要去,正如慈航法師所說:「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在禪師的眼裡,「地獄」是由「心」造,沒有「煩惱」就沒有「地獄」。因為煩惱心,造出許多罪業,這是地獄因,必受地獄苦果。參禪,就是在「止惡」和「行善」,無善惡分別,又哪來地獄呢?

相關焦點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早課】第129期
    這裡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天堂和地獄不在別處,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當我們的心快樂的時候,就是極樂天堂;痛苦的時候,就是地獄。幾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有對天堂和地獄的描述。行善之人便可進天堂,作惡之人就會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在哪裡呢?其實,天堂和地獄不僅僅存在於故事傳說中,更是存在於每個人心裡。
  • 公案故事:武士想體驗天堂地獄 禪師這樣滿足他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摘自《星雲禪話·一切現成》,原題為「地獄與極樂」,主人公是日本臨濟宗的白隱慧鶴禪師。 天堂極樂或地獄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白隱慧鶴禪師是日本江戶時期臨濟宗的僧人,他不僅是著名的禪宗大德
  • 夢見白光滿室,被人說要出家,交流之下心有感觸,果然如是
    本篇文章介紹的是丹霞天然禪師的故事,頂禮禪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鄧州(今河南南陽)丹霞天然禪師,石頭希遷禪師之法嗣,籍貫不詳。自幼學習儒家經典。曾經與龐蘊居士結伴赴京考試。途經漢南,在一家旅店,夢見白光滿室,解夢的人告訴他說,這是解空出家之兆。後遇見一位行腳的禪僧。閒談時,禪僧問他們:「仁者何往?」天然禪師回答說:「選官去。」禪僧嘆惜道:「選官何如選佛?」天然禪師一聽「選佛」二字,忽然想起自己前不久的夢兆來,便問:「選佛當往何所?」禪僧回答說:「今江西馬大師(馬祖道一)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
  • 「天堂」和「地獄」,原來只有一步之隔,要進要入,也只一念之差
    蘇軾在《樂全先生生日詩》中有云:「遙想人天會方丈,眾中驚倒野狐禪。」在我國古代,對於沒有見性而妄稱開悟,未能真正悟道而流入邪僻一路的「野狐禪」,常被作為典故,拈進詩文。蘇軾之外,宋陳與義《題小室詩》也說:「隨意時為獅子吼,安心懶作野狐禪。」
  • 最美的禪師:我子天然,前無古人
    往來於兩位大師的門下參悟禪法、與丹霞天然同時代的禪門大德有白衣居士龐蘊,南嶽懷讓系馬祖道一法嗣下的百丈懷海、南泉普願、伏牛自在,青原行思系石頭希遷門下的藥山惟嚴、天皇道悟、潮州大顛等。藥山惟嚴先受師石頭,復師馬祖,再歸石頭,而隱峰禪師和丹霞天然先師馬祖,後師石頭,復歸馬祖。
  •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 文 青衫文齋入靜是參禪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通俗地說,禪修境界的高低幾乎可以用修煉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入靜又稱虛靜,是禪修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萬緣放下、思想寧靜、頭腦有序化的境界。
  • 學學趙州禪師:吃茶去
    我的鄰居是一位在家禮佛的居士,我們又稱俗家弟子,拜在了本地非常有名的福壽寺的悟達大師座下,她時常會帶我去寺院裡喝茶參禪。那段黑暗的日子,也幸虧有大師給我的開悟,讓我走出來。福壽寺是馬祖道場,院落兩進三縱,樓上樓下統共12間房,佔地不大。寺廟所處的大連山方圓十裡沒有人煙居住,但香火鼎盛,來此求仙問道的人絡繹不絕。
  • 佛教故事之悟達禪師
