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舉國歡騰,毛主席卻曾囑咐航天人:不要驕傲

2021-01-15 戀花懷瑛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平穩「親吻」祖國大地,圓滿完成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的任務之一。

22天21.5小時,往返地月共計約76萬公裡的路程的嫦娥五號完成了太多中國從未完成的任務,更值得稱讚的是嫦娥五號任務原本準備的三十五項故障預案中,一項都沒用到,嫦娥五號就這樣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祝願一路順利高歌,其背後也顯示出我國航天人的高超水平。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月土怎麼分?航天人早就有了計劃。

2019年4月24日,《逐夢航天——2019「中國航天日」文藝晚會》上,亮相晚會現場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為航天晚會帶來了「驚喜」。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從月球上帶回土壤,這些珍貴無比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湖南,一切順利的話,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之前就能實現。

吳偉仁院士

把月土保存在湖南,毛主席知道今天的中國航天事業成就,一定會非常欣慰。

翻開歷史,我國的航天事業不僅是毛主席拍板發展的,航天事業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毛主席的支持。我國航天事業起步是異常艱難的,大家可能聽說過毛主席7個月不吃肉全身浮腫的故事,1959年到1962年, 是共和國歷史上被稱為「三年困難」的時期,我國航天事業正是在這最困難的時期誕生的,那年代研究火箭衛星,投進去的可是全國人民的口糧,當時也有專家對航天事業發出質疑,毛主席對航天人始終只有一個要求,把中國的衛星放上天。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四國之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1958年5月毛澤東主席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國也要搞人造地球衛星,我國航天人從無到有,一步步從運載火箭到衛星,只用了不到12年的時間。

隨後20世紀70年代的第一個國際勞動節夜晚,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研製和發射長徵火箭和東方紅衛星的代表,代表們的座位被精心安排在城樓西側電梯出口處,這是中央首長來回要經過的地方。

那晚,毛主席和航天人代表們十分愉快地和代表們一一握手,表示親切慰問和祝賀,甚至晚會結束後,毛主席又特地從發射衛星代表的面前走過,第二次接見了代表團。那晚的毛主席有多開心,當時受到毛澤東接見的主管衛星測量的王盛元回憶道:以前慶典從未見毛主席看完焰火,那晚毛主席直到焰火表演結束才離開。

如此光榮的事,此後在近2年多的時間裡,毛澤東在與外賓談話中,多次提到衛星話題,但並不是為躋身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而自豪,從這些談話中讀出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國只發射了一顆衛星,算不得什麼,不能驕傲。

毛主席對外國人說,天上有兩千多顆衛星,我們才兩千分之一嘛!就是有兩千顆也不能驕傲,否則會走向反面,這是一個教訓。

對外國人說的話何嘗不是對我國的航天人做出的指示,毛主席傾注心血的航天事業目標並不是現有的成就,毛主席多次強調,天空上有好多人造衛星在那裡轉,都是美國和蘇聯的。在這種鼓勵和鞭策下,中國的航天計劃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晚年的毛主席,身體和精力越來越差,但他的目光仍然沒有離開中國航天進展。

1968年6月17日,毛主席批准研製遠洋測量船工程計劃,代號「718工程」,這個原本服務於洲際飛彈的工程,參加了向太平洋發射遠程運載火箭(代號「580工程」)後幾乎所有重大航天活動的測控任務。

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圈閱國防科委《關於航天員選拔的計劃報告》,批示開展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代號「714工程」,並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雖然之後因為技術。國力等原因擱置了,但這個計劃像一枚種子,一直埋在中國航天人的心中。

錢學森:中國載人航天先行人

1975年3月31日,中央軍委召開第八次常委會。會上通過了《關於發展我國通信衛星問題的報告》,並決定馬上請示中央, 毛澤東圈閱了這一報告,代號「331工程」。1984年4月8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二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病中的毛澤東審閱了我國發射遙感衛星的報告,後又審讀了衛星發回的相關資料,之後中國的航天事業更是頻頻取得傲人成績。

