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發論文」的4大專業,人手一篇「SCI」?碩士能發40篇!

2020-12-07 說教育

兩個有趣的大學生

一名高考學霸在無意識間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材料專業。他當時可能沒想到,這個專業是四大「論文發表最猛「的專業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生物、化學和環境科學專業!後來他不喜歡科研,且非常討厭敲鍵盤、總結科研數據,卻愛上了工程問題,於是換了專業,進入了機械設計行業。

相反,有另一位高考學子選擇了機械專業,卻因為喜歡研究科學中的機理過程,於是他換專業到了化學,最終在本科階段發了2篇「一作」SCI論文。

上述兩種學生分別走出和走進了這四大專業中的一個,可以說是很普遍的例子,下面我們就詳細來看一下這4個專業的特色。

生物領域

生物領域

學生物為啥容易發文章?其一是前沿性高,很多問題都是新的,而且有些是很欠缺研究的小方向!再加上生物的表徵設備豐富,要湊出一篇SCI文章,只需要5組圖就足夠了。

生物領域的學生在企業就業的難度較大,因為目前的生物技術發展水平,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支撐起一個行業就業。不過搞生物的做科研的就業機會很多,無論國內,還是國外。

生物領域最近出了一個研究生,他是川大華西的「優畢」,因為3年發了40多篇SCI而走紅了,這也足以說明該領域發論文的潛力!

化學

化學領域

早期做化學的發文章厲害是因為很多研究者都搞「元素添加」,以至於很多人把整張元素表能添加的單質或者化合物都用上了!物理化學裡還涉及各類相變以及化學反應,研究化學的人往往會從「熱、動」兩個力學方面出發去研究海量的化學反應,本質上化學是生物、材料和環境等領域的基礎!

材料

材料領域

材料的研究者能夠發表大量文章是因為有一個「大功臣」叫納米材料!納米類的材料可以說是變化萬千,其中以管材、顆粒、線材和石墨烯的研究最為火熱!前幾年,我看到有人在ACS等頂刊上發表的文章,有各種石墨烯的應用及機理研究!

材料類期刊成為論文灌水的重災區,是因為材料的測試手段實在是太豐富,僅僅是圍繞「複合」和「滲雜」兩個思路出來的所謂的新材料就數以萬計!再加上測試方法與應用領域的不同,材料類的文章自然會漫天飛舞!

材料領域最近今年出的青年人才都能排成長隊了!手裡沒幾篇10分論文或者子刊,估計都沒勇氣寫本子投上去!沒辦法,做材料的人太能寫論文了!很多985高校的碩士生都是人手一篇SCI吧?不然你都沒法畢業!因為發一篇是畢業要求!

環境

環境領域

環境領域的論文主要圍繞一些新鮮話題,比如能源、水處理、CO2處理等問題。環境和能源結合的「神刊EES」的影響因子已經飆升到了30多分。

如果研究者再給它點動力,估計都要趕上「Science」了!當然,這僅僅是影響因子而已。能發「科學」的人腦袋再怎麼發熱也不會投「EES」吧?

交叉學科

四大學科的交叉(論文機器)

最能發論文的團隊一般不是單獨做一方面研究的,複合型的研究者通常會把材料、生物等領域互相結合起來,以達到論文總量無窮大的目的,因此這幾年最火的一個科研詞彙就是「交叉學科」!而不再是「各據一方,互領風騷」的單學科發展了!

