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廣大的科研工作人員來講,能夠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根了解Nature一共發了803篇論文,而全球的科研工作者超過了800萬,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大概就是一萬個人中有一個吧。
單從這邊看,萬分之一的概率好像也不小,畢竟咱們中國,人多啊!
但是果真如此嗎?真的是一萬個人就能發一篇嗎?
2018年,我國河南省有98.2萬考生,在這98.2萬考生中,清北一共錄取400個人。這也就意味著,在中國,科研人員想要發一篇CNS論文,比在河南省考上清北的難度更大。
更加重要的是,如同10%的人掌握著90%的財富一樣,科研界這種極端不平等現象也極為嚴重。在我國,除了頂尖的清北,即使是排名前列的985、雙一流高校,有的也是一年都發不了一篇《Nature》,可想而知競爭是多麼的激烈了。
然而,就是這一本想都不敢想的頂級期刊,竟然有一個課題組,一天就發表了兩篇論文,也太讓人檸檬了吧
今日,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Ming O. Li課題組在Nature背靠背發文,講述了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在癌症免疫治療方向上的進展。
【1】《Nature》2型免疫可作為一種在組織水平上有效的癌症防禦機制
內容簡介:免疫系統使用兩種不同的防禦策略來防禦感染:(1)以1型免疫為特徵的微生物定向病原體破壞;(2)以2型免疫誘導組織修復為例的宿主定向病原體遏制。與傳染病類似,隨著癌細胞的自我繁殖,癌症對宿主組織的損害也會日益嚴重。目前,癌細胞破壞的免疫機制已被明確定義,但是是否可以通過誘導免疫介導來遏制癌細胞的增殖仍然有待研究。Ming O. Li課題組表明,CD4+T細胞(而非CD8+T細胞)中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2(TGFBR2)的消耗促進了組織癒合和脈管系統重構,從而導致在遠處無脈管區域癌細胞缺氧和死亡,遏制了癌症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宿主定向保護反應依賴於T輔助細胞2細胞因子interleukin-4(IL-4)(而非T輔助細胞1細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因此,2型免疫可作為一種在組織水平上有效的癌症防禦機制。
在CD4+T細胞阻斷TGF-β抑制了腫瘤的發展
論文連接:
【2】《Nature》:在CD4+T細胞中阻斷TGF-β信號傳導可重塑腫瘤微環境並抑制癌症的發展
內容簡介:癌症源自與宿主組織發生動態多級相互作用的惡性細胞。癌症療法旨在直接殺死癌細胞,它包括致癌基因-靶點的療法和可激活腫瘤-反應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兩種方法在某些患者中治療中頗為有效,但是獲得性耐藥也會增強。一種替代的治療策略旨在糾正宿主組織的病理,包括促進癌症進展的血管系統畸形;然而,中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EGFA)的臨床療效有限。基於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抑制T輔助2(TH2)-細胞介導的癌症免疫這一發現,Ming O. Li課題組發現在CD4+T細胞中阻斷TGF-β信號傳導可重塑腫瘤微環境並抑制癌症的發展。在對免疫-檢查點或抗-VEGF治療產生抗性的乳腺癌小鼠模型中,CD4+T細胞中TGF-β受體II(TGFBR2)的誘導型遺傳刪除抑制了腫瘤的生長。對於藥理學封鎖,研究人員通過將TGF-β-中和的TGFBR2的細胞外結構域連接至ibalizumab(一種新型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設計了一個雙特異性受體誘餌,並將其命名為CD4 TGF-βTrap(4T-Trap)。與非靶向的TGF-β-Trap相比,4T-Trap選擇性的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TH細胞TGF-β信號的傳導,導致腫瘤脈管系統的重組和癌細胞死亡,這一過程取決於TH2細胞因子interleukin-4(IL-4)。值得注意的是,4T-Trap誘導的腫瘤組織缺氧導致了VEGFA表達的增加。VEGF的抑制作用增強了飢餓觸發的癌細胞死亡,並放大了4T-Trap的抗腫瘤作用。因此,在輔助T細胞中靶向的TGF-β信號傳導阻斷能夠在組織水平上引起有效的癌症防禦反應,並為針對癌症環境的療法提供基礎。。
誘導CD4+T細胞中TGFBR2的消融能夠抑制腫瘤的生長
論文連接: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