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2021-01-15 民主與法制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體現了黨的十九大關於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判斷,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運用均達到新高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錕認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面對新的發展階段、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對於明確「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實現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解決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化和普及化,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但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發展質量的問題,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努力把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情做好。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主動應對「兩個大局」的戰略決策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建議》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從國際大局看,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從國內大局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是近代170多年來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進入到最為接近實現這一目標的歷史階段,也是我國經濟社會深度轉型的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均面臨較大壓力。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發展,我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先謀於局、後謀於略,略從局出。」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挑戰,關鍵在於胸懷「兩個大局」、統籌「兩個大局」,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數代中國共產黨人長期以來的不懈追求。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過長期努力,今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進一步彰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著「中國式的現代化」得以實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2021年開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建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這意味著,從「十四五」開始,我國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新徵程,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的新情況,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錕

相關焦點

  • 經濟大家談|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這體現了黨的十九大關於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判斷,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運用均達到新高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錕認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 加快推動科研高質量發展
    堅持「四個面向」,加快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既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全面認識科研質量的內涵科學研究是人類以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思維現象等為對象,探索客觀事物內在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系統性活動。
  • 【呂梁日報評論】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一論紮實...
    只有充分認識、深刻領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才能在思想上更加重視、信念上更加堅定、行動上更加有力。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會議上,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李正印用「五個迫切需要」深刻指明了開展此次主題教育對我市的重大意義。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
  • 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社科界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深悟透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核心要義,深刻領會豐富內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上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 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原標題: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發展問題上作出的重要論斷。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 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四個迫切需要」,是開展好主題教育、落實好...
    「四個迫切需要」深刻指明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四個迫切需要」,是開展好主題教育、落實好主題教育各項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全黨思想,是我們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寶貴經驗。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二、把握基本遵循,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規劃「十四五」時期發展重要思想的理論創新對於規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時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傾注了大量心血,進行了深遠謀劃。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經濟運行規律,提出並反覆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重要思想,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這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闡述,集中體現了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進的關鍵接續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思想理論支撐。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九個堅持」的重要論斷,認為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內涵豐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九專題「推動經濟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根據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作出的重大判斷,指明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九專題的主題就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研究質量經濟學基礎理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
    研究質量經濟學基礎理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 「超越數量:以高質量發展助推陝西追趕超越」研討會暨《超越數量:質量經濟學的範式與標準研究》新書出版座談會舉行 2018年01月11日 07:5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王昭福 字號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 趙建軍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13個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設四個主題和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 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責任地產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增加30.2平方米,居住條件和質量顯著提升,為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房地產發展注重速度、數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質量的同步提升。當前,高質量發展為各行各業提出了更多要求,房地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正確價值觀的引領。
  • 劉以雷:聚焦核心問題 把握科學內涵 高起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
    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沿黃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使命」。現將新疆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劉以雷在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予以全文刊發,與網友共享。三是共同治理和協同發展機制不健全,存在塊狀分割的碎片化管理,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尚未形成具有規模的分工協作。黨中央著眼全國發展大局,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為各省區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和契機。
  • 強力推進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
    11月30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力推進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專題研討。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副廳級委員孔凡旭、宣傳部部長翟道武、主任科員秦宇參加巡聽旁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徐建明列席巡聽旁聽。
  • 砥礪進取 篤行致遠 以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會議提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重要時間節點上,要繼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不動搖,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全行業要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堅持兩大發展主題,加速推進綠色發展和智能製造;著重解決行業三大痛點,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國際化進程。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 新發展理念揭示高質量發展之路(新知新覺)
    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推動中國實現了發展跨越,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