相關焦點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不能錯過的老牌雜誌——這個期刊人手發一篇
    截圖如下:這篇文章9月18號收到,10月27日就接受了,僅40天就接受了勺子截取了幾位投稿過的小夥伴的留言:投稿人A:絕對值了,適合做人生第一篇sci以為沒戲了,9月份仔細補充完所有審稿人要求實驗,且認真回信以後,jbc收到不到4天提示接收了。。。幸福來得太突然。。。整個過程中都沒考慮那些「垃圾雜誌」,寧願沒5分也不投那些。接收以後許多生化領域朋友表示熱烈祝賀,都說這雜誌絕對值了 絕對適合做人生第一篇sci。
  • 如何看待和評價浙江大學18級碩士研究生齊俏兩年發14篇論文,獲浙大最高層次獎學金?
    14篇論文,其中一作10篇,包括4篇Top SCI,2篇SCI和4篇EI;持有2項發明專利,出版1部英文專著。一共6篇一作sci,iot j(第一篇練手的),後面兩篇twc和一篇tsp,一篇letter,一篇綜述。 會議4篇一作,globecom和wcnc是新的work專門做的,另外兩篇國內會議是期刊短截。學術專著類似於博士畢業論文,是總結研究課題寫的。 至於學生工作,黨支部書記和兼職輔導員這兩年確實一直在做的,校級社團是研一加了(因為據說是能夠脫單的社團?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榮譽畢業生A就是爭議最大的華西胸外科鄧漢宇博士,從2016年入學以來,他已經發表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40多篇論文包括:Original research:16 篇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10 篇其餘為 letter。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尤其是到了大三,學生不管自己能否考上,先報上名考一下再說。而一些名校的碩士研究生不僅不需要筆試,而且面試也就走走過場,相當於聊聊天。甚至有的連天都不用聊,只要你肯來,他們就滿心歡喜了。 現在各地都在搶奪人才,有很多引進人才的計劃,不論是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都不錯。通常這種人才引進,碩士研究生是最低門檻。所以,名校的碩士研究生還是比較容易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研二學子「訴苦」:碩士發「SCI」?Nature附體也不好使!
    大學評優、升職,完全看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根本不考慮論文的內容。直博要5分以上單獨一作sci,一般就是3分以上單獨一作。你以為那論文都是乾貨嗎?c刊上一次需要多少錢?現在咱們已經在強化本科教育,要求嚴進嚴出,對研究生也應該這樣,特別是碩士研究生應該強化科研能力。如果沒有畢業論文卡 越來越多的翟博士!但是發論文似乎已經成了一套商業體系!
  • SCI論文多久能發出來-英輯編輯
    sci論文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先來說說sci論文的類型,sci論文一把可以分為綜述性文章、實驗型文章、報告型文章和信件形式的文章幾個類型,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類型進行寫作,sci論文的價值想必大家一定有所耳聞,sci論文是被sci檢索的頂尖學術論文,sci論文通常代表著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與發展方向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賣掉兩篇論文就是一輛車 副教授的生意經 背後是研究生的不景氣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於2017年8月啟動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的結果,稱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同時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而後,在該媒體在獲得的一份錄音資料中,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表示,博士畢業後,因為「沒錢掙」,他與人一起代寫論文,「一個博士論文收費7000元,一個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5000元」,直到到了高校工作後仍然「還有人找」。
  • 憑一個不存在的基因,上交學子不僅發了碩士論文,還發了篇 SCI?
    但是這些事件論離奇程度,卻比不上上交一學生的造假事件:該學生用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基因MALAT2(事實上只有MALAT1基因),發了一篇SCI,還發了上海交大碩士學位論文,並獲得了碩士學位。Cancer Gene Therapy 《癌症基因治療》針對這篇題為:MALAT2-activated long noncoding RNA indicate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gastric cancer 文章發表了一份撤稿聲明,稱該論文描述的基因並不存在。
  • 一個不存在的基因,不僅發了上海交大碩士學位論文,還發了篇SCI
    長話短說:就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基因MALAT2(事實上只有MALAT1基因),被用來發了一篇SCI,還發了上海交大碩士學位論文,並獲得了碩士學位。5月27日,論文發表的雜誌 Cancer Gene Therapy 《癌症基因治療》針對這篇題為:MALAT2-activated long noncoding RNA indicate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gastric cancer 文章發表了一份撤稿聲明:
  • 一篇論文開價7500元:號稱「碩士博士團隊保質量」
    最近,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位同學碩士畢業論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結構等多處雷同或高度相似。經天津大學調查認定,該校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存在由他人代寫的事實;經廈門大學學風委員會調查核實,認定該校學生在其碩士學位論文撰寫中存在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構成學術不端行為。天津大學撤銷該校學生所獲碩士學位,並收回相應學位證書,廈門大學撤回該校學生碩士學位論文,註銷其碩士學位證書。
  • 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英文不是攔路虎,英語不好也可以發SCI
    趕快拿起爪機,掃起碼來像子彈一樣的速度下載起來成為「快槍手」很多人有需要在英文sci期刊上發表文章,但是又苦於英文不好,往往被拒無數次,費事費力也費錢,特別是一些高校要求碩士或者博士生必須發表英文sci才能畢業,這可苦了廣大英語糟糕的學子,下面小編給你一些英文SCI論文如何投稿的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浙江師範大學這個全英文班一下子出了4篇SCI論文!
    【MBA中國網訊】浙江師範大學這個全英文班一下子出了4篇SCI論文!提及SCI,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高大上?傑出的科研水平?亦或是艱辛的科學研究過程?這些印象都沒有錯但SCI具體是指什麼呢?
  • 哪些專業的論文比較容易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
    能夠在北大核心上發表論文是許多作者的夢想,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北大核心發展的難度非常大,那麼哪些專業容易發表,哪些期刊相對比較容易呢?有多年資深期刊發表經驗的聚刊網郝老師給大家講解一下。任何專業,只要文章質量過硬均可以在北大核心上成功發表,但以下幾個專業相對比較容易。一、生物類。尤其是細胞,基因等。這類的專業因為屬於前沿學科,很容易在一些方面突破,甚至是一些本科生也能做出相對較高水平的成果。例如清華大學的顏寧,為什麼能在NSC上灌水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她的專業是生物基因方面的。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以此類推,大家應該知道,一篇好的SCI論文發表出來,成本基本都是隨影響因子越來越高的,但是,也別忘了,SCI論文並不是讓你賠錢的「買賣」,搞不好,賺錢也是極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還能收穫一大波名譽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
  • 碩士生沒發過論文,考博有希望嗎?聽聽導師怎麼說
    首先,解決不少朋友的一個疑惑:未發表科研小論文,碩士生能畢業嗎?通常一個碩士生想要參加答辯、順利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得要滿足學校、學院/專業、導師的三層要求。常見情況是導師要求最為嚴格,如"雙一流"大學明確發表1-2篇sci論文,這對於不少碩士生來說壓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