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肺魚在廣州河道出現?市民撈著「大黑魚」卻不敢吃,只能放生

2021-01-15 小九九趣事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物種入侵的事件,一些外來物種在去往別的環境時,由於環境改變,缺乏天敵,很容易就造成物種泛濫,嚴重影響著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在我國也發生過物種入侵的事件,其中我們愛吃的小龍蝦就是典型的入侵物種,但是好在我國擁有眾多吃貨,這種入侵的物種也最終沒有在我國掀起風浪,反而成了眾多吃貨的美味佳餚。

近日,在廣州又出現一種新的外來物種,據悉,在廣州的河道中,經常能夠從中捕到一種奇怪的魚。這種魚全身呈黑色,體長能夠達到50公分,有人說這是一種「非洲肺魚」。而在廣州的這條河道名叫石井河,由於汙染嚴重,河水非常骯髒,而當地人常常將這條河稱作「黑河」。但是在近幾年,由於不斷加強治理,這條河水質慢慢變好,在河中的魚類也多了起來,但是當地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魚。

而關於是非洲肺魚的說法,有人也進行了了解,根據相關資料得知,非洲肺魚是生活在非洲乾旱地區,生命力極強,在乾旱時期會進入休眠,只要有水就能夠活過來。而在廣州地區捕捉到的「大黑魚」外表和非洲肺魚有點相似。但是也有人猜測,這種大黑魚是一種罕見的變異的「巨型七星魚」。

