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警告說,一網把其星座衛星數量增至4.8萬顆的方案或會嚴重影響夜晚觀測
【《航天新聞》,航小宇6月4日報導】過去一年裡一直在擔憂太空探索公司「星鏈」衛星影響的天文學家們稱,他們還越來越擔心其它擬建巨型星座的影響。
去年5月首批60顆衛星發射後,天文學家對於「星鏈」衛星會帶來的影響變得警覺起來。打那以來,美國天文學會(AAS)下設的一個委員會就一直在同太空探索公司商討對策。該公司先是在1月份發射了一顆實驗性的「暗星」,對其表面做了暗化處理,以減少陽光反射。它接下來又在6月3日最新發射的一批「星鏈」衛星中安插了一顆「罩星」,想利用遮陽罩來擋住陽光,使其不要照到衛星各個反射面上。
「罩星」效果到底如何需等其進入最終軌道後才能測定,但天文學家表示,他們對於太空探索公司在該問題上所採取的配合態度感到高興。史密斯學院的洛溫撒爾6月3日在AAS第236屆會議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最起碼來說,太空探索公司正在向這些技術解決方案投入大量資源。」
然而,想建巨型星座的並不只有太空探索公司。洛溫撒爾說,天文學家們同其它衛星運營商進行的磋商要少多了。他6月2日在會上做報告時說,「我們只同一網開過一次電話會議,但然後他們就宣布破產了」;「我們同其它運營商還沒有開展過重要的對話」。
包括一網在內的一些公司新近提出的星座擴建方案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儘管已在3月份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下的破產保護,但一網5月26日向美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把其星座衛星數量增至4.8萬顆的方案,稱這是為了給其「帶來更大的靈活性,以滿足正在快速增長的全球連通性需求」。
密西根大學的塞策在會上稱,「局面肯定是變得更糟了」。塞策一直在研究「星鏈」等星座項目對天文學的影響。一網等公司新提交的方案將會讓各擬建系統組網衛星總數在原先6萬顆的基礎上再增加多達5萬顆。塞策說,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網的方案是把衛星部署到約1200公裡高的軌道,遠高於「星鏈」的550公裡。塞策說,在那個高度上,衛星在日落後和日出前能被看到的時間將更長。根據研究,從智利在建的維拉·魯賓天文臺觀測時,在一種情況下,到夏季整晚都將隨時有至少500顆衛星能被看到。在那一高度上,假如新星座仍採用與一網現有衛星類似的設計,那些衛星將不足以用肉眼看到。不過,塞策說,它們的亮度仍將足以讓魯賓天文臺的靈敏儀器飽和,從而幹擾觀測。
其它天文臺也對這些新星座項目心存擔憂。洛溫撒爾在發布會上說,AAS對全球各地23家天文臺進行了相關調查,首先是「星鏈」一期1584顆衛星會造成的影響。他說,參與調查的大多數天文臺都表達了嚴重擔憂,認為這會帶來嚴峻挑戰,並預計這會造成大筆的費用。他說,受影響的研究包括無法避開從視場內穿過的衛星的寬視場巡天觀測以及時效性要求很高的瞬變現象觀測。
洛溫撒爾說,在被要求就各巨型星座在軌衛星總數達到2萬顆時會帶來多大影響做出評估時,大多數天文臺都表示,這將會讓它們的幾乎所有觀測都受到影響。他說,約有半數的天文臺表示,他們的設施將會出現關鍵性失效。
AAS將在6月底舉行一場在線研討會,以同天文學家和衛星公司討論這一問題。洛溫撒爾說,除太空探索公司外,正在研製名為「柯伊伯項目」的一個衛星系統的亞馬遜也打算參加。他說,那些提出要建巨型星座的公司是否都會成為「好市民」不得而知。他警告說,這類系統有可能會在夜空中「拉上百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