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鷹的眼睛】萬米高空看清車牌,全靠這雙眼

2021-02-22 私人飛機

源自@航空工業

幾乎所有動物都有眼睛,眼睛就是對光波敏感,可以通過物體反射出來的光進行成像的器官。不同的動物,看到的世界也是千差萬別的。對比動物的眼睛,我們人類的眼睛是很有局限性的,只能看到波長大約在380納米到780納米的可見光,而這種可見光只是光譜中的一小部分。

也因此說,一架飛機如果只依靠飛行員的眼睛來判斷外部環境,肯定是無法完成飛行任務的!所以,我們需要為飛機專門打造一雙獨特的眼睛,這雙眼睛就叫做「光電轉塔」

「光電轉塔」

光電轉塔,既擁有「蜻蜓眼」的超大視角,又擁有「鷹眼」敏銳的識別定位能力,使飛機即使在幾千甚至上萬米的高空,也可以清晰地識別到地面車輛的車牌號並穩定跟蹤。

當然,僅僅是這些功能還遠遠不夠,如何能讓「鷹眼」升級為「戰鷹之眼」,我們還需要對它進行優化改造。根據不同的機型和飛行任務要求,一個光電轉塔裡可放入多種光學傳感器。

加入可見光傳感器,它就可以採集到高解析度的彩色視頻;

加入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它就可以在沒有任何光線的夜晚,根據熱像來探測地面目標;

加入雷射測距機,它就可以通過測距來解算目標的地理位置、移動速度和移動方向;

加入雷射測照器,它就可以在作戰時,引導雷射制導武器,精確攻擊目標而不傷及無辜;

加入微光傳感器,它就可以在只有星光的極微弱光線下,識別路面條件,大大提升飛機的起降安全性能。

多種傳感器通過相互組合,完成不同環境下的不同任務,當開啟了圖像融合功能時,多個傳感器傳出的畫面還可以疊加為一個畫面傳遞給飛行員,使飛行員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都能看得真真切切。

同時,通過獨特的控制系統和圖像處理算法,穩定平臺可以隔離飛機的振動,確保傳感器提供穩定清晰的視頻給飛行員,而且還可以像大腦控制眼球一樣,使「光電轉塔」自動盯住地面移動目標,進行跟蹤。

現在,光電轉塔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配置,它們各懷絕技,在軍民領域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我們的科研人員也在積極研發更多功能的光電轉塔,今後將在小型化、輕型化、探測更遠、定位更準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為戰機提供更多樣化的作戰信息,為城市發展提供更便捷的高科技設備。

本平臺(ID:zhongguosirenfeiji)是一個集私人飛機購買、租賃、維修、三證辦理的服務平臺。提供各種維修工具航材等。提供私人飛機生產、銷售、運營的最新信息。您可添加私號skyfeifeifei3實時溝通,為您服務。