到目前為止,對於這種大黑魚的真實身份還沒有最終定論。雖然在我國有很多吃貨,但是對於這種不明身份的魚,還是比較謹慎,不敢隨便食用,而最終不得不將這種魚放生。

相關焦點

  • 廣州河道出現非洲肺魚?市民撈起「半米黝黑大魚」,不敢吃又放生
    比如近日,廣州白雲區的一位市民,在石井河遊玩時,發現一條烏黑的「怪魚」在水邊浮遊,他將其撈起後被這條「怪魚」的外形所震驚——有人稱這是一條「非洲肺魚」!廣州竟還有「非洲肺魚」?「我爸爸早上出門撿回來了,說這條魚在石井河岸邊遊來遊去,他一下就撈了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別人放生的」網友(小陳)介紹說,這條「怪魚」是其父親,早上「遛彎」帶回來的,是從附近的石井河裡撈起來的。石井河是廣州市內大河,河中野生魚不少,河邊也常有人釣魚、捕魚。
  • 廣州河道現射魚高手,水底大黑魚被射對穿,市民直呼太殘忍
    這位目擊的市民驚訝說。 在這位市民看來,生魚可是廣州河道裡的「霸主」,皮糙肉厚而且喜歡躲藏在深水淤泥裡,平常的釣魚人、撒網捕魚的
  • 藕塘釣起四腳怪魚,小魚和蝦一口吞,竟是大名鼎鼎的肺魚
    雖然到了冬天,但是當地也有很多釣魚人在活動,可想釣魚的魅力何其之大。在當地的農村,冬天氣溫低,但是不影響釣魚,河溝或者池塘裡的鯽魚很好釣。最近,有釣魚愛好者在自己藕塘裡,釣起一條黑乎乎的四腳怪魚,釣友稱,剛釣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條黑魚。當地黑魚很多,不管是河裡還是水庫都有黑魚的影子,在當地黑魚很受歡迎。
  • 肺魚這種不吃不喝冬眠四年的功夫,人類為什麼不學一學?
    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說的就是非洲人從乾燥板結的河道中挖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魚來,讓人瞠目結舌!當然大家現在都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肺魚!一般能短暫離開水面的有鱔魚,鰻魚還有黑魚,但堅持幾年明顯不行,兩者區別不是一般的大,當然這是由肺魚特殊的身體構造所決定的。
  • 廣州男子河道射魚,水底大黑魚輕鬆射穿,高效還是殘忍?
    黑魚,在廣東地區叫生魚、財魚,是一種鱗甲堅硬,甚至菜刀都難破開的掠食魚,頗令許多主婦頭疼。然而,當深藏水底的黑魚,碰上銳利的魚鏢,則瞬間無所遁形,被輕鬆捕獲。近來,一種「射魚」活動,正在廣州地區的大河小溝邊上流行開來.......
  • 肆意放生致生態危害?浙江河道現兇猛掠食魚,形似黑魚體色發黃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許多外來物種入侵我國江河湖泊,構成不小生態威脅。比如近來,一種「尖頭怪魚」在浙江的許多河道裡出現,可能為兇猛的外來物種,已引起許多關心生態的人重視...「吃鉤兇的很,好多人都釣到了,有大有小...開始都以為是黑魚的。」
  • 長江邊出現成群黑魚,唾手可得!網友:假如你碰到的話,你撈嗎?
    提起黑魚我們都很熟悉,這種魚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不僅肉多刺少,並且相對於其他魚類來說肉質鮮美。黑魚的價格並不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食材,那麼如果你在河邊碰到成群的黑魚,你會撈走嗎?近日,湖北武漢長江邊,出現一大群黑魚在淺水區遊動,甚至呆呆的一動不動,相對於野生黑魚來說,明顯不一樣。
  • 無知市民隨便放生雀鱔 導致一池塘魚被大魚吃光
    廣州市漁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當中,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市民,喜歡在江河放生魚兒積德,但正是這種對放生種類不經科學選擇的行為,使得江河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悲慘局面。  兩條雀鱔將塘魚吃光  日前,一位南海養殖戶王老闆提著兩條6公斤重的雀鱔,來諮詢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
  • 兩條雀鱔將整個魚塘魚吃光 放生反殺生
    廣州市漁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當中,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市民,喜歡在江河放生魚兒積德,但正是這種對放生種類不經科學選擇的行為,使得江河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悲慘局面。  兩條雀鱔將塘魚吃光  日前,一位南海養殖戶王老闆提著兩條6公斤重的雀鱔,來諮詢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
  • 泰國深山現「金字塔」,黑魚泛濫卻無人敢食用
    【點睛】在泰國的深山中,在泰國東南部有一處原始森林,在森林的掩映下有著一處奇觀,數萬條黑魚擁擠在不大的水塘裡,黑魚每條都有一尺有餘,黑魚雖然碩大看著肥美卻無人敢食用。談到金字塔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埃及金字塔,類似的建築還出現在亞馬遜的深林中。但是這裡的金字塔與祭祀無關,在它的背後卻流傳著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近親結婚在現代觀念中和倫理上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逾越的紅線,但是在泰國的那個年代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常見的。
  • "水煮紅燒兩相宜" 美味黑魚在美國卻成"兇殘水怪"
    東方網3月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Discovery的節目,北美發現一種怪魚,吃所有其他的魚,捕食手段兇殘,離開水能活三天,在陸地上滑行,會襲擊小孩、寵物甚至成人,如同遠古物種。它就是黑魚。」微博上有關黑魚入侵北美的故事近日又被提起,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到了北美就成了兇殘的水怪。其實,世界各國都在飽受此類生物入侵的困擾,我國則是受其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
    直到雨季河床泛濫時再鑽出來,這種不吃不喝的假死狀態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完全乾涸情況下)....跟它比生存(睡覺)能力,你毫無勝算。建國前就成精的它是無辜的,這種逆天裝死技能經多年修煉而來。被譽為「活化石」的它比恐龍輩分更高,有四億多年歷史,分布於非洲、澳洲、南美洲的淡水中。老子只不過想好好睡個覺…肺魚分三類(澳洲、美洲、非洲,只澳洲肺魚無法在泥土中休眠),今天主要聊的是非洲肺魚。
  • 肺魚為什麼能夠「不吃不喝」活4年之久?
    肺魚是最古老的魚類之一,它們早在距今約4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而且在現在依然分布在澳洲、美洲以及非洲的水域中。而它們之所以能夠歷經數次的滅絕事件以及環境變化存活至今,要得益於肺魚強大的生存能力。其中,最讓人震驚的無疑就是它可以不吃不喝的生活4年之久了。
  • 一種最難死的魚類——非洲肺魚
    在非洲,許多生物由於氣候乾旱炎熱,最終走向滅亡。但是也有在非洲沙漠那種環境艱難生存下來的生物,非洲撒哈拉沙漠常年的氣溫在42℃左右,加上降水稀少,就像一座火焰山。在撒哈拉沙漠那裡,就存在著這樣一種神奇的魚類——非洲肺魚。
  • 非洲肺魚被稱史上最強「不死魚」,可離開水5年不死!
    而且,這條魚遇到水域環境,3秒便可「復活」,這便是史上最強的非洲肺魚。非洲的肺魚是生活在淡水裡的魚,這種魚和其他魚最大的區別除了能用鰓呼吸之外,還能用鯽魚代替肺呼吸,即使在枯水時期也能潛入泥土中進入夏眠。非洲的肺魚離開水域環境也能生活,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可以用「肺」呼吸。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非洲蝸牛,也被稱為棕色雲曼納蝸牛,屬於瑪瑙科瑪瑙屬。在非洲,非洲蝸牛可以說是超級美食。非洲加納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然而,在非洲蝸牛入侵中國之後,它變得廣泛,但中國的敵人卻不敢吃它。這就是為什麼?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1)
    幹土地中挖出「非洲肺魚」(圖源見水印)這種魚奇特之處在於「夏眠」,它們會在夏季枯水時鑽入地下,用分泌物將身體包裹作繭,然後裝死。直到雨季河床泛濫時再鑽出來,這種不吃不喝的假死狀態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完全乾涸情況下)....跟它比生存(睡覺)能力,你毫無勝算。建國前就成精的它是無辜的,這種逆天裝死技能經多年修煉而來。
  • 水族百科(非洲肺魚篇)
    非洲肺魚(詳情介紹)被稱為魚類的活化石,隨著人類對於非洲肺魚的了解越來越多,科學家們發現非洲肺魚用來繁殖和棲息的水域正在逐漸減少,非洲肺魚正面臨著絕種的危險。  現生非洲肺魚主要生活於河流中,體長可達1~2米,腦顱骨化程度頗低,脊椎為軟骨,鱗退化為骨質圓鱗。非洲肺魚被分為四個不同的種,主要分布於非洲赤道附近地區的河流和大湖中,但分布北達塞內加爾,南至莫三比克。非洲肺魚和美洲非洲肺魚都有雙肺,鰓蓋相對較小,在河流完全乾涸時在河床淤泥中做洞,以休眠狀態度過長達6個月的乾旱季節,完全脫離水,在空氣中存活。
  • 肺魚---生命的耐力等待
    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江河裡,生長著一種介於魚類和兩棲類之間的珍奇動物——肺魚。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