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哄寶寶,寶寶變腦癱,甚至還會導致死亡!爸爸還敢這麼做嗎?

2021-01-15 布穀孕育

當寶寶哭鬧或睡眠不安時,一些媽媽便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寶寶哭得越兇,媽媽搖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危險。

美國一個名叫Cheyenne的小寶寶睡醒以後哭鬧不止,她的父親心裡焦躁,抓住孩子的肩膀使勁晃了她幾下,孩子哭了幾聲就慢慢安靜了。

沒想到母親Amy突然接到電話,說孩子已經陷入重度昏迷,在醫院搶救。等她趕到醫院,被女兒的慘狀驚呆了,Cheyenne 全身插滿管子,渾身浮腫,面色慘白。

她患的病症正是嬰兒搖晃綜合症(SBS),因為劇烈的晃動,顱內血管破裂,經過幾次手術搶救 ,把一半的腦組織切除,Cheyenne 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無獨有偶,臺灣新北市某位新手父親生有三胞胎,因小女兒哭鬧不停,將女兒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

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醫院分析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父親哄女嬰如果用力過度、劇烈搖晃,則有可能損傷嬰兒大腦。這則駭人聽聞的新聞,給了不少新手父母教訓。

多位寶寶突發抽搐,都是家長「搖晃」出的禍

搖晃動作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容易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傷症候群,發生腦震蕩、顱內出血。

輕者發生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出現腦水腫或腦疝而死亡。如果眼睛裡的視網膜受到影響,還可導致弱視或失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4歲以下(尤其是10個月以內)的寶寶。

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地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的病症。

目前臨床病例多發生於0-4歲的嬰兒或幼小兒童,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10個月大的嬰兒。

1歲之前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嬰兒頭部的重量也約佔全身重量的1/4,加上嬰幼兒顱底較為平坦,腦部不易固定,頸部又欠缺支撐力,大腦也尚未有發育完全的髓脂——一種起保護作用的蛋白質。

所以,當大人或外力施予部當激烈搖晃,或是將嬰幼兒背在大人背上,卻疏忽給予他們頸部支撐,嬰兒的大腦就會在他的相對空曠的頭骨中來回碰撞,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

寶寶被搖晃後的異常表現

有搖晃症候群的寶寶,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煩躁不安,接著出現抽搐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抽搐也許是偶發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頻繁發生,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絕對危險的哄寶寶動作

