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電解液、電極界面頂刊文獻

2020-12-04 電化學能源

1.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界面】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原位Li3P層助力聚合物電解質/金屬鋰界面快離子傳輸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柔性和電極接觸性,是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具有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是,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與鋰負極間大的界面阻抗、較小的臨界電流密度以及電池循環過程中鋰枝晶的生長等問題依然阻礙著聚合物固態電池的發展,目前全固態聚合物電池只能在高溫、小電流密度條件下工作。SEI對電池的穩定循環有著重大影響,上述問題可以通過在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界面處原位生成快速導鋰的人工SEI界面層來緩解。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Yutao Li北京理工大學金海波等人將黑磷引入到交聯聚合物電解質中製備了複合固態聚合物電解質。該電解質可以在鋰金屬/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界面處原位形成Li3P層,顯著降低電極/電解質的界面電阻。此外,原位生成的Li3P層增加了金屬鋰負極對固體聚合物的潤溼性,界面處的電流密度得以均勻化,鋰對稱電池的臨界電流密度也因此增加了一倍。具有Li3P層的全固態Li/Li對稱電池和Li/LiFePO4電池在高電流密度下表現出更好的循環性能。

文章要點:

1)將黑磷引入到交聯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複合電解質中,Li負極與黑磷在界面處原位生成可以傳導Li+的Li3P層。

2)原位生成的Li3P層的增強了金屬鋰負極對固體聚合物的潤溼性,減小了界面電阻,並且可以調節固態聚合物電解質與Li負極界面處的電勢分布,使界面處的電流密度均勻化。

文章信息:

In Situ Formation of Li3P Layer Enables Fast Li+ Conduction Across Li/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Interfa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

