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學發《nature》有多難?發一篇相當於一個河南省高考狀元

2020-12-04 刊行教育

前一段時間,我們國家有個天才少年火了,這位現在就讀於美國的天才,年紀輕輕便已經被評選為年度十大科研人物之首,憑藉的便是他在石墨烯上做出的突出貢獻。而他研究後寫出來的論文,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發表在了《science》、《nature》這樣的頂級期刊上,而且還不止一篇,一個人發的比我們的985大學一年發的還多。

華中農業大學是老牌211大學,科研實力也是相當的不錯,可在前幾年才發出了本校歷史上的第一篇《nature》。而即便是這一篇,也不是由華中農大自己獨立完成的,因為華農的設備根本不足以支持完成實驗,最終只能借用清華實驗室的設備,才能完成全部的實驗,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難度來了。

那到底有多難呢?

計算難度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給出一個概率來,有了概率就有了比較的對象,自然也就比較好評判難度了。2017年的時候,一整年的時間nature一共發了803篇,而Science上則發表了702篇論文。這裡計算的是本刊,不包括他們下面的各種子刊,畢竟這兩本頂尖雜誌之下,還是有一些子刊的發表難度是比較低的,只是相應的影響因子也低一些。

而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的時候全世界一共有780萬名科研人員,截止現在2019年的話,考慮到世界大學擴招的都比較厲害,這個數量可能已經超過900萬,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了。

假設每一篇論文都是一個獨立作者、獨立課題組單獨完成,不包括幾個課題組合力的情況下,來計算概率的話。總共1500篇論文,對將近一千萬人的科研群體,那麼平均到每個人身上,這概率真的是低到令人髮指了,大概是一萬人不到兩個的水平。

這是什麼概念呢?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2018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河南省有98.2萬考生,從98.2萬考生中清北一共錄取400個人。在中國,科研人員想要發一篇SNC論文,比在河南省考上清北的難度更大,從機率上來說,大概是在河南省拿狀元差不多的水平。

而從實際上來說也確實如此,拿我們國家最好的兩所大學來說,清北可以說得到傾國之力支持,資源豐富到不敢想,所以他們發起來容易一些。而普通的985大學裡,武漢大學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那種,算得上985大學裡中等偏上的水平。可在這所網紅大學裡,整個2018年武漢大學也只發出了一篇nature和一篇science。

儘管武漢大學擁有18位院士坐鎮,還有各種各樣傑出的教授和青年人才。可是在整個2018年,也只是有兩篇而已,這樣的概率恰好等於一個省出兩個狀元,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的985大學,培養學生的能力倒是還不錯,但是在科研水平上確實還是有一些不足的,比不上西方的同地位的大學。

如果真的能發表一篇的話,基本上代表你的科研能力是全學校最厲害的,不說別的,評一個大學教授應該問題不大。如果保持自己的科研水平不下降的話,那麼成為學界的權威,到最後評上院士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至於前一段時間那位真正的天才,只能說天賦是上天授予的,這個一般人真的羨慕不來,普通人和天才之間的差距,可能比嬰兒和普通人的差距還要大。

