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傲!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是我們福建寧德人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6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驕傲!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湖州人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當晚,記者電話連線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湖州人張玉花。她告訴記者,前天她和同事通宵工作,見證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張逸之、秦宏)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發話了!「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日前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起飛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驕傲!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是德州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舉國歡騰、普天同慶之時,你可知道,擔任這次任務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中國探月腳步不會停下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人稱「花總」,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包括她在內,在嫦五任務團隊中有一群嚴謹細緻的航天金花默默堅守,確保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順利完成。自2011年軌道器立項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張玉花就帶領團隊「白手起家」,展開了攻堅研製之旅。嫦娥五號軌道器是張玉花探月之路上經歷時間最長、研製最為艱苦的一個太空飛行器。
-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新華社電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年底前奔月的嫦娥五號將創造四個「第一」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宇航局曾經贈送我們1克月壤,其中有半克被拿去做了研究,另外半克被送入博物館珍藏,這份情誼也被我們感懷至今,不過到今年底,月壤對我們來說將不再那麼稀奇,因為我們將有能力親自取回月壤樣本,並且至少要挖上一公斤回來進行研究。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嫦五」任務如同拍攝太空大片
張玉花2020年底,嫦娥五號探月歸來,我國首次月球「挖土」任務圓滿收官,舉世矚目。而嫦娥五號的副總指揮張玉花,更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張玉花在載人航天領域幹了18年,後來接到調令,她二話沒說就參與到探月工程中來,從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再到嫦娥五號她都全程參與,見證了我國探月工程的光輝足跡。剛剛過去的2020年,不論是對於張玉花還是中國航天事業都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
-
十年鑄器,嫦娥五號這些年
在他看來,嫦娥五號十分複雜,方案階段一定要先做系統設計。「通常情況下,型號研製走的多是V形路線。總體將指標分解到分系統再到單機,單機完成以後再進行分系統設計直至系統設計。嫦娥五號走了個W形,先做一個系統的方案設計,然後分系統方案設計、單機方案設計證明方案可行性後,再走V形路線。」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高透露,一開始很多人不太理解,但慢慢地意識到這是解決複雜系統問題的重要法寶。
-
嫦娥五號艱辛歷程
分別命名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和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其中,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根據探月三期時間表,預計於2017年12月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取樣並返回地球。嫦娥五號由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組成。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舉國歡騰,毛主席卻曾囑咐航天人:不要驕傲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平穩「親吻」祖國大地,圓滿完成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的任務之一。22天21.5小時,往返地月共計約76萬公裡的路程的嫦娥五號完成了太多中國從未完成的任務,更值得稱讚的是嫦娥五號任務原本準備的三十五項故障預案中,一項都沒用到,嫦娥五號就這樣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祝願一路順利高歌,其背後也顯示出我國航天人的高超水平。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月土怎麼分?航天人早就有了計劃。
-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印度更難了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透露,嫦娥五號將在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略陽5名師生應邀現場見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會上,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徐佔斌致辭,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詳細介紹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的意義和任務。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整個過程。略陽縣東關小學教師代表晏莉萍說:「我們近距離觀看了嫦娥五號發射的過程,我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愛你中國!向為航天事業一直努力奮鬥工作的科學家致敬!
-
「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兩個團隊,你們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嗎?
>郭文彬 攝輝煌背後,是一群人不懈的努力「天問一號」長五團隊在 「天問一號」順利升空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黃兵說,我們所有的航天人都知道這句話:「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
-
獨闢蹊徑 選擇在月球風暴洋著陸的嫦娥五號面臨哪些困難?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
-
獨闢蹊徑 嫦娥五號為何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
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前,人類已經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380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而嫦娥五號探測器選擇在位於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區,它年齡約32至40億年,這個年齡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