DOI: 10.1002/adfm.202000831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固態鋰離子電池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倍率性能和低溫性能差,主要原因是固態電解質導電率與液態電解質相比差幾個數量級,電池內阻大;其次固態電池電化學反應是發生在固 / 固界面,固 / 固界面浸潤性差,電化學反應離子擴散速率低,造 成濃差極化大(過電位高);再者,電極在充放電過程中通常會膨脹 / 收縮,導致電極與電解質發生分離,嚴重時使電池失效。
  • 學術前沿|近期頂刊固態電池研究進展
    來源-能源谷-1.Nature Communications:全固態電池中空間電荷層對鋰離子界面傳輸的影響的原位可視化空間電荷層(SCL)通常被認為是全固態鋰離子電池(ASSLIBs)中緩慢的界面鋰離子傳輸的起源之一
  • 基於硫化物電解質的鋰/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相較於傳統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基於固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電池未來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可以預見,發展全固態鋰電池有望突破傳統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的瓶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a)全固態鋰硫電池結構示意圖。(b) rGO@S複合電極的AFM形貌。(c) 固態電池中rGO@S複合電極的循環性能。(d)固態電池中 rGO@S複合電極充放電曲線。
  • 河南大學趙勇教授團隊Angew: 液/液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
    當鋰負極與高能量密度的正極(硫和氧氣等)耦合使用時,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較高而受到廣泛關注。但高活性的鋰金屬對於大多數電解液組分(溶劑、多硫化物、添加劑等)具有熱力學不穩定性。在電池循環過程中,鋰負極會發生嚴重副反應和枝晶不可控生長,嚴重降低了鋰負極的庫倫效率和循環穩定性。
  • ...蔚來|鋰硫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中國科學院物理...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固態電池什麼時候可以商用_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雖然固態電解質與電極材料界面基本不存在固態電解質分解的副反應,但是固體特性使得電極/電解質界面相容性不佳,界面阻抗太高嚴重影響了離子的傳輸另外,能量密度也不能滿足大型電池的要求。對於電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電極材料及其界面進行改性,改善電極/電解質界面相容性;二是開發新型電極材料,從而進一步提升固態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正極材料   全固態電池正極一般採用複合電極,除了電極活性物質外還包括固態電解質和導電劑,在電極中起到傳輸離子和電子的作用。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鋰電聯盟會長 發表於 2021-01-06 14:34:23 第一部分:前言統鋰離子電池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在高溫下極易起火,造成電池熱失控,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同時,由於金屬鋰負極在電解液中極易產生枝晶
  • 吳浩斌&盧雲峰:離子整流半固態界面助力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2) 理論計算與實驗相結合,揭示MOF基半固態界面中離子局部環境和動力學。(3) 面向實用化條件下實現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LMB)的穩定循環。因此,當使用離子導體作為界面保護層時,應兼具高tLi+和DLi+,從而實現高面容量鋰金屬負極的穩定循環。為了證明這一概念,該工作在鋰金屬表面構築MOF基半固態界面,利用MOF中大量路易斯酸性位點固定陰離子,同時允許孔道中部分溶劑化的鋰離子快速傳輸(圖1B)。這種MOF基半固態界面作為離子傳輸整流層,可顯著緩解電解質中的濃差極化並抑制鋰枝晶生長(圖1C)。
  • 中泰證券: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尚早 半固態電池鋰和碳納米管用量增加
    全固態電池在技術、工藝和成本上均存在一系列難題,技術指標在實驗室條件下扔處於不穩定狀態,距離商業化尚早。1、技術全固態電池目前在循環壽命、快充性能、界面阻抗上尚不達標。國內上看,部分中國車企發布了明確應用固態電池的規劃,但佔比較小。與傳統車企相比﹐以蔚來為代表的中國新興造車勢力,在固態電池的布局上則上更為積極。半固態電池鋰和碳納米管用量增加ET7將要搭載的150度電池包為半固態電池。中泰證券認為,由於半固態電池仍有液態電解液﹐無固固界面阻抗問題,因而快充、膨脹等技術問題都可以解決。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包括正極、電解質、負極,全部由固態材料組成,與傳統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相比具有的優勢有:①完全消除了電解液腐蝕和洩露的安全隱患,熱穩定性更高;②不必封裝液體,支持串行疊加排列和雙極結構,提高生產效率;③由於固體電解質的固態特性,可以疊加多個電極;④電化學穩定窗口寬(可達5V以上),可以匹配高電壓電極材料
  • 固態電池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東華大學AM: 鋰金屬電池新進展
    提高固態鋰金屬電池的長循環穩定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鋰負極的反覆膨脹和收縮導致了令人頭疼的固-固界面接觸喪失。在此,東華大學Jianhua Yan、Bin Ding合作,通過構建能夠動態適應循環過程中界面變化的「磚塊-砂漿」電解質,可以實現高性能的固態電解質。
  • 技術 | 新能源電池技術之固態電池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一般來說,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其中電解液使得電流可以在電池內部以離子形式傳導。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鋰金屬電池是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存儲設備之一。然而,鋰金屬在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枝晶可刺破隔膜,引起電池短路甚至爆炸。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易燃的液態電解質可從根本上解除鋰金屬電池的安全隱患。固態鋰電池是一類使用固體電極材料和固體電解質材料的鋰電池。與液態鋰電池,混合固液鋰電池不同,固態鋰電池的電池單體中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液態溶劑及液態添加劑。
  • 蔚來固態電池包有望率先實現量產!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 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 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 2021年1月9日,國軒高科第十屆科技大會第二天,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李泓、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就對上述三種技術的進展狀況進行了闡述。
  • . | 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調控策略與展望
    然而,相對於大量研究的電極材料而言,當前人們對於構建穩定、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鈉離子電池界面基礎理解和調控策略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郭玉國研究員團隊從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基本理解、電解液母體調節和電極自身因素等方面,對當前鈉離子電池界面調控的研究進展和前沿問題進行了梳理與展望(圖1),相關論文以「Manipulating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phases of Sodium-Ion Batteries: Strategies
  • 清華《Nature》子刊:新型電解液,讓鋰金屬電池更安全更高效!
    導讀:本文通過理論計算計算和實踐測試,證明採用醯胺基電解液可以更好的改善金屬鋰電池電化學反應提高電化學性能,並通過有限元模擬等手段,對電池界面的反應過程機理進行了分析研究。該研究對於金屬鋰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為電解液與鋰負極之間的界面反應提供了新的見解與參考。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同年,阿爾芒(Armand)將Li/TiS2應用於以固態b-氧化鋁為電解質的三元石墨正極中的Na+擴散,這是關於固態電池的第一份報告。1. 萌芽階段(1970年-1990年)1970年至1990年為固態電池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固溶電極和「搖椅電池」概念誕生,科學家選擇合適的電極和電解液。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