相關焦點

  • 別人家幾年發不了一篇Nature,這個課題組一天發了兩篇,也太酸了吧
    對於廣大的科研工作人員來講,能夠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根了解Nature一共發了803篇論文,而全球的科研工作者超過了800萬,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大概就是一萬個人中有一個吧。 單從這邊看,萬分之一的概率好像也不小,畢竟咱們中國,人多啊!
  • 什麼樣的孩子可以考上「985」大學?一般有五個特點!
    為什麼,同樣是一天坐在教室裡學習,同樣的老師在上課,就是有人能考上「985」大學,有人卻只能上個大專。那麼,這些考上「985」大學的孩子,又都有哪些特質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一起看看考上「985」大學到底有多難?高考,考上「985」大學有多難?
  • 江蘇省理科狀元公開嘲諷蘇州大學惹眾怒?有時候智商情商真不是一回事
    今年,江蘇高考在這個炎炎夏日可以說真是引人注目,熱點事件一個接一個,一個是江蘇省文科狀元,因為歷史選修為B+,錯失一大批985,211高校,清北更是無緣,最後因為選擇了港大,在網上引起了一堆熱議。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在蘇州大學迎新群裡,有一位天一中學的學生在喜訊蘇州大學的招生事宜,在討論中,有人就提到說,今年的天一中學高考總成績不如往年好,結果這段聊天的截圖被發到了天一中學的學生群裡面。
  • 南京大學一篇《nature》背後的故事,從倒數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堅持
    主刊論文,甚至很多雙非高校都發表主刊論文,而南京大學卻多年未見一篇CNS主刊論文,而每年一篇CNS主刊論文成為中國名校的最低標配,因此南京大學在CNS主刊論文上得短板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然而進入2019年後,南京大學CNS主刊大爆發,1月16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汪名懷教授團隊合作的論文被《science》發表,2月27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的論文被《nature》發表,3月13日,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戈惠明
  • 985大學排名榜來了,附上錄取分數線,2020高考志願填報有用
    我國的985大學只有39所,而211大學則有100多所,能夠考上一所985或211大學,在許多人看來,算得上是高考成功了。高考填報志願時,全國985大學名單有哪些,以及排名情況怎樣,還有其錄取分數線又如何,這些問題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至此,校友會作出了這份985高校排名,也是目前比較知名的大學排名。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 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來源 | 熱心市民樊阿姨作者 | 遊安寫在前面: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個問題:那些清華北大隨便挑的高考狀元們,後來都過上了怎樣的生活?這些站在高考金字塔尖的人,幾十萬個學生裡只能出一個的人。——他們後來成功了嗎?——他們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 施一公教授家庭背景不簡單,妻子是高考狀元,爺爺是985大學校長
    任兩校校長,廣大學子的榜樣施一公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施一公教授學習認真,在學術和研究上取得了許多不錯的成績和成果,施一公有著「多重身份」,他是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大家熟知的985大學到底是什麼?在全國一共有多少所?
    985高校的來歷是基於國家為了創建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而實施「建設工程」,目的是為了實現現代化,中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最初只有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確認為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並且分別獲得了教育部的經費支持,在之後985工程的擴大下,一期985工程高校共有34所,二期985工程高校共有5所,共計39所高校。
  • 最容易「發論文」的4大專業,人手一篇「SCI」?碩士能發40篇!
    相反,有另一位高考學子選擇了機械專業,卻因為喜歡研究科學中的機理過程,於是他換專業到了化學,最終在本科階段發了2篇「一作」SCI論文。上述兩種學生分別走出和走進了這四大專業中的一個,可以說是很普遍的例子,下面我們就詳細來看一下這4個專業的特色。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首先是理科狀元時鵬揚同學辱罵蘇州大學「垃圾」登上熱搜,而文科狀元白湘菱同學雖然沒有負面消息,卻因有一科被評為 B+,而與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北大無緣。    為什麼江蘇文科狀元不能進入各大高校?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 他是浙江大學高材生,曾是高考狀元,為何會在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
    究竟會付出多少的努力和艱辛才能成為高考狀元?在中國,高考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每年都會有千千萬萬學子參加考試,他們寒窗苦讀十二年,就為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高考。然而要在眾多學子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考狀元,毫無疑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些人一般都會被人們認為是「天才」他們只要稍稍努力,就會取得很大的成就,成為「人中之龍」。
  • 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有這個必要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記者。
  •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根據江蘇師範大學官網顯示,該校於近日發一篇science,為該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第一作者發布science!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希望師大越來愈好!
  • 她是河南高考狀元,14歲以750分進入清華,留學美國後選擇定居
    何碧玉雖然是典型的學霸,不過她也不是完全只顧著學習,一昧死讀書,在閒暇之餘有時候她還會彈彈電子琴,或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去溜冰,不過她還是很有分寸懂得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參加高考前她就整整兩年沒再碰電子琴。
  • 雙非大學!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其實不看內容都能猜出是生化或者材料科學,頂尖的物理理論是很難發的,實驗科學就是看誰錢多。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地區高考的最高分得主,是現行高考人才選拔競爭中的最高優勝者,也是現行高校招生政策的最大獲益者。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高考狀元的出現是一個學生的天賦、情商、志向、勤奮與家庭的生活條件、生存環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讀中學的辦學理念、教師水平、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高考狀元」的出現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 發nature communications了不起嗎
    剛才某上海地區的粉絲突然發信「責問」我為什麼沒有發他們課題組成果的宣傳稿,我表示「一臉懵逼」,想起來原來是前些天他也是這樣「隨意」委託過我,說課題組剛剛發了一篇
  • 一個億砸出兩篇Nature | 這個課題組一天發兩篇
    一個億砸出兩篇《Nature》,只為一睹原子芳容!別人家幾年發不了一篇Nature,這個課題組一天發了兩篇,也太酸了吧對於廣大的科研工作人員來講,能夠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根了解Nature一共發了803篇論文,而全球的科研工作者超過了800萬,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大概就是一萬個人中有一個吧。
  • 1999~2006高考狀元調查出爐 男女狀元平分天下
    2007年是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三十周年,「高考」作為我國最大規模的人才選拔制度,是目前全國人民公認的最公平、最公正的制度。「高考狀元」作為各地區高考的最高分得主,高考「賽場」的金牌獲得者,它的出現是一個學生的天賦、情商、志向、勤奮與家庭的生活條件、生存環境、教育方式和中學的辦學理念、教師水平、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 河南省大學排名一覽表 雙一流、985/211分別有幾所
    河南兩所高校入圍「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分別是鄭州大學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河南大學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河南沒有985大學,只有一所211大學,就是鄭州大學。校友會版河南省大學排名一覽鄭州大學鄭州大學,簡稱「鄭大」,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