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

2021-01-10 清華大學新聞網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研究」中期總結會議召開

  清華新聞網9月1日電 日前,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化學生物學研究」在清華大學召開項目中期總結匯報會。

  該項目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廈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6家單位共同承擔。項目主要研究與退行性疾病相關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功能和調控機制、異常修飾影響蛋白質摺疊和功能的分子機制,並發展相應的調控小分子,從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水平為相關退行性疾病的發生機制研究提供依據。

圖為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合影。

  項目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化學系李豔梅教授匯報了項目的立項背景、中期重要進展以及後三年的主要研究內容與目標。其中,重點介紹了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即:金屬離子結合對退行性疾病相關蛋白質的調控,蛋白質磷酸化調控及抑制劑篩選,退行性疾病相關修飾蛋白質的合成獲取及功能研究。四位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課題的中期進展,並為提出了局部的研究調整方案。專家們對項目取得的中期成果、項目組織和管理、課題組間合作研究表示了充分肯定,並針對後三年的研究方案調整給予了建議。項目組成員將根據專家們的意見對項目後三年研究工作進行部署。

  項目專家組成員和特邀同行張玉奎院士、詹啟敏院士、楊芃原教授、赫榮喬教授、王建枝教授、楊正宗教授、吳嘉煒教授、歐光朔教授等8位專家,清華大學科研院負責人以及項目組研究骨幹人員和相關團隊成員近40人出席了會議。

