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這樣的「高級」孩子,都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2020-12-05 月叔說育兒

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鄰居家的小牛,就是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個子不高,眼神卻透著靈性。

他平時不太愛說話,可一旦開口,滔滔不絕,引經據典,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無一不囊括其中。

別看他今年才9歲,可儼然一個學者風範。

不少小區中的媽媽們聚在一起閒聊,只要一提到小牛,立即各個讚揚有佳。

甚至有人問我:你說人家那孩子是咋培養出來的?

不過說正經的,我還真知道。

小牛的爸爸是個警察,工作從來都是忙得不著家。

教育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媽媽的身上。

作為事業單位裡最普通不過的科員,小牛媽媽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據我了解,她正在自學文學漢語言的大本課程,至於理由,就是喜歡文學。

小牛家我去過,整整一面牆的書櫥。

儼然一個小型的書社。

從教科書類,到工具書類;從文學類到理學類...

反正平時裡我們常見的,不常見的書籍在他家的書櫥裡能收羅到。

此外,我通過觀察和總結,整理了小牛自身的一些特點:

1.貪婪

不不,你可不要誤會,小牛的貪婪,主要體現在學習上,也不對,應該是體現在,他想要的一切事物上。

只要這孩子想要的東西,他一定能通過各種手段嘗試獲得,這一點我個人估計,真不是靠父母教的。

2.現實

小牛別看才9歲,但他對於現實的理解卻深入骨髓。

一次我和小牛媽聊天,我說我看了一個電視,男主角是個小男孩,父母離婚了,父親家庭條件好,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生活。媽媽則沒有工作,本來出生就有問題,而年紀輕輕就不得不面對丈夫的拋棄。

關鍵是辛辛苦苦生下孩子,還讓丈夫搶去了,媽媽和孩子哭得讓我都跟著心碎。

沒想到,小牛卻不經意的插話道:要是我,我就不哭,我要和爸爸走,因為只有他才能讓我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那媽媽呢?你不要了?還沒等我問,小牛媽不安的問。

「媽,你目光太短淺了吧,媽必須得要,但前提是,他有能力要,而資本就是從爸爸那裡獲得的。」

才九歲啊,在這一點上,小牛表現的很自私,幾近冷酷,但卻不無道理。

3.慣性

小牛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讀書上,甚至是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都體現出一種慣性。

也就是說,從睜開眼睛開始,他就在學習中了,即便是有大把自由的時間,他也會應用在一開始的行為上,比如學習、讀書、思考等等,絕不間斷。

而這一切都發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督促和限制。

這些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性行為。

起先,我覺得這樣沒有生氣的家庭,孩子再優秀也一定是無趣的,可通過鄰居這些年的交往,我發現,小小的牛同學卻有著一股不動聲色的詼諧勁兒。

看來針對小牛的了解我還需要更近一步,當然他的媽媽我也不能忽視,或許,她媽媽也就是這樣的人,我卻沒有發現吧。

作者簡介:我是月叔,從事育兒工作8年,同時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爸爸,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者困難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經驗能給到你們幫助。

