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眾多Nature及Science等頂級期刊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由於性騷擾...

2020-12-01 騰訊網

iNature

Romo Trujillo是墨西哥最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研究感知,工作記憶和決策。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Science和Nature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近期由於性騷擾,而受到大學的紀律處罰,不得已從大學辭職。

2020年2月8日,波哥大的洛斯安第斯大學開除了著名的生物學家Adolfo Amézquita Torres(生物學部門的負責人),稱其對學生進行性騷擾和其他違法行為。

2019年8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古DNA中心(ACAD)主任Alan Cooper由於開發了新技術,使用古老的DNA來重建人類如何在地球上居住而聞名全球。但是,現在Cooper已經被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進行了停職處理,主要是因為欺凌他實驗室的同事及博士後。2019年12月20日,Cooper被開除。

另外,在2018年10月30日,世界頂級研究中心Wellcome Sanger辭退了Mike Stratton,他是該研究中心的主任,其理由是霸凌和性別歧視,這是反欺凌和反騷擾政策實行的第二位被處理的大牛;

在2018年6月份,第一位被清除的是癌症遺傳學家Nazneen Rahman,她被追回了350萬英鎊經費,同時離開了該研究所。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Romo Trujillo由於性騷擾行為,主動辭職

本月早些時候,墨西哥的領先大學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宣布,著名的神經科學家Ranulfo Romo Trujillo將因未定罪受到紀律處分。

根據UNAM 3月4日的新聞稿,Romo Trujillo自願要求在UNAM辭職。接近此案的消息人士稱,由於一位女性對他進行性騷擾投訴,而被暫時停職。但是,現任和前任UNAM的學生和工作人員說,Romo Trujillo離開前已經散布了許多不當行為的報導。

在UNAM細胞生理研究所(IFC)工作的Romo Trujillo並未回應大家關注的問題。可以說他是墨西哥最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研究感知,工作記憶和決策。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科學》和《自然》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參考信息: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top-neuroscientist-leaves-mexican-university-former-trainees-allege-sexual-harassment

洛斯安第斯大學開除AdolfoAmézquitaTorres

爬蟲學家AdolfoAmézquitaTorres於1985年進入Uniandes,成為一名本科生,並最終成為其生物學部門的負責人,但由於「道德失範」,「對學生權利和尊嚴的威脅,」 而被開除。

該大學收到了數十起有關Amézquita Torres行為的投訴。這些指控包括他約會的女學生等。

參考信息: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2/colombian-university-fires-prominent-biologist-accused-sexual-harassment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古DNA研究中心主任Alan Cooper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已暫停進化分子生物學家Alan Cooper(該大學的古DNA中心主任, Cooper因使用古老的DNA來重建人類如何在地球上居住而聞名),這是對實驗室欺凌指控進行調查的結果。

「該大學最近委託進行了一項與澳大利亞古DNA中心(ACAD)有關的獨立文化檢查,」一位大學發言人在給Science的一份聲明中寫道。「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大學已決定採取進一步行動。在進一步處理結果出來之前,ACAD主任已被停職。

最近幾周,正如澳大利亞ABC新聞以及社交媒體和博客文章所指出的那樣,Cooper欺負和騷擾他的實驗室成員的指控已經浮出水面。例如,前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員Nic Rawlence,現任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古生物學實驗室主任,聲稱Cooper欺負並騷擾他和其他受訓人員,而Rawlence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在Cooper實驗室工作。

Rawlence回憶道,「每個人都非常害怕組會。你會被挑選,被大吼大叫,被羞辱。「太蠢了,怎麼你們什麼都不知道,」[Cooper]會說。 這是欺凌的教科書範例。

阿德萊德大學的發言人證實,Cooper已被停職,但該大學表示不會進一步發表評論。

2019年12月20日,Cooper被開除。

參考信息: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8/australian-university-suspends-ancient-dna-expert-alan-cooper-part-workpla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490-y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7-12/culture-check-at-australian-centre-for-ancient-dna/11294652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12/bullying-allegations-lead-firing-prominent-ancient-dna-expert