1、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空中拋接寶寶

3、將寶寶拋到床上

4、抱著寶寶旋轉

5、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

6、過度依賴搖籃

【圖源網絡 侵立刪】

布穀媽媽會分享更多專業孕育科普乾貨,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輕度窒息會腦癱嗎?兩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是什麼?
    嬰兒腦癱,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的過程中,再有就是孩子在早期發育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造成腦損傷所引起的疾病。孩子出現腦癱的情況危害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的現象,因此發現孩子有腦癱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檢查並治療。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3歲多了,轉眼就快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然而不僅不會喊人,生活自理能力更是糟糕。莉莉一度懷疑自家寶寶智商有問題,還曾帶著寶寶去檢查,結果醫生告知寶寶只是學習能力差,並沒有智商問題。在和醫生的交流中,莉莉找到了寶寶學習能力差的根本原因:莉莉寶寶雖然三歲多了,但還存在夜醒頻繁的問題,白天更是從不小睡,性格還非常暴躁,經常注意力不集中。
  • 這些哄睡方法,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做
    一提到哄寶寶睡覺,很多家長都頭疼。家裡有「睡渣」的寶寶,想了無數辦法,用盡全身解數,父母已經打上眼瞼了,寶寶依然睜大眼睛。鄰座的阿爽經常跟樂樂媽媽抱怨,她用三個鍾哄兒子睡覺,兒子卻只睡了半個鐘。常見樂樂媽橫抱著兒子,邊走邊輕拍或左右搖晃,哄半個或一個鐘頭,好不容易哄睡著,結果一放下就挨著床,她的兒子立刻醒來,開始大哭,阿爽又一次抱起來哄。儘管阿爽很盡心的哄孩子、照顧孩子,但方法其實並不正確,所做的努力不僅沒有結果,反而還損害了寶寶的健康,而且阿爽比其他媽媽更辛苦。今天樂樂媽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常見的兩種哄睡方式的錯誤之處,當然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哄睡方式。
  • 孩子這種姿勢可能被搖成腦癱,家長要注意預防
    我們還記得比較熟悉的話「寶寶睡,寶寶睡」,媽媽可能是這樣搖晃著讓孩子睡覺,注意了,這種方式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腦癱。下面就請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主任張換為我們詳細介紹這裡面的內容吧! 我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視頻,爸爸在超市裡拖著兒子在背後玩「搖晃遊戲」。
  • 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大腦發育不利
    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十分關心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希望寶寶能夠快速入睡,發育得又好又快。但有些哄睡方式卻並不確當,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可能不利於大腦發育。哄寶寶睡覺時的注意事項 不能太早墊枕頭有些家長在寶寶還沒出生的時候,就買了一大堆日用品,什麼U型枕、兒童枕,備得十分齊全,就希望寶寶將來能夠擁有一個好看的頭型,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並不適合墊枕頭。剛出生的時候,由於寶寶的骨頭比較軟,枕枕頭可能會導致骨頭變形,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三個月前是不適合墊枕頭的。
  • 寶寶睡不好易影響健康,哄睡不用絞盡腦汁,學會這3點就行!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都很長,而且這些睡眠時間都是分開的,並不連續,這就導致有時候寶寶睡到半夜醒了,就會哭鬧,要人陪著玩耍。爸爸媽媽們為了哄寶寶睡覺也是絞盡腦汁,什麼「哄睡神器」,「哄睡寶典」全部都用上了,卻發現效果甚微,寶寶該鬧還得鬧。
  • 寶寶扁頭就沒有辦法拯救了嗎?這樣做可以讓寶寶的頭型變回來
    這樣休養了好幾個月,多多終於有了精神,她在抱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居然有了一個大大的扁腦袋,而婆婆還在一邊自得,覺得這樣的頭型最時髦好看。多多現在整個都有點懵,她想知道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寶寶的頭變回來。婆婆為什麼總是覺得扁頭好看?
  • 寶寶睡覺不能犯的10個錯誤你知道嗎?
    哄寶寶睡覺對於很多的爸媽來說,真的是世紀難題,每天都要想方設法,費盡腦細胞才能讓寶寶入睡。哄睡絕非易事,寶寶的睡眠過程的照料也是難之又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哄睡、睡眠時用錯了方法,結果適得其反,寶寶不僅沒有睡好,還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的傷害。下面小編整理出了幾種常見的錯誤方法,寶媽們要記得繞開噢!
  • 1歲寶寶高燒38度多,奶奶的採取的降溫措施,讓孩子有了腦癱風險
    醫生一檢查就明白怎麼回事,生氣地訓斥他們:"孩子這麼小,怎麼能用酒精呢!孩子現在是急性酒精中毒,搞不好會有腦癱的風險!"小寶一家人的傻眼了,尤其是婆婆更是後悔莫及。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家長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卻總是忽略孩子的身體是十分脆弱的,一個普通的感冒發燒都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有許多退燒的土辦法我們成年人用確實有效,但是卻並不適用於孩子,不然就會像小寶這樣,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被降成腦癱。