一曲《東方紅》,當年的東方紅一號讓全球聽到了中國的聲音,也讓世界初次見識到中國航天人的實力。

如今東方紅一號依然在軌道上航行,兩盤來自太空的《東方紅》樂曲錄音膠帶,靜靜地躺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展櫃裡,二者一起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的枝繁葉茂。

毛主席囑咐航天人的那句不要驕傲,囑咐也是祝福,當年中國的航天成績只是天空中的兩千分之一,毛主席的願望,中國的航天事業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黨史博採》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怎麼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到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再到令人振奮的嫦娥五號成功載樣返回祖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在我們舉國歡騰的時刻,那個躲在暗處,甚至連中國學者參加太空國際會議都要想方設法抬高臺階「穿小鞋」的超級大國,這次居然直接向中國要起了月土,一如既往地強勢。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怎麼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到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再到令人振奮的嫦娥五號成功載樣返回祖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驕傲!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是我們福建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普天同慶之時,你可知道,擔任這次任務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阮劍華是我們福建人!現就職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太空飛行器結構設計工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
  • 中秋賞月舉國歡騰,天宮一號傳捷報「嫦娥驕傲」
    又到一年中秋舉國歡騰,同賞月。天宮一號傳喜報,嫦娥驕傲。真是鼓舞人心,又一個新紀元。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天上僅一枚無不感嘆,歲月如歌。所以,每到中秋節,都要吃月餅,賞月遙寄相思,月圓月缺但願人長久,遙問故人可是否?其實,尤其古人,對月的想像及寄語,無限的遐想與祝願。特別就有,嫦娥奔月應悔靈丹藥,意思飛去了!卻再也回不歸,是何等寂寞而美麗獨享。
  • 驕傲!嫦娥五號副總設計師是我們福建寧德人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6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驕傲!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是德州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舉國歡騰、普天同慶之時,你可知道,擔任這次任務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賀電全文如下: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欣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多國航天專家紛紛稱讚
    對於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多位俄羅斯航天領域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均予以稱讚和高度評價。·澤林內,以及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彼得魯科維奇都表示,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美媒讚嘆:中國航天目標堅定,比美國強!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西方媒體對於我國取得航天成就也作出了可觀的報導。  整個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目前技術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然而從整個任務過程來看,可謂是環環相扣,步步精確,完成的極為完美。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驕傲!「嫦娥五號」任務成功背後,有2名南寧妹助力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之後,走上了計量崗位,從事航天發射任務的計量保障工作。2013年12月,宋政輝作為電學電源組小組長帶領同事們一起圓滿完成了「嫦娥三號」任務計量檢定工作,2018年,宋政輝從西昌調往海南,扛起了文昌發射場計量電學組組長的重任。
  • 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繞、落、回」背後的江蘇力量
    12月1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的背後,凝聚著江蘇的科技和智慧力量,特別是在嫦娥五號飛行器能源管理系統和指揮系統中,江蘇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空天飛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再次迎來重大任務
    來到2020果不其然,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國空間站任務順利進行,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順利收官,火星探測發射成功任務有序進行,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任務取得成功,而下階段嫦娥五號任務無疑將會成為2020年航天大戲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8年磨礪,只為月球亮出「中國紅」
    作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嫦娥五號任務有效載荷分系統總設計師,周昌義帶領團隊將研製的七類載荷裝入「嫦娥」送上月球,一個任務是在月面上「就位」,「保駕」採樣探月;另一個任務是給月球送去一份來自中國的特殊「禮物」。48小時後,這兩項任務圓滿完成!
  • 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 1 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 5000 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凌晨 1 時 33 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 120 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 11.2 千米 / 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昨晚返回器抵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本報訊(記者 雷嘉 通訊員 葉雨恬)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