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調控項目課題驗收會議...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10月15日,由中山大學承擔的蛋白質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新調控機制」課題驗收會在北京召開。項目責任專家、項目專家組成員和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以及項目研究團隊共30餘人參加了會議。

    項目首席科學家徐安龍教授以及三位課題負責人做了工作總結報告。驗收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報告後,從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研究水平及創新性、人才培養、對項目總體目標的貢獻等方面對課題執行情況進行了評價。

    「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新調控機制」項目於2013年立項,共設立3個課題,由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等4個單位共同承擔。研究團隊發現和鑑定了胸腺發育及免疫應答過程中可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位點的調控規律和關鍵基因,並且在調控機制上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各課題完成了計劃任務和考核指標,組織管理規範,通過課題驗收。

相關焦點

  • ...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研究」中期總結會議召開   清華新聞網9月1日電 日前,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研究」在清華大學召開項目中期總結匯報會。
  •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項目進展順利
    2014年8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武漢召開。項目責任專家、專家組成員、國內同行專家以及項目組成員等40餘人參加會議。    首先,項目首席科學家對前兩年總體執行情況進行了匯報;然後,各課題負責人對課題進展情況、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後三年的規劃做了詳細總結和匯報。與會專家在審閱項目中期總結報告、聽取項目和課題負責人匯報的基礎上,對項目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進行討論和評議,並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
  • 「賴氨酸翻譯後修飾及對蛋白質功能的調控作用」
    7月29日,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賴氨酸翻譯後修飾及對蛋白質功能的調控作用」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召開。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健康所研究員秦樾主持。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朱慶平副處長和健康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孔祥銀研究員出席會議並講話。   孔祥銀代表項目承擔單位致歡迎辭。
  • 真核生物核糖體蛋白基因的轉錄調控
    在前基因組時期,構建基因調控網絡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然而,一個物種中包含有成千上萬的基因,因此構建基因調控網絡難度不言而喻。基於對核糖體蛋白(RP)基因近50年的研究,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基因更好地來理解和構建調控網絡。 RP基因的早期研究是在大腸肝菌中開始的,RP基因在原核生物中形成操縱子,一些RP蛋白還能夠結合到翻譯成這些蛋白的mRNA上,引起翻譯的終止,在翻譯水平形成一種RP基因的調控反饋網絡。
  • 「973計劃」蛋白質研究項目2019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公布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科技部關於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9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4年立項的1個項目、2015年立項的151個項目的結題驗收。
  • 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
    終止時,在終止因子參與下,轉肽酶將合成的肽鏈水解離開核糖體,核蛋白體也從mRNA脫落,重新進入又一個循環,蛋白質合成時,在一條mRNA鏈上,同時結合著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相同的多條肽鏈。蛋白質合成也有許多加工修飾過程,剪切一部分肽段,加入糖、脂,進行磷酸化,羥化等等。多聚體構成的蛋白質還要經過聚合過程。
  • 973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公布—新聞—科學網
    科技部關於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國科發基〔
  • 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4個項目啟動實施
    復旦大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4項,分別是「病原菌核糖體調節因子的發現、鑑定及調控機制研究」、「表觀遺傳調控中關鍵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功能研究
  • 973計劃項目「微生物多細胞體系的設計與合成」課題驗收會成功召開
