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動研究探索心理扶貧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國家的現代化離不開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又離不開心理的現代化。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就在其闡述的「建國方略」中將「心理建設」作為三大建設之首,他認為「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家」,首先必須進行心理建設。然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心理」這一上層建築,沒有經濟基礎的保障是難以「建設」的。具體到脫貧問題上,2020年我國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有了現行標準下的全面脫貧這一經濟基礎之後,要謀劃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就不能不重視心理扶貧。心理扶貧開展得太早,貧困群眾看不到實惠,就會流於空談;心理扶貧開展得太晚,脫貧內生動力沒有激發,就會出現返貧。因此,現在開展心理扶貧,適逢其時。

心理上的貧困是有其歷史文化淵源的。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佔統治地位的宗法制度綿延兩千多年,對貧困群眾的心理影響深遠。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教育百姓要安貧樂道,把貧困當作美德,並把富裕視為使人道德敗壞的誘因,要老百姓安於貧困、以貧為樂。以貧窮為美德,歌頌安於貧窮,這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是有利的,因為安於窮困就不會有太多欲求。所以,這是封建統治者為統治人民而製造出來的一種道德標準,由此形成的刻板印象一直根深蒂固。而在今天的社會主義中國,我們關心貧困群眾的利益,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因此,要實現鄉村振興,使落後的小農經濟(自然經濟)轉變為現代化的商品經濟,就一定要培育現代化的心理。毋庸置疑,心理扶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要使心理扶貧做到有的放矢、準確高效,就需要心理學者提供中國扶貧情境下的心理學知識。比較尷尬的現狀是,目前基於中國情境的心理扶貧研究還比較欠缺。從社會科學的發展歷史來看,西方社會科學的宏大敘事主要發生在18—19世紀,如馬克思、亞當·斯密、馬克斯·韋伯和愛米爾·涂爾幹等社會科學家通過其著作建構了宏大的社會科學思想體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社會科學基本上完成了中觀的敘述,湧現出諸多我們今天所說的理論。當代社會科學包括心理學,大都集中在微觀層面或者方法論層面進行檢討完善,因為這兩個領域較易生產新的知識。但是,我們如果把當代西方微觀的心理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知識應用到對中國社會的研究中,就很難回答宏觀甚至是中觀的問題。中國的學者們學習了歐美的方法和理論,簡單地運用它們來解釋中國,忽視宏觀和中觀的理論背景,過分拘泥於微觀的研究會使得我們很難認識中國。所以,今天中國的心理學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對中國是「研究得越多,知道得越少」。這就陷入陳雪峰所提到的窘境,心理扶貧的研究與實踐存在著脫節,即貧困心理機制的研究脫離社會實踐,研究結論難以指導扶貧實踐。

如何解決當前的困境呢?還是需要心理研究者深入基層,進行廣泛的調研和案例研究,提出中國心理扶貧的概念並構建有生態效度的理論。目前,採取行動研究探索心理扶貧是一條較為可取的路徑,即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從實際工作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正如黃希庭指出的,行動研究要堅持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封建小農經濟(自然經濟)兩千多年的影響,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貧困群眾特別依賴直接經驗,不重視間接經驗,這就導致輕視書本知識、目光短淺的心理傾向。小農經濟不需要多少知識即可應付生產,故而不重視文化知識。他們有了錢寧可用於蓋房、修廟、買電視、打麻將、建墳、祭祖,卻捨不得花錢送孩子上學。此外,小農經濟是單家獨戶的生產單位,自給自足,家長制是必然的產物,家庭內部缺乏民主和協商習慣,因而民主、法治難以推行,繼而難以適應組織化的生產。小農心理讓人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容易滋生宗教迷信思想,並導致宿命論的心理產生。當然,小農心理的影響既深且遠,決不限於農村。心理扶貧,絕不能脫離農民這個群體的現實。現行標準下的全面脫貧,使農民擺脫了貧困,過上小康生活,這是幾千年來的第一次。然而,農村的富足仍然停留在吃、穿、用等物質生活方面,農民的精神生活並不富裕,即還沒有完全擺脫心理貧困。比如,有的農民家裡客廳陳設很講究,甚至富麗堂皇,但缺少書報雜誌等文化用品。富裕的農民由於精神生活欠充實,文化科學知識不足,封建迷信、賭博、看風水等陋習已有苗頭。擺在農民面前的現實是:較為豐富的物質生活與心理貧乏的精神生活長期並存。這些都是需要心理扶貧長期來解決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理扶貧的行動研究應堅持的第二個原則是要採用系統論的觀點。從研究對象上來說,心理扶貧應根據系統論的觀點,以生命歷程為線索,從兒童早期開始,針對生命歷程各個階段表現出的心理貧乏問題進行心理幫扶。比如,對貧困代際傳遞中的兒童心理進行研究與幹預;對新婚夫婦進行新家庭建設的心理幫扶,教會他們優生優育和科學撫養嬰幼兒。對農村社區來說,心理扶貧的基本任務是抓好村莊「軟建設」,改變社區陳規陋習和落後心理觀念,培育社區居民的現代性心理。從研究方法上來說,心理扶貧牽涉的變量、問題和層面都相當複雜,單單依靠一種研究方法必然會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與推廣價值。因此,心理扶貧的研究不僅要有量的研究,還應當有質的研究;不僅要有通則式(nomothetic)的解釋,也要有特則式、個案式(idiographic)的研究;不僅要有演繹的實證研究,也應該有歸納的質性研究。而當務之急,就是要系統建構符合中國實際的心理扶貧理論。

