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2020-10-13 BioArt植物

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責編 | 逸雲


細胞極性是真核細胞的一個基本屬性。細胞極性生長是細胞極性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植物中細胞的極性生長有的是單向的,例如花粉管和根毛的頂端生長,有的只限制在植物某個特定部位,例如擬南芥葉的毛狀體或葉表皮的扁平細胞。真核細胞極性生長的重要調節因子是Rho家族的分子開關小G蛋白(GTPases),細胞的極性生長需要在不同的質膜域對Rho GTPases信號傳導進行精確調控【1,2】。植物Rho家族(ROP)的GTPases活性受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guanine nucleotide-exchange factors, GEFs)GTPase激活蛋白(GAPs)和鳥嘌呤GDP解離抑制劑(GDIs)的調控【3】。目前,有關GAPs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


近日,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Regensburg)Stefanie Sprunck團隊在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題為ARMADILLO REPEAT ONLY proteins confine Rho GTPase signalling to polar growth site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AROs蛋白調節ROP信號介導細胞極性生長的機制。



已有的研究表明,擬南芥ARO1(ARMADILLO REPEAT ONLY 1)在雌雄配子體中特異表達,對花粉管頂端生長至關重要【4】。本研究綜合分析了ARO2、ARO3和ARO4的單突變體aro2-1, aro3aro4-1、雙突變體aro2-1 aro3-1、aro2-1 aro3-2aro2-1 aro4-1aro3-1 aro4-1和三突變體aro2/3/4表型,發現ARO2、ARO3和ARO4在根毛突起和根尖生長過程中功能冗餘,對於根毛細胞和毛狀體中生長點的穩定十分重要的(圖1)。同時,AROs蛋白在頂端生長細胞中功能十分保守。


圖1. aro2-1aro3雙突變體和aro2/3/4三突變體的根毛生長發育情況


進一步研究發現,AROs與ROP1增強子GAPs(RENGAPs)互作,並通過ARO氨基末端的一個保守的多元區域結合到質膜上。在aro2/3/4突變體根毛細胞中ROP2能夠異位擴散。此外,AROs優先與活躍ROPs和陰離子磷脂相互作用,表明AROs招募RENGAPs與ROPs一起形成複合物,從而將ROP信號轉導限制在質膜的不同區域(圖2)


圖2. 頂端生長細胞中ARO蛋白作用模式圖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AROs蛋白作為信號傳導支架,通過與RENGAPs和陰離子磷脂結合,並與GTP結合的ROP互作,將ROP信號限制在質膜的不同結構域中,從而介導頂端生長細胞實現對信號的快速響應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參考文獻:

【1】Feiguelman, G., Fu, Y. & Yalovsky, S. ROP GTPases structure–function and signaling pathways. Plant Physiol. 176, 57–79 (2018);

【2】Jafe, A. B. & Hall, A. Rho GTPases:biochemistry and biology.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1, 247–269 (2005);

【3】Cherfls, J. & Zeghouf, M. Regulation of small GTPases by GEFs, GAPs, and GDIs. Physiol. Rev. 93, 269–309 (2013);

【4】Gebert, M., Dresselhaus, T. & Sprunck, S. F-actin organization and pollen tube tip growth in Arabidopsis are dependent on the gametophyte-specifc Armadillo repeat protein ARO1. Plant Cell 20, 2798–2814 (2008).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0781-1