    )課題結題驗收會在天津召開。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主持並任課題驗收專家組組長。課題驗收專家組成員包括:973計劃領域專家諮詢組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深圳大學陳思平教授,項目專家組成員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院士、北京大學吳曉磊教授、江南大學堵國成教授、天津大學張衛文教授,特邀同行專家(973首席)南開大學劉育教授、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蔡志明教授、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馮雁教授、浙江大學楊立榮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孫潤倉教授,以及項目依託部門管理專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李人傑副處長
  • 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 PTEN 家族新成員 PTENβ
    北京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優博培育計劃梁會博士與基礎醫學院陳西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PTEN 基因除了具有重要的抗癌作用,還廣泛的參與胚胎發育、細胞遷移、物質代謝、神經元活動、幹細胞分化等生物學過程,然而,其功能多樣性的基礎仍不明了。2014 年尹玉新課題組首次在 Cell Metabolism 報導了真核生物新的蛋白編碼機制,即真核細胞可以選用非 AUG 作為啟動子編碼蛋白,因此單一基因序列可以啟動不同編碼子編碼合成多個異構蛋白。
  • 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PTEN家族新成員PTENβ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尹玉新教授課題組最近取得研究突破,首次鑑定出抗癌基因PTEN家族的新亞型蛋白PTENβ。PTENβ定位於核仁,參與調控rDNA轉錄和核糖體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 基因組編輯高效調控內源基因蛋白質翻譯新方法提出
    基因組編輯是在基因組水平對基因進行精確、定向修飾的一種高效生物技術方法。簡單、高效的CRISPR/Cas9編輯體系的出現給生命科學帶來了新的技術革命。CRISPR/Cas9通常在基因組靶向位點造成DNA鹼基的添加或刪除,導致基因功能的缺失。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建立了一個通過CRISPR/Cas9高效調控內源mRNA翻譯的方法。
  • 基因表達調控機理的關鍵在蛋白質與核酸的相互作用上
    終止子(terminatorT)是給予RNA聚合酶轉錄終止信號的DNA序列。在一個操縱元中至少在構基因群最後一個基因的後面有一個終止子。另一類是依賴ρ因子的終止子,即其終止轉錄的作用需要ρ因子的協同,或至少是受ρ因子的影響。不同的終止子的作用也有強弱之分,有的終止子幾乎能完全停止轉錄;有的則只是部分終止轉錄,一部分RNA聚合酶能越過這類終止序列繼續沿DNA移動並轉錄。
  • 遺傳發育所建立基因組編輯高效調控內源基因蛋白質翻譯新方法
    遺傳發育所建立基因組編輯高效調控內源基因蛋白質翻譯新方法 2018-08-07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CRISPR/Cas9通常在基因組靶向位點造成DNA鹼基的添加或刪除,導致基因功能的缺失。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建立了一個通過CRISPR/Cas9高效調控內源mRNA翻譯的方法。該方法可通過提高蛋白質翻譯效率,增加目標基因的編碼蛋白水平。  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產物一般受到轉錄、轉錄後RNA加工、蛋白質翻譯及翻譯後加工、蛋白降解等多個水平的調控。
  • 省水科院重大科研項目等二項課題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與科技處對該院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基於數據同化的洞庭湖水沙模擬及調控技術研究」(以下簡稱「水沙同化」)和一般科研項目「洞庭湖水系歷史演變分析」進行了結題驗收。院黨委書記、院長伍佑倫、清華大學水利學院朱德軍教授、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情中心閔要武主任等參加會議。
  • 轉錄的多種終止機制
    相對來說,與之作用的蛋白質被稱為「因子」(factor)。順式(cis)與反式(trans)來自拉丁文前綴,是「在同一側」和「在另一側」的意思。這兩個詞在順反異構中比較好理解,在分子生物中的用法與早期研究有關。在早期的分子遺傳學研究中,經常要判斷對某基因的調控作用是來自DNA分子本身,還是來自另一個分子。
  • 基因表達調控之DNA、RNA和蛋白質的三角戀
    >電視電影裡的劇情很多都有男一男二追女一的故事,鬧得某些觀眾失去耐心,據說要給編劇寄刀片。
  •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啟動海洋氮循環研究
    3月18日,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大氣物質沉降對海洋氮循環與初級生產過程的影響及其氣候效應」項目工作部署會在青島召開。項目責任專家、項目專家組成員、項目研究團隊參加了會議。
  • 北京基因組所合作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任捷與清華大學生科院孫前文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6A能穩定R-loop的形成,進而調控基因轉錄的有效終止。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去泛素化酶USP21調控Nanog轉錄因子機制
    研究人員運用雙報告基因系統篩選了46個去泛素化酶,並最終找到了能夠通過去泛素化並穩定Nanog蛋白水平的去泛素化酶USP21。此外,研究人員還證實了USP21不僅能夠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的乾性,還能夠明顯提高iPS的效率。USP21本身的表達水平受到LIF/STAT3信號通路的調控,而USP21與Nanog的相互作用則受到ERK信號通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