長期以來,中國的心理學越是發展,就越是為西方心理學的理論做註腳,無法為全人類的心理學貢獻中國學者的智慧。這種局面與我們這樣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大國地位不相稱,也與中國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需求不相稱。中國在扶貧脫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在這種情境下,心理扶貧也許是中國心理學發展的一個契機。心理工作者有義務也有責任為心理扶貧貢獻力量,為鄉村振興提供心理支持,用心理知識增進脫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本文系海南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高層次人才項目「脫貧內生動力的心理結構、作用機制及治理路徑研究」(2019RC138)、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生命歷程視角下海南黎族家庭世代貧困的生成機理及治理研究」(17CMZ04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管理學院;西南大學心理學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傅安國 黃希庭

精彩推薦:

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心理扶貧:從「外援」走向「內源」——面向貧困地區兒童的心理幫扶
    雷曉梅等人對陝西關中貧困地區927例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兒童的生活質量受到地域差異、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經濟條件、母親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類型的影響;鄉鎮居住地,父母分居、離異或喪偶,家庭貧困,重組家庭是兒童主觀生活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這一結果與我國常模存在一定差異,體現了不同貧困地區兒童教育與心理需求的差異性。
  • 心理服務助推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
    心理扶貧的基本理論 扶貧要先扶志,要關注激發和提升貧困人口的心理動力,讓人們能積極自發地為脫貧致富而行動起來,實現長遠發展。 心理學對貧困問題的關注已久,最初的代表性研究是關於貧困歸因的研究,即什麼原因導致貧困。
  • 「知名科學家/兩院院士扶貧扶志行動」啟動
    2018年6月28日下午,「知名科學家/兩院院士扶貧扶志行動」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第一中學啟動。中國科學院匡廷雲院士、中國工程院金湧院士等知名科學家和著名書法家龐中華老師等知名人士走進張北縣,給孩子們帶去關心和幫助。
  • 拉家常、整家務、清衛生...濟寧志願者青春扶貧在行動
    凌寧、劉得彩是濟寧市「金暉助老」青春扶貧志願者中的兩名團員,也是全市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青春扶貧行動、投身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共青團濟寧市委聯合濟寧市扶貧開發辦深化開展「金暉助老」——青春扶貧志願者行動,招募、選拔1332名青年志願者結對幫扶666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時幫扶人口中的65歲以上不集中供養的留守、失獨老人,到老人家中開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務、清理一次個人衛生、維修一次家電、送一件過冬用品」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助老志願服務。
  • 最強颱風 | 中國扶貧基金會人道救援在行動
    最強颱風 | 中國扶貧基金會人道救援在行動 2019-08-15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利得科技集團精準扶貧「利智行動」正式啟動
    上證報訊(記者 陳玥)近日,利得科技集團精準扶貧「利智行動」啟動儀式正式召開,並於現場發起首輪利得人愛心募捐。利得科技集團總裁兼CEO李興春博士、副董事長王佑常先生等高管團隊成員在現場率先領捐,全體利得人積極響應號召,紛紛伸出助學之手,踴躍捐款。
  • 宜君縣積極探索光伏扶貧可持續發展
    走進宜君縣五裡鎮榆五川,一片片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氣勢恢宏,這是宜君脫貧攻堅以來實施的光伏扶貧項目。近年來,該縣立足資源優勢,在光伏收益分配、管理運營、一地多用等方面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光伏扶貧可持續發展之路。
  • 視頻|「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啟動,創新探索「徒步+扶貧+觀光...
    「我將更加關注韶關扶貧事業的發展,希望更多的優秀企業家、愛心人士和我一同關注扶貧、投身公益,推動扶貧公益事業發展。」杜鋒說。東莞駐韶關市扶貧工作組,認購3800萬的扶貧產品;北京深醒魔方有限公司、廣州中洲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有限公司,各認購1億的扶貧產品。現場還有其他有關企業、青農會等進行認購。
  • 助力扶貧,暖鋒在行動
    聯繫人:李建銀 / 王曉波地址: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那能鄉弄亭村暖鋒計劃介紹:暖鋒計劃是高頓教育旗下的精準扶貧項目,定位於產業扶貧,發揮高頓優勢,調動學員和企業兩類資源暖鋒過境,生機勃勃,紮根農村,探索出一條「授人以漁」的可推廣創新實踐和務實扶貧模式。選派有創業精神,有想法、有熱情的優秀員工到農村掛職兼任村長助理,做鄉村創客,帶領貧困戶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產業,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同時授之以漁,賦能當地人,協助、培養鄉村有開創精神的創業家,幫助、培訓其開展項目,提供資金、資源支持。共同開啟「企農結合」模式,推進富寧縣脫貧攻堅工作。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建聚攏民心 扶貧開花結果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立足實際,積極探索,攻堅克難,多措並舉,以黨建為引領,以民生為根本,走出了一條卓有成效的扶貧之路,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同心超市」暖民心  「把自己家裡收拾乾淨還能得積分,拿著積分卡到村裡『同心超市』兌換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真是太好了!」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義診送溫暖,呵護孩子心理健康
