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十大新聞公布,每一條都與你有關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一、習近平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要求「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11月12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在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浦東銳意進取,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激勵上海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黨中央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將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11月25日,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舉行,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

二、習近平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較上屆增長

11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第三屆進博會按照「越辦越好」總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辦展工作。展覽面積近36萬平方米,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三、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召開,習近平作開幕式視頻致辭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開幕式視頻致辭。習近平表示,中國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

四、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海除夕啟動一級響應機制

1月24日除夕,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當晚率先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先後派出9批1649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全面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從守城門到守國門,做實全覆蓋、全流程、全閉環管理;全市45位個人和15個集體獲得全國抗疫先進稱號。4月,上海出臺《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12月,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項目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高標準公共衛生基地。同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成立全國首個「新冠科」。

五、舉辦首屆「五五購物節」,系列政策加速復工復產

5月,上海在全國首創推出大規模綜合性消費活動「五五購物節」。超過62萬家商家參與,舉辦特色活動1000餘項。全市線下實物消費總額2846億元,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市網絡零售額達2551億元,同比增長23.5%。上海先後出臺實施抗疫惠企「28條」、擴大投資「20條」、新基建「35條」、促進消費「12條」、穩定外貿「11條」、利用外資「24條」、在線新經濟「23條」、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2條」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達產。

六、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揭牌,42條措施加快推進臨港新片區建設

5月16日,全國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上海出臺「特殊綜保區88條」,探索創新業務。8月20日,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之際,上海推出《關於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的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公布42條措施。9月24日,《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印發,提出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七、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推進「人民城市」建設

6月23日,十一屆市委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見》,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都能有序參與治理、都能享有品質生活、都能切實感受溫度、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城市。實施一批民心工程:9月,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延伸段正式開街;截至10月底,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266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13.2萬戶,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12月,蘇州河42公裡濱水空間基本實現全線貫通等。

八、深化完善「兩張網」建設,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

7月10日,《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發布,上海「一網通辦」經驗作為經典案例寫入報告。移動端「隨申辦」服務已全面覆蓋上海常住人口,平均月活超1000萬。9月27日,上海市城運大廳啟用,為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程」提供支撐。11月18日,上海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該獎項。12月10日,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舉行,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九、多項重大文體活動如期舉行,向海內外傳遞復甦信心

7月25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是疫情發生後第一個舉辦的國際A類電影節。8月12日,上海書展如期開幕,在全市設立100個分會場。9月12日,2020年上海旅遊節開幕,九大活動帶給市民高品質文旅體驗。9月25日至10月31日,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全程在滬舉辦,是2020年唯一一項全球頂級電競賽事。11月29日,2020上海馬拉松如期開跑,成為全球唯一正常舉辦的馬拉松「白金標」賽事。

十、「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發展藍圖擘畫

「十三五」時期上海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2020年,上海經濟總量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首次躋身「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兩個排名前三。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制定並發布《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舉措。

資料:文匯報 上觀新聞

原標題:《2020年上海十大新聞公布,每一條都與你有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上海十大新聞公布!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
    2020年已經過去,在這一年中,上海發生了哪些激動人心的大事?又有哪些新聞對你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第三屆進博會、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起回顧一下2020年上海的這些關鍵詞,詳見↓一、習近平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要求「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上海科技大學陳秀雄團隊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工作者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這則新聞報導了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創始所長陳秀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兵教授在國際知名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發表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工作成果。該文章率先證明了哈密爾頓-田猜想(Hamilton-Tian conjecture)和偏零階估計猜想(PartialC0-conjecture)。
  • 新華社評出2020年國內十大新聞
    年國內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1、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
  •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20-10-2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組織的「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自1994年啟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20年度「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目前已正式啟動,誠請兩院院士推薦候選新聞。
  • 2020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出爐 猜猜都有哪些?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註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年。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從戰疫戰洪到脫貧攻堅,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西部科學城……2020年的重慶,值得被記住。2021年1月4日,新的一年第一個工作日,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八二四研究所推出《2020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地圖》,快來跟隨地圖,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找尋屬於你的2020記憶。2020重慶十大地理新聞01|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
  • 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經濟學家聯合評出 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趙東東 周武英 劉超)12月29日,由經濟參考報主辦,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特邀經濟學家聯合評選出2020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和國際十大經濟新聞。這一評選活動旨在全方位多視角梳理盤點2020年發生的國內、國際經濟新聞熱點,力求掌握政策脈搏,洞悉經濟走向。
  • 2020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活動以網絡直播形式舉辦。 據悉,本次活動分為推薦申報、項目初審、公眾評選、院士函審、專家終審和新聞發布6個環節。 2020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為(排名不分先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頒布 2020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頒布。該法聚焦生物安全領域主要風險,完善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制機制,著力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是生物安全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統領性法律。
  • 關於為「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推薦候選新聞的啟事
    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組織的「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自1994年啟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20年度「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目前已正式啟動,誠請兩院院士推薦候選新聞。同時誠請廣大科技人員、新聞工作者積極推薦。
  • 科學網—關於為「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 2020中國工程管道十大和埋地管道十大品牌在京公布
    (原標題:2020中國工程管道十大和埋地管道十大品牌在京公布)
  • 2020年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2020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中國空間科學技術》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2020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 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考驗下,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積極踐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發展戰略,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顯著成就,「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一系列有關再生資源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在「雙考」中表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項成果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中國教育在線訊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於2020年12月27日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秀雄教授團隊的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與潘建偉院士團隊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引發世界關注」同時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 2020十大熱詞!哪個詞你感觸最深?
    2020十大熱詞!哪個詞你感觸最深?近日,《青年文摘》公布了2020十大熱詞:1,打工人:職場人自稱,一種黑色幽默,內核是苦中作樂。2,尾款人:尾款人,付完定金欠下尾款的人,買中帶淚。3,雙節棍:過完雙十一還是單身的人。4,後浪:年輕一代,因B站推出的演講視頻《後浪》而刷屏。5,集美:姐妹的諧音。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0國內十大新聞、國際十大新聞
    12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了2020國內十大新聞和國際十大新聞。國內十大新聞0 1.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聞「汛」而動、主動擔當,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消防救援隊伍日夜奮戰,廣大幹部群眾眾志成城,最終取得了防汛救災工作重大勝利。0 8.國家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2020年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上海最新行政區劃表公布!找找你所在的街鎮?
    上海最新行政區劃表公布!找找你所在的街鎮?你知道上海現在有多少鄉鎮街道多少個鄉嗎?市民政局說,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16個區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所有街道、鎮、鄉名稱詳見↓上海市行政區劃情況統計表(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抗衰老藥物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13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自然》《科學》分別公布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
    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