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級期刊(Cell)(Nature)(Science)相繼推出重磅新聞:新技術/新...

2020-12-02 張江評論

張鋒再創歷史新高峰:轉座酶與CRISPR系統相結合,實現高效基因編輯

2019年6月6日,美國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張鋒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題為「RNA-guided DNA insertion with CRISPR-associated transposases」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從藍藻(Scytonema hofmanni)中獲得一種CRISPR相關轉座酶(CAST)系統。該系統由Tn7轉座酶的三個亞基tnsB、tnsC及tniQ與CRISPR效應蛋白Cas12k組成。Cas12k本身沒有核酸內切酶的切割活性,在基因組中執行結合靶標基因的功能。Tn7轉座酶在Cas12k的引導下,在不切割DNA的情況下將自身基因或者外源基因片段定向插入靶位點處。與傳統CRISPR系統介導的同源重組技術相比,CAST系統介導的基因定向插入成功率更高。

CAST介導的基因片段插入模式圖

David Baker團隊優化Foldit蛋白設計軟體,實現蛋白質的全新設計

2019年6月6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所、蛋白質研究所、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的戴維·貝克(David Baker)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從頭合成蛋白質的研究。該研究顯示,即使是從未涉及此領域的科學工作者,也可通過蛋白質摺疊電子遊戲(Foldit)實現蛋白質的全新設計。該團隊向Foldit玩家增加了3條新的設計規則:首先,Foldit玩家需在設計的結果中設定疏水殘基的最小百分比(比如30%)。其次,Foldit玩家需在二級結構序列中剔除甘氨酸和丙氨酸,儘量減少α-螺旋的形成。最後,Foldit玩家需在設計的結構中排除相互作用不足的大的胺基酸殘基。這一補充不僅為合成更加穩定的蛋白質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瓦解橫亙在生物學與蛋白質結構之間的艱難壁壘開闢了新的道路。

優化的Foldit蛋白設計程序

楊輝教授團隊為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的脫靶提出了「警鐘」並進行了消除

2019年6月10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研究所楊輝教授及其合作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Off-target RNA mutation induced by DNA base editing and its elimination by mutagene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全轉錄組RNA測序首次顯示BE3、BE3-hA3A和ABE7.10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存在大量的RNA脫靶現象。其中,之前一直備受關注的ABE7.10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卻能引發致癌風險。為此,研究團隊對這些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重新進行了審視並加以改造,消除了其在轉錄水平中存在的RNA脫靶風險,獲得了更高精度的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此外,楊輝教授團隊還開發了一種遠超於ABE7.10的更加精準的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為推動單鹼基基因編輯技術在臨床治療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深遠的評估和有力的幫助。

高精準的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

引發霍亂而知名的霍亂弧菌,卻被科學家發現它的優良

繼張鋒教授發表的「升級版」CRISPR系統之後,2019年6月12日,哥倫比亞大學的Sam Sternberg教授研究團體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有著異曲同工的CRISPR系統。該研究團隊通過篩選基因編輯元件,找到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Tn7轉座因子,並與CRISPR系統結合使用,形成CRISPR相關轉座酶系統——INTEGRATE。INTEGRATE系統作用原理與張鋒教授研究團隊相似,都可以將待插入的基因片段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中的不同位點。不同之處在於,INTEGRATE系統介導的基因片段可以正、反兩方向隨機插入到基因組中。

INTEGRATE基因編輯技術介導的基因靶向插入

「動力車間」線粒體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楊茂君團隊解析哺乳生物ATP合酶的完整結構

2019年6月14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茂君教授研究團隊再傳喜訊。該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哺乳生物ATP合酶完整結構解析的論文。該研究通過高性能冷凍電鏡技術,以6.2埃的解析度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酶四聚體結構進行了解析。從基質上看,兩個典型的V型ATP合酶二聚體彼此反平行,形成一個H型ATP合酶四聚體。ATP合成酶抑制因子亞基1(IF1)二聚體連接兩個ATP合成酶二聚體,與抑制狀態下的ATP合成酶四聚體一致。在ATP合成酶四聚體中,研究人員又以3.34埃和3.45埃的解析度解析了兩種不同旋轉構象的ATP合成酶結構。

哺乳動物ATP合酶四聚體結構

「DNA顯微鏡」橫空出世:利用標記的核酸堆疊DNA鹼基,採用計算機算法解析鹼基堆疊信號,直接觀測基因組信息

2019 年6月20日,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院(HHMI)及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跨界發明重磅成果。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DNA顯微鏡」。與以往的顯微技術不同,該項技術通過cDNA文庫中的每一個標記的DNA與樣本中的RNA互補結合,給予樣品中的每一個分子一個標籤。接下來,研究團隊以標記的DNA為模板,通過擴增方式使得每一個標記的DNA周圍都聚集著自己的副本,猶如一個向外發射自己信號的無線電發射塔。然後,副本之間會在鄰近區域碰撞並互相以模板進行擴增、延伸自己,進而產生不同長度、多種的DNA長鏈。最後,經DNA測序儀讀出樣品中的DNA鹼基,通過計算機算法解析這些鹼基信號並將樣本中的基因序列轉化為圖像,進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測樣本中的基因組信息。