每天帶給您最新的通航資訊

相關焦點

  • 萬米高空俯瞰中國,世界看到了什麼
    【國際銳評】萬米高空俯瞰中國,世界看到了什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皮特·鮑泰利(圖片提供:論壇官方攝影)為期兩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星期天(16日)在北京舉行。曾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皮特·鮑泰利坦言:「我已有20多年不在中國工作,我的看法就像從一萬米高空上看中國,就是(提供)一個國際視角。」當中國改革開放歷經40年,今天面對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身處不確定、不穩定的國際大環境,這樣的視角與思考維度確有必要。從萬米高空看中國,中國和世界都看到了什麼?
  • 那個在臭氧層一躍而下,從3.9萬米高空墜回地球的人,最後咋了
    高空跳傘起源於1628年,義大利監獄裡的囚犯拉文用一把撐開的傘從高高的監獄上降下,雖然他被抓了,但世界上從此有了高空跳傘這項極限運動。真正意義上的高空跳傘是法國人加勒林,他在1797年10月22日乘坐熱氣球一起飛起來,但到了空中100米的地方,他做個一個非常瘋狂的舉動——割掉熱氣球繩子。
  • 300米高空才能看清,2000年前怎麼完成的?
    在300米高空才能看清,2000年前是怎麼完成的?人類與地球的高等智慧生命體而支撐,但是在地球上有很多的現象,卻是人類無法解釋的,在挖掘歷史的過程當中,人類顯得茫然手足無措,就比如說一座座高大的金字塔,世界各地發現的一些神秘壁畫,以及和當時年代並不相符的遺蹟,這些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現象呢?
  • 300米高空才能看清的巨大天書!2000年前的遠古人類,怎麼畫的?
    是否在數以千年前有著更高等的文明,亦或是域外移民的傑作,人們找不到它的蛛絲馬跡,300米高空才能看清的巨大天書又是何人所為,距今2000年前的遠古人類怎麼畫的?他們又是為何而做?"著名的納斯卡圖案"數不清的畫家辦過畫展,陳列在面前的一幅幅畫作人們能夠感受到作者的用意,但這些畫作最大者不過一米左右。那你是否看過那些幾十米,甚至達到上百米的巨幅畫呢?
  • 飛機在萬米高空遭雹擊?這不是頭一次了,為什麼會這樣?
    此事發生後,不少網友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近萬米高空也會有冰雹?機載氣象雷達能否提前探測到?冰雹對飛行安全威脅多大?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氣象中心副主任須劍良接受媒體採訪時進行了釋疑。哪個飛行階段易遭雹擊?須劍良介紹,飛機飛行一般分為五個階段——起飛、進近、巡航、進近、著陸。
  • 挑戰萬米高空 葉晨光創造華人高空跳傘紀錄
    奧圖科技CEO葉晨光,與媒體同仁一同分享「HALO萬米高空跳傘」的成績和付出。   葉晨光是國內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4500英尺(1500米)開始拉傘。葉晨光此次在完成萬米Halo跳傘之前,需要做13000英尺的2次熟練跳練習。它主要考驗跳傘員的勇氣以及在空中保持姿態的能力,HALO的隊員有專用的高跳低開的高空傘包和壓力表,UDT救生浮領和HABD氧氣裝置。
  • 川航機長萬米高空經歷了什麼
    【環球網軍事-航空5月16日報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5月14日,四川航空一架A319客機執飛重慶至拉薩航線過程中,在9800米飛行高度巡航時風擋脫落有多可怕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接受採訪時介紹,首先,飛機巡航高度在1萬米左右時,擋風玻璃破裂,艙外溫度會在零下40℃-50℃左右,駕駛艙溫度可能會快速降至零下30℃左右,這可能會對穿著襯衫的機組成員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次,艙內的空氣會迅速流到窗外去,無法維持艙內的壓力。
  • 為什麼鳥類能在萬米高空自如呼吸,飛行員卻必須帶氧氣面罩?
    我們都見過飛行員在座艙裡帶著飛行頭盔和氧氣面罩,想必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到帶氧氣面罩是避免在高空缺氧。的確,從二戰開始許多國家就開始給飛行員配備氧氣面罩,戰鬥機、轟炸機都是如此。B-17那種大型轟炸機最高能飛到1萬米高空,人要是不戴面罩呼吸就會缺氧窒息而死。
  • 揭秘神人4萬米高空跳傘裝備 太空衣20.2萬美元
    北京時間昨天凌晨,43歲的奧地利人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身穿特製太空服,從距離地面39044米的高空一躍而下並安全著陸,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極限跳傘紀錄。  怎樣升空,如何跳?怎樣穿越大氣層,為何太空服在大氣層沒有燃燒?  昨天凌晨2點10分左右,全世界的極限愛好者一起仰望太空,大家等待奧地利極限狂人鮑姆加特納從3.9萬米高空跳向地球。
  • 4萬米高空的奇妙旅行--中國數字科技館