https://twitter.com/nic_rawlence_nz/status/1207892602806095872

基因組測序大腕Mike Stratton

該調查表示,由大律師託馬斯·基布林(Thomas Kibling)進行的調查確定了「人們管理方式的失誤」,以及該組織高層缺乏多樣性。

Stratton在聲明中說:「我想為已發生的人員管理失敗道歉並對個人產生意想不到的不利影響。」 「該報告有助於確定我們可以改進的一些領域。」

資助和擁有桑格的倫敦威康信託基金董事Jeremy Farrar也因未能及早承認或採取行動而道歉。

Sanger在人類基因組推動作用

桑格的研究人員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解開了人類DNA序列的三分之一。這是參與該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項目的20個中心中的任何一個,該項目於2003年完成。

Sanger僱用了近1,000名科學家和其他技術專業人員,並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私人資助者之一Wellcome Trust的5年期資助。2017-21賽季,資助金額為5.17億英鎊(6.6億美元)。

今年早些時候,威康信託基金推出了一項開創性政策,旨在消除其資助的實驗室中的欺凌和騷擾。

Mike Stratton介紹

Mike Stratton是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主任和Wellcome Genome Campus的執行長。

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癌症的遺傳學。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遺傳易感性上。Mike繪製並鑑定了主要的高危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2,隨後發現了一系列中度風險乳腺癌和其他癌症易感基因。

2000年,邁克在Wellcome Sanger研究所啟動了癌症基因組計劃,該計劃對人類癌症中的體細胞突變進行系統的全基因組搜索。通過這些研究,他發現了惡性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的體細胞突變以及肺癌,腎癌,乳腺癌和其他癌症中的其他幾種突變癌症基因。他描述了癌症基因組中體細胞突變的基本模式,揭示了潛在的DNA突變和修復過程。

Mike是英國皇家學會(FRS)會員,並於2013年被女王授予爵位。

參考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235-x

https://www.sanger.ac.uk/people/directory/stratton-sir-mike

腫瘤學家Nazneen Rahman被Wellcome Sanger清除

Nazneen Rahman(圖片來源Nature官網)

世界上最大的研究資助慈善機構之一已經撤銷了向一位頂級癌症遺傳學家Nazneen Rahman頒發的350萬英鎊(450萬美元)贈款,此前有人指控她在癌症研究所工作時欺負科學家和其他工作人員。

撤回資金的決定是該慈善機構 -倫敦的Wellcome Trust於6月份推出的首個反欺凌和反騷擾政策的實施。惠康說,它在7月份了解到拉赫曼在對欺凌指控進行獨立調查後已經辭職。

在宣布對Rahman實施制裁的聲明中,Wellcome表示它已經在案件發布後更新了其政策 - 並且表明「ICR的獨立調查認為某些指控嚴重到足以在紀律聽證會上予以考慮」。在拉赫曼辭職後,紀律聽證會沒有舉行。

該研究所正在與Rahman和Wellcome合作完成和轉變她的研究,並歡迎慈善機構和其他人為改善科學界文化所做的努力。「我們相信開放和支持性的工作環境對於我們擊敗癌症的工作至關重要,」ICR說。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6009-9