DNA顯微鏡工作原理

相關焦點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期刊收錄範圍涵蓋生物學,生物醫學,農業,及環境科學領域關係議題。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致力於在化學、生物學和應用學科的交叉領域發表頂級的原始研究論文和評論文章。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該雜誌連同英國的《nature》雜誌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誌,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並且science和其他期刊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science》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 發表眾多Nature及Science等頂級期刊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由於性騷擾...
    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Science和Nature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近期由於性騷擾,而受到大學的紀律處罰,不得已從大學辭職。2019年8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古DNA中心(ACAD)主任Alan Cooper由於開發了新技術,使用古老的DNA來重建人類如何在地球上居住而聞名全球。但是,現在Cooper已經被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進行了停職處理,主要是因為欺凌他實驗室的同事及博士後。2019年12月20日,Cooper被開除。
  •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本網訊(通訊員 張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湘南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新冠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相關前沿工作攻關。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2015年8月2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背靠背研究長文,題目分別為「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Pre-mRNA Splicing
  • 頂級期刊,為什麼你只認識Nature和Science|大象公會
    很多高考的必考考點就來自這兩本期刊,比如1913年Science上的第一張細胞的清晰照片,1932年Nature上的中子、1953年Nature上的DNA結構、1997年Science上的克隆綿羊多莉,又比如2018年中國科學家發表在Nature上的新萬有引力常數G。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 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最新發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
    接下來,新智元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Robotics等為關鍵詞,摘取了今年度JCR收錄SCI期刊中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等相關的期刊並作簡要介紹。最後,我們列舉了JCR Top 31(影響因子>30)的重磅級期刊(幾乎被Nature屠榜)。(註:不完全統計,如有遺漏請諒解。)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研究論文「Tuning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 of AIEgens to Boost Theranostic Efficacy for Colon Cancer」發表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4.69)上,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ScienceOpen 與MLST合作,推出海洋科學新合集
    今天,我們非常欣喜地宣布另一本中國出版商新推出的期刊合集。這是一本國際同行評審期刊,該英文期刊致力於與海洋生物、生物資源和生物技術相關的新發現和理論: Marine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MLST)。
  • 郴州科研項目論文首次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12月3日,記者從市一醫院獲悉,該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團隊撰寫的新冠研究論文《Spike-specific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and cross-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in COVID-19-convalescent individuals(新冠康復患者保護性抗體與T
  • 中科院突然「亮劍」新技術亮相國際微電子器件頂級期刊
    自從華為開始被禁晶片之後,我國就開始著重發展相關領域的科技,中科院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科研團隊,可以說是我國的中堅力量,他們立下軍令狀一定要將突破,研究出來屬於中國的晶片技術。據報導中科院宣布新技術將遠超華為,突破了2納米工藝晶片的關鍵技術,中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
  • 兩大頂級期刊同時上線抗衰老專題子刊
    就好像絕大多數更好的學生都會進到更好的大學裡一樣,絕大多數更重磅的研究也會被刊登在更重磅的期刊上。,兩本期刊在過去近200年的歷史中,始終被科研界看作是影響力最大、最頂級的刊物。這些媒體運用《The Lancet》的方式,足以體現出這本臨床醫學專題期刊在學術界的無上地位。由於臨床醫學分支眾多,《The Lancet》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接連推出了關於血液病、傳染病、腫瘤學等具體疾病類型的專題子刊。
  • 學習怎樣在《Science》上發Letters|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不管您是不是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可能也會注意到最近幾天有這樣的新聞:而這些新聞的緣由呢,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科技部最近聯合出臺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對具體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教育部或科技部的官網上去學習全文,就不在此累述了。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什麼是SCI呢?
  • 《自然》系列發布三本新期刊—新聞—科學網
    《自然》系列期刊又增添三個新成員: 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 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合肥學院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CR發表論文
    合肥學院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CR發表論文 2011-06-28 13:37:18   來源:安青網
  • 【合肥新聞聯播】中國科大兩項成果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
    【合肥新聞聯播】中國科大兩項成果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 10月9號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和季恆星教授團隊的兩項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Science期刊盤點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通過將多種技術相結合,科學家們能夠揭示出單個細胞中的基因何時開啟,從而指示細胞發揮它們的特殊作用。結果就是以驚人的細節、逐個細胞地和實時地追蹤有機體和器官的發育。Science期刊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技術結合的力量,及其在促進基礎研究和醫學進步方面的潛力,因此,將單細胞水平細胞譜系追蹤技術評選為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胚胎發育早期的斑馬魚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