供稿:化學系 編輯:蕾 蕾

相關焦點

  • 水生所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獲進展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是調節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的關鍵步驟,是蛋白質動態反應和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分子基礎,也是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的重要靶點。由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在樣本中含量低且動態範圍廣,其研究極具挑戰性。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及其功能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蛋白質錯誤摺疊可被感知 神經退行性疾病又見曙光
    近日,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了宿主細胞抵抗細菌感染的免疫機制,同時發現被稱為血紅素調節抑制劑(HRI)的蛋白質通過感知並相應錯誤摺疊蛋白對該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
  • Molecular Cell: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賴氨酸翻譯後修飾及對蛋白質功能的調控作用」
    7月29日,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賴氨酸翻譯後修飾及對蛋白質功能的調控作用」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召開。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健康所研究員秦樾主持。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朱慶平副處長和健康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孔祥銀研究員出席會議並講話。   孔祥銀代表項目承擔單位致歡迎辭。
  • 蛋白質的甲基化修飾
    蛋白質甲基化經常與乙醯化並列,因為它們都是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經常發生在組蛋白上。不過從化學反應的角度來看,乙醯化可以算作一種短鏈脂醯化修飾,這裡主要討論甲基化方面的問題。 蛋白質的甲基化供體是S-腺苷甲硫氨酸(SAM),受體通常是賴氨酸的ε-氨基和精氨酸的胍基。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除了一些傳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硝基化、乙醯化、SUMO化引發關注外,還有一些修飾策略,如PEG化修飾、脂質體化、糖基化,這些複雜的調控作用在眾多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等)以及一些炎症等中都起到關鍵調控作用。通過對蛋白質修飾的調控和反調控可能給眾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契機。生物谷整理了一些蛋白質修飾在癌症方面的研究。
  •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蛋白質在發生翻譯後修飾後,理化性質會發生顯著改變,從而實現了蛋白質功能的指數級擴增。
  • 科學家探討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肉品質影響—新聞—科學網
    中國農科院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近十年來聚焦宰後早期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關聯調控肉品質的分子機制,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基於該團隊已有研究基礎,近日其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影響肉品質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系統梳理,綜述了蛋白質磷酸化、乙醯化、亞硝基化和泛素化等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肉品質的影響,重點討論了蛋白質磷酸化對肉品嫩度、色澤、持水性的影響以及影響蛋白質磷酸化功能的機制和因素。相關成果發表於《食品科學與食品安全綜合評論》。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研究中取得...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今在滬隆重開幕
    蛋白質的修飾與降解,和生命活動以及各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這一領域已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
  • 研究發現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
    該研究發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過磷酸化增加內質網錨定蛋白Insig的活性,進而抑制肝臟脂質合成的功能,揭示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機制。非酒精性脂肪肝與2型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重大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肝臟脂肪酸從頭合成的增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MPK是真核生物主要的能量感應因子,在能量應激的情況下感應細胞內升高的AMP:ATP和ADP:ATP水平,通過抑制合成代謝,促進分解代謝使能量達到穩態。AMPK作為機體重要的能量感應因子,調控著蛋白質、脂肪和糖代謝等過程。
  • 蛋白質修飾研究的最新篇章
    通常,蛋白質在表達以後還需要經過不同程度的修飾才能發揮所需要的功能。這種翻譯後修飾過程受到一系列修飾酶和去修飾酶的嚴格調控,使得在某一瞬間細胞中蛋白質表現出某種穩定或動態的特定功能。蛋白質翻譯後修飾(PTM)通過共價添加官能團或蛋白質,調節亞基的蛋白水解切割或整個蛋白質的降解來增加蛋白質組的功能多樣性。
  • ...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自然·化學生物學》報導新型甲基化腺嘌呤...
    文章首次報導了人類mRNA中一種新型的轉錄後修飾,即1-甲基腺嘌呤(N1-methyladenosine,m1A);並開發了測序新技術「m1A-ID-seq」,實現了全轉錄組水平上m1A這一可逆RNA修飾的譜圖鑑定。
  • 科學家發現蛋白翻譯後修飾新方式
    近日來自芝加哥大學Ben Mary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並詳細闡述了其生物學作用。
  • 蛋白質的脂化修飾
    #蛋白質翻譯#蛋白質的脂化(lipidation)修飾是指脂類分子與蛋白質共價結合,從而改變其結構與功能。很多人將脂化修飾看作一種翻譯後修飾(PTM),其實有些脂修飾可以是共翻譯過程,如NMT催化的豆蔻醯化等。與糖基化相比,脂修飾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樣性,這與兩種生物分子的結構特點直接相關。在生化中,糖與脂是處於兩個極端的分子。
  • 蛋白質修飾研究現狀與未來
    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在很長時間內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研究並未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由於對蛋白修飾重要性的重新定位,導致了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蛋白組學研究的迅速崛起,可以預期在未來的3-5年時間內國際上將會產生大量的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譜蛋白組研究成果,並最終導致大量新的疾病標誌物和疾病特異藥靶蛋白的發現。大量研究成果在路上,而更多的研究發現擺在眼前,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
  • 知名專家在線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蛋白質組研究是後基因組時代最前沿和最熱點的研究領域之一,蛋白質組的研究不僅能為生命活動規律提供物質基礎,也能為眾多種疾病機理的闡明及攻克提供理論根據和解決途徑。建立了一系列複雜背景幹擾下低豐度蛋白質和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高靈敏鑑定和高準確定量新方法。近年來,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和S973課題等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十餘項,發表SCI論文164篇,被引三千餘次,在質譜分析和蛋白質組學研究領域應邀撰寫多篇綜述。授權中國發明專利十餘項。
  • 耶魯大學劉延盛團隊發現磷酸化修飾對蛋白質表達穩定性的影響
    細胞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功能分子是蛋白質,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是調控蛋白結構、定位、穩定性以及降解速率等特性的重要方式。最常見的磷酸化修飾對於蛋白質的特性和功能發揮著基礎作用。該課題利用最新的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定量技術,在組學層面系統評估了磷酸化修飾對蛋白質表達穩定性的影響,為了蛋白質降解速率和翻譯後修飾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該研究的主要發現有:1.
  • 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圓滿落幕
    蛋白質的修飾與降解,和生命活動以及各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這一領域已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