相關焦點

  • 現代人也能和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為什麼不能和他一樣邪乎
    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這句話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來比喻一個人的博學多才,無所不能。其實中國歷史上還真的有幾位人物獲得後人的公認,他們就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奇才,例如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一切,提出著名的《隆中對》,預知三分天下,而借東風更是其知天文的傑出表現。例如明朝開過功臣劉伯溫,《燒餅歌》就是軍師劉伯溫所作的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詩歌,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深,難於理解,視為神撰。不知是後人牽強附會還是怎麼樣,反正社會各式各樣的巨大發展和變故它就是可以預知。
  • 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一位舉世無雙的奇才
    很多人都對他不屑一顧。只有他的好友徐庶等人相信他的才華。在徐庶離開劉備之前。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於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與他一同謀劃打大業。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打動。新官上任三把火。說的大概就是諸葛亮了。他火燒博望坡,贏得了大家的認可。之前張飛,關羽都不服諸葛亮。甚至還與他爭風吃醋。三把火過後。所有人都佩服諸葛亮的才智。
  •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在講究知識付費的今天,誰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無窮無盡的財富。高曉松就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型人物,用網友的話說,他是一個只要張口就能忽略了長相的人。這樣優秀的人,就是傳說中的「顏值不夠,才華來湊」。
  • 如何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也想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好孩子,有沒有什麼秘訣呢?>讀書對於孩子更加重要讓每個孩子接觸科學和自然是每個家長的職責給大家推薦兩本我最近在看的書我們小時候都有過疑問:宇宙有多大?宇宙從哪裡來?太陽系外有什麼?外星人存在嗎?這本書都可以給你回答。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既把知識忘光了又回不到以前了,那就跟一跟這個高考熱潮轉發一下吧,這樣也算是跟上浪潮了。
  • 為什麼高曉松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當然,高老師可能比他《曉說》中透露出來的更有知識,只是真人不露相,正所謂「一缸舀一瓢」;或者更沒知識,畢竟一個節目有很多幕後人員。具體情況,我們無從知曉。 舉1為例,如果你看過醉鋼琴的《民主的細節》,你會發現《曉說》的美國政治基本上沒有超出這本書的範圍。《民主的細節》還要更深更細一些,而即便《民主的細節》都是被很多專業人士視為閒書的。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元代科學家郭守敬
    凡事都有例外,在元代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研究領域還涉及到機械製造、農耕水利、物理數學等學術領域。他就是郭守敬,在國際學術界也享有盛譽,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座山命名為郭守敬山,讓世人銘記他的功績。郭守敬出生於1231年,他是河北邢臺人。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生眼中的「老梁」很全能
    在濟寧市實驗中學高二年級,每當梁漢儒出現的時候,認識他的學生經常會這樣和他打招呼。有時候碰上調皮的學生,他還會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你再調皮,我頭上的頭髮就更少啦!」說著,還要有模有樣的捋一捋頭上的頭髮。在學生們中間,他的口頭禪大家幾乎都能脫口而出,「歲月不僅帶走了我的青春,還帶走了我幾根頭髮」。身為班主任,梁漢儒不僅僅是學生們的大家長,更像是他們的好朋友。
  • 高考前的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現在的我……
    高考前,可能是人這一生中最博學的時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了三角函數、解得了方程求得了數列背得出歷史年表又又又雙叒叕是一年高考辣每逢高考無論是逆襲無望自求多福的學渣還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學霸都是大局已定該做的題都做了,該熬的夜也都熬了
  • 原形畢露 梁宏達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梁宏達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老梁在節目上不僅討論娛樂圈的事情,還會討論電影、歷史等方面的話題,對很多人來說是增長見識的節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梁的知識儲備確實非常的豐富,很多人都好奇梁宏達到底是做什麼呢?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事情呢?其實老梁本人就是一個見識很光的人物,興趣廣泛而且口才極好。
  •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武漢大學:「地球物理不是地理」
    小時候特別喜歡聽電臺廣播的長篇評書《三國演義》,在講到群英會那一段時,對諸葛亮所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理解不深。因為當時我的地理考了100分,便覺得將來把天文學會就成了諸葛亮式的人物,幻想著有朝一日也能呼風喚雨、叱吒風雲。
  • 道士裡的天文學家告訴你,如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國際漢學研究裡程碑一般的英國專家李約瑟曾經高度評價中國道家思想學說和道教,認為道教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煉丹術是我國早期化學發展重要源頭,其最大的貢獻便是黑火藥的發明,同時道教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物理學的發展,在很多道教典籍中含有大量天體物理、力學、電學和光學等的記載,如《盤天經》中記錄大量氣象預測等問題,《玄真子外篇》記錄光的反射及雨後形成彩虹的分析等等,除了化學、物理外,道教還在古代醫藥學、地理學、天文曆法等方面都有所促進
  • 銀行筆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門檻等於沒門檻
    如果考試的門檻過高乃至於使多數人不得其門而入,這樣的考試實際上也就失去了門檻價值——大家都考零分與大家都考滿分,有什麼差別呢?如果銀行招聘考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會不會覺得很吃驚?這兩天,「中國銀行筆試」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目前該話題在微博上閱讀有1.9億,討論為4.4萬,考題難度成為重點吐槽對象。據一位微博網友自述,她參加了當天的中國銀行筆試,四十分鐘內要完成英語30道單選和5篇長閱讀。
  • 古代詩詞散文中的天文知識,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假
    早上我的《中國歌留多》知乎專欄,收到一篇「詩詞中的地理知識」的投稿,仔細想來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詩,自然會有天文詩了,於是整編此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最常見的天文知識,我國的陰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國人對此都不會陌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不過天狼星在南半球,蘇軾在我國領土上看,絕對不會是西北望,見天狼星的。
  • 嗯哼5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連杜江都驚訝,霍思燕只堅持做一件事
    嗯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連親爸杜江都驚訝,可見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十分有成效。娛樂圈中同樣重視教育的家庭還有黃磊一家,他的教育方式與霍思燕如出一轍,多多從小就非常懂事,懂得愛護弟弟妹妹,懂得關心長輩,簡直就是貼心小棉襖。長大後更是憑藉聰明與好學,掌握了鋼琴、畫畫、烹飪等等技能,活脫脫一位小名媛。難道明星的孩子都是天才嗎?
  • 天才總是孤獨的,即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星座也難逃寂寞的命運
    水瓶座水瓶座天資聰明,他們自小就明白人生的含義,不管在外人的眼中,水瓶座是個怎樣的人,他們都會堅信自己的內心,不會因為別人的勸導,而改變自身的性格,同時水瓶座的情商跟智商出奇的高,無論融入什麼樣的集體,都會很輕鬆的融入其中。
  • 梁宏達為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之前在前樓一樓的工會活動室中,有一張桌球臺,老梁每天都拉著不同的人過去打球。晚上食堂吃過飯後,又跑出去打撞球。老梁涉獵甚廣,出口成章,我們都納悶他的這些知識都是哪裡來的。那時候,我負責和老梁約稿。老梁有個特點,喜歡拖稿,總在最後時刻交稿。
  •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想很多人都覺得他非常的知識淵博吧,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雖然這樣的話說起來有些誇張,但確實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這也讓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絲的懷疑,一個人真的能夠這麼厲害嗎?他到底是幹什麼的才能練成如此本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有資格進銀行?背後的深意你可知道?
    這兩天,中國銀行的筆試突然上了熱搜,原因就是太難了!從計算題、語言題、英語題,再到洛朗級數展式、DES加密算法、天體運動、高階矩陣、粒子靜態能源公式等大部分人聞所未聞的知識點,網友紛紛表示「重在參與」,還有網友評論說「以前不知道,原來貴行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
  • 這本書是孩子必讀的書籍,孩子讀完就可以上曉天文、下知地理!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無數的歷史人物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其實,這些都值得一看。今天,小港主要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此書是蒙學教育的書籍,也就是指對8-15歲的孩子啟蒙所用的書籍。這本書就是《幼學瓊林》。下面小港就為諸位分享一下為什麼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以及怎麼去閱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