    悟達知玄禪師還是雲水僧時,有一天途經京師,看到一位西域異僧身患惡疾,無人理睬,於是就耐心地為他擦洗敷藥,並照顧他的疾病。病僧癒後,就對悟達禪師說:「將來如果有什麼災難,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隴山間兩棵松樹下面找我!」
  • 丹霞天然禪師打破學禪者心中的執著
    丹霞寺丹霞天然禪師說:「我燒它是想要找到佛舍利。」主持回答說:「一個木頭佛像能找到什麼舍利?」丹霞天然禪師接著主持的問話回答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責備我呢?」移住江西開元寺,禪法大揚,圓寂後,救謐大寂禪師。入門弟子有一百三十九人,著名弟子有百丈懷海、大珠慧海、大梅法常、南泉普願、西堂智藏、龐蘊居士等。
  • 善為道者不欲盈,趙州禪師吃茶去
    唐代從諗(shn)禪師,常住趙州觀音院,人稱趙州禪師。一天,寺裡來了個新和尚。新和尚來拜見,趙州禪師問:「你來過這裡嗎?」「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新和尚連忙改口:「沒來過。」「吃茶去。」趙州和尚仍是這句話。
  • 天堂和地獄真的存在嗎?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渴望知道真相,也有句古語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眼睛只能看見表象,還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很多時候連我們親眼所見的,亦未必就是真相,何況那些我們看不見的。有一天,他去請教無德禪師。無德禪師安詳地問道:「不要緊,你說出來好了。」那位初信佛的人說:「看了佛經,多處提到天堂地獄如何,我覺得根本不存在,如果否定了,豈不否定了自己信佛嗎?這一虛無飄渺的問題,如何使我深信不疑呢?」無德禪師聽了他的話,就說:「你去河邊提一桶水來,我可以告訴你了。」
  • 善打機鋒的趙州禪師為何說:佛即是煩惱,禮佛不如不禮
    善打機鋒的趙州禪師為何說:佛即是煩惱,禮佛不如不禮 | 文 青衫文齋禪宗史上有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就是趙州禪師,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受戒之後,趙州禪師一路行腳,遍訪無數高僧大德,朝拜無數古剎。
  • 佛教:地獄是空還是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那麼地獄到底時空還是有?有人說地獄是宗教家拿來嚇唬人的,我勸大家還是要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讀書人去問一位法師,又沒有地獄?法師答曰:沒有。這個讀書人覺得信不過,於是又去問一位禪師:師父啊!有沒有地獄?這位禪師曰:有。讀書人就說:師父啊,這就怪了,我問某某法師有沒有地獄,他說沒有,問您老人家,您卻說有,叫我相信誰呢?
  • 趙州禪師一句「吃茶去」,從喝茶中領悟人生真理!
    「吃茶去」,一開始,是在唐朝晚代時,趙州禪師以此來接引學生參禪,由此讓來人秉了機緣入佛法。據史料記載,趙州從諗禪師每日會在其呆的古觀音院山門口,凡見了遊僧便問他最近是否有到過這裡,無論僧人回答是「曾到」,還是「不曾到」,禪師均回「吃茶去」!後來該院的院主便問,為什麼曾到也答曰吃茶去,不曾到也答曰吃茶去?
  • 為什麼武士要殺這個禪師?心念的力量可以強大到什麼程度?
    在日本,有一個武士去問高僧白隱禪師:「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白隱禪師瞟了這個武士一眼,不屑地說道:「你有什麼資格問我這個問題?」武士聽到了這話頓時被激怒了,怒氣衝衝地拔出劍來指著白隱禪師吼道:「你信不信我會砍下你的頭?」白隱見狀,慢悠悠地說:「你看到了,這就是地獄!」
  • 懷讓禪師「磨磚說禪」,你怎麼看?是否與馬祖道一禪師相同呢?
    後來,道一來到南嶽衡山結庵參禪,拜懷讓為師。在衡山那段日子裡,道一仍和往常一樣,整天的坐禪悟道。那一日,老師懷讓問他:「你坐禪想圖個什麼?」道一回答:「還不是想成佛?」聽完道一的話,懷讓一言不發,只在地上撿起一塊磚頭,當著道一的面,就在庵前的石頭上磨了起來。道一好生奇怪,不禁發問:「師父,你這是在幹什麼啊?懷讓說:「我要把它磨成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