—END—

相關焦點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網站主頁:https://www.nature.com/Nature子刊名單及連結地址:https://www.nature.com/siteindex/index.htmlNature子刊簡介:TitlesIntroduction in ChineseNature Nature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  而science的創始人一定會讓你意想不到,沒錯science是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上,論文第一作者為馮海濤博士,寶雞文理學院是第一通訊單位,寶雞文理學院AIE中心名譽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第一次以第一單位在高水平Nature子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 將性騷擾逐出學術界 | 美國國家科學院新規該如何落實?
    2018年,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的管理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了取消性騷擾者會員資格的規定。其他一些科學組織也有在成員行為不點的情況下取消成員資格或獎勵的規定。McNutt表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新規下,不管是科學院院士還是外人都可以進行投訴。
  • 頂級期刊,為什麼你只認識Nature和Science|大象公會
    在貝爾的手中,Science短暫地成了美國的「科技頻道」,以報導各類科學學會和會議動態著稱。· 由於兩者一開始都是科普和科技新聞雜誌,Nature和Science主刊都是周刊,學術期刊維持這樣的短出版周期很不容易但是到了1894年,這份科學新聞雜誌又陷入了虧損。
  • 南科大:兩天發表《Nature》和《Science》各一篇!
    反映了在過去幾年我國發表的高質量科研成果顯著增加。進入2020年以來,我國更是表現搶眼。例如,上周上海科技大學一天兩篇Science,這周又一天兩篇Nature!2020年的短短四個月以來,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發表的10項高水平研究成果。
  • 南科大:兩天發表《Nature》和《Science》各一篇!
    反映了在過去幾年我國發表的高質量科研成果顯著增加。進入2020年以來,我國更是表現搶眼。例如,上周上海科技大學一天兩篇Science,這周又一天兩篇Nature!2020年的短短四個月以來,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發表的10項高水平研究成果。
  • 霍金曾數十次引用這所大學在《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據
    他畢生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並將所研究的成果都寫成了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供世人們閱讀和學習,可就在他的論文中,曾經數十次引用過我國這所大學的天文、物理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中的數據,論點,結論等,這所大學就是學術風氣堪稱一流的南京大學。
  • 棠湖中學畢業生楊超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
    、棠湖中學畢業生楊超(導師李言榮院士)為第一作者,熊杰教授為通訊作者,張萬裡教授、李言榮院士為共同作者。圖A-C:納米多孔超導薄膜示意圖;圖D-E:電阻溫度輸運曲線;圖F:量子磁導振蕩曲線 該工作得到了美國科學院院士
  • Science期刊盤點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本周(12月20日)Science期刊公布了該期刊評選出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是單細胞水平下的細胞譜系追蹤(去年為首次觀測到雙中子星併合),除此之外,今年的十大科學突破還包括來自遙遠星系的信使,解析分子結構變得簡單,冰河時代大碰撞,科學界的女性性騷擾現象發生好轉,古人類的混血兒,法醫譜系學日益成熟,基因沉默藥物獲批上市,窺探原始世界的分子窗口,細胞利用相分離機制調控它的內含物
  • 這個院士團隊開掛了!連發三篇Nature,Science,創紀錄的速度,把...
    相關論文以「Efficient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solution-processed perovskite ontextured crystalline silicon」為題,今日發表在《Science》上。
  • Nature、Science 等頂級期刊和一般期刊的寫作體會
    科研和做學問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發表論文,而要發表一篇論文是離不開好的寫作的。我們渴望自己的成果能夠發在諸如Nature, Science等頂級期刊上,雖然更多的時候是發表在一般的專業雜誌上。
  • 《nature》系列論文為何難發?審稿周期長,公開期刊版面費用昂貴
    如果想要快速發布論文,在科研圈中,一般人都會推薦美國雜誌,因為美國頂級期刊審稿速度非常的快,而歐洲的頂級期刊《nature》系列論文審稿周期卻非常的長,nautre系列論文審稿周期長的原因有很多,就拿中國科學家們喜歡灌水的化學期刊為例,中國科學家們發表JACS的數量遠超過nature系列化學子刊,因為JACS相當的於美國科學院雜誌,再接收到論文稿件後
  • 將網狀化學引入農業化學 孫大文院士團隊成果在頂級期刊發表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發表了由孫大文院士團隊撰寫的文章「Introducing reticular chemistry into agrochemistry」。據悉,這也是近年來農業化學領域研究首次登上世界頂級化學綜合類期刊。  文章由華南理工大學現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孫大文院士作為通訊作者,孫大文院士和博士生黃倫傑作為共同第一作者,蒲洪彬副教授和馬驥博士後作為共同作者。
  • 為什麼顏寧會在美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不久前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單中,我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這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那麼,為什麼中國籍的顏寧會在美國選上院士呢?
  •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白教授是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等國家和地區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兼任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他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 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院士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北京時間4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曹曉風曹曉風現為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基因組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高等植物表觀遺傳調控及發育可塑性機理研究。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取得的傑出成就。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海洋大學兩院士Nature發文
    9月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題為,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為共同通訊作者,實驗室在讀博士生耿濤以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的多位知名學者為合著者的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 我國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院士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北京時間4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