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數泛民議員想留任,港媒:此舉功利主義考慮太明顯

2021-01-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做出決定,香港第六屆立法會將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反對派為此很傷腦筋:如果留任,便與之前反對推遲立法會選舉的論調不符;但若阻撓,將失去權位與豐厚收入。不過在經過多次討論後,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有港媒直言,泛民此舉功利主義考慮太明顯,內部分裂也會加劇,未來處境將更加困難。

「攬炒(同歸於盡)派」過去一直要求反對派集體總辭,但反對派態度曖昧。據香港《東方日報》18日報導,反對派17日召開近3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商討延任事宜。召集人陳淑莊會後發表聲明,宣稱經過「詳細鋪陳」及多番商討後,結果是「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聲明沒有說明個別黨派的立場,不過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日前已表明傾向留守。他稱,理解個別議員或有不同看法,但街頭、議會和國際戰線都需要繼續堅守,同時坦言對一些人拒絕延任一年能產生的國際關注程度存疑。公民黨黨魁楊嶽橋也稱,該黨暫時沒有共識,但傾向留下。不過,「人民力量」的陳志全在個人臉書寫上「我不是主留派」,反對延任。有分析稱,陳志全等人明知傳統泛民大比例支持延任,所以打出「反對牌」爭取激進選民支持,到時等反對派炮製的民調出爐,他們可以再以「服從民意」為藉口宣稱延任。

香港中文大學學者蔡子強稱,過去幾年已看出「抗爭派」與泛民存在分歧。《星島日報》18日發表社論分析稱,多數反對派議員傾向留任,一來如果他們阻撓延任,可觀的收入將付諸流水,須知現在議員年薪約120萬港元,可報銷年支出達200多萬港元,一旦失去「不僅自己薪酬全失,政黨也斷水源,可能因此亡黨」;二來泛民政客也知道,總辭取得的政治效果僅會登媒體頭條一兩天,而在國際引起的迴響也很有限,更大的損失是一旦阻撓延任,將被視為不肯效忠特區政府,以後如想再參選返回立法會,有很大機會被取消資格。文章稱,泛民政客當然有一套動聽的理由,但功利主義考慮委實太明顯。與此同時,他們往後可能與「抗爭派」劃清界限,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近日就表明反對總辭,聲稱不會被「抗爭派」綁架,「這種說法頗有分道揚鑣的意味,也埋下了兩派進一步分裂的伏筆」。

