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試的門檻過高乃至於使多數人不得其門而入,這樣的考試實際上也就失去了門檻價值——大家都考零分與大家都考滿分,有什麼差別呢?
如果銀行招聘考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會不會覺得很吃驚?這兩天,「中國銀行筆試」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目前該話題在微博上閱讀有1.9億,討論為4.4萬,考題難度成為重點吐槽對象。
據一位微博網友自述,她參加了當天的中國銀行筆試,四十分鐘內要完成英語30道單選和5篇長閱讀。不僅於此,「還有三層矩陣、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不定積分、高等數學、太陽系天體運動原理、原子什麼量子數、什麼洛朗級數展示、計算機題、線代,就差醫學沒考了。」這位考生因此吐槽,「實在不想招人(大可)不必這麼來難為人了。」
抱怨此次考試的,遠不止這一名考生。另一名考生也表示「我竟然連DES加密算法,人造衛星半徑,粒子的靜止能量,隨機變量分布函數,凡爾賽和約,唐朝的現代主義,天體運動,缺口管理,開源軟體,海水循環,微處理器,洛朗級數,原子的K殼層……都不會」,最後直感嘆:「中國銀行筆試讓我長了見識,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明白了我實實在在是只廢物。」
↑中國銀行筆試上熱搜
實際上,今年8月10日,中國銀行啟動校園招聘,今年發布超1萬個職位,比上一年增加15%以上,2021屆、2020屆畢業生均可報名。中國銀行筆試開考前,各種「備考指南」迅速衝上熱搜,成為很多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然而,當初的關注有多熱切,如今的吐槽就有多猛烈。不僅考生哀鳴,不少網友也紛紛跌了眼鏡:這到底是在招聘銀行職員,還是在遴選科研人員?
有記者從某國有大行省分行人力資源處獲悉,銀行校招考題大都委託第三方機構出題,不過銀行會提出相應的要求。題量大,考點多,考試範圍甚至比考公還要廣,因此常常會難倒一大批報考者。
考試當然是需要門檻的,這是選拔評判人才的重要依據。以此來看,考試內容必然需要設置一定的難度,非如此,不足以拉開足夠的成績差距。但是,如果考試的門檻過高乃至於很多人不得其門而入,這樣的考試實際上也就失去了門檻價值——大家都考零分,與大家都考滿分有什麼差別呢?
此次各種吐槽將銀行筆試送上熱搜,表面上看是因為考試內容包羅萬象、難度太大,更深一層探究恐怕在於它與普通人對專業的理解產生偏差。如果考試真的旨在選拔專業人才,何不加大對專業領域的考察力度,而要附加那些與金融領域毫不相干的內容?考察高等數學還可以理解為專業延伸與職業需要,如果真考了天體運動原理、人造衛星半徑與銀行工作又有什麼聯繫呢?
專業人才的選拔考試,必然要將專業內容作為考察重點,如果單純是為了設置門檻和障礙,考試本身的意義將大打折扣。一方面,真正學有所專的人可能無法通過考試;另一方面,即使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通過了考試,工作崗位又能為他提供多少大顯身手的機會?「播下龍種,收穫跳蚤」,這何嘗不是一種人才的浪費。
因為考題被吐槽艱深晦澀,此次考試還遭受個別人「內捲化」的質疑,無論是從維護考生利益和公眾知情權的角度,還是從捍衛考試公信力以及自身形象的角度出發,銀行都有必要闡釋出題思路、公開招錄過程,以實際行動來打消公眾的猜忌與顧慮。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趙志疆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