相關焦點

  • 最新發現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蘭州大學向雲課題組揭示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 Rab GTPases在植物極性細胞生長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RabA4亞家族成員在花粉管頂端呈現「倒錐形」的分布【1】。
  • 植物所在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細胞極性生長是細胞極性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相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由於存在著剛性的細胞壁,細胞的定向生長對於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建成至關重要。   花粉管生長是高等植物雙受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而且由於體外容易培養並能夠再現真實生長狀態下花粉管的各種特性,使得花粉管也成為一個研究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的理想單細胞實驗系統。
  • 植物所研究發現擬南芥VILLIN5調控花粉管極性生長
    擬南芥VILLIN5的缺失引起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微絲不穩定眾所周知,微絲細胞骨架的動態組裝控制花粉管的極性生長。然而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花粉管如何精密調控微絲的動態組裝還知之甚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黃善金研究組對花粉中高度表達的微絲相關蛋白VILLIN5進行了功能解析,發現擬南芥缺失VILLIN5之後花粉管中微絲的穩定性迅速下降,進而影響花粉管生長,說明擬南芥VILLIN5很可能通過穩定微絲調控極性生長。
  • EMBO J | 生長素極性運輸調控新機制
    責編 | 逸雲生長素沿濃度梯度的極性運輸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必不可少,該過程受到包括PIN(PIN‐FORMED)和ABCB家族蛋白ABCB19等外排載體的嚴格調控。有趣的是,生長素可以拮抗NPA對PIN1二聚體穩定性的調節,從而影響極性生長素運輸。同樣,PIN1細胞質結構域的擬磷酸化也可以消除NPA對極性生長素運輸的抑制作用,表明PIN複合物穩定性的動態變化在影響極性生長素運輸中的作用。
  • Plant | 華東師範大學李超課題組揭示花粉管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已有的研究表明,花粉管自身產生的富含半胱氨酸小肽RALF4和RALF19能夠被ANXUR/BUPS受體激酶感受而調控花粉管細胞壁的完整性而維持其生長。然而,關於這一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具體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該研究論文報導了小G蛋白ROP10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過程中根毛變形的分子機制。  在共生建立過程中,根毛是根瘤菌進入豆科植物根細胞從而完成根瘤菌侵染的主要通道。為了捕獲根瘤菌,根毛經歷了一系列的形態改變,包括根毛頂端膨大、分杈和捲曲,這些形態變化涉及到根毛的去極性生長、新的生長點的選擇和起始以及新的極性頂端生長的重建過程。
  • Nature背靠背|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TRF2的端粒保護新機制。作為對照,作者們從該ES細胞系中永久分化形成了成纖維細胞類似誘導細胞系(Fibroblasts-like induced cells,FLICs)。當作者們使用藥物誘導TRF2的條件性敲除後,作者們驚訝地發現分化後的細胞對TRF2缺失表現出預期的生長停滯表型,而ES細胞卻能夠繼續增殖。
  • 南科大翟繼先課題組在Nature plants刊文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翟繼先團隊在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題為「新生RNA的轉錄後剪切有助於植物廣泛保留內含子」(「Post-transcriptional splicing of nascent RNA contributes to widespread intron reten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
  • Nature背靠背 | 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TRF2的端粒保護新機制。作為對照,作者們從該ES細胞系中永久分化形成了成纖維細胞類似誘導細胞系(Fibroblasts-like induced cells,FLICs)。當作者們使用藥物誘導TRF2的條件性敲除後,作者們驚訝地發現分化後的細胞對TRF2缺失表現出預期的生長停滯表型,而ES細胞卻能夠繼續增殖。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該研究首次報導了細胞壁LRX蛋白通過與RALF多肽以及細胞膜受體類激酶FER形成一個元件來調控植物生長和耐鹽性。  細胞壁不僅為細胞提供結構支持和保護,也是細胞感受外界環境脅迫的一個重要場所。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細胞極性生長機理研究獲新進展
    FIMBRIN5缺失引起花粉管中微絲排布紊亂(A為野生型花粉管,B-I為fim5-1花粉管,J對花粉管槽部微絲與細胞伸長軸的角度進行統計的結果) 微絲細胞骨架控制細胞極性建立和細胞極性生長,但潛在的分子機理人們還知之甚少。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10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在《e生命》(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抗原結合引起的B細胞活化中B細胞受體胞外結構域的構象變化」(Conformational change within the extracellular
  • 細胞膜負電荷調控細胞黏附分子功能新機制
    免疫細胞的黏附及遷移是機體免疫與宿主防禦的關鍵環節,免疫細胞表面的整合素、內皮細胞表面的配體以及細胞所處微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對調控免疫細胞的黏附和遷移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與 MAdCAM-1 發生黏附,整合素α4β7 在活化前後可以分別介導免疫細胞在血管內皮表面的滾動和穩定黏附,調控免疫細胞募集到腸道,與腸道免疫密切相關。
  •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 2020-07-08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T淋巴細胞活化新機制
    9月21日,《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李迎秋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CR-induced sumoylation of the kinase PKC-θcontrols T cell synapse organization and T cell activation》(論文連結:http://www.nature.com
  • DIX結構域聚合驅動植物細胞極性複合物的組裝
    DIX結構域聚合驅動植物細胞極性複合物的組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7:46:02 DIX結構域聚合驅動植物細胞極性複合物的組裝,這一成果由荷蘭瓦格寧根大學Dolf
  • 【Nature Plants】 植物細胞壁是如何參與植物發育與抗逆境脅迫過程?
    植物細胞壁是高度動態的結構,在生長,發育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為植物細胞提供機械支持。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自噬調控神經元軸突發育新機制
    儘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神經元已是最早一批用來觀察和鑑定細胞自噬超微結構的細胞之一,但細胞自噬是如何廣泛地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神經退行性病變發生,以及如何調控軸突損傷後再生缺乏詳盡研究。近年來,關於神經系統中細胞自噬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以及自噬通路關鍵基因動物模型的研究已成為目前醫學與神經系統疾病相關領域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