相關焦點

  • 港媒:香港立法會兩反對派議員被捕
    據香港無線新聞網剛剛消息,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林卓廷及許智峰的社交平臺網站透露,兩人早上已被捕。林卓廷臉書截圖許智峰臉書截圖香港「東網」援引消息稱,許智峰被指於去年7月6日,在屯門警署外串謀他人毀壞財物及妨礙司機公正罪名被捕。報導稱,去年7月6日,有團體發起「光復屯門公園」行動,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執法不力,要求當局處理噪音滋擾、取締大媽不雅賣唱等活動,當日大會指約有1萬人參與,警方則稱有1800人參加。
  • 「限聚令」下泛民「鋪天蓋地搞初選」漏洞百出
    「限聚令」下泛民「鋪天蓋地搞初選」,民主派初選漏洞百出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泛民11日起一連兩天舉行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初選,被質疑違反「限聚令」,且初選過程漏洞百出。  據香港《星島日報》12日報導,為因應9月的立法會選舉,泛民11日在全港設240多個票站,包括議員辦事處、街站甚至小吃車,供市民以電子或紙張方式投票進行初選。初選原定11日上午9時開始,但臨時延至中午才接受投票。負責統籌初選的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稱,由於警方搜查負責研發投票系統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導致準備工作延誤。戴聲稱所有個人資料將於初選結果公布後立即銷毀。
  • 丹麥政客協助許智峰出逃,港媒:想讓丹麥和中國徹底鬧翻
    丹麥政客協助許智峰出逃,港媒:想讓丹麥和中國徹底鬧翻近日有多家媒體表示,曾參與亂港活動大鬧香港立法會,甚至阻攔《國安法》在香港生效的亂港分子許智峰,在丹麥國會議員的協助下出逃。而一直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一定會返回香港的細緻風,也反口表示由於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自己回港一定會面臨長期甚至終身的監禁,所以自己不會冒生命危險返回香港,並且還宣布退出香港民主黨流亡海外。
  • 港媒批黃之鋒等16人坐「風流監獄」:每月領1萬港幣、議員輪番探監...
    本來入獄是令違法者有悔過的機會,但港媒卻形容這16人坐的是「風流監獄」,除了每月能領1萬港幣「支援金」外,還經常有人「車輪轉」地探監解悶,為其減少獄中工作。而他們在監獄內不但個人臉書繼續更新,更通過撰寫信件或「中間人」轉述的方式,繼續對外散播「公民抗命」、「違法達義」等歪理,毫無悔改之意。
  • 港媒:被捕反對派議員許智峰、林卓廷將於下午出庭應訊
    香港警方26日拘捕許智峰、林卓廷等16人。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陳天柱表示,16人中涉及去年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的有13人。13名被捕香港本地男子,年齡介於26至48歲,涉嫌參與暴動。【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警方26日逮捕了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和許智峰,指控他們涉嫌企圖妨礙司法公正、不誠實取用計算機、刑事毀壞及非法集結罪,林卓廷還被控去年7月21日參與元朗暴亂。香港「星島網」等港媒27日報導稱,據悉,兩人將於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港媒報導截圖報導稱,香港警方26日到林卓廷及許智峰家中搜查,後分別被送往大埔及上水警署。
  • 美議員提名「佔中」頭目參選諾貝爾和平獎 港媒嘲諷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美國國會12名議員2月1日宣布,提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三名參與非法「佔中」運動頭目角逐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港媒評論指出,「和平獎」本身早已笑料百出,淪為世人笑柄,將這三人與「和平獎」劃上等號,是對「和平」兩字最大的諷刺。
  • 港媒:部分佔領者準備鋼頭安全鞋等抗拒警方清場
    民主黨議員何俊仁、「社民連」主席梁國雄及工黨主席李卓人涉嫌散布不實的「法律意見」,煽動示威者繼續「強佔」。他們製作了一份所謂「拆解旺角禁制令」的宣傳單,聲稱臨時禁制令只屬於民事禁制令,可以拒接,且臨時禁制令的對象包括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員等。有法律界人士駁斥稱,違反臨時禁制令將構成刑事罪行,警員並非禁制令的對象。律師鄺家賢稱,若示威者堅拒守法,不排除向法庭申請拘捕令。
  • 「黃師」毒害香港教育 竟還惡人先告狀?丨香港一日
    調查報告節選而多家港媒也已指出,這份調查報告實際上就是不點名批評楊穎宇在出卷期間犯下的「八宗罪」。他們又來了美澳加英四國政府又發表所謂聯合聲明了,這一次是針對早前香港警方依法拘捕策劃並參與「35+計劃」及「攬炒癱瘓香港計劃」的55人。而聲明還是「熟悉的配方」——先是表達嚴重關切,之後稱所謂「香港國安法明顯違背《中英聯合聲明》,破壞『一國兩制』框架」。