    據悉,「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是為貫徹落實國家衛健委、中國關工委等十二部委《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而發起。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教育扶貧是「扶智、扶本、扶根」工程,針對芒市教育起步晚的情況,既要充分考慮地方需求,也要和具體對接部門做好溝通,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正把教育扶貧工作做實做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總結探索了「科研引領、精準對接、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教育扶貧模式,聚焦地方實際需求,實施精準教育扶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國科學院一共派出科技副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扶貧幹部300多名,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有90多名幹部堅守在各自的扶貧點。另外,我們全院有幾百名科研人員也衝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以各種方式來參與扶貧工作。科研人員和掛職幹部也多次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稱號,他們以實際行動把科研論文寫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 省屬高校精準扶貧二十大典型項目掃描
    四川農業大學:創新農技推廣模式服務地方農業發展四川農業大學舉全校之力投身於四川省科技扶貧工作中,通過農發院有效整合了學校科技、人才資源,實現了集團軍式的科技扶貧。在此基礎上探索凝練出的「雅安模式」及其推廣應用,推動了四川省農業產業發展,助推貧困地區的持續脫貧。
  • 中投扶貧樣本 | 新華保險:深耕細作,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近年來,中投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率領系統直管企業中再集團、中國建投、銀河金控、銀河證券、申萬宏源、中金財富、新華保險、中金公司,切實承擔貴州省施秉縣、青海省循化縣、甘肅省會寧縣和靜寧縣的定點幫扶任務,探索創新中投公司特色扶貧舉措,實現「三省四縣」脫貧摘帽和貧困人口清零,走出了一條具有中投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為國家減貧事業貢獻了中投方案與中投智慧。
  • 中投扶貧樣本|新華保險:深耕細作,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近年來,中投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率領系統直管企業中再集團、中國建投、銀河金控、銀河證券、申萬宏源、中金財富、新華保險、中金公司,切實承擔貴州省施秉縣、青海省循化縣、甘肅省會寧縣和靜寧縣的定點幫扶任務,探索創新中投公司特色扶貧舉措,實現「三省四縣」脫貧摘帽和貧困人口清零,走出了一條具有中投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為國家減貧事業貢獻了中投方案與中投智慧。
  • 河北巨鹿:凝聚企業合力 扛起扶貧責任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永晨、黃清標)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積極發動520多家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投身「百企幫百村」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共計投入資金5.6億元,參與企業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額位居河北省前茅,實現了巨鹿縣86個貧困村
  • 【第三隻眼看貧困縣「大考」】甘肅定西:探索符合市情的精準扶貧模式
    「苦疾甲於天下」曾是甘肅定西市的真實寫照,定西是全國扶貧開發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作為「三西」扶貧的發源地,甘肅定西市從救濟式扶貧到基礎開發式扶貧,從綜合開發式扶貧到參與式整村推進,通過「治山水、強基礎、興科技、調結構」,過去貧窮落後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 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定西市著眼解決「扶哪些、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
  • 「平語」近人——習近平的扶貧思考
    閩寧鎮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祝願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寧夏脫貧奔小康的目標早日實現。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在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深情回憶了20年前在福建工作時直接推動閩寧合作的情景。
  • 從「輸血」到「造血」——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探出金融精準扶貧路
    近年來,該行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融資」與「融智」的精準扶貧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新動力,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注入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浦發力量。「雙千兩葉」助楊家河脫貧致富楊家河現有村民257戶9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94人。2018年4月,長沙浦發開始向楊家河村派駐扶貧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