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洞吸積盤的形狀應該是如何的?
也就是可以構成一個比太陽系勢力範圍大一些的天體系統,應該有若干行星環繞其運行,其中大個子的行星質量會大於我們太陽系的木星質量。只是這樣的黑洞系統,中心不能像太陽那樣發光。由於這樣的幾倍於太陽質量的黑洞視界範圍很小,視界半徑十幾千米。但是其強力控制的半徑範圍可以達到上百萬千米的,在這個範圍內,由於強大的引潮力,完整的普通天體應該不會存在,都以破碎狀態高速環繞黑洞有序轉圈。
-
黑洞怎麼吸積物質?它有個吸積盤
黑洞吸積盤(來源: NASA)黑洞是一種時空區域廣義相對論預言,足夠緻密的質量可以使時空變形,從而形成黑洞。不能逃脫的區域的邊界稱為事件視界。雖然事件視界對穿過它的物體的命運和周邊環境有巨大的影響,但似乎沒有觀察到局部可探測的特徵(黑洞無毛定理:黑洞的性質由三個物理量唯一地確定,這三個量分別為:電荷、質量、角動量)。在很多方面,黑洞就像一個理想的黑體,因為它不反射光線。
-
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華工教授為您揭開黑洞的秘密
首個黑洞「定妝照」是怎麼拍出來的?,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Q4:黑洞和暗物質是同一種東西嗎?文德華:不是一回事。黑洞是天體,而暗物質是一種物質的總稱。兩者都不會反射光線,無法用電磁波(光)無法探測到它們。但我們可以根據暗物質扭曲時空而造成的「引力透鏡」效應推斷出暗物質的存在。Q5:在此之前,人們真的沒有拍到過黑洞的照片嗎?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原標題: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黑洞「吞噬」一切,科學家是如何給黑洞拍照的呢?西瓜視頻告訴你
為啥拍一張黑洞照片這麼難,西瓜視頻創作人【李永樂老師】在作品【首張黑洞照片咋拍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是什麼?李永樂老師告訴你】中就給出了詳細的科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探究拍攝黑洞的真相。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中等質量黑洞介於恆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質量為太陽的100到1000倍。此次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
黑洞不是「洞」,是一種特殊天體?拍張照片需要8個望遠鏡!
這兩天最火的新聞就是人類拍到了黑洞首張照片的消息!既然連黑洞的照片都看到了,對於黑洞的知識不得不重新普及一下了!以前我們所知道的黑洞就是一個洞,它可以吞噬周圍的一切物質。可是通過首張照得來的消息是,黑洞根本不是「洞」,而是宇宙中的特殊天體。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 八地望遠鏡聯手拍攝黑洞照 2020-11-09 16:17:45 來源:環球網資訊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黑洞原來長這樣!終於出照片了!
黑洞自身不發光,難以直接探測,科學家們便只能採用一些間接方式來探測黑洞——比如觀察吸積盤和噴流。吸積盤和噴流兩種現象都因氣體摩擦而產生了明亮的光與大量輻射,所以很容易被科學家探測到。咋給黑洞拍照?不過,要想觀測遙遠的黑洞,依靠目前地球上任何單個望遠鏡遠遠不夠。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是哪個國家誰拍的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是哪個國家誰拍的?神秘天體黑洞終於被人類「看到」了。數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10日在全球多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他們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這是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
-
對於首個黑洞延時短片,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帶你正確看懂它
最近幾天,視界面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EHT,下同)合作組織發布了一組視頻,網上很多媒體轉發了視頻或動圖,聲稱是首個黑洞延時短片。M87星系中心黑洞怎麼可能是這樣的……不過昨天實在抽不出時間去了解這件事,在網上都是轉發這個視頻的,很難找到解讀這個視頻的。
-
黑洞吸積盤邊緣的小小原子,解決了大問題
它們在望遠鏡中只是一個光點,看上去和恆星類似,但光譜測量表明它們有很大的紅移,而且光度驚人,暗示著它們具有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的來源在當時難以解釋,直到70 年代學術界才認識到類星體並不是「星星」,而是中心活躍著大質量黑洞的活動星系核。
-
繼首張黑洞照公布後!EHT再次宣布製作首個黑洞吞噬物質過程!
在上周周三4月10日的世界首張黑洞發布會上,來自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了有史以來人類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讓全世界對黑洞有了新的認識!這個黑洞是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的星系M87的中心黑洞,質量是銀河系黑洞的千倍以上,此次所拍攝的照片準確來說是黑洞陰影投射到其吸積盤熱氣體上的圖像。我們知道由於在黑洞視界內,連光都無法逃逸,因此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本身,所以藉助黑洞強大的引力而形成的吸積流,我們可以看到黑洞的大概輪廓,此次的照片同時證明了黑洞的存在。
-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來了,全都是高考考點!收藏
天文學家通常把這些質量為幾個到一百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叫恆星級黑洞。二次世界大戰後,雷達技術廣泛用於射電天文,許多宇宙射電源被發現。這些射電源的光學像有的看起來很像恆星,但光譜觀測顯示它們本質上不是恆星,而是譜線有巨大紅移的銀河系外遙遠天體。這些被稱為「類星體」的活動星系核能輻射出比銀河系高成千上萬倍的能量,其發光原理不能用核反應來解釋。
-
科學家們是怎麼「看」到黑洞的?
預計將在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00「衝洗」完成並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6個地方同步發布令人萬分期待的黑洞照片即將揭開神秘面紗你怎麼能只看個熱鬧?苟利軍:黑洞本身不發光,但是黑洞周圍通常都會有一個吸積盤,吸積盤有比較強的輻射或者說是發光的,所以在明亮吸積盤的襯託之下,黑洞就會產生一個所謂的黑洞陰影。這次的觀測就是通過觀測黑洞本身及其臨近區域,看到黑洞的陰影。光明網:我們為什麼給黑洞拍照?黑洞到底長啥樣?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愛因斯坦說對了……
科學家是如何拍到黑洞的?戳視頻了解!人類的首張黑洞照片,是由全球8個望遠鏡共同拍攝。而背後則是全球3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2017年的4月5日到14日之間,科學家們進行了「地球級」觀測計劃,他們利用分布於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一個虛擬望遠鏡網絡,目標是銀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人馬座A*的視界面。
-
為什麼首張黑洞照片的亮度是不均勻的?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拍攝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個願意終於在2019年4月10日實現了,這一天科學家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被拍攝的黑洞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質量大概是太陽的65億倍,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的吸積盤異常明亮,既然相距我們非常遙遠,可是仍然能被我們觀測到並拍下了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