  • 港警逮捕8名高校「港獨」遊行者,港媒:隨著執法重振威力,激進政客...
    【環球時報記者 葉藍】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7日一早採取行動,拘捕8名人士,包括觀塘區議員陳易舜、西貢區議員李嘉睿以及研究助理楊子雋等,疑與上月香港中文大學的遊行有關。西貢區議員李嘉睿的社交網站專頁7日早上稱,「李嘉睿清晨6點被警方上門帶走,稱與中大畢業遊行有關,律師正前往了解中」。觀塘區議員陳易舜的社交網站專頁證實了陳被捕的消息。另外,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稱,7日一早接到楊子雋家人的求助,表示警方國安處人員早7時上門拘捕楊子雋,並提取大批證物包括計算機、手提電話、中大職員證及卡片。
  • 香港觀察:「鬧辭」風波後 立法會如何撥亂反正?
    香港立法會攬炒派議員」總辭」鬧劇在12月1日落下帷幕。這些議員的離開,會否妨礙立法會正常運作,將如何影響立法會生態,建制派議員面臨怎樣的挑戰和困難等等,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香港中聯辦此前就指出這是"鬧辭",這些議員不負責任、背離選民,他們考慮的只是一己之政治私利,念茲在茲的只有」政治攬炒」的圖謀。他們試圖打悲情牌甚至妄圖在國際上製造影響,都註定是徒勞的。立法會還能正常運轉嗎?
  • 英國外相威脅中國,停止向香港派遣法官?網友:趕緊的
    自從香港國安法出臺以來,不少國家就以各種理由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英國就是其中之一。最近英國又利用派駐法官的問題生事,話裡話外還是指責香港國安法的存在。拉布威脅將停派法官近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莫名發布了一個《香港半年報告書》,表示因為香港國安法存在「潛在風險」,將考慮不再讓英國法官擔任香港終身法院非常任法官。但是沒想到這在拉布認為是威脅的話,卻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贊同,紛紛慶祝香港終於要獲得「司法獨立」了。
  • 原來是一招釜底抽薪:「攬炒派」黃絲被炒,「藍絲」留任籤訂新約
    近日香港老牌航空龍頭國泰航空宣布重組計劃,全球裁員多達8500人,其中香港有5300人,在香港社會引發震動,也引起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因為這不單是為了國泰航空投公司的前景,更是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長遠前景,以及香港在大灣區和其他地區還能不能擔當重要角色的問題。
  • 又有香港反對派議員抹黑港警,被痛罵:政棍,不知廉恥
    【環球網報導】近日,現任香港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次什麼是「大型翻車現場」。他做了什麼?12月28日下午16時53分,郭家麒在其臉書發布了一條貼文,內容是:「在上水廣場,黑警粗口爛舌,撩事鬥非,見人就打。」
  • 功利主義:功利主義在倫理學上的討論,行動的後果應該受到估量
    雖然大部分人承認我們在行動決策時應該考慮可能的後果,但很少有人會覺得對後果的考慮是行動決策的唯一考慮。後果主義者恰好就堅持這一點。這一次我們就要討論的功利主義是後果主義的一支主力軍,也是當代倫理學中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我們在之前給出過一個倫理理論的結構。
  • 高人對功利主義的探析,那個歷史上著名的電車難題你解決了嗎?
    關於道德(電車難題)的解讀大致可以分為自由主義、功利主義和德性主義、共同體主義等流派。總體來說,功利主義選擇者佔絕大多數,即人們大都傾向於把電車開到只有1個人的那個軌道上,從而挽救另外軌道上的5個人,說白了,就是犧牲少數人,拯救多數人。但這種功利主義做法就真的對嗎?時至今日,我們必須對這個命題加以深度反思和討論。
  • 工商界:"泛政治化"誤港 望"泛民"與中央增互信
    香港亦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尋找適合香港的商機。  行政會議成員、商界(第一)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習主席對香港的經濟、民生及政治情況亦非常熟悉。他十分認同習近平所言,香港不能「泛政治化」:「香港人對政治紛爭已感到煩厭,特區政府在未來幾年應集中精力,推動經濟發展。香港亦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為香港繁榮穩定注入新的活力。」
  • 港媒:香港大學有意任命兩名內地學者任副校長
    港媒:香港大學有意任命兩名內地學者任副校長 2020-10-23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港媒稱周迅與高聖遠正辦離婚:感情生活有了替代品
    7月30日晚,港媒稱收到消息,周迅與高聖遠確實正在辦理離婚手續,因為他們在杭州領證,所以要到當地完成離婚手續。平常一些關於周迅離婚的報導,都是用猜測的語氣,但這次港媒竟然使用「確定」二字,看來是很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