    4萬米高空的開發這個「太空邊緣觀光項目」的北京金海洋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聲稱,他們將把遊客送達99.85% 大氣以外的太空邊緣,那裡大約是4 萬米的高空,感受從地面上升到4 萬米高空的全過程。紅閃又稱紅色精靈,是一種伴隨著雷雨所產生的高空大氣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離地面約30~90 千米的高空。藍激流又稱藍色噴流,和紅閃一樣是一種高空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低於40千米的大氣層中。它們都是在地面和快速飛行的載人飛船上極難觀測到的。
  • 東航萬米高空「雲端」看進博
    來源標題:東航萬米高空「雲端」看進博 人民網記者全程採訪了此次活動,並參與互動,與乘客一起身在萬米高空的「雲端」感受進博、了解進博。
  • 飛機為何一定要飛上1萬米高空?都是血的教訓,人類不能忘記!
    文/仗劍走天涯飛機為何一定要飛上1萬米高空?都是血的教訓,人類不能忘記!當然,只要乘客老老實實的坐在飛機裡,其實很多的問題也都是靠著飛行員所解決的,而飛行員在駕駛飛機飛上天空的時候,都是在1萬米的高空飛行,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1萬米的高空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非常高的,甚至在常識中,如果飛機在低空飛行,或許對能源的消耗問題會比較好。
  • 2萬米高空點燈難嗎?看慈谿這企業把彩燈串送上太空
    ,機艙外的溫度是零下50℃,若到2萬米高空溫度則更低。海拔8844多米的珠穆朗瑪峰氣壓只有海平面的34%,若是2萬米高空氣壓會更低。兩年前的聖誕節,一群英國人突發其想,要用「彩燈串」點亮太空。一盞人類普通的「彩燈」扮亮冷清、極寒、低壓的2萬米高空?工藝和設計能否抗住那些極端的環境?這在寧波來和聖誕禮品有限公司看來,是一道殘酷的市場考題。那一年,正是「來和」的「彩燈串」出口英國的第十二個年頭,他們佔領了整個英國2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每年聖誕節英國街頭每五支聖誕燈串中,就有一支是「來和」產的。
  • 飛躍顛峰:鮑姆加特納挑戰3.8萬米高空跳傘成功
    來自奧地利的極限運動員,43歲的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於美國時間10月14日下午向世界最高跳傘高度進行衝擊,準備從12萬英尺(約3.6萬米)處跳下。三個小時後,他成功完成了這次挑戰,回到了地球。
  • 鮑姆加特納3.9萬米高空跳傘成功
    鮑姆加特納3.9萬米高空跳傘成功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10月14日,美國,身穿特製太空衣的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從接近3.9萬米的太空邊緣跳傘
  • 科學時報:萬米高空風能發電「吹入」中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媒體報導,科學家正嘗試用高空風電為紐約市供電。利用該技術,科學家將從萬米高空採集風能。 其實,我國江浙魯地區的高空風能密度遠大於紐約,為世界之最。 風電是現今世界發展最快的能源產業,10年來它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然而,目前的風能利用僅限於幾十米至百米的低空,其一大缺點就是不恆定可靠。
  • 4萬米高空一躍而下·都市快報
    24日,美國谷歌公司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創下一項跳傘高度新紀錄:他從「太空邊緣」超過4萬米高空一躍而下,最終平安落地。  一次狂野的旅行  24日,美國新墨西哥州,身穿特製太空衣的尤斯塔斯整裝待發。上午7時,他搭載巨型氮氣球(填充了約991立方米氮氣)升空,約2小時後抵達13.589萬英尺(大約4.14萬米)高空。
  • 氣象氣球萬米高空與客機相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3日報導,近日,一隻內部安裝有GoPro高清相機的氣象氣球在3.7萬英尺(約1.1萬米)的高空中捕捉到了其上方約150米處的一架達美航空飛機一閃而過的畫面。在相機捕捉到的畫面中,一架飛機迅速從高空掠過,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了兩條白色的「尾巴」,在蔚藍的天空中格外顯眼。
  • 螞蟻從萬米高空掉下來會摔死嗎?
    通過計算可知,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從一萬米高空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螞蟻墜地時的速度高達443米/秒,這都已經超過了1馬赫。撞擊時的衝擊力非常大,螞蟻的身軀無法承受住。 但在現實中,空氣阻力始終存在,而且還會正比於速度的平方。也就是說,隨著螞蟻的下落速度變得越來越快,螞蟻所受到的空氣阻力將會迅速增加。
  • 3萬米高空熱氣球之旅 帶你到太空的邊緣
    3萬米高空的熱氣球之旅6月17日午夜,大約二十個工作人員摸黑抵達試飛地點集合,將眾多的儀器、熱氣球、滑翔翼傘、控制系統與傳感器等設備安裝妥當。18日清晨7點45分,設備起飛,花了大概1小時45分鐘,就將載重的裝備成功升空到距離地面11.8萬英尺(約3.35萬米)的太空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