  • 寶寶睡覺黑白顛倒?兒科醫生建議媽媽這樣做
    怎麼哄都不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葉子媽了。她說,月子期間,由於婆婆回老家照顧懷孕的小姑子,自家媽媽又在醫院照料生病的奶奶。自己和老公每晚輪流照顧小寶。兩人從沒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有時凌晨2點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奈何寶寶自己一個人興致勃勃地自顧自的睜著雙眼看著天花板咬著胖嘟嘟的小手,時不時的發出哼哼的聲音,伴隨著哭鬧聲。
  • 你的寶寶準時睡覺嗎?你還在過著白天上班,晚上哄娃的生活嗎?
    寶寶晚上不好好睡覺,父母壓力大寶寶的睡眠質量一直是困擾著萬千寶媽的難題,寶寶睡不好,總是變成"夜哭郎",搞得父母也無法安心入睡,小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夜哭郎",一個晚上總要醒來三四次。每次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了,小王剛進入夢鄉的時候孩子又醒了,醒來就是哭鬧,一定要媽媽抱著哄著才能重新入睡,而且還只能是媽媽抱著寶寶才會睡覺,其他人都不行。一直到寶寶斷奶後,小王又重新找到了新的工作,寶寶還是只認媽媽,小王每天白天要辛苦工作,晚上下班回到家還要哄孩子,原本有了寶寶的幸福感反而變成了負擔感,弄得她是苦不堪言。
  • 寶寶已經餵奶,更換尿不溼,為什麼寶寶睡前,依舊哭鬧不止呢?
    寶寶吃奶後,依舊哭鬧不睡覺,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你知道麼?新生兒寶寶腸絞痛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由於腸胃發育還未成熟,因此,容易出現新生兒腸絞痛問題。這就導致寶寶會肚子不舒服,因此,經常睡覺前哭鬧,尤其是在晚上,尤為明顯,這個時候如果繼續給寶寶餵奶,寶寶可能還會愈加難受的。
  • 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部 搖籃曲或成絕唱
    最近,一條「搖晃嬰兒會傷害嬰兒腦部」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關注,這條微博「顛覆」了大家的常識搖一搖,哄一哄,是新手父母們「對付」嬰兒哭鬧的常用方法,怎麼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危害?難道流傳於世的「搖籃曲」要成絕唱?而專家的答覆也是同樣令人感到驚訝,過度搖晃嬰兒可能造成腦出血!雖然臨床上搖晃嬰兒造成腦出血發生的概率很低,但南京市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到2例這樣的患兒。
  • 一歲寶寶中毒身亡,「奪命粥」事故頻出,你還敢給孩子喝嗎
    寶寶依舊很愛吃,並且一會就把吃完了,但是到半夜以後寶寶突然開始一直哭鬧,小胡被孩子的哭聲吵醒了,起來以後一摸孩子身上特別的燙手,於是就趕緊給孩子做一點物理降溫,但是孩子的體溫卻一點都沒有下降。去醫院以後因為寶寶出現了窒息的情況,這時候小胡非常不明白,為什麼發個燒就會這麼嚴重,醫生說,孩子是因為食物中毒以後,過敏然後導致整個肌膚腫脹,最後造成了呼吸道擁擠,然後就喘不上氣了,如今孩子晚來了一步,一切都沒用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就這樣因為一碗粥中毒身亡了,奪命粥的事故頻發,你還敢給孩子喝嗎?
  • 腦癱夫妻生下健康寶寶令人稱奇,語言障礙真的沒有遺傳危險嗎
    腦癱夫妻也能生下健康寶寶前段時間看新聞,四川的一對特殊夫妻,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作為語言障礙康復從業者,我們也非常感興趣。爸爸鄭先生,出生時臍帶繞頸導致窒息,小腦受損。相識多年的婦幼保健中心的朋友解釋說,特殊夫妻生育下一代,必須要考慮現有疾病的遺傳性,孕前的基因檢測、產前、產中的孕檢一樣都不能少,像鄭先生、吳女士兩人,因為出生時或出生後的腦部損傷導致腦癱,不具有遺傳性。語言障礙有遺傳性嗎?
  • 「水寶寶」變「毒寶寶」?父母要注意,這個小玩具別再讓寶寶玩了
    很多網友都被逗樂的同時,也感慨這小朋友真是什麼都敢吃!有毒的沒毒的,鐵的鋼的,泥塊石子,只要你放在他的面前,他都能塞到嘴裡去嘗嘗味道。而前陣子,就有一位1歲的小朋友小軍,因為誤食了玩具水寶寶,上吐下瀉,被折磨的夠嗆,然後被爸爸媽媽緊急送到了醫院!一.水寶寶是什麼?
  • 1~2歲寶寶愛找夥伴,智慧媽媽注意這三點,對寶寶身心發育很重要
    有家長可能會說,寶寶這麼小,不就是見誰和誰玩嗎?還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交朋友嗎?這點剛開始我也是這樣理解的,但隨著萌寶長大,遇到很多交際問題,也疑惑糾結過,又開始了解這個階段寶寶的身心發育特點,才豁然開朗。
  • 寶寶現在眼睛小,以後還能變大嗎?聽「大眼娃」的媽媽怎麼說
    文|秘籍君在寶寶剛剛出生時,家長就會很在意寶寶是不是和自己一樣是個雙眼皮。如果絲毫沒有看出寶寶有發展成為,雙眼皮、大眼睛的潛力,家長就會很失落:娃的眼睛怎麼這麼小?將來還能變成大眼睛、雙眼皮嗎?出生三個月後,寶寶眼睛變雙一位順產的媽媽說:當醫生把我家孩子抱到我身邊時,我真的被他醜哭了,孩子的爸爸是雙眼皮,沒想到孩子生下來,眼睛基本就是在閉著,眼皮之間就只有一條小小的縫。我當時就哭了。家裡人還問我是不是生孩子太疼了,我說不是,是孩子真的是太醜了。
  • 寶寶常做的這五個「異常」動作,媽媽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娃病了
    的確作為媽媽,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學,要掌握相關營養學知識,還需要掌握很多醫學知識。畢竟帶孩子是考驗我們綜合素質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孩子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的疾病,因此我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一些行為。
  • 又一個寶寶被瓜子噎死了,求你們不要再做心大的父母了
    4月初吧,一閨蜜帶寶寶來我家玩,寶寶差不多是1歲6個月大。小女寶圓溜溜的大眼睛,超級可愛,完全是看了想生女兒系列。 閨蜜是個十足的吃貨,每次來我家,瓜子水果飲料都是要提一大袋,還說在家都不能敞開了吃。 吃了晚飯後,就是閨蜜聊天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