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科大:兩天發表《Nature》和《Science》各一篇!
今年的自然指數還增加了「百大進步榜」(Top 100 rising institutions),追蹤2015至2019年各機構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增長情況。前44家機構進步最快的全部來自中國,前100家進步最快的則有84家來自中國。反映了在過去幾年我國發表的高質量科研成果顯著增加。進入2020年以來,我國更是表現搶眼。
-
Science, Nature各一篇!
Snaith等人陸續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關於鈣鈦礦器件的穩定性研究:離子液體提高離子晶體鈣鈦礦的穩定性,研究了鈣鈦礦的老化機制。這些重磅成果對推動鈣鈦礦單結器件,鈣鈦礦疊層器件都有深遠意義。 今日Science:哌啶基離子液體!提高FACs基鈣鈦礦器件性能
-
四月最後兩天,南科大連發Nature、Science
本文來源| 南方科技大學四月份的最後兩天,南科大可謂捷報頻傳!研究成果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發表在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DOI: 10.1126/science.aaz5045果凍是小朋友們喜愛吃的甜點,但是機器人不吃東西,只需要充電。
-
南京大學一篇《nature》背後的故事,從倒數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堅持
揚眉吐氣的南大校友從2016年開始南京大學校友們一直都很憋屈,受到南京大學教授團出走名單的曝光,以及2017年學科評定時的頹勢,其中A+學科甚至不如同城的東南大學,更令南京大學校友難堪的是,全國各大高校紛紛發表CNS
-
兩天內,多所名校發Nature、Science和Cell
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部分研究領域經常會有突破性進展。 《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每期發表文章數量都很少,發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 最近兩天,國內高校在三大頂尖期刊論文繼續發表多篇。
-
南科大李貴新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李貴新課題組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等機構合作在用於冷原子產生的超構表面光學晶片方面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electric Metasurface Optical Chip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ld Atoms」為題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
-
南科大賈鐵爭課題組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賈鐵爭課題組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Kozlowski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究成果以「Transition-metal-free formal cross-coupling of aryl methyl sulfoxides and alcohols via nucleophilic activation of C-S bond」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985大學發《nature》有多難?發一篇相當於一個河南省高考狀元
而他研究後寫出來的論文,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發表在了《science》、《nature》這樣的頂級期刊上,而且還不止一篇,一個人發的比我們的985大學一年發的還多。華中農業大學是老牌211大學,科研實力也是相當的不錯,可在前幾年才發出了本校歷史上的第一篇《nature》。
-
經濟,人口,教育和社會學家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最全集結!
IN MANUFACTURINGArgote, L; Epple, DSCIENCE199059210.1126/science.247.4945.920Monkeys reject unequal payBrosnan, SF; de Waal, FBMNATURE200357610.1038/nature01963Qua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
如何用「果凍」發一篇Nature/Science?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Science Robotics》[1]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3/16/eaar8580.short 2.
-
Nature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
本周發表在Science期刊和Nature期刊上的兩項研究進一步擴大了CRISPR的使用範圍,開發出一種更加微妙的被稱作鹼基編輯(base editing)的方法來修復遺傳物質:一項研究擴展了一種編輯DNA的策略[1],而另一項研究通過對RNA進行鹼基編輯而開闢了新的領域[2]。圖片來自 C. BICKEL/SCIENCE; (DATA) D. B. T.
-
發表眾多Nature及Science等頂級期刊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由於性騷擾...
iNatureRomo Trujillo是墨西哥最著名的神經科學家,研究感知,工作記憶和決策。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Science和Nature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近期由於性騷擾,而受到大學的紀律處罰,不得已從大學辭職。
-
每兩天發表一篇文章,這位教授的高產令人難以置信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他平均每兩天就會發表一篇同行評審的期刊論文,看起來他的產出並沒有因為新冠疫情而受到影響。根據Scopus資料庫的統計,2020年他已經有了161篇產出,目前整體的總產出已達864篇。Griffiths教授認為自己「對其署名的每一篇論文都做出了學術貢獻」,並且經常參與研究的設計、監督和對論文手稿的審查。問題在於,教授僅通過審閱手稿就可獲得作者身份是存在爭議的,即使該論文被出版商接收並且被CRediT系統所認可(CRediT,作者貢獻度角色分類法)。
-
頂級期刊,為什麼你只認識Nature和Science|大象公會
一個來自中國的普通人,聽說過的很可能只有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學》。中國科學家每當在Nature或Science上發表成果,不管研究多麼難懂,都很容易在朋友圈裡形成刷屏之勢。這兩本經典期刊在中國普羅大眾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高舉,以至於產生了很多都市傳說,比如在珠海市某區,發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論文獎勵一百萬人民幣。
-
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其中英國的nature雜誌和它的名字一樣,以報導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穎,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驚),而且該項研究看來在該領域之外具有廣泛的意義,無論是報導一項突出的發現,還是某一重要問題的實質性進展的第一手報告,均應使其他領域的科學家感興趣。
-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近日,我校物電學院李印威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發表了題為「Formation of ammonia-heliumcompounds at high pressure」的研究論文,這是自2018年以來,李印威教授課題組第二次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也是本年度其課題組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Letters
-
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三句話讀一篇 Nature,Science
NMR 顯示 1G 轉錄本形成二聚體結構阻斷翻譯和剪切的末端帽子結構,暴露 Gag 蛋白結合位點,招募病毒基因組組裝。 Joshua D.Brown et al, Science, 24/4/2020, DOI:10.1126/science.aaz7959 2,Could it be anymore clearer about SARS-CoV-2 MAIN Protease?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網站主頁:https://www.nature.com/Nature子刊名單及連結地址:https://www.nature.com/siteindex/index.htmlNature子刊簡介:TitlesIntroduction in ChineseNature Nature
-
南科大舉辦國際交叉學科論壇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黃付平)昨日,南方科技大學國際交叉學科論壇深圳開幕,論壇旨在為海內外專家學者提供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本次論壇共有220餘名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參加。 在開幕式上,副校長湯濤代表南科大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