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這句話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來比喻一個人的博學多才,無所不能。其實中國歷史上還真的有幾位人物獲得後人的公認,他們就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奇才,例如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一切,提出著名的《隆中對》,預知三分天下,而借東風更是其知天文的傑出表現。例如明朝開過功臣劉伯溫,《燒餅歌》就是軍師劉伯溫所作的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詩歌,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深,難於理解,視為神撰。不知是後人牽強附會還是怎麼樣,反正社會各式各樣的巨大發展和變故它就是可以預知。例如鬼谷子,先不說他怎麼樣,他帶出來的徒弟,我給你羅列一下,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甘茂、樂毅、毛遂、趙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據說這些弟子進山之前都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出將入相,威震天下!可見其神奇之處。有人是這樣描述他的,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這樣一位智者的傳奇。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
或許很多人在讀到這些神奇的人物故事後,心中可能會產生一個疑惑,這些人物的事跡是真的存在還是杜撰出來的,或者是說他們本身就被神化。不是有一種說法,歷史本來就是層累的嗎? 在民國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以顧頡剛,錢玄同等為代表的民國疑古學派,他們甚至懷疑大禹是一條蟲,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其實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很多知識你不知道,一上網就可以迅速的搜索到,現代人很多時候能夠獲得和諸葛亮,劉伯溫,鬼谷子他們一樣的知識,也就是說能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那為什麼現代人為什麼不能和諸葛亮,劉伯溫,鬼谷子他們一樣邪乎。
首先,要承認一點,現代人也有邪乎的人,只是時間近,古人更喜歡演義,所以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人物被神化,比如,你說愛因斯坦牛不牛,牛頓又牛不牛,其實他們也是神人,但是他們做出來的事情不斷的去教育人家是怎麼回事情,愛因斯坦剛寫出《相對論》時據說只有三個人看得懂,現在估計看得懂得人就很多了吧,至少有幾十萬不,要是這在古代,肯定被神化,而不是朝著科學普及的道路上去。牛頓也一樣,他發明的三大定律,進入高中,大學的課本,在課堂上不斷的被普及,被解析,被實驗證明,更沒有被神化。
第二,現代人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一個團隊的事情,比如把神舟飛船送上天空,完善一部法律,做出一部蘋果手機,人工智慧,VR技術,團隊中每一個都專注於一個好小的領域,更強調的是專業能力,產生的差距也局限於專業能力之間多一點。雖然也有領軍人物,但更多的是需要大家的協作,個人單兵的貢獻效果在降低。而諸葛亮,鬼谷子,劉伯溫他們那個時代不同,他們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更是全面性的落後,而且更多的是體現在單兵能力上,比如一個武將和另外一個武將單挑,那比的就是武將之間個人的單打獨鬥能力,例如關羽溫酒斬華雄,很明顯的就把關羽個人能力凸顯出來了,周圍士兵見到別人一吹牛,關羽也就慢慢的在層累中被神化。
第三,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普通人,其實我們現在所能獲得的知識肯定比諸葛亮,鬼谷子,劉伯溫豐富,比如地理,那谷歌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一打開,要啥啥不來。天文知識也一樣,只要你有心去網絡上尋找,你知道你需要找的是什麼問題,那一搜一大把,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諸葛亮他們呢?首先,你能獲得的知識人家也一樣能夠很簡單的獲得,周圍人和你沒有差距,你不能被高看一眼,更別提演義。第二,諸葛亮他們能夠綜合這些天文地理知識,產生最大的化學反應,他們更多的是根據知識儲備而投入實踐之中,知識能夠在他們手上獲得最大的利用,超越那個時代,如果他們生活在現代,肯定會綜合現在的知識,發生新的爆炸,產生的效果依然可以超越我們如今這個時代,這也就是他們邪乎的地方。
插圖之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
邪乎之人,必定有其邪乎之處,千萬年的歷史,中國也就諸葛亮,鬼谷子,劉伯溫,姜子牙,張良,袁天罡等少數十幾人得到後人公認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奇人,他們仿佛屹立於時光之外,成為一段神話。不知你的心目中,